考研推荐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化学习题2_第1页
考研推荐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化学习题2_第2页
考研推荐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化学习题2_第3页
考研推荐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化学习题2_第4页
考研推荐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化学习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概念题(每题2分,) 1. 糖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生成CO2,H2O,ATP的过程。分三步:第一步:细胞质中,G生成丙酮酸(6-8个ATP);第二步:线粒体中,丙酮酸生成乙酰CoA(6个ATP);第三步:线粒体中,TCA循环(12*2个ATP)。2. 脂肪酸-氧化:进入线粒体的脂酰CoA在酶的作用下,从脂肪酸的-碳原子开始,依次两个两个碳原子进行水解,这一过程称为-氧化,具体步骤如下:即:脱氢水化脱氢硫解 1步生成FADH2,3步生成NADH。如此循环,全部生成乙酰CoA。奇数碳脂肪酸-氧化除乙酰CoA外,还生成1mol丙酰CoA。3. 鸟氨酸循环:自己画图。4. 酮体:包括丙酮、

2、-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其前体是:乙酰CoA。酮体在肝内合成,肝外分解,分解产物为:乙酰CoA。乙酰CoA丙酮、乙酰乙酸、-羟基丁酸血运至组织细胞中乙酰CoATCA酮体的生理意义:1、大量消耗脂肪酸时,肌肉使用酮体节约G;2、大量消耗脂肪酸时,脂肪酸在血液中只能升高5倍,但是酮体可以升高20倍;3、酮体溶于水,易扩散进入肌细胞,脂肪酸则不能;4、大脑在饥饿时,可用酮体代替葡萄糖使用量的25%,在极度饥饿时,可达到75%;5、酮体是脂肪酸更有效的燃料。5.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双链打开,以一条链为模板,分别复制出互补子代链。DNA复制出来的每个子代双链DNA分子中,都含有一半来自亲代的旧链和一

3、条新合成的DNA链。6. 核酸酶P:核酸酶P是专一的核糖核酸酶,催化大多数tRNA前体产生分子的5端,切除前导序列形成pG,由RNA分子和一个蛋白质分子组成,保持完整的酶活性两者都需要。但催化亚基是RNA而不是蛋白质,蛋白质只起到保持RNA正确折叠和最大的催化活性。核酸酶P是一种具有工具酶一样催化活性的核酶。7. 中心法则:画图。文字描述: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和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RNA,通过复制把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DNA中的遗传信息还可以传递到RNA中(转录),并通过RNA再传递到蛋白质中(翻译)。在个别生物中遗传信息可以由RNA传递到DNA,即反转录. 8. 联合脱氨基:氨基酸

4、把氨基转给a-酮戊二酸转变成谷氨酸,然后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掉氨基。9. 氮的正平衡:氮的征平衡是指生物体内摄入氮量大于排出的氮量。生长中的幼年动物,怀孕动物,哺乳动物,疾病恢复期的动物均处于氮的正平衡状态。10. 糖异生:在肝脏中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丙酮酸草酰乙酸苹果酸草酰乙酸PEG2-P-甘油酸3-P甘油酸 生物素 ATP 传出线粒体到质中 -GTP1,3-二磷酸甘油酸3-P-甘油醛+P-二羟丙酮1,6-二磷酸果糖6-P-F-ATP -NADH6-P-GG11. DNA的变性:DNA变性是指双螺旋之间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形成单链无规则线团,

5、因而发生性质改变(如粘度下降,沉降速度增加,浮力上升,紫外吸收增加等),称为DNA变性。加热、改变DNA溶液的pH、或受有机溶剂(如乙醇、尿素、甲酰胺及丙酰胺等)等理化因素的影响,均可使DNA变性。12. 限制性内切酶: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13. 转氨酶:催化氨基酸和-酮酸或醛酸之间的氨基转换反应,生成与原来的-酮酸或醛酸相应的氨基酸,原来氨基酸转变成相应的酮酸。转

6、氨酶催化的反应都是可逆的。转氨酶的辅基是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两者在转氨基反应中可互相变换。14. 底物磷酸化:分解代谢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作用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形成ATP的过程。例如在糖的分解代谢过程中,G3P脱氢并磷酸化生成BPG,在分子中形成一个高能磷酸基团,在酶的催化下,BPG可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给ADP,生成3PG与ATP。又如2PG脱水生成PEP时,也能在分子内部形成一个高能磷酸基团,然后再转移到ADP生成ATP。15. 氧化磷酸化:伴随生物氧化而生成ATP的过程。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产生的NADH和FADH2,不能被

7、直接氧化。它们中H+ 和e-,都要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的传递,最终才能传递给氧。这些电子传递体在传递电子的过程中,它们的能量水平将逐步下降,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推动着磷酸化作用,使ADP和无机磷酸结合生成ATP。由于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同时进行,故名氧化磷酸化。由NADH氧化到生成水的过程中,发生三次磷酸化,并生成3分子ATP。由FADH2氧化到生成水的过程中,只发生二次磷酸化,只生成2分子ATP。16. 磷酸戊糖途径:第一阶段:不可逆的氧化阶段:生成5-磷酸核酮糖和NADPH和CO2。第二阶段:可逆的非氧化阶段:磷酸己糖的再生3个五碳糖2个6碳糖和+1个3碳糖。17. 遗传密码:是一种决定蛋白

8、质肽链长短和氨基酸排列顺序、负荷着遗传信息的密码。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核酸,根据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而合成蛋白质。(1)三个碱基合在一起(三联体密码)决定一个氨基酸。遗传密码通常以mRNA上的碱基排列来表示;(2)密码的解读是从mRNA上某一个固定的碱基排列开始的,按53的取向,每三个碱基为一区段进行解读的;(3)蛋白质合成的终止是由不对应任何氨基酸的无义密码子决定的;(4)三联体单位中三个碱基都不重复解读,密码子与密码子之间不存在多余的碱基;(5)有的氨基酸具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6)遗传密码对于所有生物都是共通的。18. 移码突变:在正常的DNA分子中,1对或少数几对邻接的核苷酸的增加或减少,造

9、成这一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移码突变的结果将引起该段肽链的改变,而肽链的改变将引起蛋白质性质的改变,最终引起性状的变异。严重是会导致个体的死亡。19. 糖酵解: 糖酵解是在无氧条件下,一个分子葡萄糖降解成二个分子乳酸,同时产生ATP的过程。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分四大部分12步反应。21.转录泡: 在转录延长过程中,DNA双链需解开10-20bp,形成的局部单链区象一个小泡,故形象地称为转录泡。转录泡是指RNA聚合酶-DNA模板-转录产物RNA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转录复合物。22.Tm值:DNA熔解温度,指把DNA的双螺旋结构降解一半时的温度。不同序列的DNA

10、,Tm值不同。DNA中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成正比关系。23.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70S,它能解离成一个大亚基(50S)和一个小亚基(30S)。30S亚基中含有21种蛋白质和一个16SrRNA分子(蛋白质起始时与mRNA配对)。50S亚基中含有34种蛋白质和2个RNA分子。(23S和5S)。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沉降系数是80S,能解离成一个大亚基(60S)和一个小亚基(40S),小亚基中含有一个18SrRNA分子,大亚基中含有三个rRNA分子(28S,5.8S,5S)。24.引发体:由DnaB解螺旋酶和DnaG引物合成酶构成了复制体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

11、成为引发体。引发体还包括一些辅助蛋白质。引发体能依赖ATP延复制叉运动方向在DNA链上移动,并合成冈崎片段的RNA引物。25.冈崎片断:DNA复制时在复制叉上一条新肽链是连续合成的,后随链的合成是以片段的方式合成的,人们称这种片段为冈崎片段。26.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在肌肉中,由G通过糖酵解途径生成的Py,与Glu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Ala和KG,Ala即被转运到肝中,在肝中与KG通过转氨基作用又生成Py和Glu,其中Py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G,G被运输到肌肉组织中再次进行糖酵解完成下一个循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1.糖酵解有 1 步脱氢反应和 2 步底物磷酸化反应。2.18C(14C

12、)的饱和脂肪酸经 8 次氧化生成 8 个FADH2 8 个NADH和 146 个ATP。3. 真核细胞mRNA 5 端有 m7G-5-PPP-5-Nm帽子结构 。4.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磷酸化酶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FAD 。 5.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时共消耗了 2 个ATP。6.三羧酸循环中有 2 步脱羧反应, 4 步脱氢反应, 1 步底物磷酸化反应。7. 氮的总平衡是指机体摄入的氮量 约等于 排出的氮量。8.LDL是由 血液 向 肝外组织 运输胆固醇。9.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NADPH 来自 磷酸戊糖途径 和 柠檬酸穿梭 。10.饥饿时大脑可以用 酮体 代替糖的需要。11.降

13、低血糖的激素是 胰岛素 ,其主要作用是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 12.PRPP的中文是 5-P核糖-1-焦磷酸 。hnRNA的中文是 核不均一RNA。13.糖代谢为脂肪合成提供 ATP , NADPH , 甘油 和 乙酰CoA 。14.主要的生物氧化途径是 NADH 和 FADH2 。15.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氨基酸是 N-甲酰甲硫氨酸 ,携带起始氨基酸的tRNA反密码子是 5CAU 3。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FAD 。16.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代谢的 琥珀酰CoA 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17.丙酮酸脱氢酶系含 丙酮酸脱羧酶 , 乙酰硫辛酸转移酶 ,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酶和 6 种辅酶。FADH

14、2 NADH TPP Mg2+ HSCoA 硫辛酸19.酮体在 肝脏 合成而在 肝外组织 分解。20.酪氨酸转变成 延胡索酸 和 乙酰乙酸 再生成糖和酮体。21.脂肪酸合成的原件是 丙二酸单酰CoA 。 22.HDL在 肝脏 形成,主要运输 胆固醇 。甘油先转变成P-二羟丙酮 再进入糖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不可逆的部分是由 6-P-G脱氢酶 催化。23.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受体是 NADP+。谷氨酸脱氢反应中的氢的受体是 NAD+和NADP+。24.嘌呤在人体内的最终分解产物是 尿酸 。25.肝肾以外的组织由于没有 6-P-G酶 而无法直接补充血糖。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磷酸化酶 。26.HDL是

15、由 肝外组织 向 肝中 运输胆固醇。27.糖代谢的3个交汇点是 6-P-G , 丙酮酸 和 3-P甘油醛 。28.RNA聚合酶是由 核心酶 和 亚基 组成。29.磷酸戊糖途径生成 2NADPH 和 5-P核酮糖 。30.IMP是 AMP 和 GMP 的前体。PRPP是由 5-P核糖 合成的。31.尿素由 2 个氨和 1 个二氧化碳合成。 32.柠檬酸 激活 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33.tRNA反密码子第一个碱基是I时能识别mRNA的密码子是 A、U、C 34.tRNA反密码子第一个碱基是 A 和 C 时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35.mRNA起始密码子前方的SD序列富含 嘌呤 能与 30S小亚基1

16、6SrRNA 形成氢键。36.肽酰转移酶具有 催化肽键形成 和 水解tRNA与肽链之间的键 活性。37.遗传密码子有 64 种,其中 61种 代表氨基酸。38.1个氨基酸与tRNA形成氨基酰-tRNA时消耗了2个ATP。39.大肠杆菌的三个起始因子是:IF1,IF2,IF3。三、问答题1. 简述一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丙酮酸的过程和2分子丙酮酸生成一分子葡萄糖的过程中参与的酶及能量的异同点。(自己画图)答:2. 简述DNA合成的准确性是如何保证的。答:1、具有35外切酶活性的DNA聚合酶是保证DNA复制真实性的主要因素。酶可以切除参入的错误碱基。DNA聚合酶和具有这种纠正功能。2、复制体的组成复

17、杂性。复制体是由大量的各种不同的酶的蛋白质组成的聚集物,这些成分在性质和活性上相互依赖。这样形成的网络的复杂性有助于保证所有的反应过程都是以极高的精确性进行。(DnaA B C SSB ATP DnaG Topo Hu)3、使用RNA引物而不是DNA引物。复制的早期阶段最易发生碱基参入错误。RNA引物可通过DNA聚合酶的53外切活性和53聚合酶活性切除RNA引物,并以脱氧核苷酸替代,从而可以消除最初阶段所出现的错误。4、具有多种修复被损坏的DNA的机制。光恢复、切除、重组修复、错配修复、SOS修复等。 3.讨论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解释苯丙氨酸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答: 甲状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儿茶

18、酚胺 脱羧 苯丙酮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多巴胺类儿茶酚胺 脱氨基 对羟基苯丙酮酸 黑色素 尿黑酸 延胡索酸 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属于酮体,因此苯丙氨酸可转变为酮体生酮氨基酸另一产物延胡索酸作为TCA循环中间产物,可异生为葡萄糖,因此苯丙氨酸也可以称为生糖氨基酸。4. 讨论进食,轻度饥饿、极度饥饿三种状态下大脑、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糖、脂肪及氨基酸的代谢特点。答: 刚进食(血糖高) 轻度饥饿(低血糖) 饥饿大脑 GATP 糖异生GATP GATP;酮体ATP肝脏 GATP;G糖原; 糖原G血糖 FFA-氧化乙酰CoATCA 甘油+脂肪酸脂肪 脂肪分解脂肪酸-氧化 酮体各组织 (已无糖原)利用氨基酸糖异

19、生肌肉GATP(有氧); FFAATP FFAATPG乳酸(局部无氧) 酮体乙酰CoAATP 酮体乙酰CoA G肌糖元 肌蛋白氨基酸(肝)糖异生脂肪组织: 脂肪合成 脂肪分解FFA 脂肪分解FFA5.尿素分子中一分子氨来自天冬氨酸时,鸟氨酸循环和柠檬酸循环及氨基酸转氨基作用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答:自己在旁边画图。1.氨基酸和-酮戊二酸在转氨酶作用下生成谷氨酸和-酮酸2.在精氨基琥珀酸生成精氨酸的过程中脱下1分子的延胡索酸,延胡索酸又可以转化为苹果酸进入TCA循环。3.转氨基作用和TCA循环产生的谷氨酸和草酰乙酸可以生成天冬氨酸再次进入尿循环。6.简述蛋白质合成过程。答:1、氨基酸的活化。2、蛋白

20、质起始复合体的形成:a.30S小亚基首先与IF1和IF3结合, IF3阻碍30S和50S亚基的过早结合,并促进70S核糖体亚基的解离。IF1的主要功能是增强IF2和IF3的活化。b30S复合体的形成。mRNA的SD序列与小亚基的16SrRNA富含嘧啶区结合。IF2和GTP结合后再与30S小亚基结合,然后与fMet-tRNA结合,组成更大的复合体。复合体通过小亚基的16SrRNA和mRNA的SD序列之间的配对起作用。c30S起始复合体与50S亚基结合形成70S 起始复合体。同时IF1,IF3解离,GTP与IF2结合并水解成GDP和Pi,GDP/IF-2复合物从核糖体释放出来。起始密码AUG和fM

21、et-tRNAfMet的反密码子配对的位置就是核糖体的P位。3、肽链延伸:a、进入:是氨基酰-tRNA与核糖体A位结合。EF-Tu与GTP结合,再与氨基酰-tRNA结合成三元复合物,这个三元复合物进入70s核糖体的A位。一旦氨基酰-tRNA进入A位GTP水解成GDP和Pi,EF-Tu和GDP复合物从核糖体释放出来。释放的EF-Tu和GDP将在EF-Ts作用下再生成EF-Tu·GTP,再与另一个氨基酰-tRNA结合,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叫Ts循环。EF-Tu·GTP和EF-Tu·GDP复合体仅能存在千分之几秒,这段时间提供了密码子反密码子相互作用的时机,校读就发生在这

22、一时刻,不正确荷载的氨基酰-tRNA将被解离。EF-Tu不与无负荷的tRNA或fMet-tRNA形成复合体。b、转肽:是核糖体上A位和P位上的氨基酸间形成肽键。第一个肽键的形成是甲酰甲硫氨酰基从其tRNA上转移到第二个氨基酸氨基上形成的。在A位上形成二肽酰-tRNA,P位上仍然结合着无负荷的tRNA。催化肽键形成的酶称为肽酰转移酶,存在于大亚基中。c、移位需要GTP水解,移位酶EF-G结构改变,进而促使核糖体结构改变,促进移位.。移位发生三个动作:1、P位上无负载的tRNA脱落;2、二肽酰-tRNA从A位P位;3、mRNA移动三个核苷酸。移位后 A位空出准备结合下一个氨基酰- tRNA4、合成

23、终止A位上出现UAA, UAG ,UGA 时氨基酰-tRNA不能结合。释放因子识别终止信号。A位上终止信号与释放因子结合,肽酰转移酶构象改变具有了水解活性:水解tRNA与肽链之间的键使多肽链释放;mRNA ,tRNA脱落;70S分解成50S大亚基和 30S小亚基。真核中具有一个终止因子,即eRF,它可识别3个终止密码。eRF需要GTP与之结合才能结合核糖体,GTP在终止反应后被水解。5、 修饰:切除部分肽段;在特定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上添加一些基团;插入辅因子,还有些单肽需要聚合成多亚基蛋白。综上,蛋白质合成是一个耗能过程,每个AA-tRNA的合成要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不包括错误浪费);每增加一个

24、AA需水解2个GTP(进入、移位)。整个肽链中的一个肽键生成至少需要4个高能磷酸键,每个高能磷酸键消耗不局限于一个反应中发挥作用,而在维持mRNA密码与蛋白质氨基酸正确线性关系。7.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答:糖异生作用:在肝脏中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主要前体:乳酸、氨基酸类、甘油、丙氨酸主要进入点:丙酮酸、草酰乙酸、P-2羟丙酮。生理学意义:a.非糖物质为机体提供糖牛羊等动物体内糖主要靠糖异生作用马驴兔等体内糖相当大的程度上靠糖异生作用 所有家畜饥饿或糖摄入不足时,靠糖异生作用获得葡萄糖,首先用于维持血糖浓度恒定。b.清除家畜重役后产生的大量乳酸防止酸中毒.c.同时还可使不能直接补充血糖

25、的肌糖原能够转变成血糖。8.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答: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剧烈运动,重役及病理性休克等)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但是能量有限。成熟的红细胞仅靠糖酵解来获得能量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答:5-磷酸核糖为合成DNA和RNA等生物合成提供原料;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用于还原性的生物合成(合成脂肪,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己糖和戊糖的相互转变,磷酸戊糖途径与糖的有氧和无氧分解是相联系的磷酸戊糖途径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3碳糖,5碳糖,7碳糖都是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10.简述蛋白质合成70S起始复合体的合成。答:见6题。11.简述体内需要大量5-磷酸核糖时

26、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答:当机体细胞分裂处于旺盛时期,需要5-P-核糖合成DNA和RNA前体,这是需要大量的6-P-G通过糖酵解途径生成6-P-F和3-P-甘油醛。再由转酮醇酶和转醛醇酶将2分子的6-P-F和1分子的3-P-甘油醛通过反向的磷酸戊糖可逆fe氧化途径变为3分子的5-P-核糖。12.简述体内需要大量ATP时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答:当体内需要大量ATP时,葡萄糖有氧氧化加快,6-P-G转变为丙酮酸,进而形成乙酰CoA进入TCA循环,产生能量。画图。13.简述三羧酸循环。答:画出图来,圆形环状图。总反应式:乙酰CoA +3NAD+ FAD+ 2H2O+ADP+Pi2CO2+ 3(NA

27、DH+H+) + FADH2 + ATP + CoA-SH少数反应不可逆,但方向进行,有三个限速酶: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整个反应生成:CO2 2个,4对氢原子经呼吸链产生4分子水,但循环中消耗2分子水(柠檬酸合成,苹果酸合成各消耗1分子水)净剩2分子水,ATP 12个。该循环不仅是糖彻底氧化分解的途径,也是脂肪,氨基酸及其他物质彻底氧化的必经途径;此循环产生ATP很多,在提供机体能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循环还为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的合成提供了前体;循环中各成员从理论上是不消耗的,但是参与其他反应,也是不断消耗和产生的。14.简述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的代谢调控。答:

28、脂肪组织中因为缺少甘油激酶,不能用游离的甘油生成3-P甘油,因此不能利用游离的甘油来进行脂肪合成。因此需要由糖代谢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3-P甘油被利用合成脂肪。自己图示完成循环图:a、 摄入食物时:血糖脂肪合成 血液b、 饥饿:血糖合成,分解FFA组织细胞(肌肉)利用15.简述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答: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核糖核苷酸还原形成的。a、dATP,dGTP,dCTP的合成 二磷酸核苷酸还原酶NDP dNDP谷氧还蛋白(还) 谷氧还蛋白(氧)氧化谷胱甘肽 还原谷胱甘肽NADPH NADP+DP+ATPdATP dGDP+ATPdGTPdCDP+ATPdCTP

29、dUDP+ATPdUTP b、dTTP的合成dUDP+ADPdUMP+ATPdUMP+HF4dTMPdTDPdTTP -ATP -ATP16.简述糖代谢为脂肪合成提供所有的原料。答:从以下四方面论述。甘油乙酰CoANADPHATP17.简述冈崎片段的加工。答:后随链的合成是与复制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不连续合成。二聚体DNA聚合酶和一些专一的蛋白质参与这一合成过程。聚合酶的一个单体催化后随链的复制,另一个催化前导链的复制。后随链模板绕成一个环,这样两条亲代链就可以同一方向通过聚合酶。引物酶与后随链模板上的预引物蛋白形成引发体。引发体催化RNA引物的合成。引发体以53方向和复制叉移动保持同步,沿着后

30、随链模板移动,由于它的移动,引发体促使引物酶间断地合成一段短的RNA,然后DNA聚合酶在引物上延伸DNA。合成一些短的DNA片段,称为冈崎(Okazaki)片段。引物酶合成方向与DNA聚合酶合成方向相反。当一段新的冈崎片段合成后DNA聚合酶利用53外切酶活性将RNA引物切除,又用同一酶再合成一段DNA作为替换,留下的缺口由DNA连接酶连接住封口。述细胞能量对糖酵解的调控。答:ATP抑制 磷酸果糖激酶 活性ADP、AMP激活 磷酸果糖激酶通过调节糖酵解中的第三步6-P-F1,6-二磷酸果糖对糖酵解进行调控。 -ATP19.简述氨基酸脱羧后的碳架的去向。 应该举例。答:氨基酸碳架的去向是形成主要代

31、谢中间产物,最后这些中间代谢产物转变为葡萄糖或被三羧酸循环氧化。分属各组的20种氨基酸的碳架集中成7种分子。丙酮酸、乙酰CoA、乙酰乙酸、-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和草酰乙酸。降解为乙酰CoA或乙酰乙酸的氨基酸,最后能生成酮体。降解为丙酮酸、-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或草酰乙酸的氨基酸最后都能生成G,这些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和丙酮酸都能转变为PEP,然后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G。亮氨酸和赖氨酸是生酮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和异亮氨酸既是生酮氨基酸又是生糖氨基酸。其余均为生糖氨基酸。述体内需要大量NADPH时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答:6-P-G通过磷酸戊糖途径在氧化阶段形成2

32、分子NADPH和1分子5-P-核糖,5-P-核糖又可由转酮醇酶和转醛醇酶转变为6-P-F和3-P-甘油醛,而6-P-F和3-P-甘油醛可通过糖异生途径形成6-P-G。21.简述核糖核酸的合成。答:1、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环是从氨基酸,四氢叶酸衍生物和二氧化碳合成的。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的合成: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5-磷酸核糖+ATP 5-磷酸核糖-1-焦磷酸+AMP(消耗2个ATP)嘌呤环在组装过程中与核糖磷酸相连接5-磷酸核糖来自磷酸戊糖途径2、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嘧啶环是由氨甲酰磷酸和天冬氨酸合成的,乳清酸从PRPP获得核糖磷酸部分,核苷一磷酸,核苷二磷酸,核苷三磷酸

33、可以相互转变。22.简述4种脂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答:4种脂蛋白包含载脂蛋白、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等成分,形成大致球形结构。疏水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处于球的内核中,而兼有极性与非极性基团的载脂蛋白、磷脂和胆固醇以单分子层覆盖于脂蛋白的球表面,其非极性基团朝向疏水内核,而极性的基团朝向脂蛋白球外侧。乳糜颗粒(CM):把甘油三酯、胆固醇等从肠运输到脂肪组织和肝;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由肝向肝外运输中性脂肪;低密度脂蛋白(LDL):把胆固醇运输到外围组织,并在这些地方进行胆固醇的从头合成(高,易患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HDL):由肝合成,把富含磷脂和胆固醇从外围组织运输到肝(高,

34、不易患心血管病)。23.简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主要的参与因子。答:a、 起始因子:IF1:IF1是一个小的碱性蛋白,它能增加IF2和IF3的活性。IF1与16S rRNA的结合位点在A位点 。另外,IF1具有活化GTP酶的作用。 IF2:具有很强的GTP酶活性,在肽链合成起始时催化GTP水解。功能是生成IF2GTPfMet-tRNAMetf三元复合物,在IF3存在下,使起始t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 IF3:IF3与16S rRNA相互作用位点在P位点附近。IF3能通过促使mRNA的S-D序列与16S rRNA的3-端碱基配对,让核糖体识别mRNA上的特异启动信号,又能刺激fMet-tRNAf

35、与核糖体结合在AUG上。 b、延伸因子:EF-Tu可与结合有氨基酰tRNA和GTP的核糖体形成四元复合物,同时偶联GTP的水解。随着氨基酰-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EF-Tu与GDP形成复合物离开核糖体。EF-Ts负责催化EF-Tu-GTP的再形成,为结合下一个氨基酰-tRNA做准备。移位酶EF-G:结构改变。c、释放因子:RF1:识别UAA、UAGRF2:识别UAA、UGARF3:激活RF1、RF2活性。24.简述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氢的去向及其意义。答:一、葡萄糖在无氧情况下进行糖酵解途径产能,简图如下:G1,6二P-F3-P甘油醛(3-P甘油醛脱氢酶)1,3二P甘油酸

36、NAD+NADH丙酮酸乳酸NADHNAD+即在无氧条件下,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氢与受体NAD+结合生成NADH。为了使3-磷酸甘油醛继续氧化,必须提供氧化型的NAD+,丙酮酸生成乳酸的反应中,丙酮酸作为NADH的受氢体,使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重新生成NAD+。由于糖酵解产生等摩尔的NADH和丙酮酸,每分子G产生的2个NADH分子都可以通过利用2个丙酮酸分子而重新被氧化,最后脱下的氢进入到了乳酸分子中。这种机制可以使得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持续进行ATP的生成反应,即:使3-磷酸甘油醛持续氧化,完成糖酵解过程中耗能到产能的转折。二、在有氧条件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1,3-二磷酸甘油酸

37、,NAD+作为氢的受体形成NADH这一步产生的NADH,不再被后面形成的丙酮酸氧化,而是进入线粒体,实现NADH的氧化。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磷酸甘油穿梭途径,将NADH电子转移进入电子传递链进行氧化磷酸化所利用的电子传递体是FAD,而不是NADH,因此最终每个细胞质中的NADH形成2个ATP;另一种为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这种途径的最终结果是将细胞质中的NADH所带电子转移到线粒体基质内,为进入电子传递链创造条件。有氧条件下,NADH的氢(也就是3-磷酸甘油醛的氢)进入线粒体中,参与电子传递链,更高效的产能,同时后期产生的丙酮酸也不像无氧条件下被还原生成乳酸,而是进入TCA循环,同样高效产能

38、。可见,有氧条件下这种机制有利于葡萄糖的彻底氧化与高效产能。25.比较并讨论脂肪合成及脂肪分解的代谢途径。答:区别点 脂肪酸合成 脂肪酸b-氧化反应部位: 细胞质 线粒体酶 7种多酶复合体 4种是否多酶合体不明 辅酶 NADPH FADHNADH二氢单位 丙二酸单酰辅酶A 乙酰辅酶A载体 ACP 辅酶底物转运 柠檬酸穿梭作用 肉碱转运脂肪分解: 脂肪分解酶三酰甘油+ 3H2O3FFA+甘油甘油代谢:甘油3-P甘油P-二羟丙酮1,6-二P-FG -ATP 甘油3-P甘油P-二羟丙酮丙酮酸乙酰CoA产能 -ATP +NADH 5ATP 3ATP 12ATP共22ATP。 脂酰CoA合成酶 柠檬酸激

39、活 -2ATP脂肪酸代谢:a、活化:FFA脂酰CoAb、脂酰CoA由肉碱转运到线粒体内膜c、-氧化(肝):脱氢(FAD)、加水、脱氢(NAD+)、硫解(CoA)。氧化过程中产生的FADH2和NADH通过呼吸链把它们的电子传递给O2,而硫解产生的乙酰CoA在正常情况下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TCA循环。当草酰乙酸的量不够时(脂肪大量分解时),乙酰CoA就产生酮体,酮体是燃料分子。酮体可以在肝外组织被利用也可以转为乙酰CoA。乙酰CoA最终在肝外组织被合成脂肪或进入TCA。脂肪合成:脂肪酸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因此位于线粒体内的乙酰CoA需要转运至细胞质中去柠檬酸穿梭。(最好自己画图显示)转运一个乙酰C

40、oA下消耗了2个ATP,产生了1个NADPH。 乙酰羧化酶 柠檬酸激活 ATP羧化:乙酰CoA丙二酸单酰CoA通过酰基转移转移到酰基载体蛋白ACP上,形成丙二酸单酰ACP和乙酰ACP,二者经过缩合、还原、脱水、还原步骤形成丁酰ACP,以后各步都有丙二酸单酰ACP的加入,C链不段延长。到16C酰ACP时棕榈酰ACP硫解酶作用下,16C酰ACP分解为棕榈酸和HS-ACP。3-P甘油由P-二羟丙酮生成。26.解释蛋白质合成中为何mRNA链中的AUG密码子不能被起始tRNA识读,而区别两种AUG密码子的结构基础是什么?答:1.EF-Tu与GTP结合,再与氨基酰-tRNA结合成三元复合物,这个三元复合物

41、进入70s核糖体的A位。EF-Tu不与无负荷的tRNA或fMet-tRNA形成复合体,因此fmet-tRNA无法进入A位。 2.mRNA起始密码AUG的前方富含嘌呤的SD序列与30 S小亚基的16SrRNA结合,fmet-tRNA识别SD序列和AUG后结合到AUG密码子上。 mRNA链中的AUG密码子前方没有SD序列fmet-tRNA不与链中的AUG密码子结合。3.起始因子 IF1 IF2 IF3的作用形成正确的70s起始复合体.27.简述DNA合成的起始答:解开DNA螺旋有关的酶和蛋白质:解链酶 Rep 、单链结合蛋白SSB、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力)、引物酶:DnaG蛋白,合成RNA引物(

42、primer)。复制的起始:大肠杆菌复制起点称为为Ori C, 含有三个13 bp的重复序列,四个9 bp的重复序列。DNA起始复合体的形成:大约2040个Dna A蛋白各自带一个ATP,结合于四个9bp的序列,DNA缠绕其上,形成复合物。HU蛋白与DNA结合,促使双链DNA弯曲。受其影响三个富含AT的13 bp序列被变性,称为开链复合物。Dna B在 Dna C的协助下结合于解链区。Dna B借助水解ATP产生的能量,53方向解开DNA的双链。在DnaB蛋白结合之后引物酶可以与DnaB蛋白结合,并合成RNA引物,提供游离的3羟基。DNA双螺旋解开,分别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开始DNA新链的合成。

43、此时形成一种动态的Y字形结构,称为复制叉。28.简述RNA合成的起始RNA合成需要; 双链DNA、活化前提(NTP)、镁离子或锰离子、酶类。识别阶段:酶与启动子的结合(全酶)DNA链的局部打开转录的起始阶段:DNA摸板和RNA碱基配对全酶中无亚基的酶称为核心酶,核心酶只能使已开始的RNA链延长,不具有起始合成RNA的能力,亚基称为起始亚基。紧邻转录起始点的共有序列-10区是一个A/T富含区。1亚基与核心酶结合形成RNA聚合酶全酶。2全酶以静电作用和启动子上游非特异性DNA 结合。3RNA聚合酶全酶沿DNA上下游动,包括共有序列在内与启动子特异性结合,全酶结合后引起DNA片段部分解链伸展开约11

44、bp(从-9+2)4酶与ATP或GTP结合,结合的三磷酸核苷酸形成转录物的5末端,刚结合上的三磷酸核苷3OH与下一个核苷酸生成磷酸酯键。所以真核和原核生物的转录作用以A或G开始。5当全酶继续向下游移动,约有4个核苷酸与ATP(GTP)进行聚合。亚基从全酶上解离,核心酶继续合成。新RNA链生长方向是53,新合成的RNA链与被转录的DNA链互补,反平行。29.简述三大营养物的相互转换。答: 1、糖与脂肪的相互转换a、糖脂肪G6-P-G6-P-F1,6-2P-FP-二羟丙酮3-P甘油 羧化 中性脂肪 乙酰CoA脂肪酸 b、脂肪糖 甘油3-P甘油P-二羟丙酮G脂肪 活化,-氧化 脂肪酸乙酰CoA

45、15;糖2、糖与蛋白质相互转换a、糖蛋白质G丙酮酸丙氨酸 乙酰CoA 转氨基 非+必氨基酸蛋白质 草酰乙酸-酮戊二酸谷氨酸b、氨基酸糖 糖异生氨基酸脱氨基-酮酸G3、脂肪与蛋白质相互转化a、氨基酸脂肪氨基酸脱氨基-酮酸P-二羟丙酮3-P甘油 中性脂肪 乙酰CoA 脂肪酸 b、脂肪酸氨基酸 氨基化 甘油3-P甘油P-二羟丙酮丙酮酸丙甘酸脂肪 FFA乙酰CoA×氨基酸30.简述DNA 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异同点。 答:这两种聚合酶都可以53方向聚合合成核酸链,都需要镁离子参与,都生成PPi。DNA聚合酶有53和35的外切活力,底物;dATP,dGTP,dCTP,dTTP,起始阶段需要R

46、NA引物,半保留复制;RNA聚合酶没有校正功能,也不需要引物,底物是NTP,全保留复制。31.简述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过程。答:联合脱氨基;氨基酸把氨基转给a-酮戊二酸转变成谷氨酸,然后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掉氨基。32.简述tRNA的特点。答:tRNA是分子量较小的单链RNA,一般含73-93个核苷酸,分子量为2400031000U,但线粒体tRNA要小得多。tRNA的三维结构不是三叶草型而是一个倒“L”型。tRNA有4个臂,分别叫做氨基酸臂,二氢嘧啶臂,反密码臂和TC臂。氨基酸臂中3-端腺苷酸、2羟基或3-羟基与氨基酸的羧基成酯,反密码臂中的反密码子可识别mRNA中的密码子。 tRNA在识

47、别密码子上的作用tRNA的接头作用:tRNA分子上与多肽合成有关的位点至少有4个3端-CCA上的氨基酸接受位点识别氨基酰- tRNA合成酶的位点核糖体识别位点反密码子位点tRNA分子的突变与校正功能:校正突变发生在tRNA的反密码子在阅读mRNA的信息时发生了变化。33.简述大肠杆菌的DNA 聚合酶的特点。答:修复DNA的酶是型(单链多肽,10-20核苷酸/秒,具有53,35方向的外切活力),也有合成功能。生理功能:修复DNA的损伤、DNA复制过程中切除RNA引物。型作用可能参与DNA的修复,无53外切活力合成DNA 链的聚合酶是型(1000核苷酸/秒,无53外切活力),加工能力极强,催化能力

48、强,准确性高DNA聚合酶型发挥作用时是二聚体,每个单体由10个不同亚基组成。34.乙酰辅酶A为什么单独不能合成葡萄糖?答:体内自身合成的葡萄糖须经过葡萄糖异生作用,而糖异生的主要切入点是丙酮酸、草酰乙酸和磷酸二羟丙酮,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与乙酰CoA相关的是丙酮酸和草酰乙酸。在糖酵解与TCA循环途径中丙酮酸变为乙酰CoA是在丙酮酸脱氢酶系即3种酶和6种辅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其过程中生成1个NADH,且没有逆向的酶,是不可逆过程。即:乙酰CoA不能变成丙酮酸。故乙酰CoA不能从丙酮酸进入糖异生途径。在TCA循环中虽然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结合生成柠檬酸,最后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可以进入糖异生途径。但是乙酰CoA的加入伴随两个CO2离开TCA,草酰乙酸没有净生成。也就是说乙酰CoA不能转变为草酰乙酸进入糖异生途径。35.简述核糖体的主要活性位点。答:mRNA结合位点:位于30S亚基的16S rRNA上, 3端有一富含嘧啶区可与mRNA上AUG之前的富含嘌呤区发生碱基配对,是30S亚基与mRNA正确结合不可缺少序列。P位点:大部分位于30S亚基,小部分位于大亚基,能与起始tRNA-氨基酸结合,P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