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招生复习题答案(语文)_第1页
单独招生复习题答案(语文)_第2页
单独招生复习题答案(语文)_第3页
单独招生复习题答案(语文)_第4页
单独招生复习题答案(语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独招生复习题答案(语文) 2022年单独招生复习题答案(语文) 一、基础学问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a.毛坯(p) 赐予(j) 苍劲(jìng) 人心惶(huáng)惶 b.劲敌(jìn) 答理(dá) 转弯抹角(mî) 悄无声息(qio) c.庇护(bì 载体(zi) 友情(yì) 莘莘学子(xn) d.镌刻(jun) 恪守(kâ) 迄今为止(qì) 煽风点火(shàn)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逮(di)捕 藩(fn)篱 胴(

2、dîng)体 顺心遂(suì)愿 b.蕴藉(jiâ) 鞭笞(ch) 唾弃(tuî) 矫揉造作(jio) c投奔(bân) 箪食壶浆(sì) 安慰(jì) 居心叵(p)测 d隽永juàn 淬火cuì 河畔bàn 游说shu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c ) a旗杆(n) 序幕(mù) 庭院(tín) 掩映(yìn) b停岸(bï) 瞩目(zh) 婆娑(su) 嬉笑(x) c雏菊(chú) 窒息(zhì) 弄堂(nîn)

3、 游说(shuì) d执拗(niù) 蹒跚(pán) 谄媚(chn) 翌年(yì)语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罗绮(q) 荡漾(yàng) 长篙 (go) 青荇(xìng) b称职(chân) 谄媚(chn) 刹那(shà) 良莠不齐(yu) c.埋怨(mán) 讥诮(qiào) 矫揉造作(jio) 戛然而止(jiá) d.发酵(xiào) 踟蹰(chú) 浮藻(zo) 应(yìng)届 5.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

4、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a.养殖 与日俱增 便笺(jin) 独辟蹊(x)径 b.觊觎 应接无暇 泥淖(nào) 对峙(shì) c.残喘 自由竞争 卷帙(diã) 运筹帷幄(wî) d.偷渡 信笔涂鸭 蠹(dù)虫 湮(yn)没无闻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c ).a.抨击(png) 花卉(huì) 一曝十寒(pù) b辍学(chuî) 满意(qiâ) 苦心孤诣(yì) c青苔(ti) 绮丽(y) 有恃无恐(shì) d矫正(jio)悼念(dào) 言简

5、意赅(gi)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携(xiã)手 干瘪(bi) 残羹(gng) 天赋异禀(bng) b裨(bì)益 烘焙(pãi) 诅咒( zhîu) 既往不咎(jiù) c.哽咽(yâ) 谄媚(chn) 沉淀(dìng) 摇曳不定(yì) d造诣(yì) 编纂(zun) 泊(bï)位 游目骋(chng)怀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满意qiâ 静谧(pú)玉 惊鸿一瞥bì 璞pi b.粗糙(co)

6、 砥砺(lí) 气馁(ni) 赎(shú)罪 c蜕(tuì)变 虹霓(mí ) 魅(mâi)惑 肤(f)浅 d荆棘(jí) 飘泊(bï) 陡(du)峭 擂(lãi)鼓助威 9.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报复 从事 出鞘制páo qiào 如法炮b硫璃 魁梧 角色juã 人才济济j c文采 向往 刹那chà 翩翩起舞pin pin d消防 醒悟 踮脚din 春风拂面f 10.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辗转(zhn)倾听(l

7、íng)随声附和(hâ) b.安慰(jí )赡养(shàn)相得益章(zhng) c.帷幕(wãi)亵渎(mio)目不暇接(xiá) d追溯(sù)提防(d)贻笑大方(yí)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b ) a.折zhã 曲折 折本 大打折扣 b.绰chuî 外号 绰约绰绰有余 c宁 nín 安静宁可 至死不屈 d量lián 度量 测量 量力而行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 sh

8、36;)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 b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 zho)的协作。 c他伸出如盖的浓阴,来荫庇(pì)那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d在诗和音乐的韵(yuân)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a.温煦/随声附和省悟/省吃俭用 度假/审时度势 b.装载/载歌载舞 哄骗/哄堂大笑 懊丧/没精打采 c.出差/差强人意 埋怨/埋头工作 奇妙/奇思妙想 d.冠军/堂而皇之 便宜/行动不便盛开/盛装出席 1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a.曝光 编缉 终归 表率 b.部署 安

9、详 拨弄 铲除 c.服帖 朝贡 戳穿 凋敝 d.风采 迟缓 矫捷 拷打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a加载 算账 声名鹊起 砥砺前行 b.凭添 麦杆 徇私舞弊 好高骛远 c硫璃 称颂 关怀备至 走马观花 d飞碟 节约 出尔反尔 突如奇来 1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a.别出新裁 黯然失色 醇厚本份 比比皆是 b.长年累月 瞠目结舌 大器晚成 戴罪立功 c.打抱不平 待价而沽 博取欢心 驰骋疆场 d.不屑一顾 量体裁衣 称心如意 摧枯拉朽 17.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a.按部就班 百尺竿头 变化莫测 一本正经 b.并行不背 不修边幅 兵

10、慌马乱 固步自封 c.鞭辟入里 不适时机 诚惶诚恐 唇枪舌箭 d.大才小用 出尔反尔 苍海一粟 大名鼎鼎 18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盛气凌人 惨绝人圜 瞠目结舌 暴敛天物 b.踌躇满志 别出心裁 不行名状 殚精竭虑 c.防微杜渐 风靡一时 高屋建瓴 井井有条 d.苦心孤诣 开成布公 金碧辉煌 惊世骇俗 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行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搁置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

11、当的一项是( a ) a.五岳之首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憧憬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读书者都放开着,谁也不必对它保藏之丰富而望尘莫及,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c盘点一下消遣圈女明星们的发家轨迹后人们会发觉,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她们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d闻名作家冰心老人生前三令五申,青少年学生应当努力学好语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净性。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a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

12、人为之倾倒。 b.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忽然消散,再次燃气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c.他性格比较内向,平常缄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高傲傲慢的特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挚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兴奋了。 c.对于重要的书,我

13、们必需经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活灵活现,令人沉醉。 2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春季校运会即将实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确定为班级争光。 b.小李学习很虚心,每到放学,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c.生活对于任何都非易事,我们必需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d.王艳常常帮助孤寡老人,他的事迹罄竹难书。 2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蓄积的内在力气,像一把利剑,让他对世界对人生的体悟如此深化,以至他非写下它们不行。 b新成立的歌德拍卖公司一鸣惊人,在实行的首次拍卖会上将齐白石的一

14、件花卉草虫以2464万元胜利拍出。 c宠爱她对一系列角色的胜利演绎,让观众看到她不但可以诠释好花旦角色,而且对青衣角色的把握也显得驾轻就熟。 d中外儿童科普精品书系是从建国60年来产生较大影响的少儿科普读物精品中遴选出来的,它深受广阔儿童的。 25下面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1)他在绘画方面的_很快就显露出来了,引起了有关方面的留意。 (2)新产品研制胜利的喜讯很快就_开了,不少地方或打来电话或发来电报表示庆贺。 (3)进来的客人对大厅壁画_了很久。 a才能 传播 端详 b才华 颂扬 端详 c才能 颂扬 端详 d才华 传播 端详 26.谦和能让人的心灵保持_,并

15、_着一种的确而永恒的安静。我们的心念意境,如能时常保持这份清明开朗,那么,_在你面前的周遭环境,将会恒久都是美妙而亮丽的。 ( c ) a透亮 充斥 展示 b清亮 充塞 展示 c透亮 充塞 呈现 d清亮 充斥 呈现 2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爱好,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_多了。 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_。 这家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_是裁减职员,更重要的是增加工作效益。 a.淡泊 质疑 不止 b.淡薄 置疑 不止 c.淡薄 质疑 不只 d.淡泊 置疑 不只 2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16、 ) 天空被夕阳_成桃花色。 便同祖父有意生气似的,很_的去想这样一件不行能的事。 “爷爷,为什么不来?我要你!”祖父听到了这种带着_,有点儿_的声音。 溪面_着一层薄薄白雾。 a烘 放纵 娇 埋怨 浮 b照 满意 焦 怨气 飘 c染 大胆 怒 反感 流 d漂 苦恼 怨 胆怯 升 2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假如耐性_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探讨,或许可以得到一切结果。 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书四大家”。 从表面上看,改得好像_些,事实上却远不如原文。 a搜集 匠心独运 简洁 b搜寻 独树一帜 简捷 c搜集 独树

17、一帜 简洁 d搜寻 匠心独运 简捷 3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1)它的显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很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 (2)在这里我们乃望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觉了“木叶”的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愿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 钟爱 奇妙 b.启发 钟爱 奥妙 c.启发 宠爱 奇妙 d.启示 宠爱 奥妙 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纯洁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

18、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冲突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确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干脆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3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平安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竞赛中间或有发挥失常的状况,依旧应当受到爱惜,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

19、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许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喊。 d作者视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郎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3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建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政府主导,媒体监督与宣扬,社会各界主动行动,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约5800万缺失父母庇护的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所面临的失管、失教和失衡问题。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

20、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a其次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加。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的确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爽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雪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宠爱。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3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21、) a警察反复视察了两个目击者供应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觉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教化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沟通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安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假如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盼。 3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依次最恰当的一句是( b ) 神态端庄,头梳螺髻,双耳垂肩,脸如满月,身披袈裟, 须弥山石窟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须弥山入口处的高达

22、20多米的弥勒大坐佛。坐佛高踞于一个马蹄形窟内, _ 非常壮丽,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a. b. c. d. 3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依次最恰当的一句是(c) 人们在谈论真的时候,往往也谈论美。从理论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看,真与美之间是既有区分又有联系的。_,_。_,_。_,_。 美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客观感受在大脑中作出的一种反映 是人们对于事物感知后一种理性的思索 真往往指的是一种客观事实 它是要符合真和善的 美一般是建立在真和善基础之上的 是一种感性的相识 a. b. c. d. 3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依次最恰当的一句是(d) 空气质量优劣与人们健康生

23、活休戚相关,_,_。_;_,_,_。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pm2.5等悬浮颗粒及有害气体影响人们的呼吸道健康,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并且在城市中污染物不易扩散 严峻的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滑 进一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性 给人们的出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雾霾天气大大降低空气能见度,影响交通 a. b. c. d. 39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上,组合恰当的一组是( d ) 在学校读书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_,_,_,_,_,_。我静默地凝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许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日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这时你可能特别留恋过去的日子 突然发觉它写得

24、真好 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变更 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变更” 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 b c d 4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一眼望见那幅大地的水墨画,我还真有些忘情:_。 乌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 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 犁把翘翘直指云天 脚下是无际待耕的田野 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 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 a. bc d. 41.依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_。可以说,不论天际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

25、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42.依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才学才智呈现少年风采,_( b ) 近两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在中心电视台先后开播。这两档集文化、益智、消遣为一体的大型电视节目,激发了广阔中小学生学习母语的热忱。节目中,少年学子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才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母校争光添彩。这两档节目或以听写的方式普及汉字学问,引导观众领会汉字之美;或以竞猜的方式展示灯谜的魅力,带领人们感受民俗文化。它

26、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a.听写竞猜继承发扬传统 b.良好风貌闪烁央视荧屏 c.汉字灯谜弘扬华夏文明 d.文化消遣丰富群众生活 43.依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一个人不论宏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爱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爱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世界上就有了颠扑不破的家园。_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志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醒悟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 a我们当然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生活的充溢和心灵的安静。 b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既是宏大的胜利者又是平凡的华蜜者。 c我们当然没

27、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溢和心灵的安静。 d我们当然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究竟是宏大胜利者还是平凡的华蜜者。 44.李红因家庭经济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师范高校,师范高校的招生老师考察李红时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举荐上师范院校,你是怕高考落榜呢,还是碍于学校老师的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喜爱老师这一职业呢?”李红应选下边哪一句话回答,才既得体又诚恳。( d ) a、凭我的成果,考高校应没问题。至于职业,我认为都有其优越的一面。 b、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能被保送上高校是值得傲慢的,我应敬重学校给我的这份光荣。 c、关于保送我上师范高校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看法,我是经过慎重考虑

28、后才同意的。 d、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比较困难,反复权衡,我还是读师范院校合适。 45.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某知名作家担当顾问,下面的用语哪一句精确得体( a ) a我们敬请您担当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兴奋。 c我们荣幸地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望如约。 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敬望欣然赏光。 46.下列句子中,礼貌用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 a.阁下专程前来访问寒舍,本人深感荣幸。 b特别感谢贵校全体师生对我的热忱款待。 c您请留步,不要远送了,足下就此告辞。 d世博暑假旅游线路已经推出,欢迎垂询。 47

29、.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a ) 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 b.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见,地区间的冲突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48.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c ) a.请问您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b.现将先生的大作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c.老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d.如此真心实意,这礼物我只好笑纳了。 49.选出词语感情色调运用恰当的一项( a ) a傲慢自满是我们的一个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亲自挖掘的。 b他们这一举措受到广阔群众的欢迎

30、,所以其他单位也纷纷效尤。 c表现在作品里,歌颂的是人民,诽谤的是鬼子、汉奸和地主。 d世界各个足球队都在秣马厉兵,觊觎桂冠。 5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调没有发生改变的一项是( d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视察,她爱我们,并没有故意要打的意思。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犹如小姑娘的发一般,还要将颈项扭几扭,实在端庄极了。 c我那时真是聪慧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美丽,非自己插嘴不行,但他最终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d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二、现代文客观阅读 (一)奇妙的光触媒 1c 2a3b 4a (二)宋词与开

31、封 1c 2a 3d (三)【答案】 1d 2c 3a (四)【答案】 1.d 2.c 3a (五)【答案】 1.d 2.c 3.b 三、现代文主观阅读 (一)参考答案: 1a、d 2色调显明、谨严素净以及质朴温厚的特色。 要点一:鲁迅创作中即使最平常的叙述也富于感染力。 要点二:鲁迅性格中及严格又不乏温情的一面。 3要点一:模糊了市区与郊外的界限,虽处闹市,却清静脱俗。要点二:明媚但更显清幽、素淡,以自然而不是人工胜。要点三:因环湖的群山而具有了厚重的性格。 4略 (二)参考答案: 1老迈年高;饱尝活着的苦痛与艰辛;表现诞生命的韧性。 2运用比方,将牛喻为自己的孩子,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老人对亲

32、人的渴望。 细微环节描写,通过“沾满了泥”“微微晃动”等细微环节,表现出老人与牛的老态和劳作之后的乏累。 3点出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加了小说的意味;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4“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让读者体会“活着”的味道;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索;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回味。(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参考答案: 1(5分)c、e 2(4分)(要点)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爱护功能。内容上,强调瓦对人来说是不行或缺的,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靠与敬畏之情。(意思对即可。) 3(6分)(

33、要点)(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困难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谢瓦带来的欢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四)参考答案: 1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农夫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夫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 2老媪与农夫夫妇对比,老媪的自私、冷漠更加凸农夫夫妇的和善、热忱。(或:老媪与其他旅客形成对比,相互衬托,表现出老媪的冷漠和其他旅客的热忱。)“我”与未出场的“未婚

34、妻”对比,“未婚妻”的华蜜,突出了“我”的孤苦境况。(如考生答案不要以上要点之内,但言之成理,也可依据详细状况给分) 3这两处描写表现了农夫夫妇纯朴、和善、慷慨的性格特点;后一处文字在描写农夫夫妇误以为“我”是儿媳时表现出的亲情的基础上,写误会消退后仍表现出对“我”的关爱,由表现家庭亲情向表现人间温情拓展,深化了作品主题。 4“我”从农夫夫妇对“我”父母般的关爱中感到了暖和,同时产生对自己身世和境况的伤感之情;看到农夫夫妇一家的恩爱、和谐,“我”产生了艳羡之情;“未婚妻”的华蜜,引发了“我”对亲情、爱情的期盼和渴望。 (五)参考答案 1.因为“泊”有一种特别“凄幽而灵动的韵致”,“如同一粒凄美

35、的种子”,落在作者心上,让作者“恍惚迷离,浮想联翩”.2.(1)使文章富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诗情画意.(2)让读者产生古今相通的感觉,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3)扩大了“泊”的意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3.(1)“泊”是一种自然状态,它是运动后复归的安静,是劳累后放松的休息. (2)“泊”是一种心境,置身其间,既可躲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安慰.(3)“泊”是一种文化,江南的很多河流湖泊往往作为背景被写进文学作品中,使它平添了一分文化气韵.(4)“泊”更是一种精神,它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进发,是一种寥廓的胸臆.4.c(不是全部的诗文都没有点明作者) d(本

36、文语言特点不是质朴无华,而是华美明丽) (六)参考答案 1.(1)杂乱 阴暗 狭小 拥挤 (2)反衬木雕观音形象的庄重古朴、超凡脱俗和笑意的柔软暖和,使人忘掉心里的纷乱和烦嚣,平下心来,融入明净如镜的境界里.2.“人面石”和木雕观音虽然相隔着遥远和迥异的时空,但是他们的形象都高大庄重,都带着“隐隐的微笑”,能照亮人的心灵,“触发人类心灵中潜藏的共同的意象”.3.木雕观音那庄重的容颜和脸上那若有若无的微笑,暖和了作者纷乱而无助的心,使作者心中充溢了了悟的欣喜,使作者从挫折孤寂中走出来,战胜艰难困苦.4.ad(b项没有采纳欲扬先抑的手法.c项作者的内心是孤寂苦痛而不是充溢欣喜和憧憬的.e项本文给人

37、一种沉重的感觉,而不是轻松愉悦.) (七)参考答案 1因为济南的秋天在山上。在小山的怀抱里,四周色调缤纷,再加上光暖的蓝空,让人感觉暖和平安;青岛的秋天是在海上,海天一色,漂亮有加,但却有些辽远空旷,使作者因无目的的思虑而感到空虚。 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济南和青岛的春风的苦寒特点。有了秋日的美妙作铺垫、作对比(或反衬),苦寒的春风才会更加令人不快。从而表达了作者苦痛又无奈的心情。 3.(1)两地季节的异同所做的总的对比。 (2)济南与青岛的秋的对比。 (3)秋天与春天的对比。 (4)两地冬天的对比。 (5)所谓的春风与济南青岛的春风的对比。 4.c d (八)参考答案 1.【答案】

38、化丑为美的艺术创作(或:把“丑”表现得有“性格”/把“丑”表现得有心理深度) 2.【答案】 (1)常取材于畸形与丑陋(或:以畸形与丑陋为素材) (2)“丑”的更能显露出“性格”(或:内在的真实更显露在畸形与残缺上。只答“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不给分) 3.【答案】 (1)强化作者的崇敬之情(大意) (2)突出罗丹的艺术追求(大意) 4.【答案】 cde (九)参考答案 1.【答案】 (1)老刘的画中没画太阳,却是以太阳照射为背景。(2)画中蕴含着他对志向境界“太阳梦”的追求。 【解析】 理解语句的含义,应从理解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句中“太阳充溢理性的跳动”是解题关键。虽“没画过一个太阳”,但

39、人们感到众山之上有太阳,这说明,众山在太阳的照射之下;“跳动”是作者的追求和观众的感受。 2【答案】 (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 (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 (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 【解析】 “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给我们的信息是“太阳梦”是怎样把全文联系在一起的,很明显,结合原文可归纳出:寻梦,实现梦,再寻梦的过程。答题时要结合详细事例。 3【答案】 (1)以更多寻梦者不同方式的寻梦,表现了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 (2)以更多漂亮感人的幻想,丰富了“太阳梦”的内涵。 (3)表现了寻“梦”过程的艰辛,表达了对寻“梦”精神的赞美。 【

40、解析】 此题针对散文“形散”的特点设置问题,可从散文的“神”(主旨)的角度理解选材(人、事、物等)的用意,从为主旨服务的角度分析选材的作用。 4【答案】 (1)拉萨的美景,既是现实,又是人们心中的美妙幻想;人们寻梦的过程又是对人生美妙志向的追求(如:老刘作画是现实,老刘的志向是梦)。 (2)对拉萨的酷爱,对寻梦者的崇敬。 【解析】 “现实”包括真实的美景和不同人的真实的生活;“梦”既指真实的、美妙的梦境,又指美妙的人生志向。精确解读试题,正确理解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十、参考答案 1【答案】 ae 【解析】 a只是写景物的前后改变,没有悲观;e.作者对这一女子持厌恶看法,认为她丑,“污了荷

41、塘”。 2【答案】 衬托。用“谦谦君子”般的、圣洁的勿忘我衬托仙子般、散发着芳香的荷花。 表达对荷花的宠爱和赞美之情。(或“爱这荷的高洁,爱这荷的芳香,更爱这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她时刻净化着我的思想。”) 3【答案】 细描:将景物描写得精细详细,如临其境,如见其景;比方:使抽象的事物详细化,使平淡的事物生动形象;拟人:使所写事物色调显明,形象生动,具有人的性格,表意丰富。(举例写出两种即可) 4【答案】 略(能将一个观点阐述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十一、参考答案 1(1)把北方榆比作一首诗(或答“北方榆就像一首诗”“北方榆是一首诗”等);北方榆的形象、精神等即使是诗人都难以描述,表现了对北方

42、榆的高度赞美之情。 (2)北方榆在山风吹拂下有一种动态的美;北方榆的美能持续很长时间。 2(1)北方榆在太阳潮的涌动中,泛起绿波绿光,就像永不熄灭的绿色火炬。 (2)北方榆是春 的使者,浅红中透出亮丽翠绿的柔嫩枝条,带来了春的气息和暖和。 (3)满枝的榆钱丰盈夺目,使宁静空旷的山有了动人的绿云绿彩。(4)榆钱有坚韧的生命力,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根发芽,茂密成长。 3象征(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人”等也可,如这里没答“象征”,但后面分析中提到“象征”,也不扣分)文章借北方榆这一形象象征了豪迈坚韧、坚贞不屈、死得其所的精神风貌,也象征了在北方榆精神感召下固守这方土地,艰辛苦作,让北方与南

43、方同样朝气盎然的高原人(北方的农夫) 4(1)运用比方手法,将北方榆比作“一面旗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榆及其精神对人们的感召力;表达了作者对北方榆及其代表的高原精神的赞美,昭示主旨。 (2)这句话贯穿全文始终,起线索的作用,使文章思路清楚,首尾照应。 四、古诗鉴赏 (一)【答案】 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写诗人愿化出千亿个自己,这样,每树梅花前都有一个赏梅的放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痴爱之情。 (二)【答案】 1梅子,芭蕉,柳花。 2.闲。闲居的诗人,在初夏长长的午睡之后,内心无所牵绊,在绿荫环绕的庭院,悠然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特别安逸。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把诗人心中的那份安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宠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特别奇妙地呼应了诗题。 【解析】 1.本题考查了对“物象”这一概念的理解,不能错误地表述为“梅子的酸”“芭蕉的绿”“孩子捉柳花”等。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实力。阅读诗歌可先从标题入手,再关注整首诗。从标题中的“闲居”和诗歌最终一句的“闲看”可以看出“闲”字最能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