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螳螂捕蝉》同步练习(无答案)北京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螳螂捕蝉》同步练习(无答案)北京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螳螂捕蝉》同步练习(无答案)北京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螳螂捕蝉班级 姓名  一、辨字组词。捕(         )      虚(          )        供(            )        涡(         &#

2、160;  )铺(          )      虎(           )         拱(           )          祸(      

3、0;      )辅(          )     虑(          )         洪(           )          锅(        &#

4、160;   )待(          )     侯(          )         仔(           )          啄(         &#

5、160;  )侍(          )     候(          )         籽(           )          琢(           &

6、#160;)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死:失去生命    不顾性命    表示坚决裂   不活动,不灵活   1.吴王已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   2.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3.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7、0;  )   4.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  转:旋动、改换方向    不直接地    围绕中心旋动  量词、绕圈   1.这件衣物我不敢当面给她,请你帮我转达给好好吗?(        )   2.瞧,这辆车的轮子转得可真快,我猜有时速120公里吧!(   

8、60;    )   3.只见小张转身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真的生气了。(        )   4.是谁让你把这条绳子转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开了。(        )三、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事情吗?举例谈谈你对此有何看法。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9、160;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k),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盂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zàng)、筑坟、祭(jì)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

10、,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器,咿咿(y)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mn)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决定再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学堂旁边

11、,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j gng)。有时,教师领着学生演习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学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n)彬有礼的儿童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解释下列词语。    情不自禁:                         

12、                                    彬彬有礼:                              

13、0;                              2.填空。 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 是                   ;名叫            

14、;      ;“孟”指的是                     ,名 叫                      。 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15、0;         ,第三次住在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改成“把”字句:                                             

16、60; 改成“被”字句:                                                      4.给第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

17、160;                                                                    

18、60;   5.句子中的“”表示的意思一样吗?(是,否)表示的是                              。 6.在“口”处补充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孟母(       )一再搬家,(        )怕孟子受外界影响,学坏了。(填关联词) 8.“孟子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新鲜事他都看到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根据句式特点,仿写一句话: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