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级历史期末考试_第1页
高二级历史期末考试_第2页
高二级历史期末考试_第3页
高二级历史期末考试_第4页
高二级历史期末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级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A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D自然灾害的威胁2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A颁布“解负令”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四百人议事会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3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意义是()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

2、政治权力使下层平民获得一定的公民权利彻底消灭了氏族制度ABC. D4.如图反映了某一阶级派别的主要经营形式,该派别的主张是()反对贵族特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力主张实行激进的社会改革主张大力发展工商业A BC D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颁布“解负令”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议事会”鼓励发展工商业A BC D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提到:“(梭伦)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梭伦的法治具有普遍性和

3、稳定性梭伦要求解除债务奴役雅典城邦已经实现了高度繁荣的民主A BC D7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D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8在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中,留学生起了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A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发展B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C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D搭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9大化改新是仿照隋唐政治制度实行的,但也有区别。下列措施与唐制有显著区别的是()A班田

4、收授法 B租庸调制C神祇官设置 D律令制度10大化改新在日本政治史上最主要的作用是()A消除了封建割据,完成了国家统一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改革的成果C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政体D削弱了世袭贵族的势力11李悝说: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奴隶主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 D农民12在研究商鞅变法时,有学者引用“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出赘:做上门女婿)”。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

5、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13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产生过消极影响的是()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实行什伍连坐焚烧诗书A BC D14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对这一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A鲜卑族从孝文帝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B北魏政府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C商业由萎缩而渐趋活跃D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15(公元499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阻碍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碍是()A人的传统观念B北魏中央官

6、员不作为C洛阳的地理环境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16青苗法实行之后,韩琦从大名府上书宋神宗,指出青苗法的实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对此,宋神宗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宋神宗的态度表明他()A重视收集地方官员对变法的看法B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C已经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心D对保守派的反对意见仍置之不理17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令空其人以为牧地”。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D落后民族最终被较高文明的中原地区所征服

7、18一条鞭法的推行,“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反(返)”。这是因为()维护了官僚特权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收入减少了税收舞弊A BC D19以银代役、计亩征银的规定()稳定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A BC D20张居正的下列措施遭到官僚地主反对的是()考成法内修守备清查田亩一条鞭法A BC D21主教扯着嗓子喊:“教皇规定抢劫教堂犯人出9个金币,谋杀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个金币,就可以获得赦免。快把购买赎罪券的金币投进这个柜子吧,当啷一响,灵魂就可以升天堂了啊!”对这一材料分析正确的是()材料中的事件

8、应该发生在16世纪初材料中的事件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该材料体现了教会的“因信称义”该材料体现了教会对教徒的欺诈ABC D22宗教改革家提出:“一个人是否能得到救赎不在于任何其他原因,而是由上帝的永恒判决决定的。”对此材料中观点理解合理的是()A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B是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观点C符合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D反对信仰宗教,倡导自我奋斗23某宗教改革者提出:“人的灵魂是否得救,是由上帝挑选预定,人不可能靠自己得救。人要确定是否获上帝挑选,在于是否遵守上帝的戒律及参与教会的圣事。”这位改革者应是()A伊丽莎白二世 B马丁路德C加尔文 D亨利八世2416世纪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

9、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25在彼得一世的法令中曾这样规定:“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与其改革的哪项措施相吻合()A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B工厂主可以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C在中央设立参政院,地方各省设总督D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26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促进工场手工业发展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D废除

10、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27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路德宗教改革的是()领导改革的是国王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否认教皇是最高权威A BC D28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29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A鼓励商品进口 B推广平民教育C废除农奴制度 D

11、建立新式海军30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强迫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或去国外学习B镇压保守势力的叛乱C用野蛮粗暴的手段步入世界近代文明的殿堂D强制学习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31(15分)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

12、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3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5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

13、梭伦为鼻祖”的理由。(7分)1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尚书于果曰:“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孝文)帝曰:“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材料二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

14、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中文百科在线材料三鲜卑“后魏初不立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人多隐冒,五十、三十家一户”。至太和十年(公元486年)才把原来的部落宗主制摒弃了,改用汉法,仿周官遗意,设立三长: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新华网(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主张迁都的理由。与于果所说的“先帝”相比,孝文帝心目中的“王者”有什么新的内涵?(5分)(2)材料三与材料二反映的行政体制具有怎样的关系?两者在政治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5分)(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5分)答案:BBABC ADDCC ACBCA BDBDC BACAC CBBDC【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