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实验外国语学校等四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下列变化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蒸馏净水B. 海水晒盐C. 高炉炼铁D. 石蜡熔化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是()A.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D.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测溶液pHC. 稀释浓硫酸D. 给液体加热4. 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NH4)2SO
2、4=4NH3+3X+N2+6H2O,则X的化学式为()A. SB. O2C. SO2D. SO35.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不同种元素B. 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 的化学性质相似D. 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6.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变化I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B. 变化发生的是分解反应C. 变化中反应涉及的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D. 在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氧化物7.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一组是()
3、A化学与生活B物质结构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食醋可用于除去热水瓶中水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各原子都大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化学与安全D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需做灯火实验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A. AB. BC. CD. D8. 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
4、是()A. 该样品已完全变质B. 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C. 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D. 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9.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B. 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 bc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AgNO3D. 取d点对应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10. 如图是四种实验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操作的图象有()电解水;向一定量pH=3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5、溶液至过量;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0分)11. 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2个氢原子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12. 在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了九枚奖牌,成为亚洲体坛霸主。图1是速度滑冰运动员使用的刀冰鞋,刀冰鞋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写化学式)。制造刀冰鞋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的过程_。图2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火炬,火炬外形像神话传说中
6、的火鸟,采集圣火,在太阳光下将火炬燃料喷口伸向凹面镜焦点位置,打开阀门,火炬将被点燃,将燃料喷向凹面镜焦点位置的目的是_。13. 如图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是一种金属氧化物,G是红褐色沉淀,I 的溶液呈浅绿色。根据关系图回答:(1)若F是由Na+和Cl-组成的溶液,则:甲是_;B+丙F+G:_。(2)若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乙可能是_或_;I是_溶液。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4. 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兴趣小组为该厂设计废水处理和利用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过滤后的水样2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
7、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水样中杂质的影响):(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g;(2)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农业上常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请通过列式计算判断:上述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能否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5. 水和溶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1)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的方法是_。(2)海水淡化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可行的是_。A用过滤的方法使海水淡化 B用降温的方法将海水变成淡水
8、C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3)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100g40时的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NaCl_ KNO3(“”、“=”或“”)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时,盛有_的烧杯中需要加入更多量的水。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16.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为了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
9、气体,需要用到装置F,则装置F中应加入的物质是_。(4)钠、镁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镁带能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_。酒精灯铁架台坩埚钳砂纸试管夹蒸发皿17. 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以下空白。(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pH逐渐变大,最后pH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请你分析上
10、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2)设计实验,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否放热提供的实验仪器与药品:10%的盐酸、1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请填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3)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完成实验方案设计:第二组同学在做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后,为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若 _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有同学
11、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为此。还需要选择_(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蒸馏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高炉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
12、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C【解析】解:A、细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A、根据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
13、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3.【答案】D【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14、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在反应3(NH4)2SO4=4NH3+3X+N2+6H2O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个数不变, N、H元素的原子前后相等,S、O原子的
15、个数不等, 反应前共3个S原子,12个O原子, 则反应后X中有3个S原子,反应后现有6个O原子,则X中共有6个O原子, 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3,则X的化学式为SO2; 故选:C。根据化学方程式为3(NH4)2SO4=4NH3+3X+N2+6H2O,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X的化学式。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即可解答。5.【答案】D【解析】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 B、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Mg2+,故B错误; 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16、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故性质不会相似,故C错误; 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D正确。 故选:D。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 B、依据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要求分析判断; 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 D、依据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判断。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D【解析】解: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变化
17、中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I中分子的间隔变大了,“一定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故A正确;B、由微粒变化可知,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变化中反应涉及的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故C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有一种生成物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D。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温度的变化、微粒反应的个数关系比;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等。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
18、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7.【答案】C【解析】解:A、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水垢反应去除水垢;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对;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对; C、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做灯火实验;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错; D、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19、,所以不一定是单质;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由酸和碱作用,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对。 故选:C。A、根据软化硬水的方法,食醋能与水垢反应,干冰的作用分析解答; B、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判断;分子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根据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解答; D、根据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进行解答;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考虑;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本考点综合性比较强,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因此要加
20、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做题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答案】A【解析】解:A、若液体乙加入酚酞试液变红,则可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故不能确定样品已经完全变质,错误; B、液体乙中若含有氢氧化钙,则液体丙是红色的,若液体乙是水,则丙是无色的,正确; C、由于得到的白色固体甲加稀盐酸得到了气体,则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正确; 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正确; 故选:A。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而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以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溶液能使酚
21、酞溶液变红,据此解答。本题考查了对物质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9.【答案】C【解析】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22、160;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溶质是三种,故A正确; B、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B正确; C、bc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因此对应溶液中一定不含有AgNO3,故C错误; D、d点时锌过量,加入稀盐酸
23、,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 故选:C。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并通过各反应的关系进行溶液质量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活动性判断反应的发生,还要结合坐标分析各段的意义。10.【答案】C【解析】解: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错误; 一定量pH=3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稀释后的溶液依然是酸的溶液,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而不能大于或是等于7,故错误; 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
24、同的稀盐酸至过量,则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 Mg+2HClMgCl2+H2 24 2 Zn+2HClZnCl2+H2 65 2 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镁生成的氢气大于锌,故正确;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钾溶液,首先发生的是盐酸和氢氧化钾的中和反应
25、,即开始不会产生沉淀,所以图象不应该从原点开始画,而应该从x轴右方某点开始画。故正确。故选 正确的有, 故选:C。根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分析; 酸溶液不会因被稀释而变为碱性溶液的;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和氯化铜反应的先后顺序分析。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11.【答案】2H CH4 Fe+32O3【解析】解:2个氢原子可以表示为2H;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表示为CH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26、,可以表示为2O3。故填:2H;CH4;2O3。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金属; 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每个分子的原子构成;元素化合价应该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12.【答案】Al、Fe 4Al+3O2=2Al2O3 使温度达到燃料的着火点【解析】解:刀冰鞋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Al、Fe; 通常情况下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2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填:Al、Fe;4Al+3O22Al2O3。 将燃料喷向凹面镜焦点位置的目的是使温度达到燃料的着火点。 故填:使温度达到燃料的着火点。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可燃物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3.【答案】盐酸 FeCl3+3NaOH=Fe(OH)3+3NaCl C CO FeCl2【解析】解:(1)由F为氯化钠、G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可推测B
28、、丙分别为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结合B为金属氧化物A与甲反应生成物B、C之一,可判断B应为氯化铁,则A为氧化铁、甲为盐酸; 故答案为:盐酸;FeCl3+3NaOH=Fe(OH)3+3NaCl; (2)由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判断气体D为二氧化碳;而反应A+乙D+E中物质A为金属氧化物,则可猜测乙物质为含C的具有还原剂的C或CO,则E为单质铁;再由I的溶液呈浅绿色,可推断I为氯化亚铁; 故答案为:C;CO;FeCl2。(1)由Na+和Cl-组成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沉淀,利用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的特点,可逆推B、丙物质为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再结合金属氧化物A与甲反应
29、生成B和C的反应要求,可推断B为氯化铁溶液、甲为稀盐酸;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由此可根据金属氧化物A与乙反应推测乙为C或CO;由I溶液呈浅绿色,可判断I为亚铁盐的溶液。掌握一些常见物质的颜色对解决此题实验推断类问题有极大的帮助,这些知识可在平时注意积累。14.【答案】4.4【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2)设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
30、117 44 x 4.4g=,x=11.7g(3)由图象可以看出,二者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是38.4g,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200g+38.4g-4.4g=234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5%10%,所以不能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故答案为:(1)4.4;(2)反应
31、后生成氯化钠11.7g;(3)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不能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1)根据图象可判断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3)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计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分的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然后与农业上常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作出判断。本题考查了依据图象分析获取信息,并进行解题的能力,图象的转折点通常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15.【答案】蒸发水 C KNO3【解析】解: (1)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的方法是蒸发水分,
32、故填:蒸发水; (2)A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盐类物质,不能使海水淡化,错误; B用降温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盐类物质,不能将海水变成淡水,错误; C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能得到淡水,正确; 故填:C; (3)100g40时的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溶液含有的水多,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且水的质量不变,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是氯化钠大于硝酸钾,故填:; 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加水,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时,硝酸钾需要水的量多,故填:KNO3。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海水蒸
33、发能得到食盐;根据淡化海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依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6.【答案】酒精灯 AD 2KMnO4K2MnO4+MnO2+O2 浓硫酸 【解析】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AD;2KMnO4K2MnO4+MnO2+O2;(3)二氧化
34、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浓硫酸;(4)钠、镁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镁带能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酒精灯坩埚钳砂纸;故答案为:;(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钠、镁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镁带能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竹笛作品《映山红叙事曲》音乐叙事与情感处理
- 布涂层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机械代租合同范本
- 减肥产品成分透明度提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健身服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仿制抗抑郁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知产转让中的著作权问题详解
- 深圳租客转租合同范本
- 醛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河南省人才资源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 DeepSeek1天开发快速入门
- 2025书记员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25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GB/T 44927-2024知识管理体系要求
- 2025年环卫工作计划
- 品质巡检培训课件
- 初验整改报告格式范文
- 202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建设工程总承包EPC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案1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