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第一课:北京的色彩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灵活运用。2.理解课文内容,从秋色和建筑两方面,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对北京的 热爱之情。3.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7段,积累描写色彩的词 句。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秋色和建筑两方面,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对北京的热 爱之情。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搜集北京的风景名胜图片。教学过程一、 紧扣题眼,初步感知1.读课题,找准题眼“色彩”。2.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概括北京的“

2、色彩”的句子。 启发学生在首尾段落中,找总起句和总结句。总起句: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 偏见。总结句: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3.根据总分结构,理清课文层次。二、 紧扣题眼,体会理解1.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突出北京“壮丽而辉煌”的色彩的?(第4、5、6段从“自然风光”,第7、8段从“人文景观”)2.自读描写“自然风光”的部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感悟北京色彩 的“壮丽而辉煌”。3.自读描写“人文景观”的部分,对比古迹与现代建筑的不同色彩与风格, 进一步感悟北京色彩的“壮丽而辉煌”。三、紧扣题眼,深化主题1.再读勾画出的概括全文的句子, 想一想:这样的开头、结

3、尾有什么作用?2.理解“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这句话的含义。四、拓展训练 略第二课:我的百草园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百草园带给“我”的快乐,感受课文表现的儿童情趣3.学习作者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用词的精当。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自主积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百草园带给“我”的快乐,感受课文表现的儿童情趣。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用词的精当。 教学准备了解鲁迅生平,课外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过程一、导入童年的岁月是如诗的岁月, 童年的季节是梦幻的季节。 童年就似一棵 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永不消失。我们每个

4、人都拥有自己的童年生活, 鲁迅先生也不例外。说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 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今天让我们一起 走进鲁迅的童年,去领略那道风景。二、默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三、精读“百草园”这部分内容,品味作者的传神描写,感受其愉悦的情感1针对第24段交流各自喜欢的理由。2.分组(分节)活动,品味其中准确传神的描写。选第2段的:要求了解景物特点,什么季节,作者写景的角度、顺序、详略等。选第3、4段的:要求抓人物动作描写,了解捕鸟的过程。注:小组活动有人作归纳记录。如第2段归纳出写景的顺序,第3、4段 摘出关键的动词等。3.交流分享。教师

5、适当板书,再次归纳学生的认识。4.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明确:成功 的描写应该是在有感情的基础上,通过仔细观察,选择适当的角度,按一定 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描写。四、 学习第5段,体会作者情感1.自读第5段。2.交流体会。五、 作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的百草园这篇文章,共同分享了鲁迅先生的 童趣,那就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 充满幻想。我们都经历过童年,也有许多值得回味的趣事,那么请你也准 备一个自己的童年故事片断,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当然,要有一定的 描写,可以仿写。让我们看看谁的那道风景最美。有条件的上网查询资料,更多了解作者。

6、第三课:七月上天山 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了解七月天山雪峰高耸,水美、林幽、花艳的特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 序抓住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能用旁批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 写出来。教学重点 了解七月天山雪峰高耸,水美、林幽、花艳的特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 抓住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能用旁批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教学准备1.教师:音乐磁带一盒,曲调柔和舒缓,用于配乐朗诵。2.学生:搜集天山风光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冰山上的来客,优美的旋律激起对天山神奇景色的向往与 追求,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

7、山,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二、自主读书,自主体会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 几部分?2.默读课文,思考:每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带给你什么 样的感受?尝试边读边批。3.交流阅读感受。三、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方法,领悟美境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七月天山的美景的?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借鉴?四、拓展延伸,练习写作1.思考:假如让你记叙一次游览经过,你会写什么?怎样写?2.试着拟一提纲,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第四课: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2.有感情

8、地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关于广东新会“鸟的天堂”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跟随著名作家巴金爷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 是“鸟的天堂”。1.板书课题:鸟的天堂。2.释题: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又指什么?二、检查预习情况1.通过预习课文,你读懂了什么?2.师:聪明的孩子都善于提出问题,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 再快速读一遍 课文,谁有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3.学生读课文,提问题。三、学习重点部分1.师:用

9、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勾画出描写榕树的句子, 思考这到底是一 株怎样的榕树,为什么?2.生自读课文。3.让生发表自己的看法。4.出示重点段:“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1)师:从上面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生交流。(3)让生通过读书体会大榕树叶子的“密、绿、亮”。(4)师:下面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到大榕树上,边读这一个片段 边想象大榕树的样子。5.游览了大榕树那迷人的风光, 面对着这株大榕树, 你想说些

10、什么? 假如你是一只鸟,你会在树上安家吧?鸟在大榕树上又是怎样生活的?6.出示重点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 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1)师范读。(2)生读,感受一下课文中描绘的是怎样一幅画面。(3)生边体会边读,读出众鸟纷飞的场面。(4)师指导朗读。(5)生谈感受。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长大后想当导游的同学,写一篇导游词;想当画家 的同学就画一幅画;想当播音员的同学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大家可以根据所 学的课文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做法。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能搜集含有成语的诗句,主

11、动地积累成语。2.能关注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了解前后照应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3.能自主阅读文章,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4.能结合自我实践,与伙伴交流心得体会,并注意相互借鉴,吸取经验。5.能试着运用所学到的景物描写的方法,描绘一处最喜欢的景物。 教学重点 能关注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了解前后照应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试着运用所学到的景物描写的方法,描绘一处最喜欢的景物。教学准备1.搜集含有成语的诗句。2.总结自己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准备交流。3.让学生回忆自己欣赏过的景物,选择一处最喜欢的,准备习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朗读诗句,抽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2.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3

12、.请学生再举出一些类似的诗句,教师也可准备一些包含成语的诗句。二、词语拾趣1.读例子,发现规律。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做词语接龙游戏。三、互动平台1.读对话,说说北京的色彩和我的百草园这两篇文章是怎样做到 前后照应的,以及这样写的好处。2.讨论:说说鸟的天堂一文是怎样首尾呼应的。你在平时的习作中也 这样写过吗?四、口语交际1.以小组为单位,以“怎样学好语文”为题进行交流。2.推荐代表全班交流。3.讨论:你对哪些同学的方法比较感兴趣?五、习作百花园1.学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2.组内交流:介绍自己选择的美景。3.教师提示:回忆学过的表达方法和自己积累的词汇,4.拟写提纲,交流修改。5.完成

13、习作草稿,自我修改或交换修改。六、自主阅读园地1.自读文章,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2.交流各自的体会第五课:歌词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 词。2.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4.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教学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磁带、两首歌曲的演唱磁带或碟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试着在习作中运用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长江的知识

14、,搜集有关长江的诗词歌赋、名 言警句等,有条件的可播放话说长江光碟,听一听、学一学歌曲长 江之歌和我的中国心 。二、 导入播放长江之歌录音磁带或者碟片,如无条件教师则引导学生回忆长 江之歌。初步感受长江的宏伟气势。引导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心中最强 烈的想法是什么,最想对长江说些什么。三、 初读感悟,小组交流自由地读一读这首歌词,把生字新词圈出来,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词、 句旁边画上问号,勾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和同 桌或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体会母亲河怀抱的博大和宽广。四、 细读体会,全班交流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在全班交流的,讨论全组认为最深的感受, 做上记号,然后在全班

15、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全 班讨论。五、 品读探究,升华情感咱们仔细看看这首歌词,它用第二人称,写来十分亲切,大家体会体会。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长江是我们所深深依恋的母亲河,她 就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站在我们的身旁,它更是一位坚强有力的母亲,给我 们力量。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第二人称的好处。重点读以下句子一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米;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有条件的班级,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播放这几句歌词的碟片,引导学生 随着旋律练习朗诵这几句。条件不具备的班级,学生自己练习品读这几句。

16、教师激情导语:你听到长江惊涛拍岸的声音了吗?你看到长江正用健美的 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了吗?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让人回肠荡气的歌曲。播 放全首歌曲。学生自由地跟唱,自由地练习朗诵全诗。六、尝试背诵,丰富积累想进一步走进母亲河的怀抱吗?想把长江的涛声听得更清楚吗?咱们来 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吧!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体会长江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情怀。积累自己喜欢 的诗句。七、拓展延伸关注长江(说明:以下第24项为弹性设计,根据课堂时间和学生的情况而定)。1.身临其境,赞美长江。我们都是长江的儿女,闭上眼睛,想象着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长江边,对着 长江吟诵我们心中的歌,可以用“你用”的句式(小黑板或大屏幕展示),

17、也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句式。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2.展示其他赞美长江的古诗词。多少年来,我们歌颂长江,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河!你还知道自古以来有 哪些歌颂长江的诗句呢?如果学生能回答,就请他们回答,如果不能回答,就请他们在课外再搜集 整理。参考举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3.拯救母亲河长江。面对千古赞颂的长江,面对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总是希望她永远年轻,永 远健美,永远充满激情。可是,当我们面对现实,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 车车的垃圾倒入长江, 看到黑黢黢的脏水流入长江, 我们还能坦然地唱 长 江之歌

18、吗?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长江正受到危害以及保护长江的资 料,并说说面对长江如此的沧桑,还想怎样来保护母亲河。4.课后实践。有条件的班级,课后尝试成立长江母亲河环保小分队,组织公益劳动、上 街宣传等,由学生自己印发相关的宣传资料。第二课时一、课前实践引导学生提前一周查阅体现中华志士爱国情怀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搜集从 海外归来的中华赤子的资料。二、激情导入 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条件具备的可以播放这首歌曲的录音 或光碟,请学生欣赏或跟着录音一起唱。这首歌是台湾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成名作。20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 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 么牵动这么多

19、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揭题,板书课 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久唱不衰的我的中国心。学生齐读课 题两遍。三、初读诗歌,感受“我”的中国心(一)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勾画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理解、认 读,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 再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解决。同时,把最感人的句子画 下来,作上感叹号或者自己喜欢的符号,多读几遍,反复体会。(二)学生自读,勾画,小组讨论。1.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就把问号画去。2.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听。(三)全班交流。1.交流小组讨论仍然不明白的地方。随机解决

20、生字新词。2.交流小组内同学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四、再读诗歌,升华我的中国心1.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 最重要的是熟悉歌词, 有感情地朗 读歌词。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 受,升华情感。2.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 评价。 再读,比 较。如需要,教师可范读。正因为感动,所以,海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现在,你就是 那位多年未见到祖国母亲的海外赤子,在梦中,你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 我的中国心。试一试。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诵读,感受。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

21、中国心,无论何时,无 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那么,只有海外赤子才拥有一 颗中国心吗?还有多少炎黄子孙,正是在中国心的感召下,为国家和民族 而努力呢!“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背后是几 十万人的精诚合作,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忘我地工作呢?是一颗滚烫的中 国心!你还从哪里看到了滚烫的中国心呢?六、回顾全文,升华情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拥有同样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让我们再次唱响我的中国心!能唱的就唱,不能唱的就 跟着大声地诵读这首歌词(生跟唱或者大声诵读歌词)。第六课:那棵高山榕教学目标1.认识并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

22、读课文。3.认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认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认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1.搜集邓小平爷爷的相关资料。2.有条件的可看一看邓小平纪录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搜集邓小平爷爷的相关资料。2.有条件的可看一看邓小平纪录片。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听歌曲春天的故事。2.那位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老人是谁呢?(邓小平)关于邓爷爷,你还知 道些什么呢?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过渡:是啊,邓小平爷爷虽然离开我们了, 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

23、中。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邓小平爷爷的故事。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扫除文字障碍默看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勾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 语和句子,同桌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接力读课文,每人读一段或两段,师生共同正音。四、再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看看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体会倒叙的作用。 文章的写作思路就是作者思考的思路,作者是由眼前看到的这棵枝繁叶茂 的高山榕,联想到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联想到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联想到他在1992年南巡深圳时, 种下的那棵高山榕,特别是联想到他对祖 国和人民深沉的爱。由于是看

24、到眼前的景物想到已故的小平爷爷,所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让 我们更加真切地回想起小平爷爷对祖国人民的卓越贡献和深沉的爱。五、品读课文,体会文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1.自读课文,同桌或师生分享。默读课文,弄明白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看看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 些地方找出来,反复地朗读,读出你的体会。说说这些地方为什么让你感 动。如果愿意跟你的同桌分享,就先跟他(她)分享一下。学生默读,勾 画,自由分享,交流。2.全班交流。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自由发言,说说体会,并联系相关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六、回顾全文,升华情感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谁说点什么,或者问点什么呢?引导学生自由

25、质 疑,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复习巩固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第七课:中华星教学目标1.识写本课生字,理解“敏锐”“惯例”“迄今为止”“情不自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 方式。3.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张钰哲的生平事迹简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读课题,看到“中华星”三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请带着你们的思考一起 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

26、,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些什 么?5.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分组提出读不懂的问题, 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相互解决, 教师梳理紧扣课 文重点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2.张钰哲发现新小行星后做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 什么?指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重点词、句,如:“惊喜万 分”“令人兴奋”“极不寻常”“久久不能平静”等,通过讨论、交流,细细体会作 者的内心世界及

27、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3.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假如我也发现了一颗新行星, 将会为他命什么名? 引导学生大胆发表意见。4.国际小行星通报 为什么要把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星”? 指导学生读重点段落的内容,从中去总结、归纳,能说多少算多少,不求 全求准,只要说得有理,都给予鼓励。5.拓展。从1925年张钰哲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现在“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发射并安 全返回,你想说些什么?你打算将来为祖国建设做点什么呢?四、分析字形,指导写、记生字五、完成课后练习第八课:“零”的突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

28、准备教师: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课文插图或投影片。 学生:搜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金牌的有关情况资料。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中国体育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过金牌?谁第一 次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入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画出文中生字、 词和有关外国地名的词, 如“洛杉矶”“普拉多奥林匹克” 等, 多读几遍,读熟,扫除文字障碍。2.自由读课文,在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3.小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些什么疑问。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分组提出读不懂的问题, 简单的问题立即由学生相互解决, 教师梳理紧 扣课文重点的问题全

29、班讨论解决。2.许海峰开始在赛场上的表现如何?他的射击技术为何如此高超?抓住 “令人瞩目”“酷爱”“咬咬牙”等词语, 引导学生图文结合, 体会许海峰的精湛 技术是长期的艰苦训练换来的。3.当比赛中出现意外时,许海峰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学生读课文,画 出有关的词、句,反复读,如:“他仿佛看到了他猛地清醒”“此时,周围的 空气仿佛已经凝固”从中体会赛场的紧张气氛, 感受许海峰在赛场上的沉着、 冷静。4.讨论:许海峰取得自选手枪慢射比赛奥运冠军有什么历史意义?5.拓展:从1984年中国夺得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到2008年承办奥林匹 克运动会,说明了什么?6.指导学生体会“反复”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四

30、、搜集文中的好词佳句五、完成课后练习积累与运用(二)教学目标1.了解引号的其他用法。2.积累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名言。3.了解文章题目的作用和意义。4.围绕爱国主义话题,训练口头表达能力。5.记叙一位让你尊敬、佩服的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6.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批读短文。教学重点 围绕爱国主义话题,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难点 记叙一位让你尊敬、佩服的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准备1.有关引号不同用法的例句;2.题目需作改动的短文。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看谁读得最好)2.回顾课文内容,进一步感受张钰哲、许海峰强烈的爱国情怀。3.讨论交流引号的作用。二、语海拾贝1.学生

31、试读,教师再范读。2.学生试着讲一讲从这几句话中感受到的思想感情。3.教师补充讲解,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指导学生记忆、背诵这几句话。三、互动平台1.了解短文内容。2.学生思考:中华星和“零”的突破这两个题目有哪些妙处?3.教师出示题目不恰当的作文,让学生讨论可以怎样改。4.结合自己的习作题目进行修改。四、口语交际1.学生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2.教师介绍什么是国旗下的演讲,应该讲些什么及演讲时应注意些什么3.学生做准备(1020分钟)。4.小组交流,再选代表上台演讲。5.评出优秀演讲者,并给予适当奖励。五、习作百花园1.读题,弄清习作内容及要求。2.教师指导学生审题,进一步明确习

32、作要求3.前一个题目以“口语交际”为基础完成。后一个题目重点指导学生做好三 点:(1)写清让你“尊敬、佩服、惦记、想念”的原因;(2)抓住人物特点;(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学生开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5.评价修改:(1)教师从习作中选择12篇存在明显问题的习作,让 大家讨论评议,并提出修改意见。(2)选12篇较成功的习作,大家评 议,总结出该习作的成功之处,供大家学习,并作为校刊稿件向学校推荐, 争取发表,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六、自主阅读园地1.学生自读。2.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批读方法进行批读。3.批读后,谈感受。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33、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 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 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 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 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 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 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点地梅

34、的生长习性、青藏铁路建设史及建设者事迹的有关 资料;生字卡片等。(有条件的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点地梅及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学生读课题。说一说读了题目之后的想法。2.希望对这种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这 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3.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三、学生质疑,以疑导学1.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学到

35、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会提出诸如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题目是烂 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等等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 梳理并板书在黑板一侧。2.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四、学习课文第313段,体会点地梅的美丽和顽强1默读第313段,勾画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 的花。2.教师组织课堂交流。教师在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段和第13段中描写点地梅“顽强”和 “美丽”两大特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1“它的根扎得很深, 枝蔓却细小而矮, 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 一团团 地拥抱着土地。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

36、1、2段对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加 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体会到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2“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段,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边 读边展开想象,深切体会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五、 读文与课外搜集资料相结合,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1.学生读介绍筑路战士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2.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3.教师用课件出示或口头介绍另外几个发生在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 迹。4.通过课文的学习再结合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5.学生齐读第16段。六、 统观全文,领

37、悟作者的思想感情1.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2.指导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七、 回扣课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1.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2.学生回忆并交流还学过哪些和这篇课文表达方法类似的课文。八、 自学生字,正确书写1.师:课文中的生字,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而不读错写错?2.学生练习书写。第十课:“妙极了”与“糟透了”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儿子的第一首诗,父母是怎样 评价的,思考为什么有这两种相反的评价,体会这两种不同评价对儿子的 巨大

38、影响。3.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 理解描写儿子如何看待批评与赞扬的句 子,懂得在生活中应如何对待批评与赞扬。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儿子的第一首诗,父母是怎样评 价的,思考为什么有这两种相反的评价,体会这两种不同评价对儿子的巨 大影响。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理解描写儿子如何看待批评与赞扬的句子, 懂得在生活中应如何对待批评与赞扬。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或课件)、录音磁带。2.学生准备:(1)用词典查不明白的生词。(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1.学生读课题,然后说说读后的发现或想法。2.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

39、学习。二、初读课文,概括大意1.学生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3.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体验心情,展开辩论1.老师用抒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回到作者的童年。2指名读课文第114段,然后集体评议,并在评议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和渗透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请学生用两个词分别概括当巴德听了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之后的心情, 并说明理由。老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并相机指导朗读。4.讨论:如果你是巴德的父母, 你会选择哪种方式来评价自己的孩子呢? 请说说你的理由。讨论中引导学生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对巴德的父母为什么要这 样评价孩子有所体会。四、 抓关键词,品读明理1.老师

40、描述第15段的内容,过渡到第1617段的学习。2.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写成年后的巴德回顾当年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时 的心情,请速读课文第16和17段,找出这个词。老师板书“庆幸”。3.看到这个词,爱动脑筋的你会提出哪些问题来深入理解课文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庆幸是什么意思?巴德庆幸什么?为什么会感到庆幸?4.学生各自默读第1617段,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并在书上作旁批。学 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5.老师组织全班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老师在组织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进行深入理解;对重点 语句进行反复品读。五、 联系生活,交流体会1.学了课文之后,你对赞扬和批评是否有了新的理解

41、?对赞扬和批评你的 人是否有了新的认识?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2.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可以模仿书上的句子写,也可以自己写。六、 自学生字,正确书写1.师:课文中的生字,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而不读错写错?2.学生练习书写。第十一课:在急流中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 坚定镇 静及对孩子的深爱。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 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教学重点 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

42、 及对孩子的深爱。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 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或课件。2.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赵丽宏的其他散文作品供学生课外阅 读。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展示课题。2.说说你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3.希望通过课文的学习,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自学课文1.借助文中的注音与工具书读准字音。2.了解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准备质疑。三、细读课文 体会感情1.提问: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是通过哪些段落了解到的?2.全班齐读第36段,思考作者

43、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3.指名读描写小筏子在前方时的段落,说说你认为那些词句写得好,为什 么?反复朗读,积累语言,体会表达的感情。(1)“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 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这里运用了比喻句。把远处出现的小竹筏比作小蜻蜓。小小的蜻蜓落在 了水流湍急的江水里,处境相当危险,但它仍然在挣扎着向前进。这是在 说划桨人的勇敢。)(2)“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险滩和礁石,在湍急 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虽然困难很大,但她仍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江水中曲折前进。这可 以看出划桨人不但勇敢而且相当镇定。)(3)她背着一个

44、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 (把红包裹比作红杜鹃,突出她的美,也为下文埋下伏笔。) 小结:通过第3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她在逆水前进,虽然面临着险滩、 礁石和湍急多变的江水,但是她毫不畏惧,从容地面对。4.生默读第4段,思考:当小筏子到了大船跟前时作者看到了什么?(重 点理解: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身后的红包裹,原来是一个襁褓,襁褓 中的孩子正在酣睡)联系前一段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5.看到这一切,作者也有他的想法。齐读最后一段,勾画出作者受到的启 示。思考作者受到的启示与他看到的感人画面有什么联系。6.同桌共同归纳对最后一段的理解。全班交流。7.文章重点是写事,为什么第1

45、、2段用了不少的篇幅在描写景物呢?8.出示小黑板,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湍急的江水,在曲折的河道中卷着浪花,打着漩涡,一路翻腾着奔向远方。 (突出江水湍急,为下文的描写埋下伏笔。)9.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 诵下来。四、总结全文全班齐读最后一段话。希望它就像作者心目中那簇不息的火苗那样,永远激励着大家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第十二课:把耳朵叫醒教学目标1.借助词典读课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2.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46、教学难点 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搜集沃尔特迪斯尼的创业故事,搜集米老鼠或其他迪斯尼公司创作的动 画形象。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展示课题1.展示课题把耳朵叫醒。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把课文读通 顺。2.讨论,说说课文的大意。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三、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沃尔特迪斯尼创作“米老鼠”因而成名的故 事,也知道“米老鼠”的创作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请你再用心读读课 文,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艰难的过程。 提醒

47、学生读书要注意一些关键的词句,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体验。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勾画。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3.集体讨论,说说自己找到的词语,概括“米老鼠”的创作过程。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并引导学生 集体讨论,互相补充,从学生的发言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对学生的自学 能力、概括能力给予肯定。这一过程可概括为:贫困潦倒相依为命举步维艰灵光乍现蜚声世 界。4.请生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1)“虽然报酬很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 懈怠。”面对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全力以赴,可见他非常努力,但仅有努力就能 成功吗?(2)“他熄了

48、灯,陷入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 不休。”“静得可怕”与“吵闹不休”看似矛实盾际,正是作者狂躁与绝望情绪的生动写 照。(3)“他想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 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听到它在自己 床边的跳跃声。”“听之任之”“反正”这些词语说明画家最初是在无奈之下听老鼠发出的声音 的。(4)“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这个寂寞的午夜 与自己相伴。”从“美妙的音乐”“精灵”“相伴”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倾听中对老鼠的态 度和情感有了很大转变,他在倾听中发现了美,获得了艺术的享受。(5)“小老鼠使他的工

49、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 众,彼此相依为命。”瞧!倾听使年轻画家在普通的老鼠身上找到了爱。(6)“那一刻,灵光乍现,他拉开灯,支起画架, 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 伟大的创作过程似乎仅在一瞬间,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知道,创作的 过程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倾听,经历了那么多的举步维艰,才有了这一刻 的“灵光乍现”,又怎能说是“一瞬间”呢?(7)读课文的后两段, 理解“原来,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 “把 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这两句话的意思。(8)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给课文另取个题目,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

50、, 用眼睛细细观察, 用耳朵静静倾听, 就能发现在平凡甚至是窘迫生活中的爱与美,获取成功的灵感。积累与运用(三)教学目标1.体会在一个句子里恰当运用反义词的效果。2.能主动地积累声律启蒙中的对偶句, 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韵格律美。3.能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围绕主题大胆发表意见。4.用心感受身边的凡人小事,体会蕴涵的真情,写一篇记叙文。教学重点能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围绕主题大胆发表意见。教学难点用心感受身边的凡人小事,体会蕴涵的真情,写一篇记叙文。教学准备1.课外阅读、了解声律启蒙。2.留心观察身边的凡人小事,感受身边的真情。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2.交流自己的发现。

51、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读句子,深入体会句子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3.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二、语海拾贝1.自由读一读这两组对偶句。2.在字数等方面感受对偶的规律, 感受句子的节奏、 声律美, 鼓励学生积 累。3.教师介绍 声律启蒙,展示这本书中的其他对偶句,激励学生课外阅读。三、互动平台1.默读互动平台中的对话,也可以分角色朗读。2.集体讨论:从三位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你了解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回答,回忆总结在急流中和把耳朵叫醒两篇课文的 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4.勾画并再读老师的话:“很多小事都可以成为我们习作的材料,只要我 们多留意、细思考,就不会为习作时找不到材料而犯愁了。

52、”结合平时的写 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四、口语交际:应该录取谁1.活动目标。(1)能围绕中心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并有条理地讲述理由。(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用语文明。(3)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的意见能与人交流商讨。2.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职场应聘的一些故事,为这次的口语交际做好准备。(2)课前让学生准备口语交际中招聘故事的情境表演。3.情境表演,引出课题。(1)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口语交际中的应聘故事。(2)引出口语交际的主题:应该录取谁?4.合作学习,辩论交流。(1)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2)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找观点相同的同学,丰富自己的认识。5.集体

53、学习,开展辩论。(1)以“召开董事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辩论兴趣。 (2)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方,双方辩论。要求:大胆发言,声音响亮, 有自己的观点,辩驳有理有据,用语文明。(3)看看谁的支持者比较多。学生推举出的“董事长”进行总结,老师根据 学情以“人力资源部顾问”的身份进行总结,总结时以幽默的语言肯定学生在 辩论中的突出表现,指出不足之处。要将学生的注意点引向辩论的态度、 语言的组织等方面。对辩论双方都要有客观的评价。6.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五、习作百花园 与单元学习阅读教学重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转变成习 作实践。1.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身边最感人的真

54、实故事。3.由小组推荐学生全班集体交流。4.独立思考,自由表达。5.完成作文草稿,自己修改或相互修改。6.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办“我身边的事”优秀习作展。六、自主阅读园地1.自读短文,勾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2.同桌或小组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解决疑难的问题。3.再读短文,体会文章情感。4.能将这篇短文讲给别人听。第十三课:卧看牵牛织女星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工整美观地写好这些字。2.能快速阅读课文, 了解课文介绍的天文知识。 对自然界中的天文现象产 生兴趣。3.进一步了解列数字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重点 能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天文知识。对自然界中的天文现象产生

55、 兴趣。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列数字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准备1.了解关于星座的常识。2.观察星空,找到牵牛织女星。教学过程一、课题入手,引入新课1.看题目,你知道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2.你怎么理解“卧看”?3.看到的景象是什么?二、快速阅读,初知大意1.自己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想一想,自己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3.请同学起来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些什么。三、再读课文,质疑解难1.自己再一次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与同桌交流意见 (老师也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与同学一起探讨心 中不够明确的问题。3.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己解决有困难的问题。4.在合作学习的基

56、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解决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四、师生互动,解决难点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合作学习时带倾向性的问题适时给以帮助和引导。2.对于学生质疑时提出的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 教师要对这种态度和精神 给以充分的肯定,但一定要把握好探究的度,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有些问题要留待今后来探究。3.对于课文中介绍到的一些简单的天文知识,还是要尽量弄懂。4.老师可以提醒学生用画图表、 标数字的方法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形 象化。五、深入学习,体会写作方法1.再一次自读课文, 比较课文前后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记叙描写与 说明的表达方式)2.找出课文中用上的列数字和作比较方法的地方,用不同的符

57、号标出来。3.师生一起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适当地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写。六、适度拓展1.完成课后第3题。2.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完成选做题,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 求,不强求一致。第十四课:数字图书馆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知道数字图书馆是怎么回事并知道它的好处。3.培养爱进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教学重点 培养爱进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教学难点培养爱进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教学准备1.学生在课前去地方图书馆或阅览室体验一下,感受其中的氛围和好处,如处于农村地区,则可以组织他们到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去参观一下,并 去翻

58、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城市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有关数字图书馆 的情况, 感受利用现代化设施方便快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好处。2.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 弄懂数字图书馆是怎么一回事, 并适当充 实有关电子化、数字化方面的知识。把握数字化图书馆的本质及好处。 教学过程一、题目引入,知识铺垫1.板书课题。2.从题目开始, 先谈一谈关于电子化、 数字化的基本知识, 不要求太深入, 谈一谈自己的了解或所见就行。3.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字图书馆”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事物,作为现代 化社会生活中的人应该有所了解。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交流自己读书所了解的主要内容。(

59、同桌或全班)三、围绕板书,了解说明对象1.先学习课文第14段,了解传统图书馆的情况以及图书“我”和“我”所见 的景况。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图书馆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3.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传统图书馆不足的地方并作上记号。4.老师引导重点学习第5段。出示自学思考题。(1)什么是电子图书?(2)什么是数字图书馆?(3) 这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5.学生根据自学思考题进行学习,找出答案并做上记号。四、深入重点,合作学习1.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自学思考题的3个内容。2.请解决得比较好的合作组向大家作介绍。3.老师评价补充。4.找出数字图书馆的优点并作上记号。5.把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与

60、前面找出的传统图书馆的不足进行对照比较。 深 刻体会数字图书馆的好处。6.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把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进行比较。7.完成课后第2题。五、加深认识,联系生活1.学习后面段落,重点为第7、8段。2.进一步了解电子图书的处理过程和数字图书馆的好处。3.自己默读,勾画认为重要的词句。4.激发学生爱进图书馆、 阅览室的兴趣, 培养利用各种工具获取信息的习 惯。六、完成课后题,积累词语并选词造句第十五课:仙人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仙人掌生命力的顽强 的。学会赞赏和学习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存和默默奉献的精神。3.分类的说明方法以及过渡段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