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效课堂文献综述1_第1页
创建高效课堂文献综述1_第2页
创建高效课堂文献综述1_第3页
创建高效课堂文献综述1_第4页
创建高效课堂文献综述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创建高效课堂文献综述陈满玉一、高效课堂的概念性质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 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 学效率或效果能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 具体而言是指在高效课 堂的基础上、 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 效果较好并 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课 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 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 ) 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 现在课堂容量

2、,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 ) 是效益的最优化。 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 主 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 面。只高效率的最大化或只高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 都不是真正意义 上的“高效课堂 ”。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 “高效课堂 ”才能形成。简言 之,“高效课堂 ”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 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二、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主动是学习状态, “主动 ”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 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 “学乐 ”和 “乐学 ”,学习 如饮甘

3、露琼浆,变 “怕上学 ”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 ”,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 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 “不可 预设”的“现场生成 ”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 设。高效性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高效成分大, 学生的高效活动时空 所占的比重大,教学相长的实现程度高。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 策略,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如教育部课程改革专 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 ”上,就 “课堂教学的有

4、效性 ”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 了在线研讨,四川省龙马潭区特兴镇中心校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 究”,而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于近期才兴起,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 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一些探索。山东 省安丘市进行了快乐高效课堂的研究, 江苏省盱眙县明祖陵实验小学 在课堂教学方面实施 “快乐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浙江省建德市启动 “高效教学、高效课堂 ”系列研究活动。山东省瑞发学校研究后总结出 了高效课堂六大特征 。此外,江苏省丹阳市里庄小学蔡国仁先生 撰写的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 、叶枫先生撰写营造高效 课堂的几种方法、辛兆刚先生撰写的优质高效课堂的特征 、鹿坤 撰写的语文高

5、效课堂之我见 ,宜春市五中王隆裕撰写的浅谈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山东省安丘市实 验中学夏方进先生撰写的深研 “高效课堂 ”,建设快乐校园 ,张金 凯撰写的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 究).2010年第 2 期,张乐亭撰写的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教 育前沿与探索 .2009年第 3 期,吴波撰写的浅谈如何构建打造高 效课堂 .华章 .2009年第 9期,张立红撰写的如何打造高效课 堂.(学习周刊)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 9 期等论文,这些为我 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 教育学博士孙亚玲在 国 外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 一文中对国外的课堂教学

6、高效性研究进行了 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从她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国外从 20 世纪 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高效性问题的研究, 迄今为止, 他们已经分 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高效高效的因素, 如教师特征、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方法措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加大课堂容量; 课堂教学多角度提问;提高教师素养;重视学法指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指明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用多种

7、措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国外:古希腊 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 “讽刺定义助 产 ”,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模式 ;为现代有效教学模式奠基的,无疑是夸美纽斯总结确立的班级 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改变了自古以来手工业方式的个别教学法, 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设计了 “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 “明了联 想系统方法”;在前苏联,凯洛夫提出了 “五环节教学 ”模式,即“组织教学 检查作业及复习旧课 揭示新课题及讲授新课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 ”;凯洛夫加工改造的 “三中心”教学模式:“教师中心 ”、“教材中心 ”、 “课堂中心 ”;杜威等人

8、提出了以 “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 “指导 发现”教学模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 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 “认知 同化”模式;罗杰斯的 “非指导性 ”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 “合作教学 ”模式;(二)我国:(1)“指导自学”教学模式;(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3)“目标导控”教学模式;(4)“情境陶冶 ”教学模式;(5)杜郎口中学的 “三三六 ”模式;( 6)洋思中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高效课堂;(7)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 “讲学稿 ”课堂教学;( 8)文汇中学的 “自然分

9、材 ”模式;( 9)昌乐二中 “271高”效课堂模式;( 10)云州一中的 “循环大课堂 ”模式;( 12)云州一中的三步六段即 35+10 课堂循环模式;( 13)江西宁达中学 “自主开放型课堂 ”模式; 青铜峡市一中 253 高效课堂模式六、关于高效教学研究的成果和欠缺综观上述及相关高效教学的研究, 有不少研究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继承。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把教学效率 和教学效果作为衡量高效教学的核心, 把教学高效性的实质看作是教 学目标的达成。 在他们看来, 教学高效性最终应表现在教学结果的高 效性上,表现在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

10、成上。也就是说,要把客观的教 学效果作为检验教学行为的标准, 教学行为对不对, 要看它的实际效 果好不好。的确,在现代社会,质量、效率是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目 标,教学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一, 也应以质量和效率为自身存在 的根据和价值。 因此,现代高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同样要把提高教学 效率与教学效果作为自己的永恒追求。(2)关注学生学习的收获和进步:许多研究者都把学生学习上有 无进步和收获看作是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 在他们看来, 检验教 师教学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是杏有收获。教学有没高效益, 不一定是指教师是否认真负责, 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 好不好 ;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

11、没仃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 学。因而,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条件, 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这些真知灼见,仍然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光大。(3)关注可测性或量化:不少研究者主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 检测教学的高效性。 如将教学行为 (自变量 )的研究同教学效果 (因变量 ) 联系起来,采用系统化的观察方法,全面、客观地记录、测量课堂教 学行为。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标准化测评做出相对准确的评 估,确定教学行为 (过程 )与学习成绩 (结果 )之间的关联,进而判断教 学是否高效,等等。应该说,只要不是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把定量 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 这样就能全面地反映学

12、生的学业成就 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因而,这一点对现代高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是 一个有益的启示。当然,如果用现代教学的理念来审视前人对高效教学的研究, 我们 认为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久缺 :(1)高效教学价值取向上的狭隘。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把高效教学 的判断标准定位于教学活动效果的好坏和教学活动效率的高低, 而且 这种教学效果更多地倾向干学生认知目标的实现, 教学效率也倾向于 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 应该承认, 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确实是判断教 学是否高效、是高效还是低效的重要标准。但是,这种只重终结性评 价、不重教学过程评价,只关注认知目标、不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的高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是有失偏颇的。

13、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今天,高效教学更应树立先进的教学价值观。 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 教学倾向,注重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 教学要以学 生的发展为木,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2)高效教学研究视角上的偏差。在高效教学研究的切入点上, 不少研究者倾向丰研究教师 “教”的高效性,而从学生 “学”的角度研究 得不够,尤其是未能因 “学”论“教”。我们认为这是研究视角上的偏差 和研究逻辑程序上的倒置。教学是教师 “教”和学生 “学 ”相结合的活 动,而且、 “学”是“教”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集中高效的 “学”,也便 没有“教”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真正的高效教学应是一切以学生 的学习为中心,“教”只是为 “学”创设适宜的外部条件, “教”是为促“学” 的。一句话,促进学生形成 “高效学习 ”才是“高效教学 ”的真谛所在。(3)高效教学研究成果上的空泛。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看,以往 对高效教学的研究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