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19审定教材)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19审定教材)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19审定教材)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19审定教材)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19审定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审定新版教材精编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 13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醉里挑灯看剑。因人常热。一鼓作气,。吾视其辙乱,。,欲有求于我也。2 .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m u ()集浮想联pi m()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Db ing (3分),弃A.真正的程序员深谙指令之间的细微差别,而且能在每一个程序中体现出来。B.爱能化解苏蒂,消除疑虑、嫉妒和憎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C.熟知李渔的人都知

2、道,李渔不但多才多艺,而且 著作等身。望尘莫及了。D.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4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所以。劳:使劳累。所以:的原因。曾:同“增”,增加。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劳其筋骨C.所以动心忍性D.曾益其所不能5 .名著阅读考查(6分)(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志精心安排,扮作普通商人,悄悄连夜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但在黄泥冈还是被吴用等 人用混有蒙汗药的酒.麻倒

3、,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B.孙悟空本来就是一个来历不凡的石猴,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率先发现了在瀑布的后面别有洞天,于是大家推举他作为领袖,并尊之为“千岁大王”。C.孙悟空第三次去借芭蕉扇,正当三藏忧虑时,忽看见祥云满空,瑞光满地,猪八戒说:“师父啊,那是四大金刚、金头揭谛、六甲六丁、护教伽蓝与过往众神。牵牛的是哪吒三太子, 拿镜的是如来佛主 ,沙僧执着芭蕉扇,二师兄并土地随后,其余的都是护卫神兵。”D.鲁达三拳打死镇关 西,潜逃到了代州雁门县,恰巧遇上救助的金家父女,现与当地财主 赵员外联姻。因官府行文通缉,鲁达只有在赵员外庄园处暂避。(2)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3分)当时A扳将过来

4、,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高衙内说道:“A,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 A的娘子;若还晓得时,也没这场事。见 A不动手,他发这话。 众多闲汉见斗,一齐拢来劝道: “A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 A怒气未消,一双眼睁 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 A,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A大怒道:“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A拿住王伦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 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主!”A骂了顿,去心窝里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文中的A是水浒传中的(人名

5、)。从上面两段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答:。二、阅读与赏析(共 45分)(一)(14 分)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张仪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 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 入秦。苏秦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 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 稍稍近就之

6、,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 卿,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张仪日:“嗟乎,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注释】从亲: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渠:同“诅”,岂,难道。6 .下列句中的“之”与“张仪之赵” 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怅恨久之 B .属予作文以记之C .辍耕之垄上D .居庙堂之高7 .下列对文段中的人物和情节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张仪和苏秦本为同门

7、,但是苏秦的才能比不上张仪。8 .张仪谒见苏秦,竟遭到了他的羞辱,于是怒而入秦,后被秦惠王任用。C.张仪投靠秦国,却没想到这全是苏秦的安排,对苏秦充满感激之情。D .张仪为报答苏秦的知遇之恩,向苏秦舍人保证,不管苏秦以后在不在赵国,他此生坚决不攻打赵国。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数让之让: 独秦能苦赵 苦: 子不足收也足:使人微随张仪 微: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 (2分)译: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 (2分)译:(二)(6 分)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作于诗人在谪居九江任职时。)1

8、0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 (3分)答:11 .请分析“时闻折竹声” 一句包含的意蕴。(3分)答:(三)(9分)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知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 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

9、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 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 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 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

10、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

11、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1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13 .第自然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14 .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3分)(四)竹影(16分)苏诗布我老家的屋门口有一片竹林,显得小巧精致。阳光透过那片竹林时,日子丰富了许多。阳光似乎也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长挤短。从家门口探进来的竹子的影子,就可以读懂时间,读懂日子走过的声音。这种声音母亲最懂,比闹钟更让她清醒。竹子的影子总能告诉母亲煮饭的时间,或是翻晒衣物的时辰。谷雨过后,林子里的小竹笋破土而出,一簇簇的,直往上长。仅在一夜两夜间

12、,就认不出 昨夜的同伴了。于是采撷竹笋就成了母亲让我们回家乡的借口,似乎那竹笋每长一寸, 我们回家的日子就近了许多。 其实,在外生活的日子总不能让母亲算得那么准确,竹笋长得过高了,家门口那条小路依旧看不见我们兄弟的身影。母亲只好自己来采撷那些竹笋,升灶堂, 烧沸水,剥笋皮,一场忙碌,大铁锅便渐渐地积满了竹笋。母亲坐在灶堂口,面对燃得火热 的柴火,心想,孩子们快回家了。于是母亲笑了,一个人对着灶堂火一样地笑。每每这种笑 总能如愿,等到我们到家时,母亲总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厉害,我就知道你们要回家了。 在阳光里,母亲的.竹笋慢慢地变成了笋干。阳光越过那片竹林时,母亲像翻晒衣物一样伺 弄着那些笋片

13、。最后,那些笋片几乎成了我们桌上的美味,成了我们咀嚼乡情,依托。三年前,母亲生了场大病,手术过后又回到老家那片竹林。刚开始,母亲总是不习惯,老 是把时间弄错,老是把那片竹子的影子看成了回家的孩子们。大概是母亲无法及时采撷那些新长出的小竹笋,那片竹林浓了许多,它的影子几乎就要吞没了老屋的院子。今年谷雨后,我早早地回老家了。母亲看见我回来,就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很旺。母 亲明显瘦了,大概是她听不到我们喊叫她的声音, 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 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母亲那一跳一跳的,让我的心终究有些宽慰,其 实那简单的动作已经告诉我,母亲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好转。母亲依旧

14、忘不了那片竹林。她似乎也知道我的心思,我还没有进家门口她就带着我进那竹 子林了。母亲边走边说,你回来得早了,竹笋还没有成片长出。浓浓的竹阴里只有依稀的几棵小竹笋,它们光着身子,如果不细心还看不见它们破土而出的身段儿。只在竹子林外边,有几棵长高了的竹笋,它们好像早熟的孩子,显得有些夸张。母亲说,那是引路笋,采不得的。母亲跟在我的身后,依旧是一坎一坎地越过那团竹阴。走 出竹阴,阳光在一个瞬间亮丽了许多。 母亲好像不忍心让我空手而回,又折回身子隐入竹林里,透过斑驳的光影,母亲还是那样一跳一跳地,越过竹林的沟坎。不一会儿,母亲从竹林 里钻了出来,抱了长短不一的竹笋,母亲的脸上、头发、沾了许多的竹子叶片

15、。我想帮母亲 扫落那些碎屑,但面对母亲忙着整理那些竹笋,面对她额上渗出的汗水,我的手停住了。我 只在心里祈祷,愿母亲每天都能越过那团竹阴,去领受竹林这一边阳光的收获。母亲捆好那些竹笋,似乎还不满意,又砍下了一根高高的竹子。母亲说,这竹子挺好的, 你回去可以架在阳台上挂衣服。面对竹竿,我突然想到了几千年前那个远嫁的女子。诗经的卫风竹竿里记录了那个远嫁的女子的思念情怀:“麓麓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远嫁的女儿,回忆起童年在淇水的钓鱼等快乐的情形,思念之情能不涌动吗?一根竹竿无法挑动一片竹林。

16、就像我每一次回老家,一场重逢并不能带走亲情的全部。而在母亲的心里,孩子们每一次回家都像竹笋成长一样,爱慢慢地长成竹子,慢慢地长成竹阴。(选自.中华活页文选)15 .文章围绕“竹林”写了母亲哪些事?请按照提示简要概括。(3分)(1)许多年前,(2)三年前,(3)今年谷雨后,16 .文中说“那片竹林用它的富有喂养着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17 .下列句子描写生动,请加以赏析。(4分)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3 分)(4分)阳光似乎也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长挤短。母亲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子。18 .第8段引用诗经中的典故,有什么表达效果19 .根据文意,探究作者赋予“竹子”的思想内涵。三、表达与交流 (共60分)2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