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一(24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越明年, , ,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人们常引用欧阳修的一句名言“ ”来表示那些意不在此而在彼的行为。花无语,人有情,花草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
2、菊花里有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 ”莲花里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 , ”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诘责(jié) 绯红(fi) 深恶痛绝(wù) B禁锢(gù) 畸形(qí) 颔首低眉(hàn)C犀利(x) 鞭挞(tà) 正襟危坐(jng)D执拗(nìu) 馈赠(kuì) 参差不齐(cn)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多姿多彩 心旷神怡 转弯抹角 消声匿迹B明辨是非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阴谋鬼计C周道如砥 遮天蔽日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D变换
3、莫测 流连忘返 幅员辽阔 谈笑风生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4分)那千姿百态的雨花石,或晶莹剔透耀人双目,或明暗交织令人称奇,或线条流畅如流水舒缓。它们是无言的诗,有形的画。我醉心其中,(A)不能不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而瞠目惊叹!任思绪的骏马跨越时空,我突然发现,自然界春夏秋冬的风雨,人世间喜怒哀乐的感受都悄然印证在方寸之石上。(B)于是,我的心海荡起雨花石般美丽的涟漪。(C) 大自然亿万年的磨砺,才有雨花石的精美、温润、华丽和神奇。石如此,人亦如此。 。(D)啊,人与石竟然有这般惊人的相似!(1)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有一个用词不当,这个句子是( )(填写序号)(2分)在文中画线的空白处
4、,填上和上下文意思连贯的句子。(2分) 5.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是名著 中的人物,在这里是指 _ _。(2分)6读下面遗忘曲线图,回答两个问题。(4分)(它的横坐标代表记忆天数,纵坐标代表记忆保持量。)(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曲线图表明的遗忘发展规律:(2分) (2)遗忘发展规律,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回答要用到论语中的话)(2分) 二(43分)(一)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 12题。(15分)【古诗】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释:些:语气词。犊
5、:牛。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7请展开想像,描写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所表现的田园春光。(2分) 8词中加点的一个“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2分) 【古文】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
6、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上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上:指汉王刘邦 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
7、了 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9.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 信数与萧何语 不可胜数 B. 臣追亡者耳 生死存亡C . 若所追者谁 若无其事 D. 王素慢无礼 素昧平生10.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是( )(2分)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于是上欲召信拜之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2分)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2分) 12.用文中词语完成下列填空。(3分)“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脍炙人口,经久弥新。“ ”四
8、个字,交待了韩信离开刘邦的原因; “ ”四个字,表明了萧何对韩信才干的欣赏;一个“ ”字表明了刘邦对萧何举荐的信任。(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5分)单眼皮的莫愁湖 洪烛去南京,就没有不看莫愁湖的道理。只要你听说过它,便会有一种神秘的美感,或远或近地吸引着你不仅吸引着你寻觅的眼睛,更吸引着你驿动的心。那是一种在你亲眼目睹之前便会被深深感染的美感,哪怕仅仅听说过,就忘不掉了。 莫愁湖无疑是美的,但比风景更美的是它的名字。全中国的湖泊中,有谁的名字比其更有劝慰作用?更有人情味儿?若仅仅就外表美而言,莫愁湖是比不过西湖那一类的。它的水面不是很宽广,就像林忆莲的眼睛那样,不大,微微眯缝着,
9、却别有一番味道。莫愁湖的幸运之处在于:它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名字。这温馨的名字使它一下子活了过来,而且永久地保持着青春。这是怎样的眼睛啊,单纯、善良、天真,不沾染一丝灰尘,似乎天生就不应该,也不会受到人间烟火的污染。说实话,我喜欢看这种永远也学不会世故的眼睛它是不设防的,但它更令人不忍心伤害。 说起西子湖,难免想到做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而说起莫愁湖,则避不开莫愁女的传说。莫愁,不仅是一座湖泊的名字,最早还是一位女子的名字。据说莫愁并非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她因为爱情而出嫁到南京,嫁给卢家做了媳妇,从此跟南京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南京人似乎一下子就打心眼里喜欢上这位远嫁而来的小媳妇,而且喜欢了千百
10、年。我想,这首先得益于她那好听的名字。有着这样一个吉祥名字的女子,谁会不喜欢呢?正如有这样一个名字的湖泊,谁又会不喜欢呢? 莫愁女当年就住在南京水西门外的湖畔,她以自身的魅力为一座湖泊命名。如今,她虽已不在了,可她的名字却留了下来,她对后人“莫愁、莫愁”的由衷祝福也留了下来。她活在自己的名字里,更活在湖泊的倒影里。当然,在莫愁女身上,比她的外表更美、更重要、更值得回味的,还是她心灵的美、人性的美,那是一种对任何劫难都能够包容,并且抵御得住时间消磨的美。况且,莫愁女一定也很对得起自己的名字。莫愁,莫愁,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战胜了烦恼。这种在命运面前的坚强体现在一个弱女子身上,就显得尤其宝贵,尤其
11、难得。 想到莫愁女,再看看莫愁湖,我看到的是会说话的眼睛。它自始至终都在重复着同一句话:“莫愁,莫愁”但仅仅这一句,就足够了。再看看湖边的垂柳,越看越像是密密的眼睫,在不停地眨动着,眨动着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相比,莫愁湖似乎从来都没学会化妆,也从来都不习惯涂脂抹粉。西湖如同西施,是很典型的那种双眼皮美女:苏堤、白堤构成它的双眼皮。而莫愁湖则是单眼皮的。正如在我的想像中,莫愁女也是单眼皮的,不张扬、不妖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我偏偏就喜欢这单眼皮的莫愁湖。我从它清澈的眼睛里读出了跨越时空的祝福,和一颗纤尘不染的心。 南京人是有福的。在忧愁的时候,可以到莫愁湖边走一走。湖风如同一个循循善诱
12、的声音,在劝解着你、抚慰着你:不要忧愁,不要忧愁走着走着,你果然就没有忧愁了,或者说忘掉忧愁了。古人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南京人则无需借酒浇愁,因为他们有莫愁湖,有比酒更醇厚、更灵验的湖水,并且,还额外地拥有一位古代美女的祝福。恐怕正因为有莫愁湖的陪伴,南京人一向是乐观的、豁达的、坚强的。南京,是一座历经诸多劫难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城市。 (选自城之眼)13.莫愁湖的名字比她的风景更美,请你依据文意,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示例:莫愁湖,你的名字那么温馨, 仿佛在劝慰人们“莫愁,莫愁”。莫愁湖,你的名字那么 ,仿佛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1)莫愁湖的幸运
13、之处在于:它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名字。 (2)而莫愁湖则是单眼皮的。正如在我的想像中,莫愁女也是单眼皮的,不张扬、不妖冶 15.作者说莫愁女“以自身的魅力为一座湖泊命名”,这“自身的魅力”指的是什么? (2分) 16.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很有情味,请你做一点简要赏析。(4分)湖边的垂柳,越看越像是密密的眼睫,在不停地眨动着,眨动着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相比,莫愁湖似乎从来都没学会化妆,也从来都不习惯涂脂抹粉。 17.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莫愁”是本文的线索,作者从莫愁湖的名字写到莫愁女,再描写莫愁湖的风光,最后写到南京人,字里行间充满对莫愁湖的喜爱之情。B.作者在行文中,
14、把莫愁湖和西湖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莫愁湖的美“别有一番味道”,突出她美在自己的名字上,美得清纯自然。C.作者把莫愁湖和莫愁女联系起来,并且用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写了莫愁湖“单眼皮”的美,这样的拟人手法,使莫愁湖在我们心中也“活”了起来。D.作者喜爱莫愁湖,除了莫愁湖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更主要的还在于莫愁湖优美的风光使人赏心悦目,不由得忘却忧愁和烦恼。(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 题。(13分)孩子,踮起脚尖够一够曹文轩 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阅读大众而言,我们大概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脑筋的书。因为世界并不需要
15、有太多深刻的人。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读坏书足矣。 但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国家、民族,总得有一些人丢下这一层次上的书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而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他们还要去读一些深奥到晦涩的书。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阅读阶层的存在,才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阅读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 现在我们来说孩子的阅读。因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之时期,所以,在保证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最基本的快乐的前提下,存在着一个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趣味深阅读兴趣的问题。道理非常简单: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未来的专业人才,也就出于其中。如果我们不在他们中进行阅读的引导而只是顺其本性,我们就不能指望有什
16、么高质量的阅读未来。 而当下中国孩子的阅读,差不多都是没有引导的自在阅读。他们阅读着,但只是一种浅阅读。无数的出版社争相向他们提供着这些文本。有充足的浅文本供他们进行初级的享受。这些书也许是无害的,但却并不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和灵魂。简单而轻松的快乐取代了一切具有深度的感受和思考。这种阅读的过程是尖刻的、现时的,没有阅读的延伸与扩大。这些书给予的,会在那个阅读者正在阅读的那段时间里全部结束,书合上之后,就像火熄灭掉一般,什么也没有了。 阅读行为,特别是孩子的阅读行为,当不是放任自流的。我们应当有所安排,有所倡导,有所规约,甚至有所裁定:一些书值得去读,而一些书可少读。孩子的阅读与成人的阅读不一样,
17、它应是有专家、校方和家长介入的。介入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的阅读从自在状态抵达自为状态。这种具有深度的阅读能给他们更大的愉悦。不同的是,浅阅读只给他们带来一种愉悦,这种愉悦来自于阅读的同时,只满足于停留在简单轻松的层面上,没有深度的感受和思考,没有阅读的延伸与扩大。而深阅读给他们的是两种愉悦,不仅有来自文本所给予的那些东西上,还在于探究过程中,有来自思索、品味与琢磨之后的刹那辉煌。深阅读带来的两种愉悦,无论哪一种,都一定在质量上超越了浅阅读所给予的那一种愉悦。 轻而易举地获得,是一种愉悦;艰难追问与挖掘之后忽有所悟,是一种愉悦。前一种愉悦不需要付出,后一种愉悦则需要付出。我们究竟应当更喜欢哪一种愉
18、悦呢?难道我们不需要思考吗?不需要对孩子们去说吗? “轻而易举地获得”其实这一说法未必准确。轻而易举倒是真的,但未必可以获得轻而易举,常常是不能有所获得的。唾手可得的露天矿藏是有的,但,通常情况下,矿藏都在地表之下,甚至是被深深覆盖的,是需要我们花力气开掘的。 应当告诉孩子们:有效的、高质量的阅读是需要一定气力的。他们所选择的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高度当然这一高度不要达到令他们厌烦、失去耐心的程度。它们略高于孩子们,需要踮起脚尖够一够踮起脚尖够一够,这样摘取的果实也许更加甜美一些,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愉悦。(选文有改动)18.本文主要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 19.第小节怎样论述“
19、有深度的阅读能给他们(孩子)更大的愉悦”?请简述其论证思路。(3分) 20.第小节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21.依据本文意思,下面对“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就阅读意义而言,浅阅读可以满足一般人的消遣享乐,而深阅读可以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深度和文化水准。B就文本选择而言,浅阅读读的是浅显的、不费脑筋的书,而深阅读读的是具有一定高度的、乃至于深奥到晦涩的书。C就阅读状态而言,浅阅读处在没有引导的放任自流的自在状态,而深阅读是有计划、有规约、有选择的自为状态。D就阅读收获而言,浅阅读能够使人轻易而举就能获得长久的愉悦,而深阅读需要花气力来获得探究的愉悦。22
20、.文学经典,是我们“深阅读”的对象。请按要求,进行一次“认识英雄”的“深阅读”探究。(3分) 别样的英雄罗曼 罗兰在名人传序中,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在这部作品中,我从 (填写人名)身上,感受到这样的英雄气息: ;而花木兰、邓稼轩、斯科特(任选一人)身上,却有这样的英雄气息: 。 三(50分)23. 请以“也很给力”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练习语文答题纸注意事项: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答卷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答案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写在本答卷纸上,不能写在试卷上。3试卷设书写分3分
21、,要求字迹清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题 号一二三书写总分(一)(二)(三)得 分一、 (25分)1. (10分)(1) (2)(3) (4) ,(5) (6)(7) (8) , 。 , 。 , 。2.(2分)( )3.(2分)( )4(4分(1) ( )( 2分 ) (2) (2分) 5.(2分) 6.(4分) (1) (2分) (2) ( 2分)二、 (43分)(一)(15分)7. (2分)( )8. (2分) 9. (2分)( )10.(2分)( )11. (4分(1) (2分)(2) ( 2分) 12. (3分) (二)(15分)13. (2分 )莫愁湖,你的名字那么,仿佛 14.(4分
22、)(1) (2) 15.(2分) 16. (4分) 17.(3分)( )(三)(13分)18. (2分) 19.(3分) 20.(2分) 21. (3分)( )22. (3分) 我从 (填写人名)身上,感受到这样的英雄气息: ;而花木兰、邓稼轩、斯科特(任选一人)身上,却有这样的英雄气息: 。三、 (50分)也是很给力200400600800四、书写(3分)2012年雨花台区中考模拟练习(语文)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4分)1.(10分)会当凌绝顶 浅草才能没马蹄折戟沉沙铁未销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佳木秀而繁阴半卷红旗临易水醉翁之意不在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落红
23、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3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10分,增、删、漏、倒一字本句不得分)2. (2分) A3.(2分)C4(4分)(1)A(2分)(2)示例:没有百般的磨炼,千番的锤打,怎能有坚强的意志,完美的人格?怎能铸成大器?(1分,意对即可)5.(2分)水浒 假货(或制、售假货者)(每空1分)6.(4分)(1)第一天的记忆保持量会锐减至半,以后缓慢下降。(2分,意对即可)(2)我们在学习上要和遗忘作斗争,要“学而时习之”,要“温故而知新”。(2分,不用论语句子扣1分,意对即可)二(43分)(一)15分7.(2分)示例: 乡村小路边柔嫩的桑枝上有了点点绿色,吃草的小黄牛在山坡上时不
24、时哞哞的叫着,太阳偏西,回巢的乌鸦点缀着有几分春寒的树林。8. (2分)一个“破”字,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9.(2分)D10.(2分)A11.(4分)(1)(大王您)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2)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加点处为主要得分点)12.(3分)上不我用 国士无双 许(每处1分)【附】韩信拜将译文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奇才。(汉王军队)到达南郑,许多将领在半路上脱离汉王
25、军队的有几十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重用,也脱离汉王军队另谋出路。萧何听说韩信不在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不在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你离开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脱离您,我是去追赶离队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啊。”汉王又骂道:“离队的将领多达几十人,你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我。”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如长期想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
26、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就看大王您如何决定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愿意长期憋屈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离开的。”汉王说:“我看在你举荐的份上让他当个将军。”萧何说:“如当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那就任命他当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当大将军。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无礼,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当大将军,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隆重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请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
27、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当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将士都感到非常惊讶。(二)(15分)13(2分)示例:莫愁湖,你的名字那么吉祥,仿佛在祝福人们“莫愁,莫愁”。(仿写内容只要扣住莫愁湖名字的特点,并且句式与例句一致即可。每空1分)14(4分)(1)“画龙点睛”形容莫愁湖因为有一个漂亮的名字,而在人们的心目中一下子活起来了。(2)“单眼皮”形容莫愁湖的美不是像西湖那样“浓妆淡抹”,有过多的景致,但它美得清纯、自然。(意对即可,每小题2分)15(2分)既指莫愁女之外在美,更指莫愁女心灵的美、人性的美。那是一种能包容任何劫难,并能抵御住时间消磨的美,体现了命运面前的坚强。(意对
28、即可,每点1分)16(4分)示例:把湖边的垂柳比作“密密的眼睫”,生动写出了垂柳的形象之美,它仿佛一位亮眼睑动的美女;与“淡妆浓抹的西湖相比”“没学会化妆”“不习惯涂脂抹粉” 等词句,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了莫愁湖不加雕饰的自然真纯之美。(意对即可,手法两个,各1分,效果各1分,计4分)17.(3分)D(三)(13分)18.(2分)主要针对当下中国孩子的阅读差不多都是没有引导的自在(浅)阅读的现象,提出,要培养孩子,(孩子要注意)深阅读兴趣的培养。(或;孩子要选择有一定高度的作品花气力去读。)(意对即可,“现象”1分,观点1分)19.(3分)示例:作者先提出观点“有深度的阅读能给孩子更大的愉悦”;然后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食广场服务员工作总结
- 100万吨绿色清洁能源页岩气液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2030全球电池保护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级4-苯氧基苯酚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桁架式门式起重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AI虚拟人交互一体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心理情感咨询服务平台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绝热冷却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重馏分轮胎热解油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消费电子注塑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财务BP经营分析报告
- 三年级上册体育课教案
- 202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实验专项训练含解析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高中英语:倒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 2025届河北衡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4信息技术数字孪生能力成熟度模型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