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语文古文重点20课篇目练习题一、论语 1、 各章大意 答:1、“学而”章:对学习要认真,要按时复习;对人要热忱,要大度。 2、“温故”章:既要温习旧知识,又要有新的体会。 3、“学而不思”章:读书和思考二者不可偏废。 4、“子贡问”章: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 5、“默而漳:孔子的学习方法“默而识之”;孔子的学习态度“学而不厌”;孔 子的教学态度“诲人不倦”。 6、“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向周围人的一切长处学习)。 7、“诲女”章: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强以为知)。 8、“知之”章:要以
2、学习为乐(爱学习固然是好,还要从中感到快乐)。 9、“子在”章:要珍惜时间,不停地学习(或照“注释”讲也可以)。 10、“吾尝”章:若思无益,不如多读书。 2、主题思想 答:参照第1条。 3、分别从哪些角度谈学习问题的。 答: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4、本文是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阐述句子有哪些? 答:阐述学习态度的有:“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孔子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人要有好学精神, 学无止境)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人要虚心求教) “知之为知之, 不知
3、为不知”(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要珍惜时光, 努力学习) 阐述学习方法的是:“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 需要按时实习才能掌握) “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 才能从中有新的体会和发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思, 无益, 不如学也”。 (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默而识之”(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 不断积累知 识) 二、桃花源记 1、层次结构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走出桃花源、复寻桃花源的顺序。 第一部分(l段),写渔
4、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 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为什么? 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3、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作
5、者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剥削,人民生活安定和乐的社会,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它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人民的愿望。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桃花林之美的?写桃花林之美有何作用? 作者从桃林之长、桃林之纯、草之鲜美芳香,花之缤纷飘落,描写出桃林之美。写桃林之美有两个作用:其一,有了桃林的奇丽景色,才引起渔人的惊诧、好奇心,他才会“复前行,欲穷其林”,最终发现桃花源。其二,有关桃林的这些描写,颇具神秘色彩,已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从氛围上作了铺垫。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什么 表现桃源中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
6、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 6、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7、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8、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通,鸡犬相闻。 9、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0;10、“皆叹惋”什么?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1、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1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请具体列出。参考第1条答案 1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
8、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5、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三峡 1、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物的? 文章总写了三峡的山势,突出三峡两岸山岭绵延峻峭,再写夏季江水迅猛,水流湍急,春冬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从侧面衬托了冷清萧瑟的秋色。 2、文章第段和第段各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何特点?
9、第段:写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势凶猛迅疾的特点。 第段:写春冬季节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 3、本文的中心 作者通过对三峡地形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4、写作方法 先总写三峡地貌,再按复、春冬、秋分别写出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 5、层次结构 第一段:山高而连绵不断。 第二段:水急而航行艰险。 第三段:写春冬之时景色的优美。 第四段:写雨后霜晨景色的凄清。6、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 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腾的江流,
10、以及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或山、水、树、猿鸣)文章先写三峡地貌,重点写山,然后又分别描绘了四季的景象,先写夏季三峡的江水;再写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三峡秋天的景色。 7、三峡地貌总体特点是什么? 地貌总特点:山势连绵,遮天蔽日。 夏季:水势迅疾凶猛。 春冬:景色秀丽奇绝。 秋:幽静、凄凉。 8、“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春冬水涸之季,下滩的水雪浪飞溅,故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色彩相间,“湍”与“潭”一动一静。 9、“清荣峻茂” 以“清”字状水,以“峻”字状山,以
11、“荣”字状柏树,以“茂”字状草,水清、树荣、山峻、草茂互相辉映,大自然充满无限生机。 10、“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作者并不明确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字加以暗示,以概括之笔写深秋霜晨,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带来的心情自然也是凄凉之情。 11、“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不再写山、写水、写树,而是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12、最后一句,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将三峡的凄清、空旷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以渔者歌谣作结,凄凉哀婉,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四、与朱元思书 1、段落大意: 文章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文章的第二部分,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文章的第三部分,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总写富春
13、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第二段分写异水之"异"。 第三段分写奇山之"奇"。 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找出这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q
14、uot;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分
15、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交待江游距离,总写山水特点 抓住“清”和“急”的特点,从哪几方面突出这个特点的? 从水色缥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 用“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急; 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 6、是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 从山自身写: 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 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从山上的其
16、它景物来写山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 7、写作特色 突出特点,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全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8.文章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先总后分。 9.写景顺序和详略上有何特点?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
17、山”,由近及远;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10、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
18、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阴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11.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 听到的是欢快的声音,它们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 12.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己、无拘无束、无牵无
19、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13.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理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1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参考6 五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20、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21、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8.本文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斯是陋室,推吾德馨。 9.作者怎样引出本篇的主旨? 用比兴手法引出本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统领全篇。
22、;10.“诸葛楼”、“子云亭”与“陋室”有什么关系? 作者将自己的陋室比作诸葛孔明南阳的茅草庐、杨雄成都的草玄亭,是自况、自慰和自勉。 11. 陋室环境如何?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极写陋室屋门内外的美景。一“绿”一“青”,把陋室映衬得格外的别致幽雅。 13.陋室人员如何?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既无“白丁”,那当然都是“鸿儒”了。这就显示出室中人之高雅不俗。 14.本文哪些地方运用类比,有何作用? 课文开头以山水作类比,说明山水出名是因为有龙有仙,由此得出陋室因主 人德馨“而不陋”的观点。后文又以诸葛庐、于云
23、亭作比,旨在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15.本文表现了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高洁做岸和安贫乐道 六爱莲说 1.不提“爱莲”,而是又说“晋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对他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的赞颂;同时也衬托了作者的“独爱莲”。 2.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24、0;3.为什么作者只爱莲花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技,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爱莲花的缘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包含着自律
25、自况。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 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 6.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7.作者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作者用三种花象征三种人,用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表达对菊及爱菊者并不
26、反感,只是慨叹真正隐逸之士极少。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借反问语气感慨君子太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对牡丹及爱牡丹者的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8.文章怎样表现了莲的品质。 文章表现莲的高洁品质,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议论。 9.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10.全文的主体形象和陪衬形象。 全文的主体
27、形象是莲,陪衬形象是菊和牡丹。 11.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12.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作者借物(莲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所托之物的特点必须与志的特点相通。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映衬 13.中心思想 作者赞美莲的优美形象的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爱的品格,抒发了鄙
28、弃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思想感情。 14.文章结尾几句,运用了哪些句子,发了哪些感慨? 一叹爱菊者“鲜”(“菊之爱,陶鲜有闻”)。“鲜”不仅有“少”之意,更有“难得”之意; 二叹爱莲者少,用短问句(“莲爱,同予者何人?”)发人深省; 三叹爱牡丹者众,用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 七五柳先生传 1.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第二段:赞语(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2.“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
29、,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
30、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5.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 6.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 “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7.“赞”语中哪句话和前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
31、”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8.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体现。 (2)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3)著文章。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 9.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32、60;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10.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
33、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八小石潭记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屿、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
34、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6.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 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7.第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35、8.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9.潭水有什么特点? 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用静动结合来写。 10.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 1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抓住溪身的曲折、境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
36、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 13.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
37、5.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16.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九送董邵南河北序 1.第一自然段的大意?在全文中起何种作用? 希望董生到河北能受知遇,这段话既为后文作铺垫,又对董生表示同情,安慰,勉励。 2.文中第一句话"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qu
38、ot;在全文起何作用? 为本段"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作铺垫,又为下文"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作铺垫。 3.第二自然段可分为几层? 第一层("夫以子"至"出乎其性哉")料想燕赵仁义之士会爱惜董生。 第二层("然吾尝"至"董生勉乎哉")对燕赵能否保持古代侠义风习表示怀疑。 4.前后两段末尾句"董生勉乎哉"含意是否相同,为什么? 含意不同,前一句表示祝愿,后一句则是语重心长地告诫董生应有所警
39、惕。 5.最后-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图? 含蓄地点明文意,期望董生不要去河北。 6.如何理解"为我吊望有屠狗者乎,"这句话?表面上是拜托董生替他到诸君乐毅的坟上凭吊,到市集观察还有没有像古代杀狗的侠义之士;实则韩愈是在暗示董生不要到河北去,要是河北还有像古代杀狗的侠义之士,也流到朝廷里来做官了,那么本在京城的董生就更不该去河北了。 7.文中作者不欲董生助藩镇,为什么? 作者本文之意在于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他对董生此去河北前途未卜担心。所以劝勉他小心从事。 8.文中寄托作者心意的句子: 吾知其必有合
40、也。为安慰、勉励而加以肯定,言不由衷。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反问中昭示着担心,委婉地提醒。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用心良苦,本意是想让董生从中受到启发。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用意深刻,正是作者向董生致意,同时也希望寄语燕赵才智之士同为朝廷效力,巩固国家统一。 9.比较"说"和"序"两种文体的不同: 说-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发表议论时,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迴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序-是赠序,是
41、古代含有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表示安慰、劝勉、赞许之意。 10.送董邵南河北序与马说比较写法上的异同。 同:都是含蓄深刻,都是开篇定下基调,分三层陈述,多有转折。 异:马说托物寄意,用“千里马”比喻贤能人才,抒发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的愤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特点是名送实劝,反话正说,既规劝董生归顺朝廷,又尊重、爱惜人才,表达了复杂的感情。 十始得西山宴游记 1.段落大意: 第1段写游西山前,自以为永州的奇山异水自己都游遍了,面对幽泉怪石饮酒娱乐自然洒脱。 (第1段“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为过渡句) 第2段写游西山
42、,通过望而见其异,登高知其隐,醉而忘归突出西山之怪特,及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 (“望西山,始指异之”领起西山之游) 2.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苹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中“到”、“醉”、“卧”、“起”等动词的表达作用? “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游览大多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并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3.“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的作用? 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后文写西山之貌
43、给作者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作铺垫。 4.抓住了西山的什么特点? 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后文写西山之貌给作者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作铺垫。 5.“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作者为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为目睹西山之高峻而自慰。醉而忘归,流连忘返,更表明此刻沉醉于西山之美,陶醉于西山之游的欢悦。 6.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此时他仿佛觉得脚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
44、合一。 7.作者怎样用比喻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作者将主观感受融人景物描写,通过恰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 8.你如何理解“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一句。 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 9.“始得”二字的含义及其贯串全文的作用? 平日的游览,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而西山景色新异,令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是作者第一次真正的游览。“始得”二字为全文的线索,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10.你如何理解“知是山之特立
45、,不与培塿为类。”一句。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傲世情怀) 11.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1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西山的? (1)地处偏僻,鲜为人知 (2)高下之势。 (3)所见之广。 (4)众山拥戴。十一醉翁亭记 1.
46、第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 2.第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滁州四面环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3.第段包含几层意思? (“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4.第2段描写山!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先总后分,先具体后概括。 5.第段包含几层意思? (至于滁人游也):描写滁州百姓来此游山赏景一路上的
47、欢快情景。 (临溪而渔太守醉也?);描写太守与众宾客在此食野味,品冽酒,戏射下棋的"宴酣之乐"。 6.第3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7.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 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文章作者本人,这是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
48、写照。 8.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 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 9.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先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接着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再写太守与民同乐,以此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10.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11.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l)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49、(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12.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l)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乌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
50、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十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2.用什么来有利于作战的条件?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51、。 3.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主要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地利不如人和。” 4.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举例论证,正反事例论证,正反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5.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强调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6.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
52、什么效果?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7.如何将“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统一起来。 “人和”就是指人心团结。这涉及到人心向背的问题。下文提到的“多助”与“寡助”也是一个人心向背的问题。所以,二者是一个问题,能统一到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的思想上来。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从议论文结构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 从文中的材料关系分析:总分总。 十三生于
53、忧患,死于安乐 1.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2.从六位人物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54、160;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怎样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是紧承上文的“动心忍性”四字而来。作者想告诉人们,常犯错误、内心忧虑、思绪阻塞、言谈举止中显露出的困苦,这些都是人们常常要经历的磨难,只要有改正的决心,只要振作精神,只要不懈地追求,付诸行动,“忧患”起来,“动心忍性”,就一定会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5.论点、论据、论证各是什么? 十四岳阳楼记 1.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 因为是应滕子京之请而作记,所以有必要先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事,也是对
55、滕子京的赞颂,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当政者的不满。 2.第段如何写景? "衔"、"吞"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特点概括地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接着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又从时间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景象。六个短句,既精炼,又有气势。"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
56、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 3.第、段写了什么内容? 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分段来写。 4.第段写"岳阳楼之大观"中的“此”指代什么?5.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本节中有些句子有
57、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霆雨罪罪"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笔。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 7.作者发了什么议论?为什么在文章末段发这样的议论? 作者借虚拟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与上文的迁
58、客骚人对照,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是否定、批评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作者对迁客骚人的批评,也是对好友滕子京的善意而含蓄的规劝。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义从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见解,表明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怀抱。作者在文章末尾用这样的精神自勉,其中当然包含对好友的期望。 8.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
59、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9.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
60、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形"、"不行"、"倾"、"催"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10
61、.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如果有,是在什么时候?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 十五鱼我所欲也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 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
62、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3.“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4.“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5.“非独贤者有是心”的“是心”指什么? 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
63、.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8.本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各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
64、心论点。2.文章的论点及论证过程。 本文先举例,再说理,最后归纳中心论点,层层深入。第一段举出了六个人的相同经历:经过艰苦的磨练而后成就大业。第二段总结第一段,从个别到一般,证明“生于忧患”。第三段由个人的成长谈到国家的治理,正反结合,说明受磨难的益处,前者论证“生于忧患”,后者论证“死于安乐”。最后一段作结,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怎样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是紧承
65、上文的“动心忍性”四字而来。作者想告诉人们,常犯错误、内心忧虑、思绪阻塞、言谈举止中显露出的困苦,这些都是人们常常要经历的磨难,只要有改正的决心,只要振作精神,只要不懈地追求,付诸行动,“忧患”起来,“动心忍性”,就一定会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5.写作特点 1.据事论理,层层推进。2.语言精练,精用修辞。 6.第三段,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7.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十六出师表 1.第1段分析天下大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分析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刘禅“居安思危”。 2.第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土”有什么作用? 这是蜀国“人和”的主观条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客观条件虽然堪忧,主观努力尚且可为。在这样的形象下,做为蜀国的国君应当如何做,文章开头从三个方面使后主认识到应当有所为。 3.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平行型闭门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增强聚丙烯管道视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单面汗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工艺品彩绘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挡板警示牌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宾馆大堂防尘地垫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临沂道路运输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 2024年铜仁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b2
- 2024年黑龙江客运考试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详解图片
- DB41-T 2689-2024 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规范
- 2024年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全优)
- 【学案】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第10课设动作与超链接(教案)
- 空气动力学数值方法:有限体积法(FVM):离散化技术与数值通量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电子课本教材
- 合作安全责任协议书范本
- 2024-2030年中国船舶电子导航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 2024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 整式的乘法 4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夏洛的网》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