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教学设计_语文出版社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教学设计_语文出版社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教学设计_语文出版社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教学设计_语文出版社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教学设计_语文出版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影说课教案 背影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先生在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一直打动着几代读者的心,影响深远。每次读这篇文章,我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现在我将上这一课的构思说明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 2联系学生的实际,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物质生活较优裕的孩子,他们不大会懂得孝敬父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责任教导他们孝敬自己的父母。当然,这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即教学相长。 3按照教材的实际,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让学生直接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体会文章

2、表现出的浓厚的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文中父亲朴实的话语、爬过月台的艰难动作、背影情景的刻画,指导学生感悟作品文字中所蕴涵的父子深情,由此启发学生去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三、教学难点 文章的写作年代离今天比较久远,学生的思想实际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有较大的距离,我力求缩短这段时空距离,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同时,也让他们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四、教学方法的说明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人心志的开讲语与结束语,使学生感悟作品的语言和在平淡的文字中蕴涵的深深的父子之情,并使他们产生共鸣。 (二)总体设计是运

3、用层层推进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思中。具体方法用启发式、讨论式,学生自己思考,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和感悟作品中的那份亲情,完成教学目标。 (三)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朴实的话语 艰难的动作父亲爱惜儿子 (泪光中的)背影儿子体贴父亲 (四)作业设计 让学生回家思考平时“太聪明”的地方,感受父爱、母爱。 (五)通过这些设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联想、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还记得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吗? 师生齐诵这首诗慈母手中线牵动着母子两颗心,成为歌颂母爱的佳句。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简

4、要交待作者。(交待时讲明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进步的传统的知识分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请学生齐读课文。 问:这篇文章令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一分钟,然后回答。 父亲送别儿子时说的几句话; 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场面; 父亲信中的话; 我眼中看到的父亲的背影。 请同学们将这几处划下来,并齐读。 (三)仔细研读课文 问:为什么这四处令你们感动呢?请分别说出理由。 为什么你觉得父亲送别儿子时说的几句话令你感动? 有学生回答:父亲的话普普通通、简洁明了。这时我问该生:平时你父亲是怎么对你说话的?比方说你出门骑车上学时,父亲会如何关照你?然后再请其他同学也说说自己父亲在平常有哪些叮嘱。 为

5、什么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时的场面令你感动? 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到,因为父亲是一个肥胖的人,他爬得较为艰难。这时我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父亲的形象。他说,作者的父亲是一个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走路蹒跚。再请另一个同学说说蹒跚的读音、意思。还有同学回答,因为父亲心里难过。我问:文中哪些词反映他此时的心里难过?学生在第七节中找到颓唐、触目伤怀、情郁于中等词。这时我提醒学生看文中这几个词语的注释,紧接着我问:父亲为什么难过呢?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说出了其中原因:祖母去世、光景惨淡、父亲失业、父子即将离别。接下来我又问:可是在儿子面前表露出这种心情了吗?学生齐答没有。我说:哪

6、些地方可以看出呢?学生很快从书上找到第二段中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第四段中再三嘱咐茶房,第五段中与脚夫讲价钱,将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第六段中临走为我买橘子后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等语句。这时我说:父子离别时父亲默默地做着小事,不让儿子做,那么,作者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准确地概括出来。学生答:是一个非常会照顾儿子、疼爱儿子的慈父。 为什么父亲信中的话让你感动? 有学生答:因为他快要死了,作者会伤心。这时我说:的确,生死离别是很痛苦的,因为人的离去更重要的是感情的逝去,所以在活着时应该懂得珍惜。 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令你感动? 这时我将这样三句

7、话示范朗读出来:第一句,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二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第三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之后我问:同学们,这三处父亲的背影出现时,儿子有何反映?学生齐答:他流泪了。我说:是的,无论是八年前儿子看见父亲的背影,还是八年后儿子回忆父亲的背影,作者都流泪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是一边回忆,一边流泪,一边书写。换个角度,如果你此时是朱自清先生,你的心情会怎样?这时我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进行思考。同学们表情凝重,沉思后老师启发,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活动得出结论: 八年来父子

8、未曾相见,此时父亲日益衰老,儿子见信如见人,特别惦记父亲、思念父亲。 八年前儿子感激父亲,几分悲酸,几分惆怅。八年来父子东奔西走,此时的作者跨越时空距离,越来越深地了解父亲、体贴父亲。因为省悟过来那时“太聪明”,愧疚自责之情化为背影一文。所以,父亲的背影是儿子泪光中的背影,这样显得有淡淡的凄婉与哀愁。 (四)深入挖掘课文的意蕴 我接着问:这三处背影,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处背影?学生齐读第六段,之后用波浪线画出: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大家答案不一,有的说这一段写得细致,有的说这里的动词用得准确,有的说这些动作连贯,有的说前面对月台、父亲的形体等背景的铺垫好。我说大家回答得都

9、很好,请细细品味。以后同学们再读这篇文章时,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我又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对父母有没有“太聪明”的时候?请大家回去以后好好想想,好吗?我们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请关爱自己的父母吧!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就像朱自清先生捕捉到的父亲的背影一样。 这时我展示一组多媒体动态画面:父亲的背影、我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手中的教鞭、一面中鲁迅先生直竖着的寸把长的头发、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的线,请同学们静静地观赏。 接着我放录音,进一步走近作者的心灵。 (五)结束语:朱自清先生父亲的背影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的身边,把我们的目光悄悄地移向他们,你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真诚的人,一

10、个饱含孝心、懂得爱人的人。 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 颜美真 一、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充满真情的叙事散文。语言平实自然,既没有任何渲染,也没有什么表示强烈抒情的字眼,但却蕴涵着至爱深情。学习本课应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反复诵读,领会文中深厚的感情,理解寓深情于平实语言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在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声中朗诵“感动中国2004年度十大人物颁奖仪式”颁奖词。 出示投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百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

11、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田世国用他的行动尽了孝,可又有几个人可以无悔如他呢?季羡林老人的一篇永久的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未能尽孝的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愧疚之情。 2.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季羡林,出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人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著名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著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 3.分析课文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思考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3)学生阅读

12、第3、4段,找出段中体现父辈生活艰辛的词语,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5)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组织学生讨论) (6)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7)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用原文词句回答。 (8)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思考并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9)范读“我在她身边只待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思考文中“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

13、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10)有感情地齐读10、11段,背诵第10段。 4.师生互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想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让你后悔的对不起父母的事。小组交流、发言。(老师讲自己后悔的事引发学生的表达欲) 5.小结:背景音乐常回家看看。 6.拓展延伸 赏析冰心纸船寄母亲(略)。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教研室 陈刚 一、设计思路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经典诗歌,是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篇幅较长,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学时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及相关知识,

14、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诵揣摩诗歌语言,慢慢进入诗人所创设的诗歌意境,体悟诗人的博大情怀。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的诵读方法,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2.揣摩诗歌语言,锻炼朗读能力,培养鉴赏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背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歌。今天,我们将学习诗人的另一首诗,这首诗是诗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献给一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的赞歌。 2.配乐朗诵:以曲子遥远的思念为背景,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3.简介写作背景。 4.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或工具

15、书扫清文字障碍。 5.整体感受诗歌: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节奏,感受诗歌情感。 探究:全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提示:可从语言、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等角度探究。) 6.师生讨论探究,弄清全诗的结构层次。(全诗可分为三或四个部分,不必强求一致,只要能说出划分的理由即可。) 7.研读重点诗节: (1)学生齐读第14节,思考并讨论:大堰河的身世和“我”的关系是怎样的?第4节通过一串排比描绘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诗人怎样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 (3)比较阅读第68节。思考:为什么“我”回到自己优裕的家中后,时时感到不快乐?大堰河是怎样爱“我”的? (4)教师朗读第8节,学生

16、研讨:如何理解排比句中的“含着笑”? (5)学生自由阅读911节,体会大堰河的悲惨结局:你想对大堰河以及造成大堰河悲剧的时代说些什么? (6)齐读第12节,品味本段阅读语速的变化。 (7)师生共同朗读第13节,再结合第一节,反复诵读,品味咀嚼。 (8)自由探究:通过本课和七年级的学习,你认为学习现代诗歌有什么好的方法? 三、拓展延伸 多媒体展示舒婷的这也是一切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学生自由鉴赏: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

17、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夜,而不报告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不是一切心灵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四、结束 在遥远的思念的曲子中,师生共同朗诵大堰河我的保姆的首尾两节,在音乐中结束全课。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2期 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 罗琳灵 一、设计思

18、路 长城谣一片槐树叶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故乡无限的眷恋,学习时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来理解品味。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逐步养成比较阅读和迁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教学时可按照“激情朗读分析品读延伸”的环节展开。 二、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体会抒情诗的特点。 2.进一步提高诵读诗歌的技巧,初步学会把握朗读抒情诗的节奏。 三、教学过程 1.激情: (1)多媒体播放深沉优美的歌曲故乡的云,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2)解读“乡愁”: 师生共同回忆古人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使学生对无形的乡思乡愁有初步的感受:诗人都是借助有形的事物来倾诉心中的无限

19、思乡之情的。这些诗句带给我们一种牵肠挂肚的思念,它们道尽了中国人对家乡和故土的依恋之情。 2.朗读: (1)教师范读(播放配乐思乡曲)或者播放朗读磁带,学生聆听,尝试进入诗歌的意境。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 3.分析: (1)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对这两首诗的感受,写在书上。 (2)作者为什么要借“长城”“一片槐树叶”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来分析。) (3)试比较两首诗结尾的精妙之处。 4.品读: (1)诵读下面诗句,说说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蝉翼般轻轻滑落

20、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2)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交流体会。 5.延伸: (1)作者资料: 席慕蓉:1943年生于重庆,蒙古族女诗人。1981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七里香。 纪弦:1913年生,1928年开始发表诗作,主要作品有火灾的城爱云的人不朽的肖像在飞扬的时代纪弦诗集等。 (2)模仿写作:请同学们模仿这两首诗的表现形式,写一两段话或一两节诗来抒发乡愁。 6.诵读全诗,再次体会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四、结语 有人说,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故乡永远是我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乡愁乡思会在不经意间爬上心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愿故乡、祖国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永恒牵挂。 摘自语文

21、建设2006年第2期 日出(节选)教学设计 湖南省常德市教科所梁开喜 一、设计说明 日出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考虑戏剧特点的前提下,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排演课本剧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二是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和有关剧情,在丰富学生戏剧知识、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审美愉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语言特点,特别要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 2.从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出发,把握作者憎恶腐朽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3.

22、通过课本剧的排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戏剧特点,培养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家作品 (二)讨论感知戏剧情节 请几个同学口述课文梗概,互相补充和订正,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讨论探究 1.课文主要的戏剧冲突是什么?是怎样发展的? 2.从这几次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黄省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在把握戏剧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1.理解这篇戏剧的语言特色。 (1)剧中人物语言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重点朗读黄省三控诉潘、李二人的台词,体会并读出黄省三的内心感受。 (2)试补出破折号后省略的话,并说说剧

23、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文中有三处破折号用得特别传神: 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一下黄省三,看他有什么反应,他看到了黄省三脸红不安的样子,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您说,要我去 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不敢说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来,他没有这个胆量。 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黄省三被逼急了,心里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是面对潘月亭的怒喝,被吓住了,不敢说出“你”。对黄省三的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了:“他是说他要杀他自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2.两人一组选择某一人物的某一段台词,诵读并解析,互相评议,进一步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心理。 四、拓展延

24、伸 课后阅读日出。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3期 钦差大臣(节选)教学设计 湖南省常德市教科所梁开喜 一、设计说明 钦差大臣描写了一个偏僻的小城里发生的一段故事:以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要来视察,个个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贵族子弟赫列斯达可夫当作“钦差大臣”,对他百般逢迎,拼命贿赂、拉拢。课文节选的是第八场和结尾部分,也可以说是这部喜剧的高潮部分和最富讽刺意义、最精彩的部分。这部分很适合排演课本剧,宜在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和相关剧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体味作品漫画式的人物形象、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和独具匠心的剧情设计,从而充分发挥戏剧表演的学习功能。“哑场”一节,可

25、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此时各种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简约传神的舞台说明分析作者笔下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2.欣赏作者精巧独特的剧情设计和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这部讽刺喜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有条件的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钦差大臣影像资料。学生为分组排演作必要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相关剧情,导入新课。 (二)学生分角色朗读,目的有三:其一,进一步了解剧情;其二,揣摩人物语言和心态,把握人物的神态、动作和个性特征;其三,为短评写作奠定基础。 (三)分小组

26、表演,思考问题: 1.以竞赛形式分两组演出,学生评点、交流。 2.剧中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市长和官员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后有什么表现?想象一下,真钦差到了之后,他们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4.画出赫列斯达可夫在信里对市长及其他官员的评价,以此入手,分析赫列斯达可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五、写作指导 自选角度,写一篇小剧评。参考题目:1.一幅绝妙的讽刺图钦差大臣人物形象分析;2.讽刺戏剧的一个范例谈谈钦差大臣的语言艺术;3.此时无声胜有声试析钦差大臣的“哑场”设计。 六、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整部钦差大臣。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3

27、期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卫东 一、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出自毛泽东1944年的一次演讲,影响很深远。教法上以朗读体会、比较鉴赏为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初步领会讲演稿的特点。 2.通过熟读背诵,领略毛泽东政论文的语言风格。 3.结合文章和自己的阅历,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60多年前,一个烧炭战士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让一代伟人吟诵出光焰万丈的名篇,它照耀了过去也温暖着今天。这就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普通士兵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为人民服务的讲话。 (二)整体把握 1.从演讲思路上切入: 毛泽东那天讲话时手里没有讲稿,却

28、思路严谨。朗读课文,说说他讲话的主旨是什么,有哪几个要点,观点和材料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明确: (1)讲话主旨:为人民服务。鲜明集中的主题(话题),是演讲成功的首要因素。 (2)找段落中心句:演讲稿的中心句多在每段开头,但又不绝对。本文三、四两段首尾句都是中心句。 (3)明确文章思路:本文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展开。因前两者不证自明,故“怎么办”是重点。文章围绕哀悼的话题,层层递进,构成了严谨的总分总结构。 严谨的结构是演讲成功的重要保证。 2.从人称代词上切入: 本文的人称代词和指称人的名词用得较多也很有分寸。如:我们(的队伍)、人民、张思德、李鼎铭、替法西斯卖力的(人)、别人、你

29、、他、中国人民、他们、全民族、老百姓、村上的人。称呼背后体现着作者的阶级分析思想、革命策略和党的方针政策,也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策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揣摩体会不同词语背后的感情色彩。 3.从文本比较上切入: 本文与纪念白求恩有何异同?小组讨论,作多角度探究比较: 相同点:体裁都是议论文(演讲);时间都在抗战时期;都用了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都是红色经典著作。 不同点:时间背景;对象;场合;听众;方式;开头结尾;语言风格。 通过比较,领悟演讲稿运用语言的原则或技巧。 明确的对象、鲜明的针对性,是演讲成功的重要前提。 (三)重难点突破 1.从词句理解上突破:自读画出难点,师生交流。

30、2.从逻辑分析上突破:本文是运用逻辑的典范,运用了大量的三段论。即:AB,C是A,那么CB。 例如:“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三句话环环相扣。这类推论,文中很多,能激活听众的思维。(建议不在逻辑术语上过多分析,讲课时可以不出现“三段论”这个术语。) 以理服人,是一场好演讲的重要因素。 3.从语言品读上突破: 通过朗读,揣摩句子含义,感受表达效果,体会毛泽东的演讲风格。 关联词的运用使文脉流畅严谨。如第三段、第四段。 短句联用,很有气势和感染力。如第四段运用三个“要”、三个“互相”的句子。 上口入耳,可讲可听,这是好演讲的基本要求。 引

31、用、对比和口语的运用,使文章雅俗共赏,入理入情。 以情动人,是取得好的演讲效果的重要技巧。 四、拓展延伸 搜索浏览相关网页进行探究学习(选做一): 1.写悼词仅仅因为张思德是毛泽东的警卫员吗?为人民服务写作动机和背景探析。 2.课下阅读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了解毛泽东的语言艺术。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4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卫东 一、设计思路 大科学家的一篇小演讲,反思了中华文化的一大弊端:重哲理玄谈,轻科学实验。演讲者打通古今中外,将学理分析和事例证明结合,思辨深刻。学习本文,宜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研读说理文及逻辑思辨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的说

32、理技巧。 2.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3.运用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名扬世界,可近代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了?从五四时期起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直到现在中国学生的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让我们来看看丁肇中教授的分析。 (二)整体探究 1.从中心论点切入: 速读全文,勾画表述中心论点的句子。 比较“中国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动手实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些观点哪个更能概括全文的论述中心? 2.从关键词切入: 关键词具有发散和贯

33、通全文的作用。对文章做勾画评点,讨论作者是怎样围绕“格物致知”这个概念展开论证的。 3.从主要内容切入: 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四个问题,请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是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重难点突破 1.说说本文开头的特点和作用?前两句可否删掉? 2.熟练掌握三种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体会它们的说服力和厚重文化感。 (2)运用对比:正反对比发人深思。 (3)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自己补充一两个事例,放在文章里,看能否说得通,效果

34、如何。 3.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文中关联词的运用繁复严谨。起承转合、肯定否定、递进因果,不但体现了作者极强的逻辑思辨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体会一下这些关联词对论证说理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可上网搜索) 丁肇中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丁肇中太空站找反物质实验演讲(实录)。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4期 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 福建省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刘闽英 一、设计说明 南京大屠杀是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报告文学,它以丰富、确凿的史料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的暴行。警示后人“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告诫世人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否认、抹杀或歪曲历史。教学中,注重把握“感情”这条线索,通过朗读

35、、圈点勾画、联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查阅南京大屠杀的史料。 2.体会文章的编排构思,学习运用史料表达情感的方法。 3.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史训,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展示相关图片和简介抗日战争的文字,让学生对课文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形象的感知。 2.教师的导入语: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对中国人民肆虐蹂躏的历史。历史已经远逝,但我们不应忘记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翻开这段历史,看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二)教学切入

36、点 1.从报告文学的艺术特色切入:指导学生从文章的体裁、特点、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2.从报告文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切入: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寻找与“大屠杀”相关的字、词、句、段,仔细品味。 3.从人物形象及场面描写切入:从静缘老人精神失常的描写、燕子矶大屠杀的场面描写以及两个日军杀人狂的杀人竞赛描写等入手分析。 举例:以探究思想感情为切入点进行设计。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 2.默读课文,看看南京大屠杀的残酷现实与自己所了解的差距。 (1)找出与“大屠杀”相关的词,仔细品味。 (2)找出你认为最悲惨的场面来,朗诵相关文句文段。 (3)找出表达作者心情和感情的词句,朗诵相关

37、文句文段。 3.讨论交流,共同品味,挖掘主题。 (1)文中记述了哪几起大屠杀惨案? (2)文中具体描写了哪几个受害者的形象? (3)根据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在南京屠杀了我们多少同胞? 4.切磋交流,探讨人生。 (1)说说我国近代历史上还有哪些受辱的史实。 (2)思考: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它。联系现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对此你有何感想,想想中国年青的一代该肩负起怎样的历史使命。 (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启发讲授法、点拨法、圈点勾画法。 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体会文章内容的编排设计,学

38、习运用史料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学法指导 1.圈点勾画法:勾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共同品味。 2.联系实际法:结合现实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拓展延伸 1.提供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片段,让学生拓展阅读。 2.阅读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南京暴行。 3.用课文中的有关字词写一段文字,再现南京大屠杀的场面,表明自己的立场。不少于300字。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5期 寻找时传祥教学设计 福建省漳州五中徐爱君 一、设计说明 寻找时传祥是一篇人物通讯,它用事实说话,语言朴实、直白,阅读难度不大,但所写人和事与当今社会有一定距离,学生不易理解,因此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时传祥的精神,真

39、正理解它在生活中的意义。教学时,为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可让他们采用换位思考法、图表对比法、评价归纳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知识并学习使用。 2.体会时传祥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3.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立体生态农场实践中,同学们领教了猪粪的气味;在停水的三天里,同学们闻够了厕所的气味。然而,这些气味却成为一个人工作中的一部分。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呢?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一位劳动模范时传祥。 (二)教学切入点 1.从通讯知识切入:根据新闻的语言特点,运用学过的人物传记的写法,为时传祥作传,借此既大致上了解时传祥又掌握写作简历的要

40、旨。 2.从人物评价切入:从文中人们对时传祥的态度及评价分析时传祥的精神。 3.从生活实际切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时传祥精神的现实意义。 举例:以人物评价为切入点。 (1)小组合作,运用速读法,勾画出文中人们对时传祥的评价。 (2)再次速读,寻找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时传祥的态度。 (3)学生思考,自由谈论“我眼中的时传祥”。 (4)运用信息处理法,总结时传祥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对比法、评价归纳法、换位思考法。 1.时传祥的精神。 2.时传祥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学法指导 1.评价归纳法。通过不同时期人们对时传祥的不同态度、评价的对比,归纳出时传祥的精神。 2.图表对比法。从文

41、中找出时传祥在不同年份的大事,列成表格,概括时传祥的经历。学习运用新闻语言写作。 3.换位思考法。站在时传祥的角度,站在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角度思考:现在已经有了化粪池,时传祥对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1.走出课堂,五人一组采访五位环卫工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写一篇人物通讯。 2.小组分工合作,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位劳模,由一名代表介绍给其他小组同学。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5期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体味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 (三)学习分析人

42、物性格,引导学生学会从小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见微知著。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本文 结合书下注释介绍战国策。 (二)学习第三、四小节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在战国策中谈到了齐国的强大,请读第四段。 明确:燕、赵、韩、魏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齐国在朝廷上战胜了别国。(板书:战胜于朝廷。) 燕、赵、韩、魏四国是听说了什么消息(即“之”所代的内容)而朝齐的呢?这与齐王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有关。齐读第三段。 学生结合注释,串讲齐王所施行的措施与取得的效果。(板书:“三赏”、“三变”。) 学生自读背诵第三段。 (三)学习第一、二段 1导入:在第三、四段中,作者写齐王制定了对进谏

43、者的奖励方法,并根据人们的议论,兴利除弊,进行大胆的政治改革,最终齐国强盛起来了。在这里,作者不惜有意夸张齐国的强大,说它战胜于朝廷,四国朝齐,是为了强调齐王采纳了谋臣邹忌的进谏。臣子的进谏,常见的有直谏和讽谏两种。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的句子,这就是直谏。但直谏不一定都有效,由于君王的昏庸无能,偏听偏信,还可能给进谏者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有的臣子在进谏时采用了暗示、比喻等方法,委婉地规劝,这就是“讽谏”。邹忌便采用了此法,用家庭小事来类比国家大事,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他讲的是一件什么样的小事呢?齐读第一段。 2结

44、合注释,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串讲第一段,以一人为主讲,其他人补充修正。 3请一位学生串讲第一段,讲完后其余学生矫正,教师重点了解一下几处难点学生是否正确翻译:(以下给教师参考,不必为初中学生深入讲解,只要解释正确即可。) (1)特殊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这一句中的“孰”,是疑问代词“谁”的意思。在古文中“孰”的用法比较灵活,“孰与”常连用,提到句子前面,用于选择问句,也可以用在后面,如“吾与徐公孰美”句,意思相同。 省略句:“与坐谈”是“(忌)与(客)坐谈”的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忌不自信”是“忌不信自”。 (2)词类活用: 服(名词作动词,穿)、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美(意动用法,以为

45、美) 4对于邹忌的询问,其他人是怎样回答的呢?(在文中划出三句回答的话)齐读这三句话,体会三者在语气上的差别。 明确:妻子的答话先用了一个肯定判断句“君美甚”,又用反问句“徐公何能及君也”,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而小妾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低微,只是学着大老婆的话,重复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客人的答话,语气舒缓,仅是为了应酬。简单的三句话,反映了三个人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处境和个性。 5邹忌不是一个偏听偏信的人,对于三者的齐声赞美,他从客观实际出发,先自“视”,后“思”之,从而分析出妻、妾、客曲意奉承自己是因为“私我”、“畏我”和“有求于我”。邹忌从“问”到“视”,从“视”到“思”,因小悟大,

46、终于找出原因,表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精神。 6由家庭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邹忌由己及人,他想说服齐王,把这个道理推及到治理国家的政事上。齐读邹忌讽谏的内容,这也是关键的一部分。 7指出读音易错的句子:今齐地方千里 8小组学习第二段,学生串讲、矫正。 9以一人为代表串讲此节,并加以矫正。 10小结:邹忌见齐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齐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指出朝政中“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就如同生活中“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一样,采用了这种类比推理的方法,从而得出结论:“王之蔽甚矣”,犹如当头棒喝,促王猛醒。因

47、此,齐王立即接受了邹忌的建议,答曰“善”。最后齐王的改革促使齐国强大。 11学生背诵第二节内容。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本文。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人物性格 1学生自选文中一位人物,对他的性格进行思考。 2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当补充。 明确:邹忌是课文的中心人物,他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在众人的交口赞扬中,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承认自己不如徐公,表现了他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头脑冷静,善于观察、思考,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一旦考虑成熟,毫不迟疑地向君王进谏,反映了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坦荡胸怀。他的进谏以耐人寻味的小事打动齐

48、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齐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君主。他深知收买人心的重要,勇于听取不同意见,对于邹忌的讽谏,他闻过则喜,并马上付诸行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根据人们对朝政的批评议论,进行大胆的政治改革。 (三)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召公谏厉王弭谤比较,看二者过程与结果,分析两文中君臣的个性特征。学生思考后交流各自的看法。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49、,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四)结合练习三,谈本文的现实借鉴意义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并在背诵中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问妻(私)宫妇左右措施:三赏 妾(畏)朝廷之臣效果:三变 客(求)四境之内 视类比 思战胜于朝廷 (选自

50、李禧同主编教案选编) 细柳营教学设计 四川绵阳梓潼教研室柳崇慧 四川绵阳梓潼兴文中学梁光斌 一、设计思路 本文以简约的笔触,运用对比、衬托之法,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本色。教学时,可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个别地方老师点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对比分析并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领会本文深刻的主题、丰富的人文思想,领会本文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4.掌握文中一些较难的字词,特别是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用

51、对比的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导入,激发学生对历史名将的崇敬。 示例:历史上有名的将军很多,你能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将军吗?他们各自有哪些性格特点?我们今天将要认识的周亚夫又是怎样的一位将军呢? 教师富有激情地介绍周亚夫将军治军有方的事迹,激起兴奋点,导入新课。 2.教学切入点 从皇帝对几位将军的不同评价切入。 从对周亚夫“真将军”的内涵的探讨切入。 示例:周亚夫“真将军”表现出了哪些特点? 此切入点意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探讨,了解作者运用对比、衬托、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周亚夫治军严明、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3.重难点的突破:评点法、讨论法、讲授法。 重点是学习运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