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复习专题全集(213页)_第1页
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复习专题全集(213页)_第2页
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复习专题全集(213页)_第3页
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复习专题全集(213页)_第4页
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复习专题全集(213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精品教案+复习专题全集最新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精品教案 +复习专题全集最新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 复习专题全集专题一第1单元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目标与素养:1.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如组成、性质)对物质分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 能依据物质的组成,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属性。(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掌握常见物质之间的 转化。(变化观念)4.举例说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能够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自主预习。揭新翔IZHLJYUXi 1 A1NXIISIZHI基础知识填充一、物质的分类方法1.物质

2、的分类方法(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分为固态物质、液态物质和气态物质。(2)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难溶性物质。(3)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L金属单更.羊申一一 J非金属单质纯L浮一一有机化合物物化台一易L无机化合物L酸如HCl、HFQ等如等 一盐如向H等f氧化物如CO,<lQ等A厂均匀混合物如空气、溶液L混合物一一非均匀混合物泥浆(4)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CO、SO等):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如MgO CaO等):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微点拨纯碱是NaCG的俗名,不是碱

3、,属于盐;结晶水合物(如CuSO 5HO)是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纯净物。2 .物质分类的意义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二、物质的转化3 .化学反应的分类(1)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形式反应类型实例A+ B=AB化合反应点燃2H2 + G2=n2hbOAB=A- B分解反应高温CaC®=a» CO)AB+ C=AF CB置换反应H+ CuOu'u=UhF HzOAB+ CD=AD CB复分解反应NaOHF

4、 HCl=NaCl+ HO(2)根据在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食价会查发生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反应 )。4 .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1TCa<aOCa(OH)CaCO <aClI.(1)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2Ca+ Q=2CaO CaOF HO=Ca(OH) CaOF CO=CaCO Ca(OH)2+ CO=CaC3X + hbO, Ca(OHL+ 2HCl=CaC2+ 2HzO, CaCO+2HCl=CaCb+COT + HQ(2)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

5、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1 .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提示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其标准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若一个反应中同时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若一个反应中只有单质之间的转化,则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033Q)。2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哪些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哪些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提示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匚j预习效果骗收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Na 2CO含有氧元素,其属于氧化物(X )(2)CaC0fe

6、既属于难溶性物质,又属于盐(正)(3)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 FeCl2和Hb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X) 点燃(4)2CO+Q=2CO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正)2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 类方法。下列关于" CH3COONa的分类不正确 的是()A.氧化物B.化合物C.纯净物D.钠盐A 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CHCOON杯是氧化物,A项不正确;CHCOONai纯净物、是化合物、也是钠盐,B、C、D均正确。3 .有下列四种氧化物:CO2MgOCaOS02(1)属于酸性氧化物

7、的是: ,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0(少量)与 NaOHt应: 。MgOW盐酸反应:。答案(1)(2)CO2 + 2NaOH=NSO+ H20 MgOF 2HCl=MgC2+ H20核心突破。及重雎ri ' 一 umj/Hcyg 小里雅点1物质的分类中易错易混问题1.对于同一种物质,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属的物质类别也不同。如NaHSO既属于盐、钠盐、酸式盐,又属于含氧酸盐等。因此在分类时必须明确分类的依据。4 .并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为酸性氧化物;并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就不是酸性氧化物。5 .分类时注

8、意物质的真实组成,不要被俗名迷惑,如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纯碱是NkCO,属于盐;结晶水合物,如 CuSO- 5H2O,是纯净物。6 .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Q、O3均是纯净物,而Q和O3混合后就是混合物。7 .冰和水混合在一起仍是纯净物,因为二者仅是状态不同,但组成相同,都是HkO。,例El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 SO和CO都能和碱溶液反应,均属于酸性氧化物B.醋酸、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氧化物C.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浓硫酸均属于纯净物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A SO2和CO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

9、,A正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B错误;浓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错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O就属于酸性氧化物, D错误。时点训埴,1 .下列十种物质:水 空气 铁 二氧化碳硫酸 熟石灰 胆矶(CuSQ 5H2O)FeCl3溶液 碱式碳酸铜Cu2(OH"CO 碳酸氢钠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的是 。解析 碱式盐CU2(OH)2CO、酸式盐(NaHCO)、结晶水合物(如胆矶 CuSOYKO),都 有固定的组成,均为纯净物,而FeCl3溶液包含FeCl3和水,属于混合物。答案用难点2物质的转

10、化与反应类型kI1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有电限 参加的化合 反应全是我 化还的反宿2 .常见物质间的转化金属*超拉依收性氧化物府性策化物中金M 金同设杵氧M嵬就3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在水溶液中,一种金属与另一种可溶性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应当具备的条件是活动性强的金属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 金属则不能。(包括微溶物);生成(2)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生成沉淀气体;生成水(严格讲应为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 可以用如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

11、、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尊金属一I I酸性 就化物 |酸里找性氧化物I®0 A点燃 C+ Q=O;解析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必定符合同一标准,就会有某一共同的性质, 利用一类物质 和另一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找出物质之间转化的方法:(碳或碱性氧化物口氢笠I盐 软弁非金属三酸性氧化物;金属三,水小(酸或酸性氧化物uI,母性氧化物(,该题对各类物质之间的I二破答案CQ+ H2O=HCO CQ+ Ca(OH)2=CaC3X + H2O(或 CO+ CaO=CaGjOFe+ 2HCl=FeCl2+ H2 T Ca

12、OF 2HCl=CaC2+ H2O(或 CaO CO=CaCO 与不得 重复)Ca(OH)2+2HCl=CaC2+2H2O或 Ca(OH)z+CO=CaCQ + H2O,与不彳#重复CaOF H2O=Ca(OH)时点训练.2.甲、乙、丙、丁分别是 NS2CO、AgNO、BaCH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 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 甲十乙一一沉淀;甲十丙一一沉淀;乙十丙一一沉淀;丙十丁一一沉淀; 乙十 丁一一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A. BaCl2、N&CO、AgN 盐酸B. BaCl2、 NS2CO、盐酸、AgNOC. NS2CO、盐酸、AgNQ BaCl2D

13、. AgN9 盐酸、BaCL、NaCOA 四种物质中只有 NaCO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Q),所以乙和丁中,一种是N&CO,另一种是盐酸。而N&CO能够和剩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盐酸只能和AgNO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乙是N&CO, 丁是盐酸。既能和 NaCO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只有 AgNQ所以丙是AgNO,甲是BaCM。当堂达标提素养1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HNO可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类()氧化物含氧酸一元酸混合物化合物A.B.C.D.A 从物质的组成上看,HNO属于含氧酸、一元酸、化合物。 2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

14、,正确的是 ()最新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 复习专题全集A.硫酸,纯碱,石灰石B.醋酸,烧碱,硫酸铜C.磷酸,熟石灰,苛性钠D.醋酸,小苏打,熟石灰B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 A 错误;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 C 错误;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属于盐,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 D 错误。 3某学生发现实验室中的一瓶无色气体,他想知道是何种气体。经实验测定此瓶气体中只含有C。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 一种化合物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C.两种化合物D.两种单质D 只含有C。两种元素的气体,既可能是纯净物 (只含有CO或只含有CO),也可能 是混合物(即同时含有 C

15、O CO, CO与Q, CO CO和Q或CO与Q的混合物)。常温下碳单 质不可能是气体,D项错误。4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Fe+ 2HCl=FeCl2+H4高温8 CH4=C 2H2C Mg(OH)2 2HCl =MgCl2 2H2O高温D. CaCO=aO+ COTB A 选项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分解反应; C 选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是分解反应 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5 据考证, 商代炼铜主要矿物原料是孔雀石, 主要燃料是木炭, 冶炼温度估计在1 000 高温左右,可能涉及的反应有: Cu2(OH

16、)2CO=2Cua COT + H2O 2CuOb C=2Cu+ COT 高温 CuO CO=C=u CO2 CO2 C=2=CO(1)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看,分别属于 、。(2) 在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 ) 。 解析 是分解反应, 是置换反应, 是化合反应; 其中均有单质参与或生 成( 化合价必变) ,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2) 第2课时物质的量目标与素养:1.能记住物质的量是基本的物理量,摩尔是其单位。(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能说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并能运用M进行计算。(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能说出摩尔质量的含义。(宏观辨识与

17、微观探析)4.能解决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自主预习。擢新加YWHlX I I AF<XINIZHI匚|基础知识填充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一一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1)目的: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建立联系。(2)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简称为摩,符号为 mol) o(3)标准:1 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 kg C 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4)计量对象: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及微观粒子的特定组 合。微点拨使用“mol”时,只用于表示微观粒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质

18、。且必须用化学式说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H(V);不能用汉字笼统描述,如 1 mol氢(X)。2.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点拨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一个物理量,其单位是molt,而不是纯数值;其精确值是0.012 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6.02 x 1023O二、摩尔质量1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 M2 . 单位: g/mol 或 g mol1。3 .物质的量(n)、质量(mi、摩尔质量(M)的关系:n=MJ14 .规律:摩尔质量以 g 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 量。例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16_g

19、 - mol 1, O2的摩尔质量为 32_g - mol 1。1.摩尔质量是否就是 1 mol物质的质量?为什么?提示不是。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 g - mol1;而1 mol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 go2.摩尔质量与物质的多少有关吗?提示无关。对于指定物质,其摩尔质量是一个定值,不随该物质的多少而发生变化。三、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简单计算以合成氨反应为例:N2 + 3H2,“ 2NH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比:1:3:2物质的分子数之比:1 : 3:2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1 :3 :2 _匚|预习效果验收二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20、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X)(2)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 6.02 x 1023个分子 (X )(3)NaOH的摩尔质量为 40 g(X)(4)1 mol H 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X )2 .下列说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B. 1 mol水中含有 2 mol氢和1 mol氧C.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D. 3 mol O 2与2 mol H 2O所含原子数相等D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A项错误;使用物质的量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B项错误;物质的量是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其单位,C项错误;3 mol O 2含有6 m

21、ol原子,2 mol H 2O中含有6 mol原子,D项正确。3.已知3.01 X 1022个某单质(A2)分子的质量为1.6 g,其物质的量是 ;所含原 子的物质的量是。其摩尔质量是,相对分子质量是 。答案0.05 mol 0.1 mol 32 g - mol1 32核心突破0及重推U探点】正确理解n、N、M概念注息事项物质的量(n)“物质的量”是专用名词,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或 “物质的数量”等阿伏加德 罗常数 (N)(1) N的基准是0.012 kg 12C中的碳原子个数(2) NA是一个实验值,其数值现阶段常取6.02 X 1023作计算摩尔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

22、(M与1 mol物质的质量(m)以及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M) 是不问的。如水的摩尔质量为 18 g - mol 1, 1 mol H 2O的质量为18 g , HO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18,三者单位不问,分别是 g mol 1、g和1尸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3 ,A. 1 mol氯含有6.02X10 个微粒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等于6.02 X 1023C.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H2O的摩尔质量是 18 gB 未指明微粒的种类,A错误;应为钠的摩尔质量以 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 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C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T, D错误。借题发挥

23、(1)1 mol H 、1 mol H+、1 mol H 2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提示意义不同,尽管都是 1 mol微粒,但微粒种类不同,它们分别表示1 mol氢原子,1 mol氢离子和 1 mol氢分子。(2)1 mol H 2SO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数目分别为多少?提示2X6.02 X 10 23 4X6.02 X 10 23时点训练,1 .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6.02 X 10 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 0.012 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D. 1 mol NH 3所含原子数约是 2.4

24、08 X 1024A 化学上以0.012 kg 12C所含碳原子数作为 1 mol的基准,即0.012 kg 12C所含的碳最新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精品教案+复习专题全集原子个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的近似值为6.02 X 1023 mol 1 mol NH3分子中含有1 mol氮原子和 3 mol氢原子,共 4 mol原子,4 mol原子的个数约是4X6.02 X 10 23=2.408 X 1024o n、N m M之间的换算计算关系式主要应用注息事项NF在n、N和中,已知任意两项求第三项N有单位:mol1求n或N时,概念性问题用 N;数字性问题用6.02 x 1023 mol

25、 1mM= n在M n和m中,已知任意两项 求第三项先求 M后求相对原子(分子) 顾里M的单位取g,mol,m的单位取g个期 m ,nX J/x .¥在m M NA和N中已知任意三项求第四项以n恒等列代数方程式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与N有关的问题莫忽视微粒的组成和种类例El 27.2 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 mol Cl 一,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Cl2的化学式是 解析n(ACl 2)=n Cl0.4 molmACl227.2 g-=0.2 mol,MACl2)=/=07mp=136g - mol1,所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3635.5

26、X2= 65, A为Zn, ACL为ZnCL。答案136 g - mol 1 65 ZnCl2利点训热.2.已知3.2 g某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3.01 X 1022,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1_ 一,A. 64 g - molB. 64 mol一. _ _ _ _. 一 1C. 64 gD. 32 g - mol22A n= -=923-r = 0.05 mol,M= m=.g= 64 gmol 1。i NA6.02X10 mol' n 0.05 mol "J当堂达标提素养THErra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

27、的集合体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数就是12 g 12C原子所含的碳原子数D.任何一种微观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 mol -为单位时,其数值与该种粒子的相对分子( 或原子 ) 质量相同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B正确;国际上规定,12 g 12C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C正确;任何一种微观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 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 (或原子)质量,D正确。2用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A 32 g O 2 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8 0.5 mo

28、l SO 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1.5 NAC. 1 mol H 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 NAD. 0.5 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A 32 g 02的物质的量是1 mol,氧原子的数目为 2NA, A错误;1 mol SO中含有3 mol 原子,0.5 mol SO 2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1.5NA, B正确;1 mol H 2O中含有的H2O分子数目 为NA, C正确;根据n=N/NA可知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 , D正确。3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小的是()A 10 mL H 2OB 0.8 mol H 2SO4C 54 g AlD 11.2 L

29、 CO 2A H2Q H2SQ、Al、CO的摩尔质量分别是 18 g - mol1、98 g - mol1、27 g - mol1、 44 g mol 1。4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 44 g CO 2B 1.5 mol H 2E. 64 g SO 2D. 3.01 X 10 23个硫酸分子B A 项,44 g CO2 的物质的量是 44 g -44 g - mol 1= 1 mol; C 项,64 g SO 2 的物质 的量是 64 g + 64 g - mol 1=1 mol ; D项,3.01 X1023个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3.01 X 1023+ (6.02 X 1

30、0 23 mol 1) =0.5 mol ,故选 B。5填写下列空白:(1)3.01 X 10 23个SO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 ;SO2 气体的质量为 。(2) 常温常压下, 92 g NO2 气体含有的原子个数为 (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1)1个SO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则3.01 X 1023个SO分子含有氧原子个数为3.01 X 1023X2 = 6.02 X 10 23;该SO气体的物质的量 n=一4=0.5 mol,其质量6.02X10 molm= 0.5 mol x 64 g mol 132 g 。(2)92 g的NO气体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92 g -4

31、6 g mol -X 3= 6 mol。故所含原子个数为6N。答案(1)6.02 X 10 23 32 g (2)6 N第3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最新最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 复习专题全集目标与素养:1.知道物质常见的聚集状态及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 析)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熟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 能进行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自主预习擢新翔工基础知识填充j-一、物质的聚集状态1 .对物质从宏观聚集状态、微观组成的角度分类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熔点的固体,如氯化钠、纯碱、冰。(2

3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也不具备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如石蜡、玻璃。2 .物质的聚集状态、性质及微观解释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朴T之间的距疑H【等物质的聚集状态微观结构微粒的运动方式宏观性质固公微粒排列紧密,微粒间空隙/二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有固定的形状,几乎不能被压缩液态微粒间排列较紧密,微粒间空隙较小可以自由移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不易被压缩气态微粒间距离较大可以自由移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被压缩3.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二、气体摩尔体积Vm表示,常用单位为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用L mol 1 或 肃 mol 1。V V V 一 V2 .

33、计算公式:Vn= n。3 .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1)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他主理。(2)标准状况下(即0_ C和101_kPa),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 L mol1微点拨温度越高、压强越小 Vn越大;温度、压强不同时Vm不同,温度、压强相同时Vm相等,1但不一定是 22.4 L mol 。匚j预习效果骗收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在相同条件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相同(X )(2)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 22.4 L ( X )(3)标准状况下,不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Vm均等于22.4 L - mol 1( V

34、 )(4)如果不是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一定不是22.4 L mol 1(X )2 .下列有关气体体积叙述正确的是()A.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 1 mol任何气体所占白体积约为 22.4 L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B 在温度、压强一定时,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当分子数目相同时, 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 所以A、D错误,B正确;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 L - mol 1, C错误。3.在标准状况

35、下,4 g H2、11.2 L O 2、1 mol H 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质量最大的是,体积最小的是。解析3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g11.2 Ln(H2)=-1 =2 mol, 吵)=2 g mol22.4 L mol= 0.5 mol , n(H2O)=1 mol。物质的量越大,所含分子数越多,故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H;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 mol X2= 4 mol , 0.5 mol X2=1 mol,1 mol X3= 3 mol ,故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H2;质量分别为 4 g,0.5 mol x 32 g - mol 1 = 16 g,1 mol

36、x 18 g - mol 1=18 g , 故质量最大的是 H2Q 体积分别为 V(H2) =22.4 L - mol 1X2 mol = 44.8 L ,吊。2)=11.2 L ,而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其体积约为18 mL,故体积最小的是 H2O。答案H2 H2 H2。H2O核心突破0及重推W椎如%= 22.4 L mol t”的使用条件及其应用1.使用“ Vn= 22.4 L mol ”应注意的问题 . W . IB d * 0 H . . . . , _Km I* . . IB .:在0";,101 kPa时Ml mh任何气体的体积糊约为2X4L:"H"&

37、quot;MMMin 113 MIHM :条件标席 时警数值(1)忽视外界条件是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 mol H 2的体积不是22.4 L 。(2)忽视研究对象是气体,如标准状况下,H2Q酒精等不是气体。(3)将1 mol气体的体积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混淆,前者单位为L,后者单位为L- mol-1m N V ,、,2利用公式=而=,22.4L "1(标准,大况)进行换算(1)气体物质的量与体积:n=7Ti二;L。22.4 L , mol1(2)气体的摩尔质量:M= Vm-p = P标X 22.4 L - mol 。V V气体的分子数与体积:N= n , NA=qq a . 1

38、 , NA。22.4 L , mol(4)气体质量与体积:rn= n , M= cc a、V I ' M= p标 V标。22.4 L mol(1)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6 g ,体积为22.4 L ,则CO所占的体积为 L,质量为 g, CO的分子数为 个。(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和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的一种气态化合物,则该气态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A. XY3B. XYC. X3YD. X2Y3COi - n.( C0= ) = 1 mol解析 t 2耳 g , inol-J xz»(C。) + U g mo" x、n

39、(COJ =36g解得:n(CO) = n(CO2) = 0.5 mol 。 MCO) = 0.5 mol X22.4 L mol 111.2 L 。 n0CO)= 0.5 mol X28 g mol 1=14 g。N(COa) =0.5 X6.02 x 10 23= 3.01 x 10 23。(2)等温等压时,气 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目之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2(g)+ 3Y2(g)=2XaYb(g) o由原子守恒可知a=1, b=3,即产物的化学式为XY。答案(1)11.214 3.01 X 1023 (2)A时点训埴231.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

40、态纯净物中含有6.02X10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 X 1024个原子构成。(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该气体中每个分子含有 个原子。(2)该温度和压强 (填“是”或“不是”)标准状况,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为。若O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 2 mol O 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为 L。(3)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 L。解析(1)含有6.02 X 1023个分子,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含有1.204 X 1024 个原子,说明分子为双原子分子。(2)在此温度和压强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30 L,故其气体摩尔体积为 30 L - mol1,不是标准状况。若 Q在

41、该条件下为气态,则 2 mol O2在该条1件下的体积为30 L mol X2 mol = 60 L。(3)1 mol该纯净物右为气态,标准状况下其体 积约是22.4 L 。答案(1)1 mol 2 (2)不是 30 L mol 1 60(3)22.4|期奉点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分子)。2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基本推论推论公式同温向仃,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V n1=一V n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Pin1P2n2向温向仃,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p1_JMp 2

42、M例已知标准状况下, m g气体G与m g气体G的分子数相同,则:(1)同温同压下,G和G的密度比为 (用m、m2表示);(2)同温同质量的 G和G的分子数比为 (用m、m2表示);(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 G和G的质量比为 (用m、m2表示);(4)两密闭容器,若温度、密度相同(m>m),则其压强(p)G1 G(填“=”或“<”)。解析标准状况下,m g气体G与m g气体G的分子数相同,所以物质的量是相等 的,根据公式m= nM所以摩尔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即为m: m。(1)根据公式M= pVm,同温同压下,气体的 W是相等的,所以 G与G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 m:

43、 m2;,1.N 一 一一,、一一,一,一,、,r(2)根据公式m= -M同温同质量的 G和G的分子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倒数之比,即N为m : m; (3)同温同压下,二者的 Vm是相等的。同体积 G和G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质量之比为摩尔质量之比,即为mi: m2; (4)两密闭容器,若温度、密度相同 (mn>m),根据公式pV= nRT? pM= p RT,则其压强(p)和摩尔质量的乘积是一个常数,M越大,压强越小,二者摩尔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即为 m: m, m>m,所以压强:GvG。答案(1) m : m (2) m : m (3) m : m2 (4) <易错警

44、示1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用于单一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2同温、同压、同体积和同分子数,共同存在,相互制约,只要“三同”成立,第四 “同”必定成立。3注意分析分子的组成。如 Ar是单原子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是三原子分子。4也可以利用“ pV= nRT公式确定有关比例。式中R为常数,T为绝对温度2.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Q、Q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 Q比Q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D 容器体积相同、密度相同,则质量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容时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

45、之比,n(O2) : n(O3)=1/32 : 1/48=3: 2,故A、B C错误;D项由于气体质量相等, Q、Q均由O原子组成,即氧原子物质的量相等,故正确。当堂达标提素养1 .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B.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体积C.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D.等质量的Ha,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C 从微观角度来说,物质的体积由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决定,A正确;粒子数相同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也相同,B正确;C项结论只适用于气态物质,C错误

46、;等质量的物质的量一样,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D正确。2 .常温常压下,下列选项中两种物质的体积基本相同的是()A. 2 g H 2 和 32 g O 2B. 1 mol H 2O 和 1 mol CO 2C. 3 mol O 2和 2 mol O 3D. 1 mol Fe 和 1 mol Br 2A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 mol不同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1 mol状态不同的物质,体积往往不同,A项正确,B D项错误。3 .设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5 mol O 3与11.2 L O 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标准状况下,11.2 L由Nb与CO

47、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C.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和CO混合气体含有2N个氧原子B A项,未指明标准状况,11.2 L O2的物质的量不确定;C项,CCl4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D项,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和CO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2 g O 2占有的体积约为 22.4 LB. 22.4 L N 2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气分子C.在标准犬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D. 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 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 A、B没

48、有指明是标准X犬况,错误; C项,标准状况下水不呈气态,所以 22.4 L水 不是1 mol,故其质量不是 18 g; D项中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标准状况下11.2 L HCl的物质的量也是 0.5 mol ,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含有的分子数也相同,选 项D符合题意。5 .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 Mg - 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表示,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个。(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4)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g - L(5)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g 。解析

49、(1)由n=MM可求。(2)由物质的量可求得该气体的分子数,进一步可求得原子数。(3)由V=门将可求得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4)由质量和已求得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求得密度,也可以由M= Vm-p求得密度。(5)由摩尔质量为 Mg - mol1,知每一个分子的质量为用g 。N一 m答案而(2)2mN22.4 mM M(4)224 R第4课时物质的分散系目标与素养: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胶体的本质 和主要性质及其应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 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并会用电离 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自主预习。擢新M

50、l匚i基础知识填充一、分散系、胶体1.分散系(1)概念: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体系称为分散系。(2)组成: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和分散剂。(3)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三类分散系1 nm 100 nm分做质粒子立监的大小2 .胶体的性质(1)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 光线散射形成的。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2)吸附性:可以利用胶体的吸附性来净水。3 .胶体的用途自来水厂常用某些含铁的化合物作净水剂。当这些物质溶解于水后,产生的Fe(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微点拨胶体的本质是胶体

51、粒子直径在109107m(1100 nm)之间,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溶液和胶体。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卷下能导电的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卜都不导电的合物化合物化合物突型酸、荏 大多数的盐,金属氧化物、 水等非金属氧化物、葡萄糖等后机物实例H2SQ、NaOH NaCO、CaOC2H50H SO、NH、CH等2.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电离方程式: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如H2SO4 的电离方程式:H2SO4=2h4+SO2-;NaOH勺电离方程式: NaOH=Na+

52、 OH ;CuSO 的电离方程式: CuSO=sO+Cu2+。(3)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盐:在水溶液中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镂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思考1. CO、SO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盐酸可以导电,它是电解质吗?提示CO、SO不是电解质。因为在 CO、SO的水溶液中,起导电作用的是CO、SO和水反应生成的 H2CO和H2SO, CO、SO是非电解质,HbCO、H2SQ是电解质。盐酸不是电解 质,因为是混合物,而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2. NaHSO水溶液中电离生成 Hl+, NaHS加酸吗?为什么?提示 不是。NaHSOW于盐,其电离方程式为NaHSO=Na + Hl+ + SO ,根据酸的定义,NaHSOW阳离子并不都是所以不属于酸。匚j预习效果骗收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