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文本分析课文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全船的人一片恐慌,船长哈尔威镇静地指挥船员运送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最终所有的人都脱险了,只有船长哈尔威沉入了大海。哈尔威船长坚定、果敢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精神令人钦佩。本文虽高度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但全文没有一处直白的表露。教学时,应把有感情地朗读放在首位,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维持、壮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3.了解“诺曼底

2、号”遇难的经过,明白哈尔威船长行动的真意。4.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通过文中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感受船长的崇高形象。教学难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2课时1.会认“弥、脉、剖”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窟”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窟窿、混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1.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2.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以及原因。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导语:英雄,往往是在特殊情景、特殊场合下,涌现出来的超过一般人物的特殊人物。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英雄的时代,

3、是个悲惨的时代;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个悲惨的民族。”因此,英雄人物的出现,一定会受到尽情的讴歌和赞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他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就塑造了哈尔威船长这一英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篇小说,具体感知这位英雄。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有关资料。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英伦海峡 指英

4、法两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西通大西洋,东北通北海。长约560千米,最宽处240千米,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3千米。平均水深53米,最深172米。是欧洲最重要的海上运输航道,也是重要的渔场。历史上曾在此发生多次军事冲突和海战。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指定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会写的字:英 鱼 开 乱 嘶 持序 可 位 主 失 调 行会认的字:漫 山 半 哭 涌 睡 机读准字音:“措”是平舌音,读“cuò”;“混”是多音字,在“混乱”一词中读“hùn”。多音字:mà

5、;i 脉络 hùn 混乱脉 混mò 含情脉脉 hún 混蛋形近字示例:伦(伦敦)论(议论) 维(维持)唯(唯一)沦(沦丧)轮(车轮) 推(推开)惟(惟妙惟肖)措(措施)惜(可惜) 践(践行)浅(深浅)错(错误)借(借口) 贱(低贱)钱(金钱)书写指导:“窟、窿”都是穴字头;“卑”的第六笔“丿 ”穿过上面的“白”;“遣”中的“”不要写成“虫”。(2)重点词语释义。弥漫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威胁 使遭遇危险。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汹涌湍急 形容波浪又大又急,非常凶险。惊惶失措 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镇定自若 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4.

6、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交流反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明确:时间:1870年3月17日夜晚。地点: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的航线上。起因: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到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经过:人们惊慌失措,你推我搡,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结果:60人全部获救,船长屹立船上,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深渊。(2)在此基础上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3)根据文中情节内容,拟小标题。示例:开端(第15自然段):雾海夜航发展(第69自然段):海难发生

7、高潮(第1043自然段):舍己救人结局(第4445自然段):赞扬英雄2.了解了“诺曼底号”遇难的整个经过,故事留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个简单的词语说一说。预设: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慌、紧张3.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1)天气因素: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找出有关的语句:a.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b.雾越来越浓了。c.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天气的恶劣。(3)教师引导:因为当时的雾太大了,所以这艘船的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教师播放巨响)(4)教师紧张地追问:发

8、生了什么?预设: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的渲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a.教师惊恐地:黑夜里,发生了(指名读)b.教师恐惧地:宁静的黑夜里,发生了(小组读)c.教师惊慌而恐惧地:宁静的黑夜里,“诺曼底号”的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发生了(全班读)4.教师小结:“诺曼底号”就是在这种情景下遇难的。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颇多。我们又结识了一位世界大文豪,他就是_;也积累了一些词语,如:_、_。文中讲的是_的故事,而故事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人物_,他的_精

9、神品质,深深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那么,在“诺曼底号”遇难的万分危急的时刻,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2.把握哈尔威船长在海难降临时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体会船长的精神品质。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指定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通过写“诺曼底号”被撞,船长亲自指挥救援工作,在船上其他人员全部获救后自己

10、却沉入大海的悲壮故事,体现了船长沉着冷静、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雨果的描述,初步感知了“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探究了海难发生的原因,相信那种紧张、惊险的感觉还萦绕在大家的脑海中。那么,在这惊魂未定的时刻,是谁采取措施让大家平安脱险呢?在他的身上,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崇高品质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想象品读,体会人们的惊慌。(1)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录音,学生倾听。(2)指名反馈: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提示:听到了尖叫声、哭喊声、物品掉落的声音、人们奔跑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人们惊慌、害怕的神情,看到了人们蜂拥

11、而出,看到了人们因奔跑、推搡摔倒在了地上(3)教师引导: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4)指名反馈。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指名读文,其他人评议。在同学们提建议的基础上,再请该同学读一读。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来读,你会怎么读?会强调突出哪些词语?为什么?教师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悟后有感情地读。再次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录音,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文字。2.分角色朗读,体会船长的镇定

12、果断。(1)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求生的欲望让乘客们一窝蜂地拥上救生艇,你推我搡,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新的危险呢?(推搡中有人落海,救援工作会变缓慢,老弱妇孺会落后,救生艇会翻)(2)同学们,再这样下去,救援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丧生于大海,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了简短有力的对话。(师生朗读文中对话部分,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录音作为背景音乐)(3)指名反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一个怎样的声音?(坚定的、镇定的、果断的、严厉的、威严的)(4)指名反馈:这声音让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5)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船长的临危不惧

13、、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3.想象人物画面,体会船长的英勇无私。(1)教师引导:黑暗里坚定而严肃的声音,使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二十分钟之后,轮船沉没了,船上只有一个人没有逃生,他就是(学生:哈尔威船长)(2)教师播放悲壮的音乐,示范读课文。(“船头先下去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3)教师:同学们,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4)教师小结:感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自然段。(5)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6)集体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自然段。(7)教师:同学们,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14、,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们会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4.理解句意,深化文章的主题。(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危险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人们逃生,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静静地离开了我们。雨果是这样评价这位伟大的船长的:(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2)引导学生讨论这三句话的意思。(3)集体交流反馈。提示: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死亡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他的高

15、尚品质是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具备的。(4)教师小结:“诺曼底号”邮船不幸在海上失事,在一片惊恐慌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却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为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三、课堂总结,学有所获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哈尔威船长沉静果敢、恪尽职守、充满仁爱,用自己的生命,造就英雄业绩,谱写英雄乐章,铸就伟大灵魂。下面来读一首诗航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谁也不能预想:前方的风景怎样?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你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遇到惊涛,或是骇浪,你不必惊讶,不

16、必胆怯,不必畏缩,不必退却。你要冷静,临危不惧,你要沉着,勇于决断。只有这样,你才是真正的舵手,才能掌握好自己的行驶方向,到达成功的彼岸!(配乐英雄的黎明)2.总结:“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小说脉络清晰,情节紧张,感人至深,是一篇展示语言美和人性美的佳作。作者真切、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场面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使我们读起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哈尔威船长,随着他心爱的轮船沉入了大海,但是,这巍峨高大的形象永远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永远闪耀在一代代读者心中!3.拓展。(1)作家雨果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体现“人格美”的形象,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请同学们课

17、外阅读有关作品,畅游文学圣地。(2)在生活中,会有各种不测发生,如地震、火灾、下楼梯踩踏等事件。如果你在地震、火灾、楼梯拥挤等现场,模仿文中第12自然段说一段话,能让大家迅速安全有序地撤离。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品词析句,感悟形象(一)第一次指挥师:海水伸出魔掌,就要吞噬船上每个人的生命。面对这灭顶之灾,船长首先是怎么做的?生:船长下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救人。师:谁来读读这一段?(指名读)师:船长当时是这样吼的吗?谁再来读一读。师:同学们,船长这时的吼是在下命令,命令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投影出示“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

18、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学生回答命令的是什么)师:你们知道这里的“断后”是什么意思吗?从这个命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断后”是指让船员最后上救生艇。生2:我体会到船长镇定自若、考虑周到。师:对了,在这危急时刻,船长这样镇定,考虑得这样周到,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请一组同学读这段话)师:船长下达这样的命令指挥大家逃生,有效果吗?生:没有。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请你读一读。(指名读)师:是呀!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一瞬间,就要失去自己的生命,这怎能不叫人惊慌失措呢?来,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齐读这段话)师:同学们,请你们

19、想一想,这样的场面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生1:秩序十分混乱。生2:全船的人葬身鱼腹。生3:轮船沉没,无人生还。师:是呀!船毁人亡的危险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作为一个镇定的船长,他又是怎么做的?请大家读一读第1634自然段。赏析:教师指导学习第一次指挥,这是这个精彩故事的开始,教师没有进行烦琐的内容分析理解,只是抓住船长威严的命令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其威严,体会其威严。采取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用“读”,用语言文字本身去感染学生,读中感悟,悟中升情。威严的命令读好了,再读写命令没起到作用的段落时,学生读书时的语气明显变化,一种焦急、一种担心、一种忧虑表现了出来,学生已完全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几乎

20、有了与故事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这一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走进了文本。(二)第二次指挥师:谁来说一说,船长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读这几个自然段)师:在你们刚才读的这几段话中,有几个人在对话?请同学们再大声地读读这几个人的对话,用心地体会,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生1: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要开枪打死抢在前面的男人?师:是呀!我也纳闷儿为什么说开枪打死抢在女人前面的男人?生2:这是威胁。师:你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是太棒了!生3:这样才能控制住当时混乱的局面。师:你用心读书了,就会有这样独到的体会!生4:保护弱小,保护妇女。师:你真会读书!不错!赏析:第二次指挥是故事的高潮,教师抓住了最

21、震撼人心的句子“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在那人人为自己,人人为活命,人人都有选择生的权利的危急时刻,船长的这一声命令,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人们内心黑沉沉的阴霾。老师处理时注重了学习方法的引导联系上下文读书,注重了心灵的塑造危急时刻要保护弱小,保护妇女。(三)第三次指挥师:在船长镇定的指挥下,妇女被救走了,其他乘客也安全撤离了,船上六十人都撤离了吗?还有谁?生:没有。克莱芒。师:从哪儿看出来?谁走在最后?生:其他船员。师:“快干!”这是船长留下的最后一道命令!船上六十人全部获救了,可船上有六十一人啊!船长把谁忘了?生:船长自己。师:是呀,危急时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

22、己,这就是伟大灵魂的体现!师引读:“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手势提示)学生接读:“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师:这就是那位钢铁铸成的船长!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一起再读:“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赏析:第三次指挥是故事的升华,人们即将全部得救,船长即将沉入深深的大海,这

23、个“伟大的灵魂”即将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教师很好地利用引读法,师生合作三读课文描写船长的段落,通过高声诵读,让船长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一座丰碑。这样的教学设计,实为精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读的重要性毋庸多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读出乐,读出思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书,从读中去感悟哈尔威船长的精神。此外,我还注意指导学生读书,学生开始读得不到

24、位,我采用了导读鼓励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中不仅感悟了船长的品质,还提高了朗读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在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授本课时,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所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两整节课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涌现,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

25、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本节课我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然后局部分析,最后回归整体,在探究感悟环节,学生直入重点,从读中分析感悟船长的精神,达到了教学目的。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一、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精练。二、本节课自主教学体现不够。今后努力的方向:一、多看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把驾驭课堂的能力再往上提高一个档次。二、多看文学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更具魅力。三、多听课,多向周围的教师学习。四、多动笔,课后经常写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笔。23 “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前解析】关注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

26、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对比、环境衬托等写法,成功塑造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品质。【教学目标】 1. 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会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2.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3. 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文中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质。4. 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于生命的体会。

27、【教学重点、难点】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沉着、坚毅、果敢的优秀品质。2.通过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体会生命的意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会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清故事脉络,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感受人物品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接入题1.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了不同人物的品质,我们感受了诗人的崇高追求和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了解了车胤、李白勤奋

28、学习,持之以恒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篇彰显人物品质的文章,“诺曼底号遇难记。”读了课题,你能说说什么是遇难吗?预设1:我通过查字典了解到,“遇难”在词典中有3种解释,意外死亡、被谋杀、遭遇危难。预设2:我觉得应该是诺曼底号遭遇了危险的意思。 2.教师引导:瞧,这就是诺曼底号,一艘安全巨大的邮轮。但在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却遭遇了危难。在这危难时刻又发生了哪些扣人心弦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设计意图:课文的内容比较长,所以在导入过程中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今天的课文内容学习,既节省了时间又更加突出了主题。)二、预学检查,学习会认、会写字1. 教师引导:课前给同学们留了

29、预学作业,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预学反馈,这些词语你都能读准确吗? 弥漫 山脉 剖开 半裸 哭泣 维持 汹涌 酣睡 机械 可卑 岗位 主宰 调遣学生自由读,教师检查预学情况。2. 会读词语教师引导:有哪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音?说说看。预设:我想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弥漫”的“弥”字的读音,我通过查字典知道了“弥漫”的意思是“布满,到处都是。”提出要求:把词语送进句子里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预设:我关注到了“剖开”的“剖”也容易读错,他正确的读音是“põu,” “半裸”的“裸”字不要读成右半部分。教师引导:“裸”字左表意,表示不穿衣服光着身子,右表因,果是树木的果实,

30、表示人不穿衣服,赤身如果子一般光华,裸就是脱光衣服,袒露身躯的意思。把词语送进句子里,一边读一边想一想,你又从句子当中有哪些体会?学生自由读: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预设3:我从“半裸”一词体会到了当时的人们很慌张。预设4:我还有补充,“汹涌”的“汹”是形声字,他的声旁是“凶”,读音也是“汹”。教师引导:对呀,“汹涌”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汹涌”的意思是水势翻腾上涌。把词语送进句子里,一边读一边来感受海水的汹涌湍急。教师指名读: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提出要求:让我们再来把这些难读的词语

31、大声读一读。3. 会读人名、地名、船名提出要求:除了这些难读的词语,这篇文章是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有一些人名和地名不是那么好读,请你用横线画出人物的名字,用波浪线,画出地名,再圈出船的名字,让我们来听一听你们有什么发现呢?预设1:我找到的人名有“哈尔威船长、奥克勒福大副、洛克机械师、克莱芒见习水手。”预设2:我画出的地名是“南安普敦、根西岛、英伦海峡、埃居伊山脉、敖德萨。”我通过联系上下文发现,诺曼底号的航线轨迹是从南安普敦驶出,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15海里。预设3:我画出了“玛丽号、诺曼底号”两个船名,我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了,是从敖德萨启航的玛丽号撞到了诺曼底号导致了灾难的发生

32、。引导小结:真了不起,不仅找到了关键信息,还用我们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他们的关联,你们学习的可真认真!4. 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这篇课文当中还有一些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窟窿”这个词语要求我们会写,请你把词语送进句子里读一读。“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他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提出要求:“窟窿”的“窟”下面是半包围结构,要给出足够的空间。“窟窿”的“隆”下面的部分要写得紧凑,注意生字上面有一个小短横。还有一个难写的字,“可卑”的“卑”字,我们要注意他的笔顺中间的这一笔“撇”是一笔下来的。了解了关键笔画,请你在田字格里或语文书的空白处写一写。(设

33、计意图:认读生字,再将生字送到原句中去品读,使学生对于生字意思的理解更加透彻。通过看图识字,降低学生们识字难度,让学生说一说在书写中需要注意的笔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教师引导:刚刚我们了解了文章当中的人名和地名,请你再次把它们送回到课文当中去,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我认为这篇课文讲了诺曼底号在大雾中遇险时,船长哈尔威镇静的指挥船员,运送争先恐后逃生的乘客,最后船员和乘客顺利脱险,哈尔威船长却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海底。追问:既然是遇难记,围绕遇难这件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呢?请你试着给课文划分一下段落。 预设1:我是这

34、样划分的,课文的1到5自然段,讲了遇难前夜色正浓,薄雾弥漫,灾难骤然降临。 预设2:第6至9自然段讲了“诺曼底号”遇险,10至40自然段讲了遇难后船下沉,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的指挥人们自救,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预设3:第41到45自然段写了船员和乘客们顺利脱险,哈尔威船长却与“诺曼底号”一起葬身大海。提出要求: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第六单元,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我们可以按照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梳理一下,尝试着提炼小标题。学生小组交流,提炼小标题。1.大雾夜航-海难发生-组织救援-赞扬英雄2.雾海夜航-轮船被撞-船长救人-以身殉职四、想象品读,体会惊恐万状的场面 1.环境描

35、写 教师引导: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虽然题目是“诺曼底号遇难记,”但作者在写文章时却有大量的对于环境的描写,当时是怎样的环境与情形呢?现在请你默读课文的1-5自然段“大雾夜航”的部分,批画相关的语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预设1:我画的句子是“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夜晚满是烟雾的大海,我体会到当时的环境很静谧,又有些可怕。 预设2:我画的句子是“雾越来越浓了,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我从“越来越浓、一片漆黑、隐约可辨”等关键词语,感受到随着大雾越来越浓,当时海上环境也越来越恶劣,气氛真是紧张啊。 追问:多么紧张的气氛呀,在这茫茫的夜色当中,突然出现了一枚黑点,发生了什么呢? 预设:

36、“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2.人物描写教师引导:当时的诺曼底号上有28名船员和一名女服务员,还有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妇女,这样的灾难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便是“震荡可怕极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乘客们又是怎样表现的呢?预设:我找到的句子是“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我通过“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这些词,看出了危急环境中,人们的惊恐反应。那么大的浓雾发生灾难已经很可怕了,可是乘客们的反应让我感到灾难更是让人们都震惊了。教师指导: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乘客们的

37、惊恐万状,读出紧张时刻的危机感。学生齐读。引导小结:多么可怕呀。后来人们还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再现了当时人们惊恐万状的情形,让我们一一起来观看一段影片。(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让学生体会环境的恶劣,人们的惊恐万状,教给了学生分析课文语句的方法,另外让学生感受到侧面环境烘托的作用。)六、课后作业1.会写的生字自主学会。2.熟读课文,试着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品质。七、板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大雾夜航-海难发生-组织救援-赞扬英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沉着、坚毅、果敢的优秀品质。2.通过人物言行感受人

38、物品质、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茫茫大海上,烟雾弥漫,雾越来越浓,忽然茫茫夜色当中出现一枚黑点,全速前进的玛丽号给诺曼底号的侧舷撞出了一个大窟窿。面对如此灾难,乘客们真是惊恐万状,哈尔威船长又是怎样做的呢?二、品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1. 教师引导:请你根据学习提示画出船长的做法,并谈一谈,你从中读出了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预设1:我认为哈尔威船长非常坚定。我画出的句子是“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救出去!

39、”我关注到了这段话里面出现了两个感叹号,显示出他救人的坚定决心,。追问:让我们带着这种坚定,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你认为哪一段话写的比较好呢?预设1:我认为第一段话比较好。这段话里包含了4个指令,在当时那样危急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语言指令简洁,可以看出他救人时的镇定自若。预设2:我还有补充,我认为哈尔威船长心系他人,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是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呀。追问:真是一位镇定自若,心系他人的船长呀。你还看出了了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呢?预设3:我从船长的八句话中读出了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临危不惧、镇定果敢的人。2.教师引导:临危不惧,是指面对危险,不害怕不恐惧。当时的哈尔

40、威船长又面临了哪些危险呢?预设1:我联系上文,发现了当时乘客们面对立时立刻就要丧命的处境都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而且当时炉子被海水淹了,火灭了,机器停了,只有20分钟的逃生时间呀。3.提出要求:20分钟要救下60人,当时无论乘客怎样慌张,哈尔威船长仍然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有条不紊的想办法下命令。就是用这样简洁有力的话语把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同学们,我们如何才能把这段对话读好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小锦囊。当有提示语时,我们可以借助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没有提示语时,我们可以根据人物说话的内容,设身处地的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情、神情或动作,在心中补充提示语。

41、好啊,同学们现在请你设身处地的想象,当时他们对话的心情、神情和动作,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板书(语言描写)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追问: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镇定果敢,临危不俱的船长。除了语言之外,你还从哪里看出了哈尔威船长的品质呢?板书(忠于职守)预设:我从对哈尔威船长的动作描写中看出他是一个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人。“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板书(动作描写 镇定自若 舍己救人)教师引导:是啊,文中对于哈尔威船长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他的忠于职守,视死如归。同学们,正是因为这样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果敢,心系他人,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哈尔威船长。作者在字里行间当中,正是用这样的描写,让我们具体生动形象的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同学们,结局又如何呢?预设:“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引导小结:是啊,人在船在,同学们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