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单元检测(附答案)$321320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单元检测(附答案)$321320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单元检测(附答案)$321320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单元检测(附答案)$321320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单元检测(附答案)$3213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与珠江三角洲属于同一尺度的区域有(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西双版纳A.B .)。青藏地区C.D .2. 某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以种植花卉、蔬菜、水稻和甘蔗四种农作物。请你判断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A .三江平原B .华北平原C.太湖平原D .珠江三角洲3. (2011江西宜春模拟)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较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下列不属于其经济发展优势的是()。A .毗邻港澳,位置优越,交通便利C.是沿海经济开放区 厚4. 下面三幅景观图反映的地区是()。)。B .是著名的侨乡D .重工业基础雄3!界 丄.N卜 02:A .北京

2、C.珠江三角洲5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的相同点是(A.位于沿海地区C.位于北回归线以南B 西双版纳D 台湾)。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D .工农业发达6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给环境和人类生产带来的影响, 分析不正确的是(A.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 变C.加快了本区的经济发展读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B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D 减轻了本区的环境压力 ”,完成第78题。7.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值的增长相比()。A .基本保持一致C.高于全国增长水平GDP增长曲线图畑斤i2S»|-M呷 n mlMinfi;li.mI44Win®-函Elio

3、* 螫询珠江三角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Ik IT -msB 低于全国增长水平D .有的年份高于全国增长水平,(有的年份低于全国增长水平 )。B .劳务输出D 传统工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产值的迅速增加C.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作用9.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产品出口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工业品主要有( )。电子产品日用消费品航天工业产品钢铁工业产品A .B .C .10. 小明到西双版纳后,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风情是(D .孔雀舞和泼水节美丽的草原傣家竹楼和亚洲象高大挺拔的望天树A .B .C .D .11. 目前,

4、西双版纳地区提出绿色生态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大气污染B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C.固体废弃物污染D 滥捕滥采野生动植物资源12. 2011年4月13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十四届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 州府景洪市召开。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三大特色是A 气候宜人、湖光山色、民族风情C.历史古迹、边境风光、河流探险13关于西双版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沙滩椰林、热带雨林、建筑名胜 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边境风光”在)。A 雨林景观多种多样,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B .可以看到孔雀舞和泼水节等民族风情C.旅游业是该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D .原始森林中生存着亚

5、洲象、长尾猿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B .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和板状根等植物景观D.川流不息的民工潮”给景点的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从)。B .轮流开放旅游景点,关闭部分旅游景点 D.加强旅游景点维护和投入14. 刘华一家到西双版纳旅游,他们不可能遇到的景观是A.亚洲象、绿孔雀等可爱的动物C.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15. 西双版纳一些旅游景点由于游客数量剧增,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A.大力宣传和提倡文明参观C.大幅度提高景点旅游价格二、综合题(共 55分)16. (10分)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本区与图中A行政区形成了“区域经济合作模式。(2)珠

6、江三角洲发展对外贸易的区位优势是 O(3)在本区与A行政区经济合作中,不可能从A行政区输往内地的是(A .资金B .技术C.管理力(4)近几年,台商投资已经从本区逐渐转向长江三角洲,判断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是 否正确。(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企业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17. (16分)读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示意图D .劳动KTH 1% *)国内市场广阔。()”,完成下列问题。(1)两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属于 ,以(气候类型)为主。(2)两地水陆交通便利

7、。 C是线,D是(河流)。(3)两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A是经济特区,E是我国最大城市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有利的人文因素体现 在那里是著名的“”外资主要来源地是地区。18. (14分)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千差万别。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云南省略图。材料二:昆明位于北纬 25°东经102°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海拔 1 895米。昆明年均 气温14.5 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 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 C,年温差1213 C。 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材料

8、三:普查统计,云南全省拥有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 364万千瓦,年发电量可为9 078.66亿千瓦时,占全国总量的15.3%,仅次于四川、西藏两省区,居全国第三位。(1) 云南与越南、和缅甸三个国家相邻,沿边开放条件极其优越。(2) 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昆明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从地势和水量大小两方面说(3) 根据材料三,说明云南省水能丰富的主要原因。(至少2个)。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170多千米,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 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明)(4) 李明计划去西双版纳旅游,请你为他介绍旅游项目(5) 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是指金

9、沙江、 怒山和云岭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 等崇山峻岭,形成世界上罕见的19.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生活着上千材料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存完整,形成多达七八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种动物,被誉为 热带动物王国”。澜沧江一湄公河被誉为 东方多瑙河”,是一条经济贸易的 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材料二:见下图。19912000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1) 20世纪80年代之前,西双版纳的经济主要以 为主,进入90年代以来旅游业的比重 , 90年代末高达 以上,从此旅游业迅速成为重要的 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给西双版纳带来的好处有哪些?(3) 假

10、如你是西双版纳的一名导游,你如何向游客介绍美丽迷人的西双版纳?(4) 从图中可看出,近年来旅游收入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假如你是当地的政府官员,你认为西双版纳最好再向以下哪方面发展?()D .米矿业A .轻工业B .重工业C.边境贸易(5) 西双版纳动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本区域的是(D .长尾猿A .亚洲象B .绿孔雀C.考拉参考答案一、 1.解析:辽中南地区、西双版纳与珠江三角洲属于省内区域。京津唐地区、青藏 地区属于跨省区域。答案: BDDBC本题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产生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2. 答案:3. 答案:4. 答案:5. 答案:6. 解析:大量的农业用地

11、变为工业、 商业、 居住和交通用地, 有积极的影响, 如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变, 加快了本区的经济发展等, 但是也引发一系列环境问 题( 如水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垃圾成堆、绿地面积减少等)和社会问题 (如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等 )。因此,我国在加快城市化步伐的同时,要做到城市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 协调。答案: D答案: 7.C 8.CADBD9答案:10答案:11答案:12答案:13解析:西双版纳雨林景观多种多样,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答案: A答案: D 14解析:川流不息的民工潮主要出现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沿海发达地区。15 答案: A二、1

12、6.答案:(1)前店后厂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很多地方是侨乡D (4) V V17答案: (1)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或季风气候 ) (2)京九 长江 (3)深圳 上海 (4) 侨乡 港澳18.解析:第 (1)题,云南的邻国读图可得出答案。第(2)题,此题可联系云南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回答。第 (3)题,一个地方的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可从该地的降水量和落差大小 分析。云南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同时这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故水能丰 富。第 (4)题,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项目有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边境旅 游等。第 (5)题, “三江并流 ”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自北向南并行奔流的奇特自然地理 景观。答案: (1)老挝(2) 昆明地处高原,海拔高,所以夏季凉爽;昆明地处低纬度,冬季风影响小,所以冬 季温和。(3) 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势起伏大,落差大。(4) 热带雨林景观; 热带动物王国; 少数民族风情 (如欣赏孔雀舞、 品尝菠萝饭和竹筒饭、 参加泼水节活动等 );边境旅游等。(5) 澜沧19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双版纳经济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西双版纳过去 以农业为主,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依靠国家有关政策,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 旅游业,并迅速崛起成为支柱产业; 但受某些因素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