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生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201020109_第1页
江苏生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201020109_第2页
江苏生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201020109_第3页
江苏生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201020109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TT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 2010 年统计年报)江苏省统计局制定2010 年 11 月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1 目录一、总说明2二、报表目录3三、报表表式41、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综合表42、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一表53、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二表64、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三表85、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四表96、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五表117、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六表128、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七表13四、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14 2 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一、总说明( 一 ) 为了及时反映江苏生态省建设基本情况,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以及江苏生

2、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精神,制定本制度。( 二) 省各有关部门应依本制度的内容组织开展统计工作。具体分工为:省统计局负责:单位GDP能耗,汇总全省数据。省环境保护厅负责:SO2 排放强度、 COD排放强度、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酸雨频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污水处理率(城市、县城)、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县城)、建制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县城、建制镇)。省水利厅负责:单位GDP水耗、地下

3、水超采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省农业委员会负责:化学氮肥施用强度、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面积比例。省林业局负责:林木覆盖率。( 三) 本制度各项指标计量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四) 省各有关部门应按制度规定的要求认真填报,统计报表须在2011 年 5 月 30 日前,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省统计局社会科技统计处。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地址:zpj_tj传真电话寄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 号15 号楼邮政编码:210013( 五) 本报表制度由省统计局负责解释。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3 二、报表目录表号表名报告报送单位

4、报送日期页码期别STT301 表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综合表年报省统计局6月20日4STT302 表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一表年报省统计局5月30日5STT303 表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二表年报省环境保护厅5月30日6STT304 表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三表年报省国土资源厅5月30日8STT305 表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四表年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5月30日9STT306 表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五表年报省水利厅5月30日11STT307 表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六表年报省农业委员会5月30日12STT308 表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七表年报省林业局5月30日13 4 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三、报表表式生态省建

5、设监测统计综合表综合机关名称:2010年表号:STT301表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文号:苏统 (2010) 98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84有效期至: 2011年 06局号号月指标名称汇总计量单位本年上年同期代码甲乙丙12SO 排放强度01千克/万元2COD排放强度02千克/万元单位 GDP能耗03吨标煤 / 万元单位 GDP水耗04立方米 / 万元单位 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05林木覆盖率06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07地下水超采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08地表水水质达标率(- 类)09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11酸雨频率12污水处理率城市13县城14建制镇污水

6、处理设施覆盖率1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16县城17建制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19县城20建制镇21环保投资占 GDP比重22化学氮肥施用强度(折纯)23千克/公顷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折百)24千克/公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面积25比例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说明:1 、本表由省统计局汇总。2 、汇总时间为 6 月 20 日前。3、报表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公章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5 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一表综合机关名称:地区甲全省南京 市无锡 市徐州 市常州 市苏州 市南通 市连云港市淮安 市盐城 市扬州 市镇江 市泰州

7、市宿迁 市单位负责人:表号:STT302表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 统 (2010) 98号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4号2010年有效期至: 2011 年 06月汇总单位 GDP能耗 ( 吨标煤 / 万元 )代码本年上年同期乙12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填表人:报出日期:说明:1 、本表由省统计局填报。2 、报送时间为 5 月 30 日前。3、报表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公章 6 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综合机关名称:地区汇总代码甲乙全省01南 京 市02无 锡 市03徐 州 市04常 州 市05苏 州 市06南 通 市07连云港市08淮

8、 安 市09盐 城 市10扬 州 市11镇 江 市12泰 州 市13宿 迁 市14续表 1地区汇总代码甲乙全省01南 京 市02无 锡 市03徐 州 市04常 州 市05苏 州 市06南 通 市07连云港市08淮 安 市09盐 城 市10扬 州 市11镇 江 市12泰 州 市13宿 迁 市14单位负责人: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二表表号:STT303表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 (2010) 98号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4号2010年有效期至: 2011 年 06月SO2 排放强度 ( 千克 / 万元 )COD排放强度 ( 千克 / 万元 )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本年上年同期本年

9、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123456地表水水质达标率(-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标率 (%)数比重 (%)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789101112填表人:报出日期:续表 2地区汇总代码甲乙全省01南 京 市02无 锡 市03徐 州 市04常 州 市05苏 州 市06南 通 市07连云港市08淮 安 市09盐 城 市10扬 州 市11镇 江 市12泰 州 市13宿 迁 市14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7 酸雨频率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 (%)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13141516说明:1 、本表由省环境保护厅填报。2、报送时间为5 月 30

10、 日前。3、报表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公章。 8 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三表综合机关名称:地区甲全省南 京 市无 锡 市徐 州 市常 州 市苏 州 市南 通 市连云港市淮 安 市盐 城 市扬 州 市镇 江 市泰 州 市宿 迁 市单位负责人:汇总代码乙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表号:STT304表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 (2010) 98号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4号2010年有效期至: 2011 年 06月单位 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本年上年同期12填表人:报出日期:说明:1 、本表由省国土资源厅填报。2、

11、报送时间为5 月 30 日前。3、报表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公章。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9 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四表表号:STT305表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 (2010) 98号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4号综合机关名称:2010年有效期至: 2011年 0 6月地区汇总城市污水处理率 (%)县城污水处理率( %)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代码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甲乙123456全省01南 京 市02无 锡 市03徐 州 市04常 州 市05苏 州 市06南 通 市07连云港市08淮 安 市09盐 城 市10扬 州 市11镇 江 市12泰 州

12、市13宿 迁 市14附表 1汇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建制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地区理率 (%)理率( %)(%)代码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甲乙789101112全省01南 京 市02无 锡 市03徐 州 市04常 州 市05苏 州 市06南 通 市07连云港市08淮 安 市09盐 城 市10扬 州 市11镇 江 市12泰 州 市13宿 迁 市1410续表 2地区甲全省南 京 市无 锡 市徐 州 市常 州 市苏 州 市南 通 市连云港市淮 安 市盐 城 市扬 州 市镇 江 市泰 州 市宿 迁 市单位负责人:汇总代码乙0102030405060708091011

13、121314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制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131415161718填表人:报出日期:说明:1 、本表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填报。2、报送时间为5 月 30 日前。3、报表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公章。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11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五表综合机关名称:地区汇总代码甲乙全省01南 京 市02无 锡 市03徐 州 市04常 州 市05苏 州 市06南 通 市07连云港市08淮 安 市09盐 城 市10扬 州 市11镇 江 市12泰 州 市13宿 迁 市14单

14、位负责人:表号:STT306表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 (2010) 98号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84 号2010年有效期至: 2011年 06月单位 GDP水耗 ( 立方米 / 万元 )地下水超采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1234填表人:报出日期:说明:1 、本表由省水利厅填报。2、报送时间为5 月 30 日前。3、报表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公章。 12 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六表表号:STT307表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 (2010) 98号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4号综合机关名称:2010年有效期至: 2

15、011年 0 6月汇总化学氮肥施用强度 ( 折纯 )( 千克 / 公顷 )化学农药使用强度 ( 折百 )(千克/公顷)地区代码本年上年同期本年上年同期甲乙1234全省01南 京 市02无 锡 市03徐 州 市04常 州 市05苏 州 市06南 通 市07连云港市08淮 安 市09盐 城 市10扬 州 市11镇 江 市12泰 州 市13宿 迁 市14续表 1汇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面积比例(%)地区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56全省01南 京 市02无 锡 市03徐 州 市04常 州 市05苏 州 市06南 通 市07连云港市08淮 安 市09盐 城 市10扬 州 市11镇 江

16、市12泰 州 市13宿 迁 市14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说明:1 、本表由省农业委员会填报。2、报送时间为5 月 30 日前。3、报表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公章。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13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七表综合机关名称:地区甲全省南 京市无 锡市徐 州市常 州市苏 州市南 通市连云港市淮 安市盐 城市扬 州市镇 江市泰 州市宿 迁市单位负责人:汇总代码乙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表号:STT308表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 (2010) 98号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4号2010年有效期至: 2011 年 06月林木覆盖率

17、( %)本年上年同期12填表人:报出日期:说明:1 、本表由省林业局填报。2、报送时间为5 月 30 日前。3、报表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公章。 14 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四、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SO2 排放强度: 指一定时期内每万元GDP所产生的SO2 数量。 GDP按 2005 年价格计算。 该指标数据由环保部门提供。计算公式为:SO2排放强度SO2排放总量(千克)地区生产总值(万元)COD排放强度:指一定时期内每万元GDP所产生的COD数量。 GDP按 2005 年价格计算。该指标数据由环保部门提供。计算公式为:COD 排放强度COD 排放总量(千克)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18、单位 GDP能耗:指一定时期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的耗能量。GDP按 2005 年价格计算。该指标数据由统计部门提供。计算公式为:总能耗(吨标煤)单位 GDP 能耗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单位 GDP 水耗:指一定时期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的耗水量( 开式电厂直流冷却水仅计净耗水) 。 GDP按 2005 年价格计算。该指标数据由水利部门提供。计算公式为:单位 GDP 水耗用水总量(立方米)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单位 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指一定时期内土地消耗量与GDP的比值比上年下降的幅度。该指标数据由国土部门提供。计算公式为:单位 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 (上年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当年单位G

19、DP建设用地占用) /上年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100%林木覆盖率: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林木覆盖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林木覆盖面积包括:郁闭度 0.2 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土地面积为扣除大于10 平方公里湖泊水面及重盐碱地等之后的国土总面积。该指标数据由林业部门提供。计算公式为:林木覆盖率=林木覆盖面积/土地面积× 100%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指辖区内各类( 级 )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该指标数据由环保

20、部门提供。地下水超采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指一定时期内地下水降落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地下水超采量的大小反映在地下水位降落变化。该指标数据由水利部门提供。地表水水质达标率(- ):指按照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汞、铅、挥发酚、石油类9 项指标,评价达到- 类水质断面占总评价断面的比例。该指标数据由环保部门江苏省生态省建设监测统计报表制度15提供。计算公式为:地表水水质达标率=水质达标的断面数/列入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总数×10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按规划的功能区要求,达到国家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的比例。该指标数据由环保部门提供。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是指城市空气质量好于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重。该指标数据由环保部门提供。计算公式为: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全年总天数× 100%酸雨频率:指一年的降水总次数中,PH值小于 5.6 的降水发生比例。该指标数据由环保部门提供。污水处理率:是指城市、县城污水处理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