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单位_第1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单位_第2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单位_第3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单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授课日期2016.8.27教师任歆旻授课方式精品班学生杨桂涵班主任土燕燕年级二年级课时2总课时96剩课时94科目数学教学内容:P2-6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2、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3、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教学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建立1米的表象。3、掌握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1、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2、理解1米=100厘米。3、线段表象的建立。学生学校本周教学内容复习:新课内容 以

2、往漏洞拾遗补缺: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 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教师口述故 事)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条裤子,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紧接着,裁缝师傅认 真的量出了裤子的长是3推,小裁缝也认真的在布料上推了 3推,裁出了裤子,并缝制好了。过了几 大,客人来取裤子了,穿在身上一试,新裤子太短了了。这时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告诉你身长3推,怎么做成了两推。”小裁缝心里想:“我明明量的是 3推,怎么变成 了 2推?这是怎

3、么回事?”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生自由回答)二、参与活动,探索交流。(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推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推、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推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推?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推半。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

4、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1. 观察尺子,认识刻度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我们就把这条亥IJ度线叫做刻度 Ob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

5、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一一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2认识 1 厘米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 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 到刻度 1 的长度就是1 厘米。(板书:1 厘米)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 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 到刻度 3 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 厘米,从刻度3 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 厘米, 从刻度 4 到刻度 5 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 厘米。)因为每个大格

6、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同学们你们觉得1 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 厘米确实很短。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用 1 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 厘米。你也能用l 厘米说一句话吗?学生积极发言。3认识几厘米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 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 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到7呢?4教学例3(量一量)(1) 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

7、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2) 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1请同学们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呢?2请同学们量一量作业本的宽是多少?说明:接近8 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 厘米。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

8、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 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二、参与活动,探索交流。1认识米尺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 米。(板书:1 米)米是比厘米大的单位,1 厘米只

9、有这么一点,1 米却有这么长,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2观察刻度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1 米里面有几个10 厘米?(10 个 10 厘米。)1 厘米 1 厘米地数,1 米里面有几个l 厘米 ?(100 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三、拓展提升,自主盘点1、估一估,教室多长?2、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为什么?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

10、度时用它作单位?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 1 米。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 1 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 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铁管是直的,而楼梯是弯弯曲曲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 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参与活动,探索交流(1) 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一下子看不出长短。

11、)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学生拉直毛线。)追问: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教师演示: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2) 认识线段是直的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拉直,现在呢?(是线段。)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3) 找线段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

12、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黑板边、直尺边、 书本边、 铅笔边、 桌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4) 量线段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打开教材第5 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 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教学例7(画线段)。(1) 学画线段。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长3 厘米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教师演示:从刻度O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设疑: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3 厘米的线段吗?

13、怎么画?引导学生操作:从刻度2 开始,画到刻度5 的地方,也可以从刻度5 开始,画到刻度8 的地方。(2) 做一做。教材第6 页也有一条线段,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二样长的线段。)学生练习画,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1 .请同学们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2 .请同学们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出示图形,先估计,再用尺量。量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对边相等。)量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四条边相等。)四、拓展提升,自主盘点。1、有()条线段。本课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2、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 1米。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3、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还一起找线段、画线段、量线段。板书设计: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法: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认识米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