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8/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1.gif)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8/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2.gif)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8/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3.gif)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8/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4.gif)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8/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eacb5042-4b02-4f5f-aca6-7c9c828ef8fd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定义及分科。2、掌握人体的组成。3、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一、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定义与分科人体解剖学就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教材重点分属三门学科:人体解剖学:主要凭肉眼观察的方法,对正常人体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组织学:借助显微镜观察人体的组织切片,研究正常人体细胞、组织及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胚胎学:就是研究人体胚胎发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二、人体的组成1、人体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与系统。2、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与四肢。3、内脏的概念:消化、呼吸、泌尿与生殖系统的大部
2、分器官都位于体腔内,并借一定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故总称为内脏。三、常用的解剖学术语1、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两足并拢,手掌与足尖向前的姿势。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2、方位按照解剖学姿势,规定了人体的特定方位。(1)上与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2)前与后:胸、腹为前,腰、背为后。(3)内侧与外侧:依正中线(正中矢状面)为标志;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正中线者为外侧。(4)内与外:指空腔器官与体腔;近腔者或腔内面为内,反之为外。(5)浅与深:近表皮者为浅,远表皮者为深。(6)近侧与远侧:(近端与远端)主要对四肢及其附着部位而言;靠近躯干者为近侧,远离
3、躯干者为远侧。3、轴与面轴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冠状轴呈左、右方向。垂直轴呈上、下方向。上三轴互相垂直。面矢状面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冠状面(额状面)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水平面(横切面)水平方向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切面。对器官而言,沿着器官长轴纵切或横切,分别称为纵切面与横切面。第二章基本组织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教学内容:1、基本组织的概念。2、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分布。3、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类及分布。4、腺上皮的构成及分类。5、外分泌腺及内分泌腺的定义。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与神经组织四类就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结构故称基本组织。组织
4、由细胞与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间质对细胞有支持与营养等作用。第一节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简称上皮,它的结构特点就是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很少。上皮组织按其分布与功能,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生殖上皮与感觉上皮。本节仅介绍被覆上皮与腺上皮。一、被覆上皮(一)结构特点1、结构特点细胞排列紧密呈膜状;细胞有极性,一端朝向游离面,另一端朝向基底面;一般无血管,靠基膜层渗透供应营养。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如皮肤感觉灵敏。分部在人体体表与衬在体内多种管腔与囊的内面。(二)分类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被覆上皮分类简表被覆上皮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
5、(1)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构成,细胞呈扁平形,细胞核扁圆,位于细胞中央,根据分部部位可分为:1)内皮:分布于心、血管及淋巴管内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2)问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及心包等处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问皮。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形细胞构成,细胞核呈圆球形,位于细胞中央。主要分布于小叶间胆管及肾小管与甲状腺滤泡壁等处。(3)单层柱状上皮:为一层柱状细胞排列而成,细胞间夹有少量杯状细胞。细胞核为椭圆形,靠近细胞基底部。单层柱状上皮主要分布于胃肠、胆囊等处粘膜的内表面,具有保护与吸收等功能。(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小颗粒细胞及杯形细胞等构成。其特点就是
6、:游离面有纤毛,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的内表面,具有保护与分泌的功能。(5)复层扁平上皮:也称复层鳞状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其浅部就是数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层扁平细胞,中部就是数层多边形细胞,基底部就是一层呈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复层扁平上皮最大特点就是,表面不断脱落,基底层不断增生。主要分布于皮肤的表皮,以及口腔、食管、肛管与阴道的内表面。该上皮具有耐摩擦,与较强的保护功能。(6)变移上皮:也称移行上皮,由数层形态不规则细胞构成,最大特点就是可随所在器官的容积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层数与形态改变,故称变移上皮。主要分布于输尿管与膀胱等处的内面。(三)被覆上皮有保护、吸收、分泌及排泄等功能。(四)上
7、皮细胞的特殊结构1.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1)微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向细胞游离面突出形成的细小指状突起。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对物质的吸收。见于小肠管等处。纤毛:亦就是细胞膜与细胞质向细胞游离面突出形成的细小指状突起,但比微绒毛粗长,可有规律地向一定的方向摆动。见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二、腺上皮与腺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器官称腺。根据分泌物质排出的方式,腺可分为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一)外分泌腺外分泌腺具有导管,故又称有管腺。根据构成的细胞数量,可分为单细胞腺与多细胞腺。1 .单细胞腺:杯形细胞就是人体唯
8、一的单细胞腺,它夹布于肠管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之间与呼吸道上皮细胞之间,可分泌粘液。2 .多细胞腺:一般由分泌部与导管两部分构成(1)分泌部:一般由单层细胞围成,具有分泌功能。1)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分为浆液腺、粘液腺与混合腺。浆液腺分泌浆液;粘液腺分泌粘液;混合腺的分泌物既有浆液又有粘液。导管:主要由上皮细胞构成,就是输送分泌物的管道。导管的一端与腺腔相通,另一端开口于有关器官的管腔或体表。(二)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渗入血液中,故又称无管腺。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s)第二节结缔组织教学内容:1、结缔组织的构成、分类及功能。2、疏松结缔组织的构成及细胞特点。3、软骨组
9、织的构成及分类。4、骨组织的构成及显微结构。5、血液的组成及血细胞的分类、正常值及功能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结缔组织由少量细胞与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间质包括纤维与基质。具有支持、连接、营养、保护与修复等功能。一、固有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结缔组织,分布广泛。(一)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其特点就是细胞少,但种类较多。细胞问质中的纤维排列散乱、疏松,基质丰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之间、器官之间以及器官内,构成器官的组成成分。1 .细胞间质含有基质与纤维两种成分。(1)基质:就是一种粘稠的物质,它的主要化学成分就是蛋白多糖与水等,能阻止多种侵入体内的细菌扩散。(2
10、)纤维:分为3种,即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与网状纤维。2 .细胞主要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与肥大细胞等。(1)成纤维细胞:就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成分最多的一种细胞,主要功能就是合成基质与纤维,与创伤愈合有密切关系。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就是维生素C。(2)巨噬细胞:就是血液中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分化而来具有吞噬进入结缔组织内的异物与细菌;逸出血管的红细胞以及组织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同时还参与免疫反应。(3)肥大细胞:就是血液中碱性粒细胞进入组织内分化而来,胞质内含有大量的粗大颗粒,具内含有肝素、组织胺及慢反应物质。肝素有抗凝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血作用,组胺与慢反应物质与过敏有关。(4)
11、浆细胞:由淋巴细胞分化而来,它能合成免疫球蛋白(抗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疏松结缔组织概要名称结构特点功能特点纤维胶原纤维为主要纤维、成束排列,又称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纤维弹性纤维纤细;排列散乱,又称黄纤维具有弹性网状纤维很细、分支多、交织成网、数量很少细胞成纤维细胞为主要细胞,呈扁平星形或梭形合成基质与纤维脂肪细胞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在周缘贮存脂肪系统巨噬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强大的吞噬能力与免疫作用浆细胞呈圆卵圆形,核似车轮产生抗体(二)致密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与疏松结缔组织近似,主要分布于肌腱、韧带、皮肤的真皮及器官的被膜等处,具有连接、支持与保护等功能。(三)脂肪组织1 .构
12、成:主要由大量脂肪细胞构成。2 .分布:主要分布于浅筋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3、功能:具有贮存脂肪、缓冲机械性压力、阻止体内热量散发与参与脂肪代谢等功能。(四)网状组织1 .构成:网状组织主要由网状细胞与网状纤维构成。网状细胞为一种星形多突起细胞,相邻网状细胞的突起彼此连接成网,故称网状组织。2 .分布:网状组织主要分布于骨髓、淋巴结、脾与淋巴组织等处,参与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构成这些器官的支架。二、软骨组织与软骨(一)软骨组织的一般结构: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与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问质包括基质与纤维。基质呈凝胶状,软骨细胞位于基质内,主要由水与软骨粘蛋白构成,包埋在基质中的纤维主要为胶原纤
13、维与弹性纤维。软骨分类分类结构特点分布透明软骨含少量胶原原纤维,新鲜时呈半透明状喉、气管、支气管、肋软骨、关节软骨等弹性软骨含大量弹性纤维,交织成网,有弹性耳廓、会厌等纤维软骨含大量胶原纤维束,韧性好耻骨联合、椎间盘等三、骨组织与骨骨组织由细胞间质与骨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就是由凝胶状的基质与大量胶原纤维构成,其内有大量的钙盐沉积,故细胞间质十分坚硬且有一定韧性。1 .骨基质即骨组织的细胞间质。具化学成分分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1)有机成分:主要为胶原纤维与少量凝胶状基质。(2)无机成分:又称骨盐,主要为钙盐。2 .骨的细胞有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均分部于骨基质内。(二)骨的结构(
14、以长骨为例)骨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此处重点讲述骨质。骨质可分为骨密质与骨松质。1 .骨密质结构致密,分布于骨的表层,其骨板分三种类型: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1)环骨板:略呈环形,构成骨密质的外层与内层,分别称为外环骨板与内环骨板。骨单位:又称哈弗系统,位于骨密质的中层。就是由骨板呈同心圆围成的圆柱状结构,中轴有中央管,内含血管与神经。(3)间骨板:就是一类外形不规则的骨板,主要分布于骨单位之间。2 .骨松质结构疏松,分布于骨的内部,由骨小梁连接而成,骨小梁:为细小的片状或针状平行排列的骨板。四、血液血液就是在心血管中流动的红色粘稠液体,成人为400500毫升,占体重的7%8%,属结
15、缔组织,由血浆与血细胞组成。(一)血浆血浆为淡黄色的液体,相当于细胞间质,约占血液容积的55%。1 .成分:血浆成分主要就是水,还有血浆蛋白、凝血因子、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及无机盐等。水:约占90%。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3)凝血因子:参与凝血与止血。2 .血浆与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称血清,它与血浆相比缺少了纤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二)血细胞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血细胞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所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1 .红细胞(RBC):就是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1)形态: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微凹的圆
16、盘状,中央较薄,周边较厚。(2)结构特点:幼稚红细胞较大,成熟红细胞较小,无细胞核及细胞器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功能:具有运输O2与CO2勺功能。(4)正常参数:1)红细胞正常值:男性(4.55.5)X1012/L女性(3.55.0)X1012/L2)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白细胞分类简表白细胞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3)红细胞寿命:平均约120天。2 .白细胞(WBC):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1)分类:根据白细胞胞质中有无特殊颗粒,以及颗粒的嗜色性,将其分为
17、若干类型。(2)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结构:1)中性粒细胞:就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呈球形,胞质中含有许多细小均匀的颗粒,细胞核一般分为25叶,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与吞噬能力,吞噬细菌后形成脓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呈球形,核多分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桔红色颗粒;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发生过敏反应或寄生虫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细胞核呈“S”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蓝色颗粒,颗粒中含有肝素与组胺等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与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4)单核细胞:就是血中最大的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呈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单
18、核细胞进入组织内分化为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单核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5)淋巴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核大,染色深。根据淋巴细胞的发生部位、表面特征、寿命长短与免疫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T细胞、B细胞等类型。(3)白细胞的正常值:1)白细胞总数:成人(410)X109个/L,男女无明显差别。2)分类计数: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3%嗜碱性粒细胞0%1%单核细胞3%8%淋巴细胞20%30%3 .血小板或称血栓细胞。它就是骨髓巨核细胞质脱落的小块,无细胞核,有完整的细胞膜。形态呈双面扁圆的盘状,血涂片中单个或成群分布,具有维持血管内皮的完
19、整性,参与止血与凝血作用。正常值:(100300)X109个/L(四)血细胞的生成与衰亡在人体内,血细胞不断地生成,又不断地衰老、死亡。血细胞的生成过程称为造血。1 .造血器官在胚胎时期,造血器官先就是卵黄囊,后有肝、脾与骨髓造血;在出生后,婴儿靠骨髓造血;成人仅椎骨、骼骨、胸骨、肋骨等处的红骨髓才有造血能力。2 .血细胞起源:各种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它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统造血祖细胞(定向干细胞)。各定向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血细胞。3 .红细胞的生成与衰亡(1)生成过程:从原红细胞、经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再经网织红细胞而成为成熟的红细胞。(2)形态演变: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胞
20、体由大变小,胞核从有到无,血红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蛋白从少到多。(3)衰老与死亡:不断衰老的红细胞,将在肝、脾、骨髓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分解。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与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称血像。患某些疾病时,血像常有显著的变化。 一般来说,红细胞少于3.0X1012/L,血红蛋白低于100g/L,则为贫血。 白细胞总数增多,提示细菌性感染的存在。 血小板低于5万/mm3等有出血倾向,严重时,出现紫瘢。第三节肌组织教学内容:1、肌组织的组成、分类及肌细胞的结构。2、三种肌组织的特点与分布范围。3、骨骼肌的超微结构。肌组织的组成、结构与分类:1、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之间有
21、少量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2、肌细胞的形态结构:肌细胞呈长纤维状,因此又称肌纤维。肌细胞膜称肌膜(肌内膜),细胞质称肌浆。肌浆内有许多丝状纤维称肌原纤维。3、肌组织分类:肌组织根据结构与功能,分为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三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种。一、骨骼肌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纤维构成,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为随意肌。(一)骨骼骨纤维的一般结构(光镜结构)骨骼肌纤维呈细长的圆柱状。细胞核呈扁椭圆形,数量较多,可达几十甚至几百个,紧靠肌膜的深面。在光镜下,肌纤维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横纹,故将骨骼肌称为横纹肌。(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电镜结构)1 .肌原纤维肌原纤维:由粗肌丝与细肌丝构成,
22、两种肌丝有规律的排列,使肌原纤维呈现出明带与暗带。明带与暗带对应排列,呈现出肌纤维的横纹。2 .肌节:暗带(A带)的中央有H带与M线,明带(I带)的中央有Z膜,相邻两Z膜之间的肌原纤维即为肌节。肌节就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3 .横小管:就是肌膜陷入肌纤维内所形成的横向小管,它围绕于每条肌原纤维的周围,就是兴奋从肌膜传入肌纤维的通道。4 .肌浆网:在肌原纤维的周围,有许多互相吻合的纵行小管,肌浆网在靠近横小管的部分较扩大,称终池,终池内贮存有大量钙离子。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三联体。二、心肌心肌主要就是由心肌纤维构成,分布于心壁等处。它受自主神经支配,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不受意识
23、控制,就是不随意肌。心肌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不易疲劳。(一)心肌纤维的一般结构心肌纤维呈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心肌纤维也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纤维的明显,一般有12个椭圆形的细胞核,位于心肌纤维的中央。(二)心肌纤维的连接心肌纤维的互相连接处,有一条染色较深的带装结构,称闰盘。(三)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与骨骼肌纤维相似,但肌原纤维不如骨骼肌纤维明显,横小管较粗,肌浆网比较稀疏,纵小管不甚发达,终池较小。(四)心房肌纤维心房肌纤维为构成心房的心肌纤维,除有收缩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功能。目前已确认心房肌纤维可分泌心房利钠尿多肽(心钠素),具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与降低血压的作用。三
24、、平滑机平滑肌广泛分布于血管壁与许多内脏器官,又称内脏肌。平滑肌受自主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该肌收缩缓慢而持久。(一)平滑肌纤维的一般结构平滑肌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构成,肌纤维呈长梭形,长短不一,无横纹。每条平滑肌纤维有一个细胞核,呈椭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二)平滑肌的分布平滑肌主要分布于血管、气管、胃、肠等壁内。第四节神经组织教学内容:1、神经组织的组成与功能2、神经元的形态与结构3、神经元的分类4、突触的电镜结构5、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与功能6、神经纤维的概念与分类7、神经末梢的概念与功能8、神经组织的组成与功能一、神经组织的组成与功能1、组成: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及
25、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2、功能:神经细胞能感受刺激,传导冲动;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营养与保护神经细胞等功能。二、神经元(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神经元形态多样,基本结构有胞体及突起两部分。1 .胞体神经元的胞体形态不一,有圆形、梭形、星形与锥体形等。细胞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核较大,呈圆形、染色淡,位于细胞的中央。细胞质内许多细胞器,其中特殊的有以下几种:(1)尼氏体(Nissl):又称嗜染质,呈颗粒状或小块状,数量较多,能合成蛋白质与神经传递质。(2)神经原纤维:呈细丝状,在胞体内交织成网。2 .突起由神经元的细胞膜与细胞质突出形成,分树突与轴突两种。(1)树突:每个神经元
26、有一至多个树突,可接受刺激。其特点就是粗短,分支多有小棘。轴突:较长,主要功能就是传导神经冲动,并有轴突输送功能。(二)神经元的分类1 .根据突起的多少分类(1)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多个树突。(2)双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一个树突。(3)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随后又分为两支。其中一支进入脊髓或脑,称中枢突,可传导冲动;另一支进入其她组织或器官,称周围突,可接受刺激。2 .根据功能分类(1)感觉神经元:也称传入神经元,它能将神经冲动传入中枢。(2)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它能将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3)联络神经元:也称中间神经元,介于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
27、用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3 .根据神经递质分类可分为胆碱能神元、胺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与氨基酸能神经元。(三)突触1 .概念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接触点称突触。2 .分类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与电突触两大类。通常所说的突触指化学突触。3 .结构突触(化学突触)分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与突触后成分三部分。突触前成分的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突触囊泡,囊泡中含有神经传递质;突触后膜的表面有受体。化学突触就是神经冲动呈单向传导的重要结构基础。三、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散布于神经元之间,种类较多,分中枢与周围两类。神经胶质细胞无传导功能。(一)中枢神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主要
28、有三种类型,即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二)周围神经胶质细胞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称施万(Schwann)细胞,它沿神经元的突起分布。四、神经纤维与神经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其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分为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两种。(一)有髓神经纤维1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有髓神经纤维中央为神经元的突起,周围包有髓鞘与神经膜。髓鞘的神经膜有节段性,每一节段有一个施万细胞,节段问有郎氏结,相邻两个郎氏结之间称节问段。2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缠绕而成。(二)无髓
29、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较细,无髓鞘五、神经未梢神经未稍就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它终止其她组织或器官内。根据功能,神经未梢可分为两类,即感觉神经末梢与运动神经末梢。(一)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就是感觉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实际上它就是感觉器,可细分为游离神经末梢与有被囊的神经末梢。1 .游离神经末梢呈树枝状,多分布于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中,主要感受痛觉。2 .有被囊的神经末梢包有结缔组织被囊,有如下几种类型:3 .(1)触觉小体:呈椭圆形,分布于真皮的乳头层,与触觉有关。(2)环层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布于真皮深层等处,能感受压力与振动的刺激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3)肌梭:呈梭形,分布于
30、骨骼肌,能感受肌纤维的张力变化与运动的刺激,属本体感受器。(二)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就是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布于肌组织与腺,可支配肌纤维的收缩与腺的分泌。分布于骨骼肌的运动神经末梢称运动终板,也称为神经肌接头,具结构与突触相似。第三章运动系统教学内容: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2、掌握骨的分类、形态与骨的构造。3、掌握骨的化学成份与物理特性。4、掌握骨连结的形式与关节的基本结构。5、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形成的主要结构与功能。6、掌握颅的组成,各骨的名称、部位与颅的整体观各面的主要结构。7、掌握四肢骨的组成与主要结构。8、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骨盆、牌关节、膝关节与踝关节的组成、特点及
31、功能。9、掌握面部、颈部、躯干与四肢主要肌的名称、位置与功能。10、掌握帽状腱膜、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与股三角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组成,具有支持人体、保护体内器官与运动的功能,在运动中,骨就是杠杆作用,关节就是枢钮,骨骼肌为动力器官。第一节骨与骨的连结一、概述(一)骨总论1、数目成人骨有206块。2、分类(1)部位分类:躯干骨、颅骨与四肢骨。(2)形态分类:长骨、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3、骨的构造(1)骨质:即骨组织,分骨密质与骨松质两类,其中骨密质致密坚实,耐压性强。(2)骨髓:人有两种骨髓,分为黄骨髓与红骨髓,其中红骨髓主要分
32、布于骨松质的小梁间隙内,其中骼骨、胸骨与椎骨等处的红骨髓,终生保存。(3)骨膜除关节面外都被有骨膜,内含有丰富血管、神经与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营养与修复再生都具有重要作用。4、骨化学成份及物理特性由有机质与无机质两类构成,新鲜的成人骨有机质约占骨重的1/3,无机质约占2/3,所以骨不仅具有很大的坚硬性而且又有一定的弹性与韧性。幼儿的骨有机质较多,所以小儿骨容易畸形;老年人的骨有机质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少,无机质较多,故老年人容易骨折。5、骨连结(1)直接连接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直接相连,特点就是比较牢固、活动较小,如颅骨之间的缝,椎骨之间的椎间盘。(2)间接连接:又称滑膜关节或关
33、节。连接处的特点:有间隙,活动性大。1)关节基本结构关节面:就是指构成关节各骨的邻接面,表面覆盖有透明软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分为外层纤维膜与内层骨膜。关节腔:由关节囊与关节软骨组成的密封腔、呈负压,含有少量滑液、对关节具有润滑作用。2)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半月板与关节唇。3)运动的形式:屈与伸,内收与外展,旋内、旋外及环转。二、躯干骨的连接躯干骨为51块,由椎骨、胸骨与肋组成。1、椎骨数目1)成人:共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月椎5块、鼾骨1块、尾骨1块。2)幼儿:共33块:其中鼾椎为5块,尾椎4块,其余同成人。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2)一般形态1)椎体:位于椎
34、骨的前部,呈圆柱状,就是承受压力主要部位。2)推弓:位于后部、呈半环状,两端与椎体相连称椎弓根。3)椎间孔:由椎骨的上、下切迹构成,有脊神经通过。4)椎管:由全部椎骨的椎孔相连而成,容纳脊髓。(3)各椎骨的形态特征1)颈椎横突有孔,棘突分叉。第一颈椎就是寰椎、无椎体与棘突。第二颈椎称枢椎,椎体上面有一个向上的齿突。第七颈椎称隆椎,棘突特别长、不分叉,时计数椎骨的重要标志。2)胸椎有肋凹、棘突较长,呈叠瓦状向后下倾斜。3)腰椎椎体特别大,棘突呈板状。4)鼾骨:呈三角形,有5块鼾椎融合而成,其背面中央有鼾管,其管的下口称鼾管裂孔,两侧各有一向下的突起称鼾角。5)尾骨:由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下端
35、游离。2、椎骨的连接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周围的纤维环与中央的髓核构成,其后外侧部缺乏韧带加强,具纤维环破裂的好发部位。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2)韧带:连接椎骨的韧带有三条长韧带与两条短韧带,俗称“三长两短”。1)长韧带:即前纵韧带、后纵韧带与棘上韧带,贯穿脊柱的全长。2)短韧带:即黄韧带与棘间韧带,故椎管内穿刺从后向前依次要穿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与黄韧带。3)关节:主要有关节突关节、寰枢关节与寰枕关节。3、脊柱整体观(1)前面观:可见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但从鼾骨耳状面又逐渐缩小。(2)后面观:可见棘突纵行排列成一条直线,呈叠瓦状排列,其中胸椎斜向后下方,腰椎水平,临床行
36、椎间穿刺应注意进针方向。(3)侧面观:见脊柱有4个生理性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与鼾曲,其中颈曲与腰曲凸向前、胸曲与鼾曲凸向后。脊柱的运动1)运动的特点:相邻两上椎骨之间运动幅度较小,但整体动运幅度较大。2)运动的形式:可作前屈、后伸、侧屈与旋转运动。4、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与1块胸骨构成,具有支持与保护胸腹腔脏器与参与呼吸功能运动。(1)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与剑突构成,其中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常作为计数肋的标志。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共12对,第1肋软骨与胸骨柄相连,第2-7肋软骨与胸骨体各肋切迹构成胸肋关节,第8-10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形
37、成肋弓,两侧肋弓构成的夹角称胸骨下角。(3)胸廓整体观1)形状:呈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形,上窄下宽。2)胸廓上口:由第1胸椎、第1对肋及颈静脉切迹共同围成。3)胸廓下口:由第12胸椎、第12对肋、第11对肋的前端、两侧肋弓及剑突共同围成。4)胁间隙:即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胸廓的运动1)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胸廓前后径与横径的增大或缩小,使胸腔容积增大或减小,在呼吸肌的作用下,参与呼吸运动。2)运动原理:当吸气肌收缩时,肋前端上举、胸廓扩大、引起吸气,当吸气肌收缩或胸廓弹性回缩时,肋前端下降,胸廓缩小,引起呼气。三、颅骨及其连结(一)颅的分部及组成1、分部(1)脑颅:8块颅骨。面颅:15块颅骨组成。2
38、、组成脑颅:顶骨2、颍骨2、额骨1、枕骨1、蝶骨1、筛骨1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新教案面颅:鼻骨2、泪骨2、颤骨2、腭骨2、下鼻甲骨2、上颌骨2、下颌骨1、梨骨1、舌骨11)下颌骨:下颌体与下颌支,下颌体的前部两侧有须孔,上缘有下牙槽;下颌支的内面有下颌孔,下颌上部粗大称牌突,与下颌关节窝组成下颌关节。下颌支与下颌体共同形成向后下的钝角,称下颌角。2)舌骨:舌骨体、大角、小角。(二)颅整体观1、颅的顶面:主要结构有冠状缝、矢状缝与人字缝等。颅卤:新生儿的颅盖骨骨化尚未完全形成,骨与骨之间有结缔组膜构成有前卤与后卤,闭合时间分别就是1-2岁,与出生后不久。2、颅底内面观:从前向后分为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3、颅底外面观:分前后两区,主要结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师申请书
- 工伤补助申请书范文
- 2025年度井盖生产设备维修保养合同
- 护士申请调科室申请书
- 2025年度物流园区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展位装修工程环保评估与整改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合作社个人借款合同范本:农村文化传承保护合作
- 工商信息申请书
- 2025年度婚前房产合伙购置房产保险协议
- 2025年度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研发与应用承包合同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完整版)
- 2025年有机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电子版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二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克勤克俭、厉行节约”PPT课件:如何过“紧日子”
- 项目配置管理计划范本(完整版)
-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
- (高清版)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 生物质发电厂燃料收、储、运方案
- 游戏机卡伦刷卡系统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