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苏教版化学2专题1教学设计_第1页
新课程苏教版化学2专题1教学设计_第2页
新课程苏教版化学2专题1教学设计_第3页
新课程苏教版化学2专题1教学设计_第4页
新课程苏教版化学2专题1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化学2参考教案(教学设计)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一、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在化学1的基础上,学生已对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所了解。本单元则较为系统地学习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的重要原理和规律。本教案侧重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理解: (1).科学家得出元素周期律所用的思维方式与方法。重点有归纳与演绎。 (2).利用原子结构更好的学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3).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典型应用示例,认识科学理论的应用价值。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及相应的规律,并能用原子

2、结构示意图表示上述元素的核外电排布。(2).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核外电排布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3).了解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结构及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及规律。2.过程与方法:(1).利用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钠镁铝的活泼性顺序、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变化趋势、同周期元素化合价上升等,学习归纳思维方法。(2).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习演绎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发现简史,学习科学研究中的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教学重点:(1).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

3、2).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5.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三、教学过程板书 第一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问题情景 画出1-18号所有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问题与探究 按某些共同特征,将上述18种元素分组,说明你分组的依据及优势(注意:不能与图1-2重复)例如:可以按核外电子偶数分组,可以按单质状态分组。小结 科学理论来自于客观事实。但科学理论在被证实之前,会有很多瑕疵,从简单到复杂,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发展路线。问题与讨论 图1-2中核外电子排布依据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板书1.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规律(1).核外电子依据电子能量的高低不同划分电子层(K、L、M、N、O、P、

4、Q或n=1、2、3、4、5、6、7)。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层能量高。(2).电子总是尽先占据能量最低的电子层。(3).各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1、2、3)(4).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思考(1).依据上述规律解释 Na 为什么不是?(2).上述规律能否解下列现象。(见表1-1)X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什么不是或答案(1).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2).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上述规律只是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中的主要几条。各规律之间在同一原子中互相不冲突,即科学理论解释自然现象时,不能有互相矛盾之处。思考与讨论(1)、依据图1-2分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有什

5、么区别。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少。但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不一定是金属元素。(2)、依据Na、Mg、Al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其金属的活泼性关系,预测Li、Be的金属性强弱。(上述结论可以推广到所有元素吗?)(3)、依据几种常见元素C、N、O、Na、Mg、Al、P、S、Cl等,讨论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作业已知铁原子、亚铁离子、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下图所示:、 、。说明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无冲突?板书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律问题与探究分析1-18号元素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与核电荷数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与讨论画出一个直角坐标,把1-18号元素的核电荷及其最外层电子

6、数,标在该直角坐标中,然后把这些点逐一用线条连在一起。(1)、说明你所画出的图包含的信息及化学意义。(2)、该图能否说明各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具有规律性?板书1.原子序数: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编号。思考题指出自然界有那些现象具有循环重复的特征。说明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特征。2.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具有周期性变化: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逐渐增加到8(HHe为12)。这种重复在现有全部元素中无一例外。问题与讨论在一个直角坐标中,把表1-2中各元素的核电荷及其原子半径标出,并用线条连接。把所得到的图与前边所画的图(核电荷-最外层电子数)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结论核外电子

7、排布与元素原子半径均呈现周期性变化,且二者之间呈对应关系。板书元素原子半径,随其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问题与讨论在一个直角坐标中,标出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核电荷数,并用线条将各点之间连起来。所得图与前边二个图做对比,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主要化合价均呈周期性变化,且二者之间呈对应关系。板书3.元素主要化合价随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作业(1)、为什么研究元素原子半径及其化合价时,都把稀有气体元素排除在外?如果把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及化合价与其他元素一同研究,则上述规律应如何修改?(2)、总结一下3-9号元素,11-17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说明这两组元素化

8、合价有什么不同之处?板书 第三课时 元素周期律问题与情境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这对元素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表现出相应的周期性。问题与探究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也呈周期性变化。 哪些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 得出这一结论用的是什么方法?板书4.金属性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实验探究1分别完成钠、镁、铝与水的反应。如果不反应,可以将镁、铝表面的氧化物除去并加热。板书 剧烈反应 微弱反应与水不反应(无现象出现)思考与讨论上述反应可以说明Na、Mg、Al的金属性顺序吗?这一结论与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在说明问题上,哪一种方法更为准确?

9、结论上述反应中钠、镁分别失去一个电子、二个电子,都做还原剂。从反应的剧烈程度看,失电子能力:钠镁。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用到具体半径数据,属定量方法。金属活泼性的比较,无法用数字比较,属于定性研究。实验探究2但如用金属单质与水反应,区分镁、铝的金属性,差别并不明显。现改为用镁,铝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研究相应的差别。板书Mg + 2HCl = MgCl2 + H2 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更剧烈。结论上述反应说明镁比铝更易失电子,金属性更强。思考题(1)、上述研究钠、镁、铝的金属性初步得出的结论为,金属活泼性顺序为钠镁铝。把这一事实与碱性强弱顺序氢氧化钠氢氧化

10、镁氢氧化铝对比,可得出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如何验证这一对应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性?(2)、初中所学的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预测金属元素之间相互能否置换。但对钠、镁、铝之间的相互置换却无法用实验加以证实。试讨论可能的原因。板书金属性越活泼,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小结金属活泼性比较的几个指标。(1)、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比较的反应的差别。(2)、 金属元素之间的置换。(3)、 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板书5.元素非金属性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问题与讨论依据以下事实(1)硅、磷、硫、氯气等与氢气的反应差别,(2)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结合原子结构知识,合理解释元素非金属顺序:硅磷硫氯。

11、思考与讨论已知硅、磷、硫、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硅酸磷酸硫酸溴碘。(4) 、它们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氟氯溴碘。(5) 、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氯溴碘。结论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失去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思考题根据氮、磷、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对以下各物质的性质排序(1)热稳定性:PH3、 NH3、AsH3。(2)酸性强弱:H3PO4、 HNO3、H3AsO4。作业砹,原子序数85,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元素,化学符号源于希腊文,原意是“不稳定”。化学性质

12、与碘类似。试较为详细地描述其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等,并与其它卤素加以比较。板书 第五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思考与讨论依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1)、主族元素,副族元素所在的区域。(2)、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所在的区域,以及二者的分界线。(3)、了解过渡元素,所在的区域及其核外电子排布特征。问题情景铝,硅处在第三周期的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两侧。处于该分界线二侧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问题与探究已知有如下反应式: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13、 2H22Al + 6HCl = 2AlCl3 + 3H2Si + HCl= 不反应。3S + 6NaOH = 2Na2S + Na2SO3 + 3H2O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依据上述反应事实,解释铝,硅是否同时具有金属性与非金属。结论:铝的金属性较为明显。铝、硅、硫、氯单质均可与碱反应。铝、硅单质与碱反应有氢气产生,明显不同于硫、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说明它们有一定的非金属性。问题与讨论为什么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集中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两侧?结论金属一般是导体,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石墨等少数非金属单质例外)。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两侧的元素

14、,既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又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故其单质适合制造半导体材料。问题情景门捷列夫据其提出的元素周期律,所画出的元素周期表,尚有许多空格。他认为这些空格是一些有待发现的未知元素。例如,门捷列夫预测的类铝、类硅元素的有关资料如下:类铝(1871年门捷列夫的预言)镓(1875年布瓦博德朗发现镓后测定)1、原子量约为682、比重约为5.9-6.03、熔点应很低4、不受空气的侵蚀5、将在酸液和碱液中逐渐溶解6、其氢氧化物必能溶于酸和碱中7、能生成类似明矾的矾类8、可用分光镜发现其存在1、原子量为69.722、比重等于5.943、熔点为30.150C4、灼热时略起氧化5、在各种酸液和碱液中逐渐溶解

15、6、氢氧化物为两性,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7、能生成结晶较好的镓矾8、镓是用光谱分析法发现的类硅,门捷列夫15年前预言1886年德国人温克勒尔发现锗的实际值1、原子量约为722、比重约为5.53、氯化物比重大约是1.91、原子量为72-732、比重等于5.473、氯化物比重1.887上述现象表明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能预测未知的事实。问题与讨论各种化学现象中,存在一个重要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试指出如何根据原子结构的特征,确定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结论元素电子层数较多,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则金属性较强;元素电子层较少,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则非金属性较强。思考题元素

16、周期表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当物质的某些性质在数量上发生改变,到一定程度后,这些性质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在周期表中,找出对应的现象。结论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增多,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增多,元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作业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提出了八音律。他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成表,发现元素的性质有周期性的重复,第八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近。下表选取了其中的三个纵列。试指出:(1)该表与课本中元素周期表的的主要差别,(2)该表前三个纵列中的缺陷。H1F8Cl15Li2Na9K16G3Mg10Ca17Bo4Al11Cr18C5Si12T

17、i19N6P13Mn20O7S14Fe21教学反思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既是本单元的精髓,也是本单元教学的最大难点。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单元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元素按最高正化合价递增排列的是:ANa 、F、N BLi、CCBe、Na、Mg D Al、C、N2、下列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呈两性的是:ASi BMg CAl DS3、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H2SO4 BHClO4 CH3PO4 DHNO34、按热稳定性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氢化物是AH2S、NH3、SiH4 BH2S、HCl、HFCH2O、H2S、HCl DCH

18、4、NH3、PH35、下列各微粒中, 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ANa和Na+ BN2 和 CO2 CNH4+ 和 H3O+ DH2S 和 H2O 6、某短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A 第1、2或3周期元素B最高正化合价为+2 CIIA族元素 D金属元素7、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A右上方 B左下方 C右下方 D左上方8、主族元素R可形成化学式为NaRO3的一种盐,则R一定是AF BN C第五或第七主族元素 D一定是第五主族元素9、A元素的阳离子、B元素的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元素原子序数大小是:ABABAB CB=A DA=B+210、R原子序数是15,

19、下列关于R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R是第二周期第A族的元素BR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CR的氢化物分子式是RH3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11、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AI、Br、ClBAl、Si、PCO、S、NaDC、N、B12、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最少的微粒是AO BAr CNa+ DMg 13、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族,下列关于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H2SeO4是一种弱酸 BSeO3是酸性氧化物C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弱 DH2Se的热稳定性比HCl强14、有X、Y两种主族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

20、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X的阴离子还原性,比Y的阴离子强 15、A、B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化合物,则A和B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11和8 B12和17 C11和16 D 8和12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二、填空题17在MgCl2与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现象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继续加入N

21、aOH溶液直到过量,有_现象,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上述实验说明,Mg(OH)2、Al(OH)3碱性强弱的顺序是_ _。18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其负化合价为_。某元素R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19书写下列微粒的电子式:(1) NH4+:_;(2) CO2:_。三、推断题:(共30分)20.有 A、B、C三种短周期元素。A+是质子;B的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在同族元素中其氢化物最稳定;C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B的价电子数的3.5倍。试推断:这三种元素分别是:A_,B_。(用元素符号表示)C元素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四、计算题(本

22、大题共14分)21.主族元素R的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2倍,R在其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320/0。已知R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试通过计算,确定R元素在周期中的位置。 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DCBBCAAC910111213141516AACDDCBB二、填空题17产生白色沉淀,Mg2+2OH-=Mg(OH)2 Al3+3OH-=Al(OH)3,沉淀部分溶解,Al(OH)3OH-=AlO2-+2H2O,Mg(OH)2 Al(OH)3.18. 2 , R2O5 19.(1) (2) 20. A H ,B C 。 SiO22OH-=SiO32-+H2O 。三、计算题21第3周期第

23、六主族。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标要求】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2.知道离子键,共价键及其形成,知道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知道离子,分子,原子可以分别构成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3.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4.学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共价键以及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会用结构式表示共价健以及共价分子。了解可以用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表示分子结构。【教材分析】本单元帮助学生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重点解释离子键和共价键,学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不同的分子间作用力各不相同,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影响。本单元从

24、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入手,引入离子键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的原子间能形成典型的离子键。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来形象的表示离子化合物,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在第二个内容中,从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氢入手,引入共价键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非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能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来形象的表示共价化合物,说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之间,它也是微粒之间的一种作用力,它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影响。教材中将分子间作用力和物质的溶沸点高低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有具体的认识。而且,教材中还介绍了氢键,使学生对一些特殊物

25、质的反常的熔沸点有所了解,从而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冰为何浮在水面上。学习这一单元,还将学习两种化学用语电子式和结构式,还将运用几种结构模型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和晶体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这些化学用语和模型的使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目标】(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力,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2)知道离子键、共价键及其形成,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3)会用电子式表达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组成和形成过程,理解离子化合物和离子键之间的关系,共价化合物与共价键之间的关系。会用结构式表示共价键以及共价分

26、子。了解可以用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表示分子结构。(4)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及其对物理性质的影响。(5)学会运用结构模型、化学用语进行化学的学习和研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的学习,增强对微观粒子运动的认识,提升在微观领域里的想象力,感悟微观世界的奇妙与魅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体会化学物质与自然界的关系。【教学思路】1. 物质的微观结构比较抽象,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强,在教学中应注意多运用比喻、化学符号、化学用语和化学模型等手段,将抽象的观念具体化、形象化,减少理解的困难。同时,让学生了解运用化学用语、模拟方法和结构模型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可以运用电子式来分析离

27、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突出了化学键形成前后微粒最外电子层结构的变化。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与离子化合物明显不同,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电子运动方式、原子相互结合方式的不同。用结构式可以形象、简洁地表示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方式、各原子的连接顺序和空间相对位置。原子相互结合是动态的过程,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电脑动画模拟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想象微粒运动的情景。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分子模型和晶体结构模型,通过自己动手来感受原子排列的空间位置,了解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认识微粒怎样在三维空间构成宏观物质。2. 本单元化学名词化学概念较多,化学键、离子键与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与离子键、离子晶体

28、,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共价分子等容易混淆。在教学中不能只从文字描述和定义来解释、说明,要注意结合具体实例的分析研究来介绍,帮助学生在使用中逐渐理解接受。此外,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深广度,不要随意提高学习要求。如:对于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只要求对照实例能说出晶体类型即可;不要求全面认识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差异;不要求学习离子键、共价键的特点和键参数;不要求区分极性键、非极性键等。3. 本单元所学的物质结构知识是非常粗浅的,只是对化学键理论作了最通俗的介绍。不要认为教材所介绍的化学键常识就是化学键理论的全部核心知识,希望它能说明各种分子的结构问题。也鉴于这一点,许多结构问题教材中只是点到为

29、止,不作详细说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把握好分寸。【课时安排】 离子键 1课时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离子键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离子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离子键的学习,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情感与价值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教学重点】离子键,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 电子式的书写【教学方法】 讨论、比较、归纳【教学过程】引入:提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它们分别是如何构成物质的?学生 1.原子、离子、分子等;2.原子、离子、分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先形成离子或分子,再由

30、离子或分子构成物质。补充举例 p12进一步 那么不同的微粒之间是靠什么作用力构成物质的?板书 一.化学键1.概念: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强调:直接相邻; 强烈的相互作用。2.分类:离子键、共价键。分析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例分析离子键的成因e-NaNa+ClCl-Na+Cl-思考 1.在氯化钠晶体中,Na+和Cl- 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抵消呢?板书 二.离子键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2.特点: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成键本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注: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思考 哪些微粒之间容

31、易形成离子键?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的原子之间(例如:大部分的IA、IIA族与VIA、VIIA族元素的原子之间)2.离子或离子团之间(例如:金属阳离子、NH4+与酸根离子之间)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C ) A.10与12 B.8与17 C. 19与17 D.6与14疑问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表示离子

32、键和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呢?板书 3.表示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表示原子; 表示简单离子; 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练习 写出CaO、MgCl2的电子式。小结阴离子Nn-阳离子Mm+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原子M活泼非金属原子N失去电子得到电子静电作用离子键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课后思考 如何用电子式表示OH、NH4+ 离子?课后作业 1、整理、归纳本节教学案 2、完成【单元练习】板书设计一.化学键1.概念: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2.分类:离子键、共价键。二.离子键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

33、电作用。2.特点: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成键本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注: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3.表示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表示原子; 表示简单离子; 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第二课时 共价键【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了解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过程与方法:通过共价键的学习,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情感与价值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教学重点】共价键及其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的表示方法【教学过程】引入:回顾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离子键

34、的概念及其形成条件。讨论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请思考,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学生 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无法发生电子的得失。补充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分析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播放动画:共价键,引出共价键的概念板书 三、共价键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2形成条件: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不活泼的某些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3共价化合物思考与交流1. 所有的由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吗?举例说明。2.

35、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区别。板书 4表示方法:电子式a.共价分子; 例如:Cl2;Br2; O2; N2;。b.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例如:H2O;HF。课堂练习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CO2 ;CH4 ;NH3设问 在有机化合物中,构成物质的原子数目较多,用电子式表示起来相当麻烦,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共价分子呢?板书 表示方法:结构式:用“”表示共用电子对,不用表示未成键电子课堂练习 用结构式表示下列化合物:CO2 ;CH4 ;NH3其他方法球棍模型,比例模型板书 5.共价键的类型: 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表3-1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比较非极性键极性键概念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不

36、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不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成键原子电性电中性显电性形成条件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小结 列表对比离子键和共价键表3-2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成键性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实例NaCl、MgOHCl、H2SO4课后作业 1、整理、归纳本节教学案 2、完成【单元练习】板书设计三、共价键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7、,叫做共价键。2形成条件: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不活泼的某些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3共价化合物4表示方法电子式a.共价分子; b.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表示方法结构式:用“”表示共用电子对,不用表示未成键电子其他方法球棍模型,比例模型5.共价键的类型极性键; 非极性键; 配位键。第三课时 分子间作用力 【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的成键特点,知道不同的共价键的键能是不同的,能说明键能对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某些化学反应活泼性的影响2、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于分子晶体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3、学会运用结构模型、化学用语进行研究和学习【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的成键特点、分子

38、间作用力和氢键【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的成键特点【教学方法】模型、模拟动画【教学过程】提问 大千世界存在的元素大约有多少种?你们估计存在的物质种类大约又有多少种呢?讲述 在众多物质中,有机化合物占了很大一个比重,绝大多数的物质是有机物,而且每年合成的新物质几乎是有机物。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碳原子的结构有很大关系。讨论 下面我们同学写出碳原子的电子式,从碳原子的电子式上你就有可能看出其中的原因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总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分子内部相邻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那么分子之间是否也有相互作用呢?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呢?小结分子

39、间作用力是 _,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 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讲述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和对应物质的分子量成正比。另外: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德华力。讨论 p16问题解决1.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差异2.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例题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不同的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例题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减低C.F2、

40、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H2S 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提问我们都知道在相同的状态下,固体的密度一般比液体的密度大,但水结冰后其密度反而变小,这是什么原因呢?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6页的拓展视野部分,了解一下氢键的知识。小结 氢键是 。讨论 氢键的存在和作用。课堂小结 表3-3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概念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作用范围分子或晶体内分子之间作用力强弱较强与化学键相比弱得多影响的性质主要影响化学性质主要影响物理性质(如熔沸点)课后作业 1、整理、归纳本节教学案 2、完成【单元

41、练习】板书设计四分子间作用力1.定义:分子间存在的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2.特点:比化学键弱得多3.作用: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性等物理性质4.氢键的存在及影响【单元练习】1、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a2+Cl-2 B. Na+S-2Na+C. Mg2+O2- D. Na+F-2、下列性质可以证明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HNO3 BH2O和 NH3 CCaF2和 CsCl DCCl4和Na2O 4、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42、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5、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写出电子式B.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它的离子符号相同C.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加方括号表示D.电子式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6、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的能量将 ( )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一个升高,一个降低7、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NaOH、H2SO4、(NH4)2SO4 B.MgO、Na2SO4、NH4HCO3C.Na2O

43、2、KOH、Na2SO4D.HCl、Al2O3、MgCl2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硫酸分子中有H+和SO42-两种离子C.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D.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实质都是电性的相互作用9、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NH4ClB.H2SO4C.NaClD.I210、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食盐和蔗糖溶于水 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11、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

44、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C. 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 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12、下列氢化物在液态时,分子间不存在氢键的是 ( )AHF BH2O CNH3 DCH413、某化合物X2中,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电子总数为54,则X2的化学式为_,电子式为_。14、X元素位于A族,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60%,Y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X与Y能形成稳定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它是通过_键结合的,

45、它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为_ 。15、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卤素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溴化碘的电子式是_,它是由_键形成的_化合物。(2)溴化碘和金属镁反应的生成物属于_化合物,电子式为_(任写一种)。(3)溴化碘和水反应生成一种三原子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_ ,它是由_键形成的_化合物。16、分析下列化学式中画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填在横线上。A.NH3 B.H2OC.HClD.CH4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 。只有一个价电子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 。最外层含有一对未成键电子的是 。【教学资料】1、 著名的量子化学家鲍林美国著名的量子化学家鲍林(Linus Pauling,1901-1994)最早的成就,是创建近代化学键理论,揭示了化学键的本质。1925年,鲍林以出色的成绩获得化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系统地研究了化学物质的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