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排调二小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执教 王忠权教材分析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 26 课时。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本单元通过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探索光与色彩的秘密。第三单元:电和磁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联系,且

2、单元里还有一课电磁铁 ,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的。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本单元是学生认识心跳与呼吸,认识自己的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本单元内容设计主要围绕在观察中进行解释,在解释中积极思维,区分事实与解释的差异,认同并追求合理的解释展开。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时课题1.1太阳和影子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2、知道f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美。3、知道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意义。重点难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连续f的观测和记录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手电筒、竹蔑

3、、小标杆实践 活动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板书设计1.1太太阳运行,(自东向西)东南f西:阳和影子,高度高低气温气温高气温低影子影子知影子长自西向东西伊北伊东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第二周.导入新课1 、检查学生的上节课的观察记录。2 、提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习新课1 、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观察模拟实验讨论(1)进行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系的模拟实验。(2)小结:2 、讨论:(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3)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3 、总结影子的变化规律(边总结边板书)4、完成P62活动记录

4、教学反思第三周 第一课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1.2太阳钟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2、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号及其原理。3、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重点难点了解各种/、同形状、/、同国家、/、同制作方法的日密原理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教具图片、视频实践 活动玩有趣的手掌日密板书设计1.2太阳钟日密(也叫太阳钟)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讲述: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古代人也 很聪明,他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了很多计时工具。今天

5、我 们就来了解一下。(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1)太阳钟又叫日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观看视频学生尝试用手学日号计时制作太阳钟(2)认识地平日密、赤道日密。(观看视频)(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2、看手掌日密(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密,注意要面向正南方。(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密,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3、做太阳钟(1)谈话:既然古代的方法这么有效,我们也来制作太阳钟吧。(2)讲解制作太阳钟的方法(3)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4)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 标上时间。(5)提问: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三、

6、总结应用1 、小结课文。2 、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教学反思第三周第二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1.3昼夜交替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 、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2 、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3 、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重点难点探究昼夜艾化的成因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教具手电筒(或蜡烛)、地球仪实践 活动网上搜查各国与北京的时差板书设计1.3昼夜交替(24小时)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 、谈话:我们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在

7、晚上 20点,那么美国的观众是在什么时候收看的实况直播?2 、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思考3 、讲述:是的,美国观众是在早上 8点看的开幕式实况直播, 当我们是晚上时,美国正好是白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昼夜变化呢? 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模拟昼夜的成因(1)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同一时刻,地球上各个国家 的时间不一定一样,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2)学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围绕地球仪转 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特别注意观察南北极的光照 情况。(3)实验的时候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并注意观察同一时刻, 地球上不同国家的时间为什么不同,找出不同

8、时间的国家例子(4)学生汇报交流(5)小结:太阳不可能用24小时围绕地球转一圈,说明地球 上的昼夜交替不会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的结果,而地球自转一周所 需的时间则要短得多,因此昼夜交替只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2、介绍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1)讲述:人类很早就对昼夜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很多观点。(2)学生阅读教材P8 “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3)思考:阅读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法?(4)小结:科技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事业也是在争论中不断进 步的。三、课外作业学生实验汇报交流阅读教材网上搜索资料课后上网搜查世界各国与北京的时差。教学反思第四周 第一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课

9、题1.4看月亮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 、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2 、能设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重点难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教学 方法观察比较法、讲授法教具记录纸实践 活动观察月相的变化板书设计1.4看月亮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 、谈话:不同的日子里,月亮会有不同的形状,画出你记忆中 月亮的形状,并给它们排排序。02 、叫一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他学生在纸上画。3 、讲解:月亮圆缺的样子叫月相。画月亮二、学习新课1、观察模拟的月相义化。(1)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2)观察模拟的月

10、相义化。(3)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2、布置观察月相的任务,并要求给月相记日记。观察小组交流第四周第二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时课题1.4看月亮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 、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2 、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3、知道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意义。重点难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教学 方法交流讨论法教具视频实践 活动板书设计1.4看月亮月相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而形成的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导入新课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2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

11、观察记录。二、学习新课1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交流观察日记阅读(1)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2)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3)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 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2 、阅读P10下图: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 月相。三、总结应用(1)小结课文。(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教学反思班级五年级科目 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课题1.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 目的 和要求1 、通过调查身边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植物会产生影响。2 、能观察记录植物在f中的变化。重点难点知

12、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植物产生影响调查夜1日开花的植物教学 方法观察比较法、讲授法教具图片实践 活动设计花钟板书设计1.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一、导入新课:1 、生活中肩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 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 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美呢?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2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意见3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学生发表意见第五周第一课时影响。二、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 、观察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大中 不同时段的图片。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 化

13、?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2 、学生讨论并交流3 、提问: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吗?交流每个人的植物日记,给予表扬与鼓励。4 、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 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 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5 、谈话: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 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6 、阅读P12资料林奈和花钟7 、提问: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也编 制一个花钟呢?8 、学生分组根据课前调查的植物开花时间设计花 钟。(只要能表示大概时间就可以了。)9、小结:学生讨论交流阅读资料设计花钟教学反第五周第二课时班

14、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时课题1.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通过调查身边动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物会产生影响。2、知道动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重点难点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物产生影响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教学 方法观察比较法、讲授法教具图片实践 活动从收集的资料中选择常见的进行改变光照状况的实验,并做好记录。板书设计1.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讲述:今天我们继续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二、学习新课1 、昼夜对人的影响:(1)谈话:植物有生物钟,人类有吗?那么你们的生物钟是怎样的呢?(2)学生说说f 的作

15、息时间安#卜。(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3)小结: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启着类似的规律,都是按24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学生谈论自己的生物钟2 、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谈话: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 能不能举例说明。(2)观看收集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各自解释。(3)看书上P13页的图: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白昼 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夜间活动:蛾、猫头鹰、刺猬、蝙蝠。白天活动:狗、公鸡、蜜蜂。(4)提问:为什么它们会这样?(昼夜影响和环境的变化。)(5)谈话: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可以 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都干些什么?(调

16、查)(6)提问: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呢?(7)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方法。(可以举例启发学生思考,明确 调查须知,课后进行。)3、生物都有生物钟,你能不能改变它们的生物钟?(1)出示图片:夏天能看到菊花吗?冬天能吃到西瓜吗?为什 么?(2)学生发表意见,预测。(3)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交流,找结论。(4)小结:原来,当我们改变光照条件时,就能改变动植物原 来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能自己调节生物钟。 三、拓展作业从收集的资料中选择常见的进行改变光照状况的实验,并做好记 录。观察图片学生讨论探讨调查方法讨论预测教学反思第六周第一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课题2.1

17、光的行进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2、知道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重点难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图片、视频实践 活动课后探究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板书设计2.1光的行进光源:自己发光的物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 、朗读单元小诗,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呢?2 、谈话:光与我们人类后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对它也并 不陌生,请谈谈对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二、认识光源及其分类1 、观看视频:提问:光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哪些发光物体?2 、学生交流。(师把学生的汇报板书,引导学

18、生分析这些物体 是否都是自己发光)3 、小结:我们把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欣赏单元小诗欣赏视频学生交流4 、提问:请仔细观察教材P16插图,想一想,为什么选了这五 种光源?它们有什么代表性?5 、学生活动:把这些光源进行分类。6 、介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生物光源。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1 、谈话:光源发出光后,是怎样行进的?(板书课题)2 、学生看书上P17页的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四、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的想法对吗? 怎样验证自己的观点?2 、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怎样做这个实验?需要些什么材 料?(拿什么做光源?)

19、要注意些什么?3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实验现象。4 、小结: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5 、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五、课后拓展谈话:实验中我们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怎样呢? 请同学们回家设计实验进一步展开观察图片给光源分类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六周第二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时课题2.1光的行进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学会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2 、能够用语百和回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重点难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图片、视频、制作小孔成像的材料实践 活动制作小孔成像装置

20、板书设计2.1光的行进小孔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什么是光源?光是怎样行进的。二、初步认识小孔成像现象1 、谈话: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 趣的现象,是什么呢?请同学阅读课文 P18页的相关内容。2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可在黑板上回图解释)3 、指导学生动手尝试小孔成像实验。(1)谈话:原来光线通过小孔还能成像,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做复习思考阅读资料个小孔成像仪,好吗?(2)教师介绍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学生 阅读资料课本P18, 了解制作过程。)(3)学生制作小孔

21、成像仪,并玩一玩,试一试怎样在屏幕上呈 现一个的清晰的像。(4)学生评比交流,看谁制作的小孔成像仪成像效果好。4、小结:小孔成像的特点:(见板书)阅读资料学生制作交流评比三、巩固总结谈话:今天科学课上,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七周第一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课题2.2照镜子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 、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2 、知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 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难点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实践 活动课后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板 书 设 计2.2照镜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

22、左右相反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教学反思第七周第二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时课题2.2照镜子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 、会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2 、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画图解释。3 、知道反光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重点难点通过研究/、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潜望镜或万花筒、不锈钢汤匙实践活动板2.2照镜子书凸面镜中的像是正立的。设凹面镜中的像是上下颠倒计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一、导入新课提问:什么叫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什么?二、潜望镜1 、检查学生自制的潜望镜或万花筒。2 、学生评比

23、交流,看谁做得潜望镜或万花筒好3 、讲解:边画图边讲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三、曲面镜1 、谈话: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平面镜,如果把镜面弯曲,看到的像会有变化吗?2 、分组实验:观察不锈钢汤匙的两面,有什么发现?3 、讲述:汤匙的两面就是弯曲的镜子,一面是凸面镜,一面是凹面镜,而所成的像一个是正立的像,一个是颠倒的像。(教师板书)4 、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面镜和凹面镜?5 、学生汇报交流。四、巩固总结学生活动设计评比交流分组实验讨论汇报交流教学反思班级五年级科目 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2.3研究透镜教学 目的 和要求1 、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 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

24、弯折。2 、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同特点及 作用。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难点制作简易望远镜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教具凸透镜、凹透镜、玻璃杯实践 活动自制望远镜板书设计2.3研究透镜凸透镜)凹透镜聚光,散光放大作用缩小作用成倒立的像不能成像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第八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过放在水中的铅笔 吗?水中的铅笔看起来怎样了?在什么地方弯了, 为什 么会这样呢?2 、学生尝试解释所看到的现象。3 、讲解: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 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 的折射。二、研究透镜的形状特点1

25、、谈话:透镜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典型,老师给大 家准备了凹透镜和凸透镜,请大家通过目测和手摸,观 察它们的镜片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组观察、感知、交流3 、小结:像放大镜镜片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镜 片叫凸透镜。像近视眼镜这样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 凹透镜。三、探究透镜的作用。1 、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 呢?2 、学生讨论交流3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1:用透镜观察物体实验2:尝试透镜聚光。(提醒学生:千万不要用凸 透镜对着太阳看,一方灼伤眼镜。)实验3: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4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5 、小结:透镜的特点及作用。(见板书)四、制作望远镜1 、谈话:透镜在我们的生活

26、中应用十分广泛,你能举出实例吗?2 、学生看书、了解、交流。尝试解释现象分组观察讨论交流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结果学生交流3 、介绍:望远镜4 、指导学生制作望远镜。五、巩固总结提问: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教学反第八周第二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2.4七色光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实验探究法讲授法三棱镜、镜子、手电筒、水槽、彩色滤光纸实践活动2.4七色光板书设计三模镜 平行光线白纸屏红橙黄绿鱼靛攀新课教

27、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导入新课谈话:你们见过彩虹吗?它有几种颜色?分别是什么颜色?在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二、制造彩虹1 、谈话:你们想制造彩虹吗?怎样操作?2 、学生阅读课文P26制造彩虹的方案3 、学生分组活动:(1)用三棱镜。(2)把镜子放在水中。(两个活动任由学生选,可做一个,也可做两个)4 、交流实验现象,讨论: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5 、小结:太阳光由7种颜色的色光组成。(板书课题)6 、提问:还有哪些类似彩虹现象?(观察光碟、肥皂泡等)7 、谈话:你们知道是谁最先发现太阳光是由 7种颜色的色光组 成的吗?学生阅读学生分组活动讨论交流学生阅读8 、学生阅读课文P27

28、资料。9 、交流:牛顿伟大的发现为什么遭到激烈的反对?怎样说服别人?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10 、玩七色陀螺。(1)看图,学生交流怎样制作。(学生也可以课前制作好)(2)玩陀螺,观察有什么现象。(先预测会有什么现象)玩陀螺(3)讨论:从玩陀螺中你有什么收获?(4)小结: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认识到色光可以被过滤掉。1 、滤光实验。(1)学生参考课本P28做滤光实验。(2)学生实验并尝试解释。学生实验(3)小结:物体呈现什么颜色取决于它反射什么颜色的光。2、活动: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图案。(1)学生按要求活动,多观察几种图案。(2)汇报交流:有什么发现?汇报交流(3)小结:彩色滤光

29、片只能透过其呈现颜色的光。四、课外拓展课后用喷雾器来制造彩虹。(注意要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着太阳用喷产器朝空中喷水。)教学反思第一课时第九周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3.1简单电路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2、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3、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重点难点学习连W个简单电路。画简单的电路图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教具电池、导线、小灯泡、开关实践 活动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板书设计3.1简单电路学生活动设计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导入新课、谈话:2 、提问:3、讲解:、学习新课(出示电池)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30、它有什么用途? 电池能够提供什么?电池是一种电源。回答问题1、介绍简单电路元件:讲解: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 子,里面有:电池盒一一上面有十、-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一一用来传输电能;小灯泡一一也称为小电珠;灯座一一用于 插放小灯泡。2 、连接电路:(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2)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连接电路并画 出实物图(3)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3、分析连接后的情况:(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3)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4)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31、。(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板书:回路)4、开关的认识:(1)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4)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5)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 条通路。(板书:通路。)(6)我们把这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 一条闭合电路,电流/I能通过。5、指导画电路图:(1)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回“电路 图”的方法。(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3)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

32、符号表示的电路图。6、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1)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个小小设计师来 设计电路吗?(2)红绿灯的研究: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3)设计电路并画出来。(4)用材料试着组装。(5)汇报总结活动。三、拓展: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 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 成的。我们还可以思一下这些问题:1、如果将灯泡换成具他用电器会怎样?(1)学生说说个人的想法。(2)放入发光器,试一试。(3)汇报实验的结果2、我们能够让小电珠变得更凫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试一试,汇报一下。四、总结:通过

33、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 原理和构造。体会电流回路设计电路组装电路学生实验并汇 报实验结果教学反思第十周第一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3.2导体和绝缘体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2、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3、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重点难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电池、开关、小电珠、导线、待检测物体实践 活动中中书设计3.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 、接个简单的电路

34、(T电池、一颗灯泡),提问:你认 为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有什么样的条件?2 、谈话:拉开导线,如果要在他们之间加一段东西,使灯泡仍 然能亮起来,你会加入什么?二、学习新课1 、初步了解一些能够导电的物体(1)加入一些别的小物品连接导线两端,灯泡会亮吗?(2)让我们列出的身边的小物品,预测一下,把哪些小物品放 入电路中,能够让电路通畅?(3)分组实验验证,要求学生填写活动记录:(4)汇报交流(5)我们把像铁钉、钢尺之类的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 橡皮、木头等/、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作绝缘体。3、研究水是否能导电分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1)各种各样的水能够导电吗?你想到了哪些水?(2)怎样设计水是否能导

35、电的实验?分组讨论。(3)学生汇报总结研究水的导电性的实验步骤。(4)小结:有的水容易导电,有的水不容易导电。4、安全用电:(1)谈话:人体是导体吗?(2)看课本P34页的例子:感反开天和电笔。(3)电力给我们带来了能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如果我们 不能够合理的使用,就会被电击伤。看书本,说一说,这些行为错在哪里?(4)电线杆上不晾衣衫;高压电线下不放风筝;不用湿手触摸 电灯泡;不将大量的用电器插在一个接线板上;注意触电的标志。5、了解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1)除了这些之外,还启一些物体材料,其导电性能在导体和 绝缘体之间,叫做“半导体”。半导体技术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比如 我们听的收音机里面

36、的核心元件就是半导体。(2)你能说出哪些和电打交道的工具?(3)展示:电笔、黑胶布、插头、插座、开关、闸刀等,辨认 名称。(4)它们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分Q下这些材料的导电性 能?想一想,一种工具,为什么要用两种材料去制造呢? 三、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对导体和绝缘体有了f的了解,并知道了它们在生 活中的用处,这些知识可以保护我们不受电的危害。切记: f 要 安全用电!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反思第十一周第一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3.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能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2、能利用简单表格记录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到的现象做出推理。3、意识到合理安排检测顺

37、序的优点。重点难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讨论法教具暗盒、小电珠、导线、电池实践 活动检查 板书设计3.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小电珠/、穴不通小电珠江J通了小电珠变暗了 通了,但是增加了用电器小电珠艾凫J是增加了电池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 、提出问题:老帅手握两根电线,其中一根断了,怎样判断是哪一根?2 、学生讨论交流并验证猜测二、学习新课(一)判断暗盒里的电路的方法1 、提问:这些暗盒的秘密都在里面,外面只有一些接头,今天 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暗盒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秘密。但在研究暗盒的 过程中你们必须遵从

38、卜面两个条件:(1)不允许打开暗盒。学生讨论交流(2)里面都是电路元件,就用断开的电路作为检测器。2、谈话:你觉得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暗盒(演示)对演示的结果作初步的分析:这样检测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暗盒 的两点之间会有什么电路元件?3、分组探究暗盒的秘密(1)要求:四人一组,合作研究并分析、记录。(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类困难。4、总结分析活动(1)在用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时候出现了哪些情况?板书列出各类情况(不凫、更凫、凫J)(2)整理活动记录,画出暗盒里的电路图(3)打开暗盒,与自己的电路图作对比,你能给自己评多少分?(二)总结:今天的活动非常肩趣,同学们分析得很出色,灵活运用了以前

39、学过的知识,今后,希望你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和领域。观察演示实验分组探究暗盒画出电路图教学反思第十二周第一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3.4研究磁铁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知道不同形状磁铁的名称。2、能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3、能利用磁铁的性质制作指南针及磁铁玩具。4、知道磁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重 点 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难点 自制水浮式指南针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条形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大头针3.4研究磁铁实践 活动 检查 板磁铁的性质:1、吸铁的性质2、指南北的性质(南极S北极N)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40、学生活动设计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各种磁铁探究活动一、导入新课1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你们想 看吗?2 、演示唐老鸭磁性玩具3 、提问:唐老鸭为什么会翩翩起舞呢?二、学习新课(一)识各种形状的磁铁:1、展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认识这些磁铁的形状。2、用比较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分别是:条形、马蹄形、环 形、菱形。(二)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1、吸铁的性质(1)、谈话: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铁块,它们都有一种本领,猜猜 看它们有怎样的本领呢?(2)、探究活动:分发:磁铁一块、回形针六枚、小试管一只要求:用磁铁去吸引回形针,看看你能在几种情况下把回形 针吸起来?(3)小结:磁铁连续吸铁,也

41、能隔着物体吸铁。2、指南北的性质(1)提问:磁铁各部分的吸力相同吗?(2)演示用条形磁铁吸引碎铁屑,观察现象(3)讲述:磁力最大的部位称为磁极。(4)提问:磁极有方向吗?玩,说说现象。用悬浮法和悬 挂法研究、观察。(5)小结: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南极 S北极N(6)阅读P39资料3、磁铁的磁极(1)谈话:了解了磁铁吸引铁的本领,现在我们加入另一块磁 铁,看看你是否有新的发现,或者有别的玩法?(2)学生体验活动。(3)提问:加入了一块磁铁后,你肩什么新的发现呢?(4)小结: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三)研究磁化现象1 、用磁铁的一极在缝衣针上沿着同一方向摩擦 20次以上2 、把磁化后的缝衣针插在

42、小块塑料泡沫中央,放在水面上, 观察她的指向。(四)磁铁的应用:1 、磁铁有这么多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2 、观察P41图片,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阅读资料学生体验活动自制指南针观察图片教学反思第十三周第一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课题3.5电磁铁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2、能够做一个电磁铁并能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3、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规律。重点难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探究磁极变化的因素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讲授法教具铁钉、导线、电池、指南针、大头针实践 活动中中书设计3.5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

43、极是可以改变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 、谈话:(出示长铁钉):它能变成一个像磁铁一样能吸引铁的 工具么?你肩什么样的办法?2 、老师能让它变成一根磁铁,你们相信么?3 、演示制作电磁铁, 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4 、谈话:你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磁铁么?请给这个磁铁取一个 名字。(板书:电磁铁)二、制作电磁铁1 、谈话:你们想制作一个像老师一样的电磁铁么?2 、教师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 、学生进行制作活动。教师指导制作电磁铁观察演示制作电磁铁4 、学生玩电磁铁5 、提问: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磁铁和电磁铁

44、有什么不同呢?6 、小结: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三、电磁铁的两极1 、谈话:我们通过刚才的比较,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特点。2 、用磁针测一测你的电磁铁的两极。再和其他小组的电磁铁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3 、你能解释一下你发现的现象的原因么?怎样才使你们的两个电磁铁磁极相同么?请比较一卜两组组装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4 、小组活动,要求:改进组装的电磁铁,使同组两个电磁铁磁极一样。(相同的小组则改变成/、同)5 、小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 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四、扩展探究如果电磁铁钉帽是北极,那么,改变缠绕方向和电池的正负极以后,电磁铁的钉帽

45、是什么极了?学生玩电磁铁测电磁铁的两极小组活动学生假设实验验证教学反思第十三周第二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时课题3.5电磁铁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能通过探究性实验,概括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 线圈的匝数肩关。2、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知道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知道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讨论法教具电池、铁钉、电线、回形针实践 活动川书 设计3.5电磁铁影响电磁铁磁力人小的因素:电池电量线圈匝数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复习电磁铁的基本性质一、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1 、比

46、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2 、预测一下,你们的电磁铁要增强磁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3 、学生讨论汇报4 、板书预测的结果:导线圈数、电池多少、铁钉规格等三、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1 、你能根据自己的推测设一个实验来试试看吗?2、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1)只能改变一个单一因素。复习预测影响磁力小的因素(2)如何改变这个因素。3 、学生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4 、学生总结汇报;5 、小结:影响电磁铁磁力人小的因素:电池电量、线圈匝数6 、提问:你通过实验,发现你猜测的因素和电磁铁磁力大小有关么?四、电磁铁的应用阅读P44的资料及图片,了解电磁铁的用途学生探究活动阅读资

47、料教学反思第十四周第一课时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4.1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2、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后关。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重点难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教学 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教具秒表实践 活动测量呼吸和心跳川书 设计4.1测量呼吸和心跳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 、谈话: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请两位同学 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

48、状态下,如果让他 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呼吸加快、心跳加速、 气粗)2 、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大腿和 身体呈90 °夹角)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动。(计时 1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 化?3 、提问: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肩这样的感觉吗?4 、谈话:运动后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运动后 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 知道呢?(进行测量)5 、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板书 课题)二、自主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1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

49、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1)谈话: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止确 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2)学生讨论并汇报。(3)老师示范: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4)学生用手摸、听、测脉搏(5)谈话: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 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 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6)记录测量的数据。填写活动记录,算出平均值。(7)汇报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2、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1)谈话:安静状态卜.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我们一 起测量运动状态卜呼吸和心跳的次数。(2)

50、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3)学生汇报所测数据。(4)学生比较以上两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5)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说出具体数据)三、拓展活动:1、谈话:通过我们的测量和发现,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的?2、提问: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就会加快?填写活动记录比较并汇报交流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十四周班级五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4.2肺和呼吸教 目 和 求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4、知道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认识肺、气管

51、、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实践活动准确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澄清的石灰水、烧杯、吸管、自制肺活量测量瓶4.2肺和呼吸设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计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 、提问: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你知道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是呼吸器官吗?(板书:呼吸)学生汇报:鼻子、肺2 、讲述: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呼吸器官吧!(强调:嘴不是呼吸器官。)观看视频看视频资料。3 、通过观看,相信你现在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 分组活动你能在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分组活动,指名演示。4 、你觉得在观看过程中,哪个呼吸器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汇报。5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肺和呼吸的关系。二、学习新课1、比较吸进和空气和呼出的气体。(1)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不停 地呼吸?学生讨论、汇报:呼出二氧化碳(2)讲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