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化学单元质量检测:单元质量检测(四)电化学基础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而中国国宝级文物的表面不会因电化学腐蚀被氧化的是()A.秦朝铜马车B.春秋越王剑 C.唐三彩D.商代词母戊姑解析:秦朝铜马车、春秋越王剑、商代司母戍鼎都是由铜合金铸成,除了铜外,它们中 还含有不如铜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能形成原电池,铜作负极被腐蚀,故A、B、D不符合题 意:唐三彩是陶瓷制品,不是合金,故不会形成原电池,故C符合题意。答案:C2 .下列有关电化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回收8 .氢氧燃料电
2、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一定是任-2e =2H'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有氢气生成D.析氢腐蚀发生在酸性介质中解析:某些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应回收集中处理,A项正确; 氢氧燃料电池中,若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则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2e- + 20H =2H:0, B项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C项正确;析氢腐 蚀发生时,阴极反应式为2H' +2h=H" , D项正确。答案:B9 .如图装置为某实验小组设计的铜锌原电池,下列关于其说法错误的是()甲乙A.装置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Zn 电流表一CuB.装置乙比装置甲提
3、供的电流更稳定C.装置乙的盐桥中K'移向Zn极,CL移向Cu极D.若装置己中用铁丝替代盐桥,反应原理发生改变解析:装置甲是原电池,Zn为负极,Cu为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则电 子流动方向为Zn-电流表一Cu, A项正确:装置乙中含有盐桥,使其中产生的电流更稳定, B项正确:装置乙中,Zn极上发生反应:Zn-2e =Zn:+, Cu极上发生反应:Cu5, +2e =Cu, 则为保持溶液的电中性,盐桥中C1向Zn极移动,K'向Cu极移动,C项错误:若装置乙中 用铁丝替代盐桥,右侧烧杯中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形成原电池,则左侧烧杯中形成电 解池,故反应原理发生改变,D项
4、正确。答案:C10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装置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溶液11 用装置进行电镀,镀件接在b极上C.装置的总反应:Cu+2Fe"=Cu"+2Fe"D.装置中的铁钉几乎没有被腐蚀解析:装置为电解池,根据电流方向可知,a为阳极小为阴极,精炼铜时,a极为粗 铜,发生氧化反应“极为精铜,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为CuSOi溶液,故A正确:用装 置进行电镀,镀层金属接在阳极a板上,镀件接在阴极b极上,故B正确:装置是原电 池装置,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Fe"在正极Cu的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总反应是Fe
5、 +2Fe3 =3Fe=+,故C错误;浓硫酸具有暖水性,在干燥的环境中铁难以被腐蚀,因此装置 中的铁钉几乎没有被腐蚀,故D正确。答案:C5.化学科技工作者对含有碳杂质的金属铝腐蚀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5 时得出溶液pH对铝的腐蚀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铝在浓硫酸中的腐蚀速率大于在盐酸中的腐蚀速率B.金属铝在pH=8. 5的NaKOs溶液中发生电化学腐蚀而析出氧气C.电解法不能使金属铝表而生成致密的氧化膜D.金属铝在中性环境中不易被腐蚀解析:常温下,A1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A项错误:金属铝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 不会产生0二,会消耗0:,B项错误:AI作
6、阳极,稀硫酸作电解液,电解时可形成R1念保护 膜:2Al 6。一+3H:0=AL0s+6H',C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25 C, pH=7时,腐蚀度为 0,故金属铝在中性环境中不易被腐蚀,D项正确。答案:D6.全帆电池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为VO> (蓝色)+压0+丫”(紫色)NON黄色)+'(绿色)+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池放电时,V0:'被氧化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V0;+2H'+e =V0=t +H=0C.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紫色D.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pH变大解析:当电池放电时,VO;
7、VO”, V元素的化合价由+ 5变为+4, V0;产被还原。故A 错误;放电时,负极失电子,负极反应式为=V3+,故B错误:充电时,阳极发生氧 化反应,¥0"TO;,阳极附近溶液由蓝色逐新变为黄色,故C错误:放电过程中,正极反 应式为V0=+2H' +e =V0:i -FHcO,正极附近溶液的pH变大,故D正确。答案:D7 .锂一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正极区产生的LiOH可回收利用8 .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可以用稀盐酸代替C.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为0:+4H'+4e =2压0D.该电池充电时,
8、阴极发生氧化反应:Li+ + e =Li解析:金属Li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Li LJ向正极移动,与正极区生成的0H结 合形成LiOH,从分离出的LiOH中可以回收Li而循环使用,故正极区产生的LiOH可回收利 用,A正确:Li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压,故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不能用稀盐酸代替,B错误: 该电池放电时,0: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0H ,电极反应式为£+2出0+4屋=4(用 一,C错误:该电池充电时,阴极上Li'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e =Li, D错误。答案:A8 .浓差电池是指电池内物质变化仅是由一种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而引发的一类
9、 电池。银和硝酸银溶液可构成如图所示的浓差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O,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B. 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 =AgD.膜右侧溶液浓度最终会大于膜左侧解析:左侧AgNOs溶液浓度高,右侧AgNOs溶液浓度低,该电池工作时,NO,由阴离子交 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Ag在a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Ag单质:Ag'+e =Ag,则 b极上A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g',电极反应式为Ag-e =Ag即b极为负极,a 极为正极,膜右侧溶液浓度最终不会大于膜左侧。综上可知,A、B、D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9 .空间实验室“天
10、官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 RFC是一种将水 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电池。如图为RFC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 c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解装置和燃料电池装置的隔膜均为阴离子交换膜C. 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二+20H 2e =240D.电路中转移0.4 mol电子时,b电极上产生2.24 L (标准状况下)0:解析:该装置的左侧为电解装置,右侧为燃料电池装置。由电解装置的电源正、负极可 知,a电极为阴极,电解生成的气体X为H:, b电极为阳极,电解生成的气体Y为0二。0二通入M中,故c电极上通入的是氧化剂,在原电池中发生
11、还原反应,则c电极为正极,A项错 误:由右侧装黄的“酸性电解质溶液”可知,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0:+4H'+4e =2H:0, 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此- 2e =2H',故H'由N通过隔膜迁移到V,则隔膜为质子交换膜 或阳离子交换膜,B、C项错误:b电极为阳极,阳极上生成0二,生成1 mol 0二,转移4 moi 电子,故当电路中转移0.4 mol电子时,b电极上产生0.1 mol 0”即2. 24 L(标准状况下)0二, D项正确。答案:D10 . C-NaMO二电池是科学家正在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据悉该电池可以将传统锂电池的续 放由航能力提升7倍。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12、Ng+M:本立Na: M)二+NaC,下列有关该电 池的说法正确的是()充电 放电电极电解质 电极NaMO2碳材料A.电池放电时,溶液中Na'向负极移动B.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NaMO二一xe =Na: M),+jvNa+C.消耗相同质量金属时,用锂作负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比用钠时少D.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成+处。一.re =Na.C解析:电池放电时,溶液中Na'向正极移动,A项错误:该电池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 化反应,电极反应为NaM0;-xe =Nax 3+更也',B项正确:由于Li、Na形成化合物时均 失去1个电子,Li、Na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7. 23,故
13、消耗相同质量金属时,用锂作负极转 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比用钠时多,C项错误: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NaCxe =/£+/匕,D项错误。答案:B11 .如图所示,a、b是多孔石墨电极,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断开K:,闭 合儿一段时间,观察到两支玻璃管内都有气泡将电极包围;此时断开K:,闭合观察到 电流计A的指针有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断开K=,闭合K: 一段时间,溶液的pH变大B.断开兄,闭合K:时,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 + 2e =HUC.断开K门闭合K:时,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401T-4e =0£ t +2H:0D.断开K,闭合
14、K二时,OH向b极移动解析:当断开兄,闭合K:时为电解池,此时根据电源判断a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相 当于电解水,故A项正确: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0匹-4e =0" +2H9,故C项正确:当 断开闭合K:时,该装置为原电池,a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0二+40-+2出0=4(汨, b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40H -4e =4H:0,故D项正确,B项错误。答案:B12 . H5Po;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阴膜和阴膜分别 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石暴力阳膜 阴膜 阳膜 力而煤dm- ILPO2 二二 NaJ&PO;二
15、NaOH 二二 三稀硫酸三稀溶益A -浓溶液三丁稀溶液三阳极空 产品室 原料室 阴极空A.产品室中的氢离子扩散到阳极室中B.阴极室中的钠离子扩散到原料室中C.产品室中的氢氧根离子扩散到原料室中D.原料室中的HF0二扩散到产品室中解析: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4e =0:t +4H',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oO+2e =此1 +20H 0阳极室中的氢离子扩散到产品室中,原料室中的钠离子扩散到阴极室中。 根据电荷守恒关系可知,原料室中的H:PO:扩散到产品室中。答案:D13 .氨硼烷(NHoBHj作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储氢材料,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氨硼烷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
16、示,该电池的总反应为NH,BHj + 3H二0二=如的:+4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质子交换膜A.右侧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Q+2e =20HD.每消耗31 g纨硼烷,理论上转移6 mol电子解析:根据总反应难8%+ 3出0=刘取)二+4压0可知,压0;在右侧电极上发生还原反 应,NHjBL在左侧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则左侧电极为电池负极,右侧电极为电池正极, 正极反应式为Ha+2H'+2e =2H9,故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A、B、 C项错误;根据总反应知,每消耗31 g皴硼烷,则消耗3 mol H:0=,结
17、合正极反应式可知, 理论上转移6 mol电子,D项正确。答案:D14 .将 0.2 mol AgNO:、0.4 mol Cu(N03):, 0.6 mol KC1 溶于水,配成 100 mL 溶液,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某一电极上析出了 0.3 mol 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产生的气 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A. 7. 84 L B. 6.72 L C. 5. 6 L D. 4.48 L解析:混合后Ag先与C1 一作用形成AgCl沉淀(此时溶液中还剩Cl- 0.4 mol),当有 0.3 mol Cu生成时,电路中共转移0.6 mol e,此时阳极上先生成0.2 mol CL,然后是
18、0H放电生成0.05 mol 0=,即阳极共生成0. 25 mol气体,其在标况下的体积为5. 6 L答案:C15 . 一种处理SO: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叫-a Br, » HjS04X HBr HBr Hj原电池(石星电极)分密器电解槽(石眼电极)A.该流程中原电池的负极反应是S0:+2H=0-2e =S0; +4H'B.该流程的优点是Br:可循环利用,同时得到清洁燃料C.电解槽阴极附近pH变大D.该流程说明反应S0:+2H:0=LSOi+H二可自发进行解析:在原电池负极上,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根据流程可知有压生成, 电解生成的Bn参与原电池反
19、应,B正确;电解槽阴极反应式为2H,+2e =H",酸性减弱, pH增大,C正确;原电池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电解池反应不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SO:+240=压SOi+H:不能直接没计成原电池,反应不可自发进行,D错误。7答案:D16 .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 利用人体呼出的CO:并提供0二,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实现了 “太阳能一电能 一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二=2C0+0:°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反应完毕
20、,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2e +HQ=C0+20H解析:题图中左边为原电池,由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可以判断 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A错误。电极X接原电池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则电极Y为阳极,0匹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0H 4e =240+0" : C0二在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o二+4e +2H2=2C0+40H ,可以看出0H在阳极消耗, 在阴极生成,故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电解过程中0H的数目基本不变,故 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不变,C错误。C0;在X电极上发生得
21、电子的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 . (10 分)II电解原理在化学中有广泛应用。如图所示电解池装置中装有电解液a, X、Y是两块电极 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配试液,则电解池中X电极附近的现象是,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2)若要在铁上镀银,电解液选用硝酸银溶液,则X电极材料是,电极反应式(3)若Y电极为铜锌合金,X电极为纯铜,且电解质溶液中含有足量的Cu,通电一段 时间后,假设阳极恰好完全溶解,此时阴极质量增加7.
22、 68 g,溶液质量增加0.03 g,则合 金中Cu、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o解析:(1)若X、Y都是一情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H在X电极上放电生成氢气, 同时X电极附近有0H生成,导致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酰试液遇碱变红色,X电极的电极反 应式为2H' +2e =在t ;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2(:1-+2是0些理20丁+压t + CLt o (2)若要在铁上镀银,电解液选用硝酸银溶液,则阳极Y为Ag,阴极X为Fe, X电极 的电极反应式为Ag'+e =Ag0 (3) Y电极(阳极)为铜锌合金,X电极(阴极)为纯铜,且电 解质溶液中含有足量的Cu=则Cu在阴疲
23、上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铜,阴极增加的铜的物 质的量为77上用J=0-12mo:L,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故阳极上Zn先氧化溶解,Cu 后氧化溶解,当阳极恰好完全溶解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合金中锌和铜的质量差,即0.03 g。 设合金中锌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Zn+Cu' =Zn' +Cu ' m65 g96 g 1 g65.v g0. 03 g651解得又=003o设合金中铜的物质的量为y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0. 03OO-Y U. UJmolX2+ymolX2 = 0. 12molX2,解得y=0.09c则合金中Cu、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9
24、 mol : 0. 03 mol = 3 :答案:(1)产生气泡,溶液变红色2H'+2e =H"2Cr+2lL020H +" t +C1= t(2)Fe Ag*+e =Ag (3)3:118. (10分)充电宝基本都由聚合物锂电池作为储电单元,它本身就是一个锂电池聚合 物的存电装置,通过IC芯片进行电压的调控,再通过连接电源线充电或储电,然后可以将 贮存的电量释放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放由某品牌充电宝属于锂帆氧化物凝胶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VQ+xLi不点L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兀A.该充电宝充电时,锂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B.该充电宝的凝胶介质也可用KOH
25、溶液代替C.该充电宝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MO.一资 =Vam+ALi'D.若该充电宝放电时转移 0. 2 mol电子,则消耗锂1. 4x g另一品牌充电宝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总反应为Li, MiO二+ LLQLiMnO:+C6(Li£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兀K与N相接时,Li'由(填“A”或"B”,下同)极区迁移到极区。14K与M相接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K与N相接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解析:(DA项,放电时,锂电极是负极,锂被氧化,充电时锂电极连接外电源的负极 作阴极,化合态锂被还原为锂单质,正确。B项,由于单质锂能与水反应,故该电池不能
26、使 用水溶液作电解液,错误。C项,充电时阴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为点+蕾 =aLi,错误。D项,放电反应中Li转化为Li ' ,化合价从0上升至+ 1,故消耗1 mol金 属Li,转移1 mol电子,则每转移0. 2 mol电子,理论上消耗0. 2 mol(1. 4 g)金属Li,错 误。(2)K与N相接时,充电宝给平板电脑充电,充电宝为原电池,由电源正、负极可知, A为屯池正极,B为电池负极,负极上LiC失电子被氧化为Li', Li'向正极移动,Li'应由 B极区迁移到A极区。K与M相接时,外接电源给充电宝充电,此时A极为阳极,LiMnO: 失电子,
27、其电极反应为LiMnOLxe =Lk MA+Ri'。K与N相接时,Li.C在负极上失 去电子生成Li'和C6,其电极反应为Li.C-xe =C6+.YLi «答案:(DAB ALiMnO二一xe =Li, 3In0:+xLi 'LiC 一比一=昊十点/19. (10分)为探究金属的腐蚀情况,某同学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石蕊试纸, 平铺在一块金属板上,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电路。(1)若试纸为红色石蕊试纸,金属板为一锌片,B处为一灵敏电流计,接通电路,将铅 笔芯(主要成分为石墨)放置在试纸上一段时间,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则铅笔芯与试纸 接触处的电极反应
28、式为,此时铅笔芯作 极,铅笔芯与试纸接触处颜色(填序号)。a.变白b,变蓝c.不变d.无法确定(2)若金属板为一伯片,B处为一直流电源,接通电源后,当试纸为红色石注试纸, 用铅笔在试纸上写字,若出现蓝色字迹,则铅笔芯与试纸接触处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试纸为蓝色石蕊试纸,将铅笔芯放置在试纸上一段时间后,若 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则铅笔芯与试纸接触处的电极反 应式为。(3)上述(1)中的变化在本质上与钢铁的 腐蚀类似,若将中的锌换成铁,写出其总反应方程式:解析:(1)该装置为原电池,锌为负极,铅笔芯为正极,正极上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型反 应,正极区溶液呈碱性,故试纸变蓝色。
29、(2)当B为直流电源时,整套装置相当于电解池。 出现蓝色字迹表明铅笔为阴极,阴极上发生昆0得电子的反应:当出现双色同心圆时, 表明有氯气生成,铅笔芯为阳极,Cr放电生成C1:。(3)铁在中性条件下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生成的Fe,会与正极上生成的0H结合生成Fe(0H):o答案:(l)0;4-2H:0+4e =40H 正 b(2) 2Hs0+2e =20H +H= t2C1 -2e-=Cl= t(3)吸氧 ZFe+O=+ZHouZFegH):20. (10分)以甲醉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远远低于以氢气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 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甲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
30、原理示意 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若用该燃料电池作电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阳极收集到11.2 L(标 准状况下)气体时,消耗甲醇的质量为 g,要使溶液复原,可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的物质有 o(3)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IO:的新工艺。如图乙所示,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廨饱和食盐水制取C10”若用上述甲醇 燃料电池进行电解,则电解池的电极a连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填“A”或"B”)极, 写出阳极上产生C10:的电极反应式:入少量催化剂。HI. 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发生反应: 2RH (有机相)+C
31、u1水相)R£u(有机相)+2H'(水相)分离出有机相,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使Cu"得以再生。IV.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1)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及硫酸铁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CuFeS;+4H'=Cu:l +F。+2H:S2Fe"+HoS=2Fe" + S I +2H'阳极区硫酸铁的主要作用是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填 离子方程式)。(2)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IH,分离有机相和水相的主要实验仪器是;加入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3)步骤IH,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Cu”得以再生的原理是
32、(4)步骤IV,若电解200 mL 0.5 mol !/'的CuSOi溶液,生成铜3. 2 g,此时溶液中离 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解析:(1)由发生的反应可知,Fe"氧化吸收硫化氢气体,防止环境污染Fe二被还 原为Fe:',Fe”在阳极放电Fe*-e =Fe",又生成Fe",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的浓 度基本保持不变。(2)有机相和水相不互溶,分离有机相和水相通常利用分液的方法,使用 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加入有机萃取刑的目的是富集Cu=+,并使Cu"与其他金属阳离子 分离。(3)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增大4浓度,使平衡2RH(有机相)+Cu"(水 相)RcCu(有机相)+2(水相)逆向移动,Cu”进入水相得以再生。(4)电解CuSOi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Y +240里鲤2Cu+4H' +0" ,200 mL 0. 5 mol L '的CuSOi溶液中,a(CuSO) 3 2 £=0.2 LX0. 5 mol - L-i=0. 1 mol;生成铜3.2 g,物质的量为一邑05 mo,故 64 g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方乙方合作合同协议
- 环保管家顾问合同协议
- 电子版三方协议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纳米改性外墙涂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立式单室真空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阻真空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玻璃打眼转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润滑不锈钢轴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氟化橡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榨菜种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模)济宁市2025年4月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抽化粪池合同协议
- 卫生院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二模)宁波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图示图集
- 配电室运行维护投标方案(技术标)
- 物理实验通知单记录单初二上
- 五十音图字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