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说课稿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1.gi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说课稿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2.gi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说课稿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3.gi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说课稿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4.gi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说课稿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1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3c2c3694-4ea3-4dff-877c-bef02ac19a57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马说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初中语文二年级的一篇文言课文,韩愈所写的 杂文马说。一.说教材、学情。马说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 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25岁即已高中进士,初登仕途, 却一直不得重用,心情郁郁,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 通篇釆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 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眨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寓意 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
2、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 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 个重点,乂是一个难点。【学情分析】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 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2、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 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 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认识。3、作
3、为生本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汁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 现。二 教学忖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结合 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 文的能力;这一教学LI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 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4、和审美惜趣”的要求3、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 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完善自身 素质,成为坚毅、执着、博学、谦逊的人才”的育人目标。4、釆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 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三教学方法设计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 感悟思考”。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以语气作为切入 点,釆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强烈愤懑不平的感 情。加强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
5、以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釆用了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等等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文学积累。【教法运用】1. 诵读品味法。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教有千法, 朗读为本。读品结合,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对学生进行 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2. 自主学习法。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 是我们的LI的。郭思乐教授“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 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喜悦。3. 创造性学习法。相信学主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让学主的思维进 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
6、熊燃烧。四、学法指导: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 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 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口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 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讣的学习活动有: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 文言文的能力;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走进韩愈的生活经历,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 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惜。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相传伯乐是春秋时
7、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 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 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 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 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 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阳(今 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
8、郎,乂称 韩吏部。谥号“文”,乂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 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 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着有 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乂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 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 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厚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
9、刻 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 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 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 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 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 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二、写作背景马说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一800年)之间。韩愈初登仕途,不得 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
10、”,“足三及门, 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 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宇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乂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 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 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 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龙说 有“文章巨公”和咱代文宗”之名,着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等。强调作者25岁已高中进士,但一直得不到重用的怀才不遇的经历。从而明确文
11、章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三)解读标题标题为“马说”,实则为“说说马”,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问题,用来陈述作者对 某些问题的看法。(四)整体感知:1. 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2. 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体会文中11个“不”字的语气。3. 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4. 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5译读积累:分小组合作串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圈点总结出文中的重 点词句。教师提示学生研究“策、其、食”的不同用法。6交流探究:每组派出代表,或翻译全文,或交流重
12、点词句,或提出质疑。这个环节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成 为课堂的主角(五)研读探究:提出问题,要求用原文回答1文章开头是如何阐述“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2提问: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3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4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上面的问题让学主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体会到明君对人才的重要性。5背诵积累6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韩愈,齐读全文。本设汁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 握
13、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领 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六)拓展延伸1)以“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有太多的中国文人有这样的遭遇了。”为开头写一段 话,融进这些失意的文人以及他们表现这种惜感的文句诗句。2)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整体印象, 认识到这是个时代的悲剧。然后再联系到今天的生活,拓宽其对人才的认识。更好的 达到本文的情感目标。六. 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力求直观对称,突出重难点,高度浓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 理解和记忆。(识别人才的人)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埋没人才的人)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有才能的人)其真无马也邪其真不知9也(嘲讽)【教学反思】1、读是教学之本。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解读到一定深度,朗读也自然到位。2、本节课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泔水清运专项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宝石匠人珠宝店珠宝行业法律咨询合同
- 厨卫改造工程合同样本
- 旅游规划与设计行业智能化旅游目的地打造方案
- 电子通讯网络工程指南
-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作业指导书
- 三农产品流通体系国际化与走出去战略作业指导书
- 三农田灌溉管理方案
- 多应用临时借款合同常用
- 房产归男方无债务离婚协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家禽用马立克疫苗行业运营模式与前景动态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英语小升初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4信息技术数字孪生能力成熟度模型
- 202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 2024年《公务员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必刷)
- 手术室气体的使用
- 提高数学教师命题能力培训
- 数字证书使用承诺函
- 汽车销售经理年终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