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门源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模板主备:张维菊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间:地点:备课组成员:复备人:备课组长签字:负责人签字:主备复备及修改意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知道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增强环保意识。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3、经过亲自动
2、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2、二氧化碳的重要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4、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2、辨证观点的培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观察、对比分析、总结、联系实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课(幻灯片)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
3、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复手为雨,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一种什么物质?教师讲述1.是二氧化碳所致;2.二氧化碳。教学过程引言认识一种物质主要是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着手,以便我们更好地使用它。那么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呢?本节课我们先来一起探究一下。授新课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活动制取并收集三个集气瓶和一个软塑料瓶的CO。活动与探究一:(幻灯片)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阶梯架上,把阶梯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
4、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现象分析活动探究二:(幻灯片)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现象分析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幻灯片)填写下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是否支持燃CO学生活动,讨论交流1 .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 .向软塑料瓶中注入水,盖紧瓶盖后,发现塑料瓶变瘪。这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幻灯片)小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教师讲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
5、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随着压强的增大,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设问二氧化碳在溶于水的时候,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活动与探究三:(幻灯片)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的小纸花。第一朵喷稀醋酸,第二朵喷水,第三朵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喷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小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取出第一朵和第四朵小花小心加热,观察现象。(I)啜稀闾酸U1)嘤水(ni)直接故人二辄化蟆中(IV)耍水后放人二轻化理中图仅14二镇化碳与水的反应(幻灯片)根据上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填写下表:二氧化诫IRm现象分析学生讨论交流第一朵小花遇醋酸变红;第二朵小花遇水不变色
6、;第三朵小花遇二氧化碳也不变色;第四朵小花同时接触到水和二氧化及变成红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类似M酸的物质一一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将第四朵小花加热后,红色褪去。这说明碳酸很不稳定,4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提示注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法(幻灯片)CO+H2O=H2CO、隆CO=CQT+H2O教师设问我们早就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虫的事实,那么你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教师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浑浊现象就是不溶于水的白七碳酸钙小颗粒悬浮在水中的缘故。(幻灯片)Ca(OH)
7、+CQ=CaCOj+H2O教师强调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也可用来解释m石灰浆抹的墙壁变得坚硬。(幻灯片)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随着压强的增大而溶解得更多。2 .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H2O=H2CO。(注意:CO叫碳酸根)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a(OH)+CO=CaCOj+HQ教师帮助学生回顾课题1»学到的知识,讲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了物质的性质,目的在于用好物质。下面就
8、来学习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总结(幻灯片)二氧化碳的用途。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并交流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随着压强的增大溶解得更多,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创造云雾舞台场景,可用作制冷剂,用于冷藏食品。教师讲述,并设问物质都有它的两面性。二氧化碳的用途这么大,那么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没有不利的一面呢?(幻灯片)温室效应。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介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消耗矿物能源的急剧增加,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的增多,同时森林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小,从而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9、不断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玻璃、塑料薄膜一样,使得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利昂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交流发言谈谈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幻灯片)1.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由于气温的升高,水分蒸发加快,气候干燥,加快土地沙漠化,导致农业减产。矿井、菜窖、没有开发的山洞等地方,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时,会使人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幻灯片)2.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
10、步增强,可采取的措施是: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核能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总结归纳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1 .不焚烧垃圾;2 .不焚烧农作物秸杆;3 .打扫教室的废纸不焚烧;4 .多种花种草,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了二氧化碳的用途,并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分析了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知道了温室效应的危害性及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肩效措施。随堂练习(幻灯片)1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这种
11、/、同的分子构成,使得它们的性质。2 .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3 .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一氧化碳,其主要目的是()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的病虫害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质量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温度D.避免棚内发生火灾4 .所谓“温室效应”是指()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的温度升高B.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含量增大,阻碍了热辐射,使地表温度升高C.控制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的生长D.地球上臭氧层遭到
12、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5.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的燃烧的呼吸布置作业Pl20习题:植-Mt*J4、7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含碳燃料D.人和动物课外活动以CO的功与过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课外探究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你还能设计出其它的实验来证明CO能溶于水吗?方案1:充满CO的集气瓶加入水,按紧玻璃片振荡,将集卜瓶倒过来,玻璃片不会掉下来。方案2:先在一支试管中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将试管倒扣在卜槽中,过一段时间,会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方案3: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分液漏斗中装的是水,双卜塞另一孔的导管上连接一个气
13、球,打开活塞,水进入锥形瓶,,后振荡锥形瓶,会看到气球变扁了。方案4:充满CO的集气瓶中加入水,振荡,水沿导气管从卜杯进入集气瓶。板书设计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随着压强的增大而溶解得更多。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H2O=H2CO。二氧化碳能与澄清后灰水反应,Ca(OH)+CO=CaCOj+HQ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一一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及暖,气温开局,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向上升,淹没
14、部分沿海城巾。由于气温的升高,水分蒸发加快,气候干燥,加快土地沙漠化,导致农业减产。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采取的措施是: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核能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这种不同的分子构成,使得它们性质有很大的/、同。本节课我们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幻灯片)展示一瓶盛相氧化碳的集
15、气瓶,让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然后在集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再将一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并分析。pia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煤炉上方炉火的火焰颜色。学生讨论交流,并归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可以燃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出现白色固体,说明一氧化碳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幻灯片)二、一氧化碳i.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点燃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2CQ教师提问你听说过有人煤气中毒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回答教师讲解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
16、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幻灯片)一氧化碳有剧毒!(幻灯片)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1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 .有人用煤炉火取暖,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你认为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此时又怎样预防煤气中毒?3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发生煤气泄露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安全措施?4 .如果有人发生煤气中毒,应怎么办?5 小结1.煤气泄露;室内通风不良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煤气中毒。6 .因为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所以放一壶水便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在室内装一排气扇。7 .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煤气泄露时不易被人察觉,所以在煤气中掺入少
17、量难闻气味的气体。若发生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要打打火机或拉电灯开关,以免产生火花或明火而引起爆炸。4.如果发生煤气中毒,轻度的应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到医院治疗。教师设问以上我们学习了一氧化碳的三种性质,那么它还会有什么性质呢?教师演示、讲解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以赶走玻璃管中的空气后,加热。观察现象并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作对比。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现象分析(幻灯片)得HT川本殿跄晚仅牝懈学生交流从现象来说,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青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这一现象和结论说明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相同。指名两名
18、学生板演,书写一氧化碳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与同学们T评价,接着提问该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是,那么,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学生思考回答是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幻灯片)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0+Cu)=Cu+CO教师设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与木炭还原氧化铜比较,除了现象和结论相同外,在装置上有没后/、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回答一氧化碳后毒,用酒精灯点燃尾气,防止泄露以污染空气。教师总结一氧化碳的主要用途是: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氧化碳的四大性质,即:无色气体、可燃性、毒性、还原性。学习了对比分析方法。随堂练习(幻灯
19、片)1 .用纯净的CO还原CuO时,试管中的CuO由色逐渐变为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2 .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2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3 .卜列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是后刺激性气味的白毒气体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 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D. 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4.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都是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都能用碳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调酒师入门知识考察试题
- 鸡尾酒历史知识试题及答案
- 最有效的国家电网备考经验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透明方波PVV彩钢彩瓦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棚型快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区域管理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化工泵密封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动态脑电监护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加联氨调节装置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冶金级萤石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包头铸胶滚筒工艺
- 2024年山东春季高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 (完整版)东南大学工程项目管理陆惠民第二章工程项目策划和决策(课后习题答案)
- 盐的销售与市场拓展
- ST语言编程手册
- 医院HIS信息管理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 司法案例研究方法与技巧
- 足球运球课件
- (7)-2.3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 MSA-测量系统分析模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PPT课件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