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中节水管理的应用和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_第1页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中节水管理的应用和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_第2页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中节水管理的应用和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_第3页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中节水管理的应用和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_第4页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中节水管理的应用和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汇报人:张明伟汇报人:张明伟农研农研1201 1201 学号学号M120613M120613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中节水管理的应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中节水管理的应用 和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和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DI: 赤字灌溉赤字灌溉 CFI:常规漫灌:常规漫灌 SM: 秸秆地膜秸秆地膜 RF: 塑料薄膜覆垄与草农地膜犁沟塑料薄膜覆垄与草农地膜犁沟 即垄沟覆膜即垄沟覆膜 摘要摘要:赤字灌溉赤字灌溉(DI)是一种灌溉用水总量低于作物是一种灌溉用水总量低于作物全部水分需求的节水灌溉策略。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如全部水分需求的节水灌溉策略。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赤字灌

2、溉与节水或集雨技术联合使用会更大的增加果赤字灌溉与节水或集雨技术联合使用会更大的增加水的利用效率。这六年田间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在冬小水的利用效率。这六年田间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赤字灌溉结合秸秆地膜麦夏玉米轮作中赤字灌溉结合秸秆地膜(SM)或塑料薄或塑料薄膜覆垄与草农地膜犁沟膜覆垄与草农地膜犁沟(RF)对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对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还研究了节水管理措施和氮肥水平之间的率的影响。还研究了节水管理措施和氮肥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RF + DI和和SM + DI处理下的玉米处理下的玉米产量是赤字灌溉(产量是赤字灌溉(DI)和常规沟灌)和

3、常规沟灌(CFI)处理下的处理下的 1.6倍。倍。在在RF + DI和和SM + DI处理下的小麦产量与处理下的小麦产量与CFI处理下的处理下的产量相近但略高于在产量相近但略高于在DI处理下的产量。施用氮肥的玉处理下的产量。施用氮肥的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增加;然而米和小麦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增加;然而, 当施氮量超当施氮量超过了过了120 kgN /公顷后则产量没有进一步的提升。总之公顷后则产量没有进一步的提升。总之,这些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这些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DI与与SM或或RF措措施相结合会增加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施相结合会增加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关键词

4、:关键词:节水管理节水管理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 产量产量 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汇报内容汇报内容q 引引 言言q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q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q 结论结论q 1.1.引言引言 灌溉用水的缺乏日渐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关灌溉用水的缺乏日渐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关键因素。键因素。 赤字灌溉因此孕育而生,它是用于减少灌溉用水赤字灌溉因此孕育而生,它是用于减少灌溉用水并提高水分利用率的一种优化灌溉政策。并提高水分利用率的一种优化灌溉政策。 冬小麦夏玉米双轮作是一种密集和高产生产系统冬小麦夏玉米双轮作是一种密集和高产生产系统,占华北平原小麦总产量占华北平原小麦总产

5、量50%和玉米总产总量的和玉米总产总量的35%。作物轮作需要超过。作物轮作需要超过800毫米的降雨毫米的降雨,但每年但每年的降水量区域范围从的降水量区域范围从500到到650毫米。这相当于年毫米。这相当于年度水分亏缺度水分亏缺150 - 300毫米。为了弥补这个差距毫米。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小小麦和玉米都采用灌溉。麦和玉米都采用灌溉。 前人研究表明前人研究表明, 如果赤水灌溉联合使用水资源保如果赤水灌溉联合使用水资源保护措施或集雨技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率将护措施或集雨技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率将会增加更多。会增加更多。 六年田间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在冬小麦夏玉米轮六年田间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在冬小

6、麦夏玉米轮作中赤字灌溉结合秸秆地膜作中赤字灌溉结合秸秆地膜(SM)或塑料薄膜覆垄或塑料薄膜覆垄与草农地膜犁沟与草农地膜犁沟(RF)对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的影响。 汇报内容汇报内容q 引引 言言q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q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q 结论结论q 2.2.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2.1 地点说明地点说明 这项研究开始于这项研究开始于2003年年6月月,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验场进行的。该地区位于中国陕西南部科技大学的实验场进行的。该地区位于中国陕西南部边缘的黄土高原。气候条件属于温带半湿润,年平均边缘的黄土高原。气候条件属于

7、温带半湿润,年平均气温为气温为13 C,年平均降雨量为,年平均降雨量为632毫米。大约毫米。大约60%的的降水量是集中在降水量是集中在7月和月和9月之间。平均年蒸发量是月之间。平均年蒸发量是990毫毫米。当地的土壤是钙质粘壤土米。当地的土壤是钙质粘壤土 。 土壤化学成分如表一土壤化学成分如表一2.2实验设计实验设计 这项研究使用了裂区设计。四个主处理包括这项研究使用了裂区设计。四个主处理包括(1)传统的大水漫灌传统的大水漫灌(CFI),(2)赤字灌溉赤字灌溉,(3)秸秆地膜秸秆地膜+赤字灌溉赤字灌溉,(4)垄沟覆膜垄沟覆膜+ 赤字灌溉。后三个处理为赤字灌溉。后三个处理为节水管理措施。副处理是三

8、种氮肥水平分别为节水管理措施。副处理是三种氮肥水平分别为:0、120和和240 kgN /公顷。主区大小为公顷。主区大小为12m4.5m,裂区大小为裂区大小为4m4.5m。每个处理重复四次。每个处理重复四次。 小麦播种于十月上旬,收获于次年的六月小麦播种于十月上旬,收获于次年的六月上旬。上旬。玉米在小麦收获后直接手栽。行距为玉米在小麦收获后直接手栽。行距为60cm,种,种植密度为植密度为57780株每公顷。株每公顷。2.3土样及降水数据土样及降水数据 此实验仅仅采集了此实验仅仅采集了2004,2005和和2006年玉米收年玉米收获后以及获后以及2004,2005和和2009年小麦收获后的土样,

9、年小麦收获后的土样,因此只能分析这几年的水分利用率。因此只能分析这几年的水分利用率。 六年间各生长六年间各生长季节的降水情况季节的降水情况 如图一所示:如图一所示:汇报内容汇报内容q 引引 言言q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q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q 结论结论q 3.3.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3.1玉米产量玉米产量3.2小麦产量小麦产量3.3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小麦收后小麦收后玉米收后玉米收后3.4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率 2003年到年到2009年的玉米小麦轮作的年的玉米小麦轮作的 总水分利用效率如表总水分利用效率如表6 汇报内容汇报内容q 引引 言言q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q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q 结论结论q 4.4.结论结论 六年中六年中SM + DI和和RF+ DI处理不仅增加了处理不仅增加了总谷物的产量总谷物的产量,还比还比CFI处理节约了约处理节约了约350毫米毫米的灌溉用水。的灌溉用水。DI处理相对于处理相对于CFI处理而言增加处理而言增加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含水量;然而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含水量;然而, DI处理处理的总收产量不如的总收产量不如SM + DI和和RF+ DI处理。因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