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c06第六章ppt课件_第1页
测量学-c06第六章ppt课件_第2页
测量学-c06第六章ppt课件_第3页
测量学-c06第六章ppt课件_第4页
测量学-c06第六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引言n地形测量的途径地形测量的途径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素:间隔角度高差实现坐标的联测 高程的联测n地形测量的步骤地形测量的步骤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控制测量的意义(1)(2)(3)(5)(4)AB内容提要与教学目标n理解控制测量的意义n了解控制测量的一般方法n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与内业计算n进行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练习;n进行导线测量的计算练习;一、控制测量概述n控制测量:控制测量:n在测区内首先选定少数的点,使之组成一系列的几在测区内首先选定少数的点,使之组成一系列的几何图形,采用精密仪器和严密的方法,把他们的平面何图形,采用精密仪器和严密的方法,把他们的平面位置

2、和高程确定下来,然后再根据他们测定其他地面位置和高程确定下来,然后再根据他们测定其他地面点。点。ABCDEMGF1、控制测量的分类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平面控制高程控制三角网导线网水准网三角高程其它:边角网、测边网n控制测量分类和方法控制测量分类和方法三角网三角网基本原理基本原理1 1、选择一系列相互、选择一系列相互通视的点,用三角通视的点,用三角形形式连接起来,形形式连接起来,构成三角网,测其构成三角网,测其内角;内角;2 2、根据已知起算数、根据已知起算数据据x,yx,y),),s0,0,s0,0,推算出各点坐标,推算出各点坐标,边长和方位角。边长和方位角。(17世纪初,荷兰人斯涅耳(WSnel

3、l)首创三角测量法)导线网导线网基本原理:选一系列相互通视的点,用折线形式连接一导线,测角度,边长,将数据归算到平面上,根据起算数据 (x,y),0, 推算i, xi, yi比较比较n三角网和导线网的特点?三角网和导线网的特点?2、控制测量的等级n控制测量的等级控制测量的等级q对于全国性的测量工作:q分一、二、三、四等q对于小地区的测量工作:q首级控制q测图控制(1全国性平面控制测量一等三角锁测角精度:0.7最大闭合差: 2.5二等三角网测角精度:1.0最大闭合差: 3.5三等三角网、锁测角精度:1.8最大闭合差: 7.0全国性的高程控制测量总结:n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分级布设,逐级控制;n精

4、度由高到低;精度由高到低;n范围从大到小;范围从大到小;n控制控制控制误差的累积控制误差的累积(1)(2)(3)(5)(4)AB1234(2小地区控制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n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类型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类型n1、首级控制测量、首级控制测量n控制精度,接图控制精度,接图n2、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n测定地形测图所需要的图根控制点,为下一测定地形测图所需要的图根控制点,为下一步测图服务步测图服务n方法方法n平面: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各种交会点法平面: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各种交会点法n高程: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高程: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二、经纬仪导线测量n导线测量:导线测量:n在地面上按

5、照作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在地面上按照作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 (导线点导线点) ),将相邻点按直线连接而构成折线图形,通过测定各将相邻点按直线连接而构成折线图形,通过测定各折线边折线边( (导线边导线边) )的长度和各转折角的长度和各转折角( (导线角导线角) ),根据,根据起始数据,即可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位置。起始数据,即可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位置。已知方位已知点连接角转折角导线边1、导线的基本形式n闭合导线:由某一已知点A开始,按设计要求,依次选择若干点后,仍回到该点,形成闭合的多边形,称闭合导线。n支导线:由某一已知点A开始,既不附和到另一已知点,也不闭合到原来的起始点,而是形成自由延伸的

6、折线n附和导线:由某一已知点A开始,经过若干点后,终止于另一已知点Bn其它形式:结点导线、导线网导线的形式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n选点选点n观测观测n*水平角:转折角或连接水平角:转折角或连接角角n*间隔:光电测距、视距间隔:光电测距、视距n*高程:水准、三角高程高程:水准、三角高程n外业资料整理外业资料整理n*每一步都检查是否超限每一步都检查是否超限(1)选点*要求:视野开阔、土质坚实、相邻点间通视、边长大致相等*目的:考虑通视,便于地形图的施测,尽可能选择较少的点ABCDEF(2)外业观测?M1A32外业观测n量边n一般采用往返观测n平坦地区:测量精度不低于1/3000n起伏变化大的地区:

7、不低于1/2000n测角n水平角一般要求采用测回法测两个测回。n两测回较差n全导线的角度闭合差n高程n闭合差,往返测视距、皮尺、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三角高程(3)外业资料的整理-3.79+1.54+1.44+0.86178.77136.85162.92125.82-3.80+3.78178.78178.76+1.55-1.52136.87 136.83+1.43-1.46162.91 162.92平 均往 、返平 均往 、返A87 25 30388 36 06298 39 361连接角连接角+0.88-0.85125.81125.8285 18 00A注高 差边 长转 折 角点 名84

8、f05. 0h60011100 123234M1A实习:(1)(2)(3)(5)(4)AB1234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n内业计算的任务:内业计算的任务:n1、根据观测值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观测值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n2、检查观测中是否存在错误观测值、检查观测中是否存在错误观测值n3、评价观测质量是否合格、评价观测质量是否合格(1)闭合导线n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n推算导线点坐标n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调整n计算坐标增量n推算坐标方位角第一步: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nfvnff/04 容测理注意:注意:1、区别内角和外角、区别内角和外角2、闭合差分配时,取整秒、闭合差分配时,取整秒3、检核:改

9、正后的角度闭合差为、检核:改正后的角度闭合差为01234M1A3234332211vvvv第二步:推算坐标方位角,(左角),(右角)连已知始iiiiiiiiii0, 11,0, 11,1801801223A31AM1A32第三步:计算坐标增量ABABABABABABSYSXsincosABABSABXABYAXAYBXBYABOYX1223A31AM1A321AS)(11,AAYX)(1212, YX)(2323, YX)(AAYX33,第四步: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调整算理算理YYfXXfYX22YXsfffssfSSfK/100理理YX1,1,1,1,iixYiixXSSfvSSfviiii

10、M1A32)(11,AAYX)(1212, YX)(2323, YX)(AAYX33,q理论值q闭合差q全长闭合差q相对闭合差第五步:推算导线坐标1,11,1iiiiiiiiYYYXXX1223A31AM1A321AS)(11,YX)(22,YX)(33,YX)(AAYX ,内业计算M85 18 00A87 25 303162.9288 36 062125.8298 39 3617130.385609.26A边长m坐标方位角观测角。 ,点号xyxy1234M1A32178.77136.85214480214040484219535936000 /n/fvnff容测理+12+12+12+1281

11、852600 AM48 12 69 28 00338 04 18245 30 00150 48 12-109.83 +61.38 -57.14 +152.57 +126.95 -51.11 -74.13 -162.67170001300411411.Yf.Xfi , iYi , iX-3-3-3-4-4-4-4-55499.40 7191.725609.267130.385556.51 7344.255683.437293.1028001214022SfK.fffSYXs(2)附和导线n例题:MN129 27.4B(P6)102.48179 59.3P5100.07189 20.6P4172.

12、57123 11.4P3139.03167 45.6P21215.632507.69225.85 99 01.0A(P1)边长m坐标方位角观测角。 ,点号xyxy1757.272166.74237 59.5)(1PA2P3P4P5P)(6PBMN5454655923700.BNMA三、经纬仪交会法n意义意义: :n联测难于到达的点;联测难于到达的点;n控制点加密控制点加密n特点:特点:n操作灵活;操作灵活;n精度和可靠性有限;精度和可靠性有限;经纬仪交会法的类型n前方交会前方交会n侧方交会侧方交会n后方交会后方交会PBAPBAPABC经纬仪交会法的步骤一、选点:室内选点、野外踏勘一、选点:室内

13、选点、野外踏勘二、打桩或埋石二、打桩或埋石三、观测:三、观测: 水平角的观测水平角的观测四、计算:四、计算: 角度角度坐标坐标n加密控制点加密控制点1、前方交会BctgActgXXActgYBctgYYBctgActgYYActgXBctgXXBABAPBABAPn原理知:观测:待求: )Y ,X(B),Y ,X( :ABBAABA ,点坐标PPBA前方交会的计算APAPAPAPAPAPSYYSXXsincosPBAn由AABAPn由ABABABABABABBBAASYSXYXYXsincos),(),()sincoscos(sinsin)sinsincos(coscosAAAAABABAPA

14、BABAPn由PSBSABAPsinsin前方交会的检核XAPABABSOYPBACPCBAn检核:采用两组结果取平均:比例尺分母容MmmMedydxe)(. 2022),();,(2211PPPPYXYX点位较差2、侧方交会n原理知:观测:待求: BA,PA ,点坐标Pn计算:前方交会计算、根据BPAPBA侧方交会的检核A算测1PPBCn检核:检核: PCPBPBPCPCPBPCSMXYarctgXYarctgBPCC20.)()(,容测算算观测并计算点利用3、后方交会n原理知:观测:待求: CBA,点坐标Pn计算:前方交会、计算、根据PABC后方交会的检核PBCDAn检核:分别计算两组坐标

15、、和、根据DCBCBA:比例尺分母容MmmMedydxe)(. 2022点位较差四、三角高程测量n高程控制水准测量:精度高三角高程:精度低,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1、三角高程的原理n原理n根据两点的水平距离及竖角,应用三角公式计算出两点间的高差AHBHABhLBAS大地水准面i观测值观测值L,S, i高差值高差值)(2105. 0反正反正hhhSmhhhLitgShAB注:球气差改正n球气差:地球曲率球气差:地球曲率+大气折射大气折射IiO大地水准面过A点的水准面EFG1、大气折射、大气折射RDr2080.2、地球曲率、地球曲率RDp223、球气差:、球气差:RDrpf2420.KABDLitgS

16、hAB2、三角高程的路线及计算n三角高程的路线附和路线闭合路线ABCD闭合路线ABCD附和路线3、三角高程路线概略平差n计算高差闭合差理论ihiihhf理理论:实际: n计算高差改正数n(闭合差的分配)ihiSSfv:水准路线的总长段水准路线的长度:第段高差的改正数:第SiSiviin计算高程iiivhh高差闭合差 ih关于施工放样第十章 物探工程测量p165一、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 测绘地形图是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在图纸上,而施工放样则和它相反;二、测量工作的原则地形图测绘的原则?施工放样的原则?三、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工作: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量取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2、算出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特征点(或轴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已建成建筑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3、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根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以便施工。例已知建筑物轴线上点P1、P2设计坐标为: X1=71.56m,Y1=70.65m,H1=50.000M X2=71.56m,Y2=85.65m,H2=50.100m。已知控制边AB起点A的坐标为 XA=56.56m,YA=70.65m, 控制边方位角AB=90 HA=49.890mABAP1=?SAP1=?BAP1=?坐标放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