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绪 言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目标要求:1、知识及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过程及方法: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现象。3、情感及价值观:亲近化学,热爱化学,体验探究活动及学习化学的乐趣。重点: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的培养。 实验准备:澄清石灰水,试管、玻璃管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回顾旧识:1、在九年级以前,你所了解的哪些知识是及化学有关的?2、你知道的化学学科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是研究什么的?引入新课:(情景设计)1、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2、60;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2、小猫为什么不怕热?结论: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交流讨论:1、你想象的未来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2、什么是化学? 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去研究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3、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利 生产农药和化肥增加粮食的产量用 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健康化 开发新能源、合成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学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生活变得美好学习 物质的性质和用
3、途化学 物质内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后你 如何利用它们制造新产品知道 人类认识、利用、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如食盐(氯化钠) 调味品防腐 氢氧化钠、肥皂、造纸、纺织、印染等 食 制盐酸 氯气 塑料、农药 化工原料 漂白粉盐 有机合成 盐酸氢气 金属冶炼 化肥 有机合成 4、化学研究的对象1)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2)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如半导体、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3)知道物质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总结: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课时:回顾旧识:1、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2、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引入新课(情景设计) 探究实验:
4、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的水混合。把一块旧手绢浸入配好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的拧干,用镊子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地抖动手绢,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湿透的手绢有没有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讲授新课:三、人类对化学学科的认识简史第一阶段:发现和使用火第二阶段:很漫长,发现了一些应用产品:1、冶金工业:炭火(1)铜的冶炼 孔雀石 铜 (翠绿色) (红色) 炭火(2)铁的冶炼 铁矿石 铁2、陶瓷工业3、酿造业:酒、醋4、黑火药:硝(硝酸钾)、磺(硫磺)、炭(木炭) 比例:一硫二硝三木炭5、纸、染料出示:我国古代在化学领域的成就图第三阶段: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 奠
5、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学科。第四阶段: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现阶段:已能利用各种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探索纳米技术制造出特定功能的产品。展示图片:现代化学研究所使用的仪器和制造的新材料四、如何学好化学:1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2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 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
6、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3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4良好的思维习惯。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5学好其他学科。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及联系。学好数
7、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明确化学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总结: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总结:略作业:练习课后反思: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目标要求】:1、知识及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2、过程及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
8、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情感及价值观:体会化学及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及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实验准备:1、澄清石灰水,水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回顾旧识: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思维联想: 怎样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实验探究: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指导:观察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行详细的、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记录方法:课本第九页探究实验报告。探究观察提示:1、点燃前:观察色、味
9、、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2、点燃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高低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3、熄灭时:有何现象?迅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探究参考: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的气味,质地柔软。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由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2、点燃时:蜡烛能被点燃,燃烧时较安静,并能持续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火焰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把火柴梗放入
10、烛火中,外层火焰处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物体时应用外焰。3、熄灭时:有白烟从烛芯飘出,迅速用火柴点燃白烟,火会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实验中注意的问题:1、点燃蜡烛时要仔细观察前、中、后的所有现象。2、火柴梗放入火焰中时间为2S左右。3、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时,最好选粗蜡烛且速度要快。小结:略作业:探究实验报告。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回顾旧识: 人的呼吸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思维猜想: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否一样?作出猜想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11、比空气多。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探究提示: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探究指导: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提问: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演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3、呼出的气
12、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探究参考: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步骤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步骤3、呼出气体中浑浊多此,说明探究参考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步骤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步骤3、呼出气体中浑浊更多些,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步骤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步骤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步骤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步骤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
13、多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高。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 呼气导管应用饮料吸管,不要用实验室中的玻璃管。2、 呼气换气时不要把集气瓶中的水吸入口中。3、 实验中倒入瓶中的石灰水应相同(同体积同浓度),且量要足。4、 伸入瓶中的木条燃烧的情况应相同。5、 探究参考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步骤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交流讨论:1、及其他组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分析其他可能的结论,并再讨论如何证明你的推断。2、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不同的原因。反思评价:1、学完本课题你的收获是什么?受到哪些
14、启发?2、你明白了什么是科学探究?作业:科学探究报告册课后反思 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实验基本操作)【目标要求】:1、知识及能力: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2、过程及方法: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准备:1、锌粒、碳酸钠粉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2、试管、试管架、药匙、量筒、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刷。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药品的取用一、 学生实验要求(板书)1、复习、预习,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
15、的 ,明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2、实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桌上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3、实验完毕,认真写出实验报告。(介绍实验报告册的格式)4、实验完毕,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废液缸,把需要回收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经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二、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板书)展示常用仪器,逐一介绍其名称、性能和用途。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板书)1、药品的取用(板书)强调:(1)取用时,应注意的“三不” (2)节约药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
16、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中。(1) 固体药品的取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学生练习)仪器:药匙,试管,镊子步骤:粉末:一横二送三立 纸槽,药匙块状:一横二送三立 镊子 (提问:为什么?)(2) 液体药品的取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学生练习) 直接取用A、倾倒法:步骤:盖倒放,口挨口,签向掌(为什么?),缓注入B、滴取法仪器:滴管(介绍滴管的性能、用途)步骤:滴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课文第195页最后一段。 量取法仪器:量筒量筒的使用方法: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三点成一
17、线取用方法:量筒及滴管同时使用。学生练习:药品取用。作业:复习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的性能及用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2、物质的加热(板书)(1)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检查灯芯 添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为什么?) 几个绝对禁止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强行记忆,并知道为什么要绝对禁止(2)给物质加热:(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练习)介绍酒精灯的内外焰及焰心,强调: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可加热的仪器:分直接加热及间接加热若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加热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强调要预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强调:A、液体
18、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B、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45°)C、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3、洗涤仪器:(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练习)(1) 过程(2) 洗涤干净的标志: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作业:复习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的性能及用途课后反思: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教学目的】知识: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思想教育: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树立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的信念。【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
19、它们的区别及联系。【教学难点】:化学变化及化学性质的区别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教学法。【仪器试剂】:铁架台、试管、单孔塞、导气管、烧杯、酒精灯、药匙、火柴、研钵、坩埚钳、石棉网、水、胆矾、镁条、碱式碳酸铜、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题引入】化学是初三设置的课程,同学们可能会问,化学是研究什么的?请同学们首先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里都哪些教学设备?我们生活的自然界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同学们所回答的这些都是物质,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物质的,人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盖房的木料、织布的棉花、制造汽车的钢铁、农田施用的化肥等都是物质。世界上千千万万种不同的
20、物质,这们的颜色、状态、气味教都一样吗?组成相同吗?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有关物质的这些问题正是化学课要研究的。【板书】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回答:桌椅、灯管、黑板、投影仪、电视机等。回答:空气、水、木头、石头、砂子等。思考记录 通过学生的回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学生在渴望得到解答时,教师可引进化学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我们学习化学,首先要学习和研究观察实验的方法。【引入】如何观察和记录化学实验呢?【投影】从三方面观察思考并记录:变化前观察变化时观察变化后观察思考并记录的内容同投影。 让学
21、生认识观察时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详细、准确而又真实地记录是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前提。 变化前观察变化时观察变化后观察1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 2物质的色态、味等。1反应条件(加热、点燃、催化剂等) 2现象(发光、放热、生成沉淀或气体等)1.有几种物质生成 2.生成物的色、态、味等 【问题讨论】物质是怎样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几种形式?【演示实验】水的沸腾加热盛有少量水的试管至沸腾,将洁净玻璃片移近试管口。【投影】给出观察记录的结果及规范要求。(内容同观察记录)【演示实验】胆矾粉碎 将块状胆矾研碎【投影】给出结果及规范要求。(内容同观察记录)【演示实验】镁带燃烧用坩埚钳夹住一小段镁带点燃。【投影
22、】给出结果及规范要求(内容同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让学生学习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及记录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记录能力。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做练习一概念运用【问题讨论】物质变化及物质性质是同一个概念吗?(结合概念分析讨论)1什么是化学性质?2什么是物质性质?3化学变化及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通过举便指导学生回答)【板书】三、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内容看书)2化学性质(内容看书)思考并回答: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3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化学性质
23、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识记 引导认识新概念。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分析讨论基础上,识记概念。【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做练习二巩固概念【问题讨论】1化学知识对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发展以及生活实际中有什么重要作用?2你了解化学的发展史吗?3你怎样学好化学?认真阅读书中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看书,使学生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物质的两种变化及化学变化的特征。学生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的方法。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学生总结归纳,教师给以补充完整。明确
24、知识要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课题一 空气目标要求1、知识及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2、过程及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及防治。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 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
25、水、火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提问1:这幅图片上除了蓝天、白云、草地、人、动植物外还有什么?空气提问2: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空气。讨论:请说出空气及我们的关系。2、新课探究:一、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
26、/5。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探究: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探究参考:1、少于1/5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2、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反应结束后瓶内有残余氧气;氧气含量低时,红磷熄灭,氧气剩余。3、装置不能漏气。结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的组成:氮气(N2)78%、氧气(O2)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
27、碳(CO2)0.03%、其它杂质0.03%一、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专门的符号来表示。小结:略第二课时:三、空气的作用;讨论:空气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阅读:课本第24页1、氧气:讨论:为什么叫做“养气”?氧气通常有哪些用途呢?阅读:课本第24页2、氮气讨论:氮气有哪些用途?1).制硝酸、化肥的重要原料。2).用作保护气。3).液氮冷冻麻醉。4).超导性5).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讨论: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支持燃烧2).集气瓶内
28、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不会;能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能小结: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性质练习:请列出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稀有气体定义:由于有空气中含量比较少成员:氦(He) 氖(Ne) 氩(Ar) 氪(Kr) 氙(Xe) 氡(Rn)性质:无色、无味。由于其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稳定,一般不及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叫惰性气体。用途:保护气、不同颜色的电光源。(放映影像资料
29、)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出示蓝天白云及空气污染对比图片。讨论:1.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情况?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3.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粉尘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 SO2 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氮 NO2空气污染的途径: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的废气、矿石燃料的燃烧等。如何防治:阅读课文第26页 放映影像资料总结:略作业:空气质量日报、预报课后反思:课题二 氧气的性质目标要求:1、知识及技能: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2、过程及方法:通过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认识物质在
30、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辩证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的关系,氧化反应的理解。疑点: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课型:探究式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 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硫、木炭、铁丝、火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旧识:1) 空气的组成是什么?2) 什么是空气污染,如何防治?3) 什么是物理性质2、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和氧气应用的图片3、探究新课: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出示一瓶氧气,指出它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比空气( 1.293g/L)略大。3.不
31、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气。4.在压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22、实验2-3、实验2-4 通过实验填写下表:在空气中在空气中点燃在氧气中点燃表示方法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炭C不燃烧发红光,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白光,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2 CO2点燃硫S不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产生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S2 SO2点燃铝Al不燃烧不燃烧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Al2 Al2O3点燃铁Fe不燃烧不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
32、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Fe2 Fe3O4点燃结论:1.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说明: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是跟其中的氧气反应。练习:课后习题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回顾旧识: 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探究新课分析讨论1:填写下表:实验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的物质反应表达式炭燃烧木炭氧气二氧化碳C2 CO2点燃硫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S2 SO2点燃铝燃烧铝氧气三氧化二铝Al2 Al2O3点燃分析讨论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结 论:1.在这三个反应中,都有新的物质(及原来物质不一样的)生成。2.生成新
33、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3.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分析讨论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在化学变化时常伴随哪些现象发生?结 论: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2.常伴随的现象是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3.发生能量的变化,常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4.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分析讨论4:上述三个反应中还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征?结 论: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定 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特 点:多变一分析讨论5:三个反应还有没有共同的特征?结 论:它
34、们都是物质及氧气反应氧化反应 定 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 反应物:有氧的(氧多的)是氧化剂,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化反 生成物:氧化物应 剧烈氧化:燃烧 分 类 缓慢氧化: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总结:1、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2、物质性质的两个方面:物理性质:直接被感知(色、味、态)被测量的性质(熔、沸点;硬、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3、化学反应的两种分类从反应形式上分类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化合反应从是否及氧反应: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练习:课后习题 课后反思:课题三 制取氧气目标要求:1、知识及技能:了解实验
35、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2、过程及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掌握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 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实验准备:1、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2、仪器:大试管,酒精灯、木条、火柴,集气瓶、水槽。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旧识回顾: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情景导入: 出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纯净的氧气,那如何制得纯净的氧气呢?3
36、、探究新课实验25:过氧化氢制氧气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现象:实验编号现象原因1木条不复燃没有氧气放出2木条复燃过氧化氢在加热时能分解出氧气3木条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时能分解出氧气4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不能分解出氧气二氧化锰 结论: 过氧化氢 氧气水讨论:1、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用?实验26:在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1、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一变二不变)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硫酸铜溶
37、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出具有催化作用。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象: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后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结论: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及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反应及化合反有什么不同?明确: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 A 第二课时:实验室制氧气1、旧识回顾: 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2、探究新课:思考:实验室采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氧气?出示:图2-17和图2-18讨论: 1、在图2-17和图2-18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发
38、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陈述:略教师演示: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强调注意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方可进行实验。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分集中加热。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有大量、均匀、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会造成什么后果?)课堂练习:课后习题总结:略作业: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学生探究及
39、活动1、教师再次强调注意事项,2、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3、要求总结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及时指出并纠正。实验完毕后,选择学生代表陈述实验现象,作业:实验探究报告。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一、知识结构1、物质的两种分类: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如:2、物质性质的两个方面:物理性质:直接被感知(色、味、态)被测量的 性质(熔、沸点;硬、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3、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4、化学反应的三种分类从反应形式上分类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二:
40、 化合反应:定义:由二种或二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特征:多变一 分解反应: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特征;一变多从是否及氧反应: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二、空气的组成氮气(N2) 78% 体氧气(O2) 21% 积稀有气体: 0.94% 分 二氧化碳(CO2): 0.03% 数其它杂质: 0.03%三、空气污染及防治空气污染:有害气体,粉尘有害气体:二氧化硫 SO2 一氧化碳 CO二氧化氮 NO2污染防治:阅读课本 四、氧气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比空气( 1.293g/L)略大。3.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
41、mL氧气。4.在压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三、 氧气的化学性质C2 CO2点燃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高温时能及许多物质反应。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装置仪器装配原则: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物质加热原则:先均匀,后集中。气体收集方法:易溶于水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于水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实验室制氧气歌诀:一要检查气密性 二在把药品加入试管中 三要把仪器固定好;试管口部略向下,导管伸入稍露头。四再点燃酒精灯,先均后固用外焰,缓慢加热向管底,五用排水集气法,连续气泡再入瓶,六把导管移出水,最后
42、熄灭酒精灯七: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八、应记忆的符号:元素符号:氧:氢:H 碳:C 硫:S 磷:P 氮:N 镁:Mg铁:Fe 铝:Al 汞:Hg 钾:K 锰:Mn 化学式:氧气:O2 氮气:N2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氧化镁:MgO 氧化汞:HgO 五氧化二磷 P2O5 四氧化三铁:Fe3O4 氧化铝:Al2O3 二氧化锰:MnO2 水:H2O 过氧化氢:H2O2 高锰酸钾:KMnO4氦(He) 氖(Ne) 氩(Ar) 氪(Kr) 氙(Xe) 氡(Rn)作业:第
43、二单元 课题一 水的组成目标要求1、知识及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2、过程及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3、情感及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方法:实验探究手段:多媒体课时:一课时实验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 空气的组成如何?2、情景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及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
44、水一周”,今天开始学习自然界中的水。3、讲授新课:讨论: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存在: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积的3/4;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地层、大气中也含有水; 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1018吨) 分布很广,但不均匀。用途: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 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想一想:1、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留意过我们身边的天然水都是纯净物吗?3、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实验3-1:水的电解现象: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2、及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3、及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氧气4、及
45、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讨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论: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H2O H2O2 分解反应介绍氢气: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验纯方法:如图所示讨论:氢气H2 氧气 O2 水H2O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元素种类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组成纯净物混合物 物质种类物质总结:略练习:课后习题作业:昌平练习册课后反思课题二 分子和原子【目标要求】:1、知识及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
46、粒构成;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2、过程及方法:(1) 学习运用日常生活现象及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2) 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及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重点: 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及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及联系。方法:实验探究手段:多媒体教学实验准备:烧杯、量筒、水、品红、浓氨水、酒精课时:二课
47、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1) 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2) 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3)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4) 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5) 中国古代认为事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你是认为怎样认为的?2、讲授新课:实验3-2 品红溶于水现象: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但时间较长后才扩散均匀。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明确:学者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
48、明: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的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质(板书)出示:图3-6和图3-7说明:这两幅图都证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 板书: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性提问:我们能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看到分子吗?那怎样才能看到分子呢?讲解: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及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及地球相比。分子虽然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结论1: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探究活动1:操作:1、在试管中加入蒸镏水,再加入酚酞试液现象:溶液仍为无色操
49、作:2、在试管中加入浓氨水,再加入酚酞试液现象:溶液变为红色操作:3、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12分钟。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结论2、分子在做不停的运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温度越高,运动的速度越快。解释:(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活动探究2、酒精及水混合操
50、作:用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100毫升水和酒精,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毫升?现象:100毫升酒精及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毫升。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解释:(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4)铁路上的铁轨之间为什么留些空隙?总结:略作业:昌平练习册,课后习题。课后反思:第二课时:1、复习旧识: 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什么微粒构成?2、情景引入:提问: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能不能再分割?如果能分割,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回答
51、: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的模型。3、讲授新课: 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板书)讨论: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及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试分析在这个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学生讨论,选择学生代表来陈述讨论结果讲解:1、分子的观点(板书)提问: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回答: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变化的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追问:这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回答: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小结: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板书)提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在这些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回答:略小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的分子。(板书)讨论:那么,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全球玻璃棉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投资规模研究报告版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胶带打印机行业竞争动态及应用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甜品酱行业销售策略及竞争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消防斧行业发展现状及十四五投资规划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拖链行业运营状况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小型发动机排放控制催化剂行业需求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商业玻璃器皿行业需求形势及价格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动物饲料和水产饲料行业销售渠道及竞争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低维护铅酸电池行业销售规模及需求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PVC充气漂流船行业竞争现状及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 《视神经炎》ppt课件
-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范例
- 工程派工单模板
- 带颈对焊法兰尺寸与质量
- 二氧化氯复合解堵技术
- 花键跨棒距的计算
- 国家开放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 佛山批发市场汇总
- WordA4信纸(A4横条直接打印版)
- (精选)甲醇一书一签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