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定风波》1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1页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定风波》1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2页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定风波》1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3页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定风波》1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4页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定风波》1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定风波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 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教学重点:1. 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2. 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 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 , 听听这些词句是谁写的“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 ,是苏轼的名句。苏轼, 我们并不陌生, 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 , 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

2、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二、朗读指导1、诵读要求读准字音如:同行x 1 ng吟啸xi a o一蓑 su o烟雨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读出节奏:莫听 穿林 打叶声 , 何妨 吟啸 且徐行。竹杖芒鞋 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 春风 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 斜照 却相迎。回首向来 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2、跟着录音读一遍, 男女同学分别朗读三、了解作者, 知晓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 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 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

3、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东坡志林说: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 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 因往相田。 ”而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则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 ”显然, 这首词是借“道中通雨”一事 , 来抒写作者当时“余独不觉”的心境的。这“余独不觉”不就是“泰然处之”吗 ?四、解词释句, 整体感知1. 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草鞋。吟啸: 吟唱长啸, 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料峭: 形容微寒。2、整体感知 层次结构上片写雨中的情景和心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

4、的镇定态度, 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莫听” 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 见俏皮的挑战色彩。“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伯 ?”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 胜过骑马, 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 , 以“马”喻指奔波官场 , 通过两者对比, 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 故而它的实质用意只能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一句不是写眼前景 , 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 当时并无蓑衣, 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 故而这一句是表达

5、了苏拭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 “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下片写雨后的情景和心境。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三句写雨过天晴、寒风吹拂、斜阳晚照的眼前景象 , 但也隐隐地透露出作者在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 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更加清醒、晚境或尚有望等既达观而又复杂的心情。“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 回到住处, 再看路经之地, 既不是风雨交加, 也不是朗朗晴空; 实际上 , “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 , “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 , 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 , 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风

6、雨或晴天了。显然, 这里的主要心态是旷达, 主要意向是隐逸。全词上片写雨中, 下片写雨后; 上片落笔镇定心态, 意归闲散江湖 , 下片落笔欣慰心态, 意归飘然世外。写眼前景, 想心中事 , 景物层次、意绪走向都十分清晰。 内容述评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滴黄州时的基本心境: 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 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这就是身处危难之中仍泰然自若的鲜明写照。他曾在给李之仪的书信中说: “得罪以来 ,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问,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ZHE)自喜渐不为人识。 ”遭迫害 , 受贬滴

7、, 被人推搡漫骂, 无人识其是官,竞觉得这是可喜之事; 由此种奇异心态可以体味到, 苏拭当时的心胸旷达到何种程度。意存归隐是这首词的主要情感倾向。上片情怀, 指向“一蓑烟雨任平生”, 下片情怀, 收在陶渊明的“归去”, 上下一致,心意之所归都是隐逸江湖。上片说“竹杖芒鞋轻胜马”, 下片说“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意理相承, 都表现出对官场险恶的厌弃, 这无疑是作者意欲归隐的动因。而过片中的 “醒”字 , 则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其临江仙中“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 , 就产生在这首定风波之前不久, 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 归隐的意向确实在苏轼的思想中占据

8、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 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祟尚老庄哲学 , 深受禅学影响, 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苏拭一生始终没有真的归隐过, 这说明 , 即使严遭挫折, 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在儒家的用世观念界内。因此, 对苏轼的归隐意向, 只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心理宽慰, 这充分体现出苏轼淡薄功名的宽阔胸襟和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3、背诵课文。五、品味语言, 鉴赏形象。1. 讨论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 ?”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提示 : 这几句

9、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 拄着竹杖, 迎着疾风骤雨 , 缓缓而行, 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 , ” 莫听” 、 ” 何妨” 、 ” 谁怕” 是关键词, 写出了词人在 “同行皆狼狈”, 其“独不觉”, 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2. 思考 :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提示 : 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 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六、学习表现手法, 分析表达效果。总体说来, 这首词的艺术表现特点是: 写眼前景, 想心中事,情景交融, 隐喻寄托,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具体来说, 这里至少体现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审美要素:1、写眼前景, 想心

10、中事, 异质而同构写眼前景, 就是落墨于眼前所遇到的真实景物; 想心中事, 就是着意于心中所萦绕和所要表现的事物人情; 而这两者之间则必须具有异质同构关系, 以使读者能由此而想象到彼。定风波直接描述的是作者沙湖道中遇雨的情景, 但所表现的却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境遇和心情, 因而作者在进行这首词的艺术创作时是“一心二用”, 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在这种整体构思中 , “眼前景”和“心中事”虽然一个是自然景物 , 一个是社会人事, 但两者必须具备相似联想可以沟通的同构关系。在定风波中, 沙湖道上的风风雨雨, 与苏轼仕途上的政治遭遇就是异质同构关系, 苏轼在道中遇时的感受, 与他遭贬后的心境也是异质同构关

11、系, 而词的全部意理情致, 也就含蕴在这一系列的异质同构关系中。2、若即若离, 隐喻寄托这首词的言与意之间, 不是局部的一对一的直接比喻关系,而是整体性的隐喻寄托。这种整体性隐喻寄托具有若即若离的特点 , 而不可一一捉对坐实。例如在“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中 , 隐喻寄托着苏轼遭贬后泰然自若的情绪; 在“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阳却相迎”中 , 隐喻寄托着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因而晚境或尚平坦有望的社会人生感受; 但不能说, 这些都是比喻。可以说, 隐喻寄托具有更多的象征意味, 不过这种象征意味是若即若离、隐约而含蓄的, 而词的意境美也就更多地体现在这种若即若

12、离的朦胧之中。3、以小寓大, 言外无穷一般说来, 这种隐喻寄托总是以自然景物, 隐喻社会人事, 以对眼前事物的具体感受寄托普遍的人生态度, 因而多具即景生情、情寄言外, 以小寓大、言外无穷的特点。定风波以道中遇雨, 隐喻仕途风雨, 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 , 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超然心境,这都是即景生情、以小见大。而且这个 “大” 是难以穷尽的:不仅有通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晚照这一系列历历在目的自然真景, 还有苏轼仕途坎坷、遭贬黄州、渔樵杂处、放浪山水, 乃至隐居山林、啸傲江湖、一蓑烟雨、超然物外等一系列在想象中展开的社会人生景象, 不仅表现出苏轼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心仪归隐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微的情致,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