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控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5 题。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40 分 )3 一)默写 (16 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2. ,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3. 毅魄归来日, 。别云间4. 俶尔远逝, 。小石潭记5. 现在我们常用柳永蝶恋花中“ ”来形容对理想的执着态度。(二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 6-9 题 (12 分 )【甲】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源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
2、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鱼, 我所欲也 ;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 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 甲诗中的 “汗青 ”指(2 分)7. 对甲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3、A. 首联作者回顾身世暗示自己对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B. 颔联运用比喻写出国势衰微和个人一生的动荡不安。C.颈联在喟叹中展示诗人因个人危难而内心颤栗痛苦。D. 尾联以磅礴气势直接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4 分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9 .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乙文的" " 价值观 ;乙文中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的 “所欲 "在文天祥的甲诗中具体指"" 。 (4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 题 (12 分)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
4、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 “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语文在堂】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1)参不知所从( )(2)为参具言之( )11 .下列对面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 分)A. 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B. 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C.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
5、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12 . “齐果大治 ”在文中的体现是“ ”,原因是 。 (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4 分 )二、现代文(3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8分)读书要 “精 ”到极致1“立志宜思真品格, 读书须尽苦功夫。 ”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 穷年皓首研治一经,虽受条件所限,难以遍览群书,但读一部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书海且无涯,粗读嚼不烂。可以说,苦功夫是读书学习的门槛,如何跨越这道门槛?不妨通过“精选、精品、精思、精用 ” 的方式,将读书看作品茗。精品之,才愈发得其醇香。2 在精选中择好书。好书,能使人 “通天下之精微、晓万物之是非
6、” 。书之好,在文、在理、在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蕴藏着文明的记忆,集聚着智慧的结晶。 读书不失为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经验的一种捷径。 选择一本好书, 如同结识一位挚友, “交谈 ”之中体会人间五味、 “相顾 ”之间看尽世事变迁、 “聆听 ”之际感悟个中真谛。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领袖论著,可以领悟精神实质,提升思维层次;读人文社科,可以纯正思想品性,陶冶品德情操;读历史典籍,可以通晓古今中外,明辨是非善恶。3 在精品中得余味。对待读书,要有 “入山问樵 ”“入
7、水问渔 ” 的求知精神。读书,是将所学转化为所得, 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而精读, 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在 “知识快餐 ” 的时代,一些人抱怨精读耗时太长、单位时间内获取知识量太少, 实则不然。 只有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才会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 而只追求学习数量、不追求学习质量的人, 即使拥有那些 “匆匆掠过 ”却未消化吸收的知识, 也对个人成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语文在堂】虽 “快”却是 “慢 ”了。唯怀有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下足 “细功夫 ”读书,对妙语珠字精抠细品,方能万千笔墨胸中藏,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获。4 在精用中求实
8、践。古人云: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 精用是读书的试金石,也是读书成果的 “实战场 ” 。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 学问再多也是纸上谈兵。 会读书的人,把读书学习得到的知识、积累的成果向实践行动转化,与岗位需求对接,以学习力助推战斗力、保障力的生成。在用的过程中,要有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的毅力与决心,远沽名钓誉之心,戒急功近利之意,去冒进浮躁之气,才会避免陷入 “蛮干、瞎干、胡干 ”误区,避免走进 “空谈 ”的尴尬窘境。着力解决 “用得对、用得准、用得好” 的问题。5“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读书
9、 “精 ”到极致才能有 “质 ”的飞跃。13 .第三段中画线句“ 虽 “快 却是 慢了 ” 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4 分)14 .请分析第四段画线句的作用。 (4 分)15 .阅读全文,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读书要有质的飞跃 ” 。B. 作者提倡精读一本书,反对 “博览群书 ” 。C.作者认为只有精读才能促进个人的成长。D.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实践,用于解决问题。16 .下列文字插入文中第 段和第 段之间,理由是: (6 分 )在精思中寻践悟。朱熹曾说过: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为读书而读书, 读而不思、 读而不悟,
10、难以体会古人读书过程中所蕴含着的学而不厌、触类旁通的大智慧。 中庸提到,求学要做到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提醒我们读书却不唯书。只有用思考、质疑和批判态度读书,才能甄别精华和糟粕,才能理清有用和无用,才能把书读深、读透、读精。(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 题。 (20 分)那年,我们去看大石桥17 奶奶哼唱小放牛,邀我去看大石桥。18 桥是鲁班赶着一群大绵羊修的,桥上还有各路神仙留下的 “仙迹 ” 。这些神奇的传说, 一直鼓荡在脑海里,催着我赶快去看大石桥。19 父母亲要挣工分,几年里也不可能进一次县城。其实,也没必要进县城。想让父母亲 带着去看大石桥,实在是痴
11、心妄想。20 于是,就赶紧学骑自行车 到县城有 30 里路,打个来回,步行肯定会累个够呛。21 先是在冬天的打谷场上学转圈,让人在后边扶着,进而开始学上路。也不知摔倒了多少次,终于学会了。车座子高,坐上去脚尖够不着脚踏板,父亲就卸下了车座,绑上一块棉垫。6“我要去看大石桥。 ”我跟母亲说。这样的行动得绕开父亲。22 母亲没有阻拦,也没有什么叮咛,但嘱我一定要找个伴。那时候还没有柏油马路,没有汽车,不必担心出车祸。母亲烙了一张白面饼, 卷了一箸子老咸菜丝,灌了一葡萄糖瓶开水,全都放进搭在车横梁上的布兜里。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语文在堂】23 同伴是发小,两人一辆车。那天是个春末夏初,记得麦穗还不能
12、搓着吃呢。24 现在要我说当时沿途有什么风光,路上遇见了什么人,是否有鸟雀从头顶飞过,都没有了印象。只记得远远地看见了 “锥锥 ”( 大寺砖塔),就紧张起来,激动起来,躬身蹬车更有劲。25 北门两边是城墙,或者说北门是城墙的一个缺口。城墙宽厚高大,上边长着杂七杂八的树。26 县城的繁华地段当属南大街。百货商店,照相馆( 好像是 “友谊 ”) ,书店,还有邮局。当时还没有 “五一 ”广场, 正对着南大街, 是一堵高大的影壁墙, 上面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27 当时县城里是没有一座楼房的。28 我们就在南大街里找赵州桥,完全忽略 “河”这个概念。从北到南没有找到,心里有点着急, 很记得时间已是正午
13、。 到百货商店里去问售货员, 站布匹柜台的一个中年妇女不耐烦地指点 mi jin( ) : “出南门往南五里地。 ”29 于是,我们就出了跟北门很相似的南门。15大石桥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很多。车辙,驴蹄印都在。30 我们每人骑车上了一次桥。下桥时,不刹闸,特意享受快速滑行的惬意。31 我们是在桥下用的午餐,好友分吃了我的饼和水。桥下没有水,很阴凉,很清静,就我们俩。32 日头偏西,开始往回返。就是邪门:希望满怀,劲头十足,一旦目的达到,人整个就瘫软了,由心到身。先是屁股觉出了疼,不坐着蹬车,只能是硬撑几下;再就是觉出了腿软,骑不上半里路,就要换班。33 过了双庙,离家还有八里,我们俩实在是蹬不动
14、了。34 车子躺在一边,我们躺在车子一边,谁也不说话。我是随手掐了一根草,把草茎放进嘴里嚼着。35 太阳变红了,我们一咬牙站起来。再也不念好友之情,分了路段:从这棵树到前边那个变压器小屋,你驮着我;从变压器小屋到更前边的那个坟圈,我驮着你 36 越渴越吃盐。刚过小马圈,后车胎跑没了气。37 推车子也得轮换班,依然要分出路段。当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经过乡官农场南边的那个孤女坟时,我们居然还能跑得动。38 母亲和同伴的母亲都在村口等我们。一见我们的狼狈样,母亲第一句就问: “以后还去看大石桥不? ”39 我们不作声,心里话:那可说不定。40 那年我十三岁。同伴也是十三岁。17 .根据拼音写汉字(2
15、 分 )指点 mi jin ( )18 .阅读第 1 一 17段,梳理 “我”从 “想看石桥 ”到 “看到石桥 ”的情感变化 .(4 分)期待 19 .下列对第 21 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 分 )A. “太阳变红了 ”属于环境描写,烘托了我们不能按时回家的忧伤。B. “一咬牙站起来”属于动作描写,写出我们心愿达成后的疲惫.C. “不念好友之情”属于心理活动,写出了我们毫无心机的率性.D.结尾的省略号,省略了分工的内容,侧面表现这段路程的艰难。20 .阅读第 7 段和第 24 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母亲的形象.(6 分 )21 .第 25 段写了我们的心理, 第 26 段交代了我们的年
16、龄。 请省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6 省 )(12省)【材料一】沪剧, 是上海特有的地方戏剧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来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曲调清新优美,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 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从早期的花鼓戏、本滩、申曲,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 200 多年时间。沪剧的发展始终和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 它以戏曲形式保存着上海城市的语言特征、 文化记忆和世俗风情,在上海城乡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 日益萎缩, 观众减少, 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 3 个, 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材料三】近年来, “戏曲进校园 ”在上海中小学广泛开展, 目前已经有30 多所中小学校参与其中,让沪剧融入课堂。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语文在堂】22 .有一本关于沪剧的书籍,书名是沪剧:现代上海的传统戏曲,请根据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见习教师实习总结
- 家政钟点工雇佣合同
- 科技部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唱片销售合同
- 2025三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
- 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
- 2025年湘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间习题
-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理论)医学护理类
- 年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园博园运营合同
- 济南2024年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洋气候预测模型创新研究-深度研究
- 《客户服务基础》教案及课件项
- 2025《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解读课件
- 2025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丹参原药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物理(A版)-安徽省合肥一中(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和答案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6.3.3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说课稿
- 综合材料绘画课程设计
- 数学史简介课件
- 八年级 下册《黄河两岸的歌(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