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古诗三首本课由三首写景的古诗组合而成,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多姿多彩。浪淘沙(其一)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书湖阴先生壁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环境的洁净清幽,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裏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色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
2、九霄的豪迈气概。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诗中景物有声有色、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起首两句,诗人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也描绘出江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诗人在后两句中写到了江南春景中的另外一面数量众多、 楼宇重重的佛寺,在烟雨蒙蒙之下,充满朦胧、迷离的美感,再加上“南朝”二字,增添了深邃厚重之感。全诗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色,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千里之内的天气景色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是诗人有意要把江南春的不同特色浓缩到这短短的四句诗中。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
3、常往来的朋友。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他家屋壁上的。这首诗既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居所主人品性、情趣的赞赏。前两句写庭院中的景致,表明了主人的勤劳、爱整洁,也通过手栽花木写出了其生活品位。后两句写院外的景色,弯弯曲曲的溪水像是用手护住了田野,两边的山峰则像是推门而来,这样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色拟人化的动态。令整幅画面显得生动可爱、极富情趣。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勾勒出诗中描绘的种种情形。第一幅图描绘的是诗人站在黄河边,眺望滚滚波涛的情景;第二幅图描绘了江南水乡风光,近处绿树掩映、酒旗飘飘,远处雾失楼台、烟雨蒙蒙;第三幅图描绘了潺潺流水环绕着绿野的田园风光,一侧隐约
4、可见两位先生坐于清幽的茅屋之中。这些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这几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致,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方式学会“涯、莺”二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簸、山郭、排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3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词之美。4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5抓住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手法。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词之美。教学难点1想象诗中的意境
5、,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抓住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手法。1字词教学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学“涯”字时,可以利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教学“莺”字时,可以出示“黄莺”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生字书写教学时,注意“涯”的“厂”字的撇包住“圭”。要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词语。2阅读教学古诗课文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本文主要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古诗
6、的教学中,需注意突显朗读的作用。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引读、范读、听录音模仿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中情感。具体来说,在学生练读浪淘沙(其一)时,可以指导学生读前两句时语速放缓,语调沉稳而有力,读出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的气势;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出诗人欲直上九霄的气概;第四句再转向平缓悠长,读出其中的憧憬之感。读江南春时,前两句应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后两句语调可稍稍低沉,读出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读书湖阴先生壁一诗,要先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的题目,教师可出示诗题,指导学生根据意思停顿,如“书湖阴先生壁”。全诗都可以用较为舒缓
7、、闲适的语气来读,读出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之感,在读后两句时,节奏可适当放慢,读出诗中的自然田园之美。3表达运用古诗中有许多对偶句。对偶的句式整齐美观,对仗工整,读起来节奏铿锵,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运用对偶句,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有音乐美。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便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学生多读、多理解这一句式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1结合注释理解“簸”字,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2查找黄河的相关资料。3查找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4查找对偶的诗句。5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会写“涯、莺”二字,理解由生字组词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背诵并默写浪淘沙。3
8、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如何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板块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之中。2生欣赏图片,师语言渲染: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优美的诗篇!3师提问:谁来给大家背一背,我们学过的关于写景的古诗词呢?4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首描写我国山水风光的古诗。(课件同步出示课题)板块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
9、通古诗。(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2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生字,注意字音是否正确,其他同学纠正读音。 涯莺“莺”“映”为后鼻音;“寺”是平舌音;注意读准“郭”“畦”“闼”的读音。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对易错的字进行警示。“涯”要注意右边撇的穿插,“厂”里面是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士”。“莺”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鸟”,使整个字的结构稳定、平衡。4生齐读三首古诗,读通读顺。板块三细读古诗,学习浪淘沙(其一)1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课件同步出示课题)2简介课题:浪淘沙是组诗,由九首诗歌构成,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浪淘沙,
10、是唐代的曲名。3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4介绍作者,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被称为“诗豪”。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代表作有乌衣巷竹枝词浪淘沙陋室铭等。5读好诗句的停顿。(1)自主试读停顿。(2)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情感和停顿。(3)指名读,齐读。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一、二句要读出壮阔的气势,语调要激昂舒畅。三、四句要读出憧憬的语气和豪迈的气概。6
11、分组合作探究,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板块四精读古诗,感受诗意1学习第一、二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1)学生齐读,读好停顿。(2)理解“曲”“簸”的读音。引导提问:“此处的曲簸应该怎么读?”“曲”在此处形容黄河弯弯曲曲,应读“q”;“簸”在此处用作动词,表示颠簸,应读“b”。(3)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4)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描写了黄河曲折蜿蜒、奔腾不息的场面。(5)理解黄河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并思考:哪些词语具体体现了黄河的姿态?(6)指名回答。九曲黄河弯弯弯曲曲;万里沙黄河很长、沙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奔腾不息。(7)师总结:
12、“九曲”“万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万里的壮丽图景,表现了黄河的雄伟壮丽。(8)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黄河曲折蜿蜒、如万马奔腾般浩浩荡荡的画面,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2学习第三、四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学生齐读诗句。思考:读了这两句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2)学生自由答。直上浪大而高,可以高到天上去;牵牛织女家在天上,让人感觉宁静美好。(3)帮助理解诗歌内容。指名概述牛郎织女的故事。(4)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学生默读诗歌,同时给出自读任务,要求边读边思考。顺着黄河往上走,真的可以到织女家吗?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5)学生自由回答,师小
13、结:不能。这里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并不能去到牛郎织女家。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借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明了黄河的雄伟气势。3学生自由读整首诗歌:思考: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魄?4学生讨论。指名回答。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笔调,奇特的艺术想象。热情地描绘了黄河雄伟、壮观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气魄。5学生带着感情齐读古诗。板块五课文回顾,背诵古诗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全班齐读。3出示黄河图片,师小结:这首诗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整首诗。4出示本课结
14、构图示,学生背诵古诗。浪淘沙5背诵古诗。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大自然的美。3能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抓住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手法。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喜欢和老师一起在书本上游历祖国的山水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浪淘沙,短短一首诗却带我们领略了滔滔黄河的壮阔,去往了恬静优美的天河。在惊叹诗人绝妙想象的同时体会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游览了黄河,感受了黄河的汹涌奔流,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探寻祖国的秀美风景。今天
15、要学习的这两首古诗就是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2学生自读两首古诗,要求字音读准、诗句读顺。板块二熟读成诵,学习江南春1过渡: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江南春。2学生齐读课题,解读课题。(课件同步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3介绍作者,课件同步出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以七言绝句著称,他的诗风格明快豪爽,雄姿英发,特别是抒情写景的绝句,意境清新,尤为后人传诵。主要著作有泊秦淮山行清明阿房宫赋等,著有樊川文集。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4读好诗句的停顿。(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2)教师范读。(3)指名读,齐读
16、。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二句要读出轻松惬意的感觉,语调要明亮。三、四句语调转为舒缓,要读出淡淡的叹息与讽刺之意。5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风景的词语,把握诗句的大意。(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2)结合注释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6精读古诗。(1)整体感知诗意。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男生齐读一、二句,女生齐读三、四句。指名学生说出本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啼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引导学生结合写景的词语,发
17、挥想象,分别说说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描写的画面。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都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草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此刻的江南春景有声有色,一片静谧美好!第三、四句:南朝统治者兴建的许多寺庙,有多少已经隐没在了苍茫的烟雨之中啊!(2)体会诗歌的情感与写作特点。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问题。第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诗人通过对春色的描绘,寓情于景,面对着烟雨中尚存的楼台建筑,想到南朝的统治者都已烟消云散,生出物是人非的感叹。这里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无情地讽刺了那些愚妄的统治者,意在言外。第1、2句抓住了
18、一系列景物描写写今,第3、4句是雨景怀古。写今和怀古既有写景的外在联系,更有借古讽今的内在联系。在艺术形式上是融为一体的。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古诗。7背诵古诗。(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全班齐读。(3)根据诗歌内容,出示江南风景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尝试背诵诗歌。(4)背诵古诗。板块三熟读成诵,学习书湖阴先生壁1过渡:千里江南,到处都是莺歌燕舞,到处都是绿树红花,好一派迷人的美景呀!领略完江南的风光以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本篇课文的最后一首诗书湖阴先生壁在描写什么吧?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交流课题。古人有在墙壁上写诗的习俗,这种在墙壁上写的诗就叫题壁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林升的题临安邸。
19、书湖阴先生壁:这是一首写在湖阴先生家墙上的诗。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罢相后在钟山的邻居。3介绍作者,课件同步出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4读好诗句的停顿。(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2)教师范读。(3)指名读,齐读。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二句通过“净无苔”“花木成畦”感受庭院的洁净优雅,注意要读得轻松愉悦。5学习第一、二句。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1)学生齐读古诗,理解“长
20、”“手自栽”的意思。结合“苔”“畦”的注释,说说这两句的意思。(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长”是“经常”的意思,“手自栽”是“自己亲手栽种”的意思。大意:茅草庭院,因为主人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那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管理的。(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件同步出示课文插图)(4)从第一、二句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茅檐”代指庭院,可见主人非常爱干净,又非常勤快,庭院经常打扫,环境洁净清幽,让人感觉舒适。可以看出主人是一个勤劳、好静、爱美、生活情趣高雅的人。(6)有感情地朗读。6学习第三、四句。一水护田将绿绕,
21、两山排闼送青来。(1)学生齐读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2)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指导。大意: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农田,守护着农田;两座青山,似推门而入,把青翠送到眼前。(3)边读边想象诗歌的画面,思考: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同桌交流再发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护”“送”二字可以看出。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却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的呵护之举。“山”对“人”的友爱之情,这就赋予了原本没有生命和意识的山水以人的情感,特别是“排闼”一词。生动地写出了“两山”“送青”的急切情态。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以前还学过对偶的诗句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薪材苗木采购合同
- 电子支付中介合同
- 财务人员雇佣合同
- 电子书内容创新与策划考核试卷
- 诚信租房合同签署指南
- 粮食仓储企业绿色经济企业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竹材运输中的损耗控制考核试卷
- 油墨的紫外光固化技术考核试卷
- 成人教育中的学习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江苏连云港市金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灌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四川宜宾环球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精神科护理目标管理
- 矩阵运算的新视角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综合素养测评A卷(1-5单元)(含答案)
- 肠外营养中电解质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 JJF 2186-2025激光多普勒流速仪校准规范
- 银行员工消保知识培训
- 100以内加法减法口算1000题家庭练习打印
- 电梯的应急预案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