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人教版][学案6]_第1页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人教版][学案6]_第2页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人教版][学案6]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高考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解读】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主要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主张,多从中西对比的角度,考查中西文化的差异。【课堂学习】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时代,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1.概念: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

2、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 这些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为“智者”,形成了智者学派。2.出现背景:(1)_的发展.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2)_。(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3)_经济的发达。(根本原因) 3.研究主题:_4.代表人物:_5.思想主张:材料1: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

3、不存在。 材料2: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3: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普罗泰格拉6、评价积极:_的第一次觉醒,对雅典民众的思想_起了积极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_的最初体现。消极:过分强调个人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_,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_。针对练习:1、历史上的某派别曾主张,“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

4、产物”。该派别的活动A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逐步转变 B冲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神学统治C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以理性阳光驱散了西欧社会的黑暗2、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3、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

5、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4、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中国古代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 1、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_,但忽视_。 (2)雅典社会_。2、目的:_3、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6、:材料1:“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材料2: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材料3: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思考回答:苏格拉底之死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有罪,罪名主要两项:不敬神和腐蚀青年。有501人作为审判官,最后以280票对220票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并判死刑。

7、朋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如果你违反了城邦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 他说:“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苏格拉底把杯子举到胸口, 一口喝干了毒酒。 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 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什么精神?4、评价:苏格拉底对_的研究,是_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_的学问。他_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考1:苏格拉底和智者思想有何异同?思考2: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异同?三、

8、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柏拉图:关注:_;作品:_;主张:关注_,鼓励人们_; 认为_是万物的本原(唯心) 根据_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影响:_。2、亚里士多德:关注:_;主张:_高于一切。 自然界中_是最高级的。 以_方式研究自然界。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_的学科 。 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真理高于一切)贡献: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_。针对练习:1、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9、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3、王夫之说,“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亦废”“倘以尽己之理压伏其欲,则于天下多有所不通;若只推其所欲,不尽乎理,则人己利害,势相扞格,而有不能推”。与这一观点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C“人是万物的尺度”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4、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

10、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相近的是(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B. 志不强者智不达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5、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

11、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延伸1:延伸2:古希腊人文精神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有何异同(1)相同点 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针对练习:1、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

12、实际功利精神的是()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 B C D2、“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3、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孔子 韩非 朱熹 亚里士多德A B C D【基础知识回顾】【巩固练习】西方人文精

13、神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古代雅典学者普罗泰格拉在论诸神中说:“关于诸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他被控犯有渎神罪,被迫逃离雅典。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作品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已出现一些新特点,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后人评论这幅画时说:“圣母好像在说:请你们抱去吧,他不是我的。 但同时又把他紧贴在怀里,好像如果可能,她就带着他逃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奶来喂养这个并非救世主,而是自己儿子的普通婴儿。”启蒙运动中,大多数思想家反对各种宗教偏执行为,认为教会散布的蒙昧主义造成了社会上普遍的愚昧和宗教狂热。有人甚至主张无神论。结合所学,从人与神关系的角度,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进

14、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神自然 人2.出现背景:(1)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2)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3)奴隶制经济的发达。(根本原因) .研究主题:人和人类社会4.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1)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制度、法律、道德的约束力是相对的。(3)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6、评价积极: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

15、醒,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消极:过分强调个人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针对练习:CCDB1、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目的: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 的城邦制度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4)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精神.闪烁着诚实与正义的光辉。4、评价:苏格拉底对人性

16、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考1:苏格拉底和智者思想有何异同?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否认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人性,体现人文主义精神不同点: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作用,忽视社会道德,追求功利;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道德对人的作用,认为美德即知识,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思考2:比较孔子

17、和苏格拉底异同?相同点: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都重视教育,强调道德的价值;都主张建立有序的社会;都代表奴隶主阶级;不同点:孔子侧重在社会方面,从根本上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侧重在个人方面,有利于个性的发展。1、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作品:理想国;主张:关注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 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影响: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张:真理高于一切。 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真理高于一切)贡献: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针对练习:BDDD(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 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针对练习:AAC巩固练习:材料表明:古希腊人对神十分敬畏与崇拜,智者学派对神的存在提出怀疑,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