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隋朝的创举:大运河和科举制复习指导与练习【复习指导】1.简述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条件和意义。2. 简述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和五河概况。3. 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功与过?4. 简述隋朝科举制的背景、形成过程和作用。【知识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1. 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此项工程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此项工程”是A都江堰 B灵渠 C赵州桥 D大运河2.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A B C D3.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A标志着
2、隋朝的建立 B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分裂,实现了大统一4.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令征集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大业四年正月,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大业六年,隋炀帝又在三国东吴已有的运道基础上开凿江南河。该工程对巩固我国的统一,发展南北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文中隋炀帝兴修的水利工程是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白渠5. 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 A
3、. 隋朝的大运河 B. 秦朝的万里长城 C.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 汉代的丝绸之路 6. 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7.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8.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4、。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9. 在2019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10.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9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
5、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11.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 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 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12.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而开通 B大运河以洛阳为中
6、心C大运河的开通是隋文帝的政绩 D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13.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A秦始皇B隋炀帝C唐太宗D明太祖14.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A. 长城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赵州桥15. 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16. 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A B C D17. 隋炀帝开
7、通大运河的目的是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乘龙舟游江都 开通一条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A B C D 18. 如右图所示,大运河的中心是19. 隋炀帝是有名的暴君,但他有功也有过,其中作出的对历史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是A兴建许多粮仓 B开凿大运河 C统一全国 D开通丝绸之路20. 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连接黄河和淮河的一段名称是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邗沟
8、0; D. 通济渠21. 2019年9月29 日为扬州建城2500周年的“城庆日”,届时,扬州境内所有的旅游景点,包括古文化遗址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扬州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在隋朝时期,扬州大多数时间被称作为:A建康 B江都 C. 余杭
9、 D京口22. 穿越时光隧道,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在隋朝时要乘船要到都城经商,他要经过大运河的A. 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23.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24.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25. 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26. 据华夏
10、经纬网报道:2019年5月25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27. 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隋朝28. 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29. 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水和长江的一段是 A. 江南河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永济渠30.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
11、分别是A.余杭、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洛阳、涿郡 31. 2019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和7个点段(盘门、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获得申遗成功其中,苏州运河故道,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A永济渠B. 通济渠C邗沟D. 江南河32.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33. 观察右图“举子看榜”,这种情景最早应出现在A.汉朝 B.隋朝 C.唐朝D
12、.宋朝34. 新庸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这表明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35.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民主制36. 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A B C D37. 我国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A. 三国
13、时期 B. 唐朝 C. 元朝 D. 隋朝38. 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A. 隋文帝时期 B. 隋炀帝时期 C. 唐太宗时期D. 武则天时期39.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采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创立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40. 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
14、C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 D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41. 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对西方文明讲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42.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该诗体现了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43. 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
15、机会。这一“发明”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44. 2019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A中央集权制 B九品中正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45. 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们认为“(科举考试使得)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保证了官
16、吏的清正廉明 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46.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47. 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A隋朝短命而亡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48. 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
17、制49.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进士科”的作用是A巩固了西周统治 B改善了选官制度 C加强了经济交流 D妨碍了中外往来50.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A禅让制 B世袭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51.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科举选拔的标准
18、是择优录取 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 B. C. D. 52.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A. 品德 B. 才能 C. 军功 D. 血缘53. 有学者认为“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人通过考试,但这一制度为天资聪颖却非士族豪门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材料所说的制度是A. 世袭制B. 郡县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54.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
19、”是指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55. “国家取士,远胜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始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56.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D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加强君权统治57.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
20、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 的描述。A行省制 B科举制 C监察制 D三省六部制58. 年画教子成名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而受到朝廷嘉奖的故事。与“考取功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59.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这种制度形成于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60. 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 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军
21、机处A B C D二、主观题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能在较短时间内,开通全长2019多千米的大运河泥?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看出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 ,南至 ,除此外,你
22、还能从图中得到关于大运河的什么信息?(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作用?(3)读材料二,回答古人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对此你有何感想?(4)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 皮日休材料二:漕运保证了京师和北方军民所需粮食,有利于国家统一,并因运粮兼带商货,有利于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流通;但它又是人民的一项沉重负担,运费代价过高,尤以漕运徭役,征发既众,服役又长,以至失误农时,故亦有众多弊端。(漕运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粮食等商品的河运) 百度漕运简介(1)材料一中,“
23、此河”指什么?谁在位时开通的?(2)当时为什么要开通这条河?(3)结合材料二,你认为该如何评价皮日休的观点?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2)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4. 学习隋朝的历史,人们提起隋炀帝往往就想到大运河,提到大运河又不能不想到隋炀帝。有人说隋炀帝成也此河,败也此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4、。材料一: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馀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朝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材料二:“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1)材料一中“水殿龙舟事”指的是一个什么历史事件?(2)从皮日休的诗中可以看出,人们关于大运河的普遍看法是什么?(3)皮日休对大运河的开凿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皮日休关于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不要用诗中的原句而用自己的话作答。(4)李吉甫关于大运河所持观点又是什么?
25、请用自己的话作答。(5)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这一是事件?5.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1)观察图,材料一中所指的“一渠”指的是什么?它是那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这个“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阅读材料三,你认同皮日休的观点吗?你觉得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26、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摘自中国历史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地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
27、范,西方国家在19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学制度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科举制是我国哪个朝代创立的?请列举两位完善我国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并列出他们是如何完善科举制度的?(2)简述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起到了哪些积极的作用?(3)请你谈谈科举制度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
28、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孙中山(1)材料中的“考试制度”是指哪一种制度?这种“考试制度”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2)这种“考试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在唐朝谁增加了殿试这一环节,健全这种“考试制度”?(4)这种“考试制度”在宋朝时又有什么变化?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1)依据材料一回答,与前朝相比,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回答,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材料二 宋朝注重文
29、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图,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书(2)依据材料二回答,宋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依据所学回答,宋朝“注重文教事业”与当时的哪一政策有关?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
30、)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 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材料四:(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1)材料一中所说“隋
31、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性,而科举制度提高了中国的行政效率,增强了稳定性。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科举入仕是l300l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
32、只是少数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无论是在考试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环境上,都有根本的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却是相同的。一一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开始出现在哪个朝代?其正式创立的标志是?“科举制度“在哪个朝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度“的能够延续1300多年的原因?回顾历史,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前,国家是用什么制度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联系古今,请说说你对当前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以来,官员的选拔主要采用推举的方法。在汉代,推举的对象多是公卿或郡县的属吏,或者是儒生和有德行的人士。魏晋以
33、后,选举之权更是逐渐被地方上的士族门阀所把持,庶族子弟多受排挤。材料二科举取士则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意在为大批庶族人才的参政广开门路。材料三科举制度自隋朝诞生以来,人们对其评价形形色色,毁誉参半。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秦汉与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的不同。(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开始于哪一朝代?完善于哪一朝代?(3)从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出古今中外对科举制评价颇高。那么,科举制在隋唐时起了什么作用呢?1、(1)洛阳 涿郡
34、 余杭 如隋朝大运河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等(2)大大促进了 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大部分河道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运河基础上修建 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4)如:长城、灵渠、都江堰等2、(1)大运河(2分) 隋炀帝(2分)(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4分)(3)大运河的开通,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2分)但运河也使人民承担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分)皮日休主要肯定了大运河的积极作用。(2分)3、(1)胡曾认为 隋朝开凿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对此持否定态度(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此基本持肯定态度。(3)两种观点都不够全面。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虽然大运河的开凿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但是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来之不易的粮食》教学设计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科学家为人类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
- 2024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知识讲稿
- 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现代化讲解材料
- 2024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一讲何谓艺术史教材课程
- 感染性休克抢救的程序课件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爬山都峰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 2024年泊头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公司扭亏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 谁是卧底小游戏
- 打造健康养生品牌的策划方案
-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英语试题(无答案)
- 物业管理服务领域:保利物业企业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 鄂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眼科疾病的护理路径与临床路径
- 尾矿库治理方案
- 呼吸科主任述职报告
- 旅游法规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