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1页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2页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3页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4页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爆炸和火灾危急区域划分 爆炸危急场所,是指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质,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有爆炸危急的场所。火灾危急场所,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储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或者有可燃粉尘、可燃纤维,或者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并在可燃物质的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急的场所。 一、爆炸和火灾危急场所的分类和分级 (一)爆炸危急场所的分类和分级 1.爆炸危急场所的分类 爆炸危急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急场所和粉尘爆炸危急场所。 2.爆炸危急场所的分级 爆炸危急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

2、炸性物质消灭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急程度而划分为不同危急等级的区域。 (1)气体爆炸危急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急程度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等级。 0级区域(简称0区),是指在正常状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消灭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级区域(简称1区),是指在正常状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消灭的场所。 2级区域(简称2区),是指在正常状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消灭,仅在不正常状况下间或短时间消灭的场所。 (2)粉尘爆炸危急场所的区域等级 

3、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急程度的大小分为两个区域等级。 10级区域(简称10区),是指在正常状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消灭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1级区域(简称11区),是指在正常状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消灭,仅在不正常状况下间或短时间消灭的场所。 (二)火灾危急场所的分类和分级 火灾危急场所只有一类,但由于在这个区域内火灾危急物质的危急程度和物质状态不一样,又将其分成三个不同危急程度的区。 21区:指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

4、能引起火灾危急的环境。 22区:具有悬浮状、积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行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急的环境。 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急的环境。 在火灾危急环境中能引起火灾危急的可燃物质分为下列四种: 1.可燃液体:如柴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 2.可燃粉尘;如铅粉、焦炭粉、煤粉、面粉、合成树脂粉等。3.固体状可燃物质:如煤、焦炭、木等。 4.可燃纤维:如棉花纤维、麻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合成纤维等。 二、爆炸危急区域的划分与确定 爆炸危急区域范围,是指在正

5、常状况下爆炸危急浓度 可能形成的区域范围,而不是指事故波及的范围。在这个区域范围内,应安装相应的防爆炸电气设备;爆炸危急区域范围外,可以安装非防爆炸型的电气设备。但是不能以这个范围作业能不能使用明火或其他火源为依据,由于电气设备与其他着火源还是有区分的。假如爆炸危急区域范围内动用明火,明显是担忧全的,所以爆炸危急区域及其四周动用明火及其他火源,必需按动火制度执行。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危急区域范围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急区域范围,应依据释放源的级别和位置、易燃易爆物质的性质、通风条件、障碍物及生产条件、运行阅历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确定。 1.非开敞建筑物&

6、#160;在建筑物内部,一般以室为单位,但当室内空间很大时,可以依据通风状况,释放源的位置,爆炸性气体释放量的大小和集中范围酌情将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确定其级别。如在厂房门、窗外规定空间范围内,由于通风良好,则可划低一级,如图6.4.2.1所示。但当室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气体或蒸气,或者有比空气轻的气体或蒸气时,也可以不按室为单位划分。由于比空气重时,在低于释放源的地方,可能造成爆炸性气体或蒸气积聚的凹坑或死角;比空气轻时,也可能在高于释放源的地方及顶部,形成死角。  2.开敞或局部开敞建筑物 对开敞或局部开敞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区域范围的划分 (1)对易

7、燃液体、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注送站,其开敞面外缘向外水平延长15m以内、向上垂直延长3m以内的空间应划为危急区域。如图6.4.2.2所示。 (2)对可燃气体、易燃液体、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封闭工艺装置,开敞面外缘3m(垂直或水平)以内的空间应划为2区。 3.露天装置 对装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封闭工艺装置,一般在离设备外壳3m(垂直和水平)以内的空间应划为危急区域。当设置平安阀、呼吸阀、放空阀时,一般是以阀口以外3m(垂直和水平)以内的空间作为危急区域,。 装有易燃液体、闪点低于或等

8、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贮罐,以罐体外壳外的水平或垂直距离3m以内的空间应划为危急区域。当设有防护堤时,应包括防护堤高度以内的空间。若为注送站,则以注送口外水平15m,垂直7.5m 以内的空间作为危急区域。  4.使用明火设备的四周区域 在使用明火设备的一些危急区域,例如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燃烧室四周或表面温度已超过该区域爆炸性混合物的自燃温度的酷热部件(如高压蒸气管道等)四周,可接受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在这种状况下防火防爆主要实行密闭、防渗漏等措施来解决,由于在这些区域内已有明火或超过爆炸性混合物自燃温度的高温物体,电气设备防爆已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

9、60;5.与爆炸危急区域相邻的区域 关于与爆炸危急区域相邻的区域等级的划分,应依据它们之间的相对间隔、门窗开设方向和位置、通风状况、实体墙的燃烧性能等因素确定。具体实施时,必需作好调查争辩。 6.以释放源划分举例 释放源指的是在爆炸危急区域内,可能释放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的位置和处所。当释放源确定后,爆炸危急区域范围就是以释放源为中心划定的一个规定空间区域。 图6.4.2.4就是一个以释放源为中心划分爆炸危急区域范围的举例,以供参考。 (二)爆炸性粉尘环境危急区域范围 爆炸性粉尘环境危急区域范围,应依据粉尘量、释放率、浓度和&

10、#160;物理特性,以及同类企业相像厂房的运行阅历确定。在建筑物内部宜以室为单位,当室内空间很大,而爆炸性粉尘量很少时,也可不以室为单位。只要以释放源为中心,按规定距离划分范围等级就可以。氢气站爆炸危急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A.0.1 爆炸危急区域的等级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急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规定。A.0.2 氢气站厂房内爆炸危急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图A.0.2):            1 制氢间、氢气纯化间、氢气压缩机间、氢气灌瓶间等爆炸危急房间为1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