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11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11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11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11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岀征接受文 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2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 西周 B 秦朝 C 东汉 D 明朝3“齐人”“鲁人”“楚人”的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

2、4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岀决定C 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5“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根据这一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是()子女称谓生母的身份A.大姐(25 岁)B.三哥(15 岁)妻(正室)C. 大哥(24 岁)大妾D.二哥(22 岁)小妾6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A.赢政功绩极大B 皇权至高无上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 D .实行礼制7 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A.始于秦朝的建立B 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3、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便于扩大秦国版图8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日: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 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赢政称霸的需要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岀要给秦王改名号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9 明代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勿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制“勿能改” 的主要原因是()2A.符合中央集权需要B二千年惯性使然C.符合地方发展需要D.古今上下皆安之10 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

4、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个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 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对于这段故 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势力C.皇帝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D 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11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 宋朝的枢密使12 为解决唐朝后期以来国家割据分裂问题,宋初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不属于措施积极作用的是()A.铲除藩镇割

5、据的社会基础B.利于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C.利于经济发展D.利于社会安定13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 .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4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置刺史。当时刺史是()A.州级地方行政官员B州级地方监察官员C.具有行政职能的监察官员 D 朝廷派出监察地方的官员15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 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16.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6、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D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17 .墨子告子 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 .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18.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能反映的是()A.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取得了最终胜利D 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319.为保证君

7、权独尊,唐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以尚书台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B .起用布衣为相,近臣参与军国大事C.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D.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420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1 . 2008 年 5 月 10 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有1200 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A.查阅历史文献B.参观唐招提

8、寺C.咨询专家学者D .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22 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初郡国二制并行B.郡国二制并行有利于中央集权C.王国内设丞相为行政长官D.王国势力在景帝和武帝时逐步削弱()23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岀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机构。它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 中央集权 C 检察权力 D 对农民的控制24.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信息是()A.朱兀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 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25.以下措施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殿

9、阁大学士的设置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军机处的设立枢密院的设立A . B. C . D.26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御史大夫 通判 御史台军机处()A. B . C . D .27 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参知政事的设置丞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你从中得到的确切M *5A. B . C D28 .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63十三行票号A.B .C .D .29.“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

10、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行省制度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A. B . C . D .30右图为 1863 年拍摄的清代醇郡王奕譞的照片。 该影像拍摄于奕譞管理神机营时的北京南苑军营, 这是迄今保存奕譞年 轻时唯一的一张照片。 “奕譞身挂大腰刀,神采奕奕,年轻潇洒,风度翩翩,是典型的清代武官派头”;也是清宫廷秘藏最 早的照片。这幅照片可以作为历史见证直接用于研究()清代中央政治制度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史A. B C D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一.选择题(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 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

11、.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 .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 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D 铁犁牛耕3.有关十二生肖说法正确的是古人用动物与公历纪年相配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长城大运河研究清朝禁卫军史研究我国近代摄影史7出生者的生肖属相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这种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A .B. C .D .81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生产工具的发明先民创造性的劳动自耕农的贡献()A .B. C. D .5周文

12、王曾告诫告诫儿子武王说:“山林非时不升斧,以成草木这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 成鸟兽之长。”这表明商周时期人们()A .劳动工具的落后B.仍处于渔猎生活C.采用了言传身教方式教育下一代D懂得不过度开发自然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 耕作方式的进步B 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 .赋税制度的变化7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8 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最能从根本上反映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A 公田转化为私田B.分封制崩溃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D.周王室的衰弱9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

13、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 促进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 .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10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遭B.按军功赐田授爵,废除奴隶主特权C.新的赋税制度动摇奴隶制基础D .铁农具导致私田大量开垦1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反映了()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2 .有关井田制瓦解的叙述正确的有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贵族之间争夺田地的现4.有关我国古

14、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 土地兼并严重9象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A . B .C .D.13 .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其中对“公私仓 禀俱丰实”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诗人夸大了当时的社会现实B.诗句准确反映了当时粮食高产C.诗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D诗句反映国富民强14 为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统治者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是()A .改革官制,强化君主专制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改革赋税制度D.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15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岀暮入,强(尽力)

15、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A 各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B 农民积极性大提高C.战乱导致农业生产的破坏D 农民遭受残酷剥削1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其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铁农具的使用 牛耕的使用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封建制度的确立A .B. C. D .17 下列属于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态的是()1井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君主私有土地均田制A .B .C.D .18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 %的土地都在官僚和

16、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19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井田制出现于西周,完全废除于春秋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取决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和地主阶级的变法C.春秋时期中国形成比较完备的封建土地私有制D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所有权20 下列有关租佃农民的说法正确的是()土地兼并的结果无地和少地农民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经济非常脆弱A .B. C .D .。1021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方匕4南直浙江福四川广西贵州江西湖广广云南北直山东山西河南陕2726

17、192O2225O735112411该表所能反映的是()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大大超过北方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C.说明明代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22 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则材料反映的我 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A .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23.“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此材料描述的是()A .丝织业B .

18、制瓷业C.冶铸业D .造纸业24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岀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1珐琅彩 五彩瓷 青花瓷 白瓷青瓷A .B.C.D.25.“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这主要说的是()A.唐朝通过有效管理促进城市商业发展B.唐朝商品经济发达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D .唐朝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26.据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之所以岀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地主阶级的剥削A .B. C . D .27 .下列文献记载中,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

19、趋势的是()A .礼乐征伐自诸侯岀”B.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C.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D .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1128 .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 5.6 亿亩,明代增加到 8.5 亿亩,清代又增至 1112 亿亩。其中,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下列属于明清时期“瘠卤沙冈“陡绝之地成为耕地的重要条件有()A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B .人口增多C.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的引进和推广D.明代发明的曲辕犁适应不同土壤的耕作29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了()A唐朝时的市

20、有时间限制B 唐朝时市坊分立C 唐朝时对市进行严格的管理 D 唐朝时期商业繁荣30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有A.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B .官营手工业采用雇募制C.苏州丝织业的 机户岀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 D 景德镇制瓷业雇佣临时工按日发工资12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其思想本质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这一思想之本质是()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等级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2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岀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

21、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 生命力,主要得益于()1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2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3中国缺乏能够广泛传播的宗教思想4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 C . D .3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来调解人际关系。孔子希望建立和谐社会的言论是()“仁者爱人”“敬鬼神而远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A. B . C . D .4.十七大提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下列儒家经典名句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 重视人、崇尚人的价值取向的是()1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2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3论语为政:“

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 贵也。”A. B. C. D. 5.孟子主张“仁政”,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成为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其“仁”的 目的意图的是()A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6.儒家思想经过 2000 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A .提倡“仁政” B 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张礼法并用 D 提出“天人感应”。7.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

23、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 批判的是()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 墨家的“兼爱”思想 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 荀子“性恶论思想8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13C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D .“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9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

24、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墨家的思想 D 法家的思想10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对这一观点评 述正确的是()A.是法家进步的历史观B .是儒家对仁政的提倡C 是墨家的任贤的主张D 是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11.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 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持这种观点的是()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12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25、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派别的 思想()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13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A 法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14 吕氏春秋记载:“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下列不属于上述思想 的是古人( )A 非常重视渔业和山林开发B 反对过度捕鱼和焚毁山林C 已经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 D 已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5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上世纪30 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经学时代”盛行的是()A 道家传统 B 法家思想

26、 C 儒家学说 D.墨家理论16 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措施,其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是()A.法家 B .儒家 C .墨家 D .道家17 汉代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主要体现在()神化皇权吸收佛教等教义,兼容百家天人感应儒家思想成为宗教信仰,被读书人推崇A . B . C . D .18 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是“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当时统治思想的特点是()A 推行仁政B .无为而治 C .严刑峻法 D .儒法合一19.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A 仁政思想B .伦理道德 C.性恶论D .唯物思想20. 下列引文, 符合程朱

27、理学思想的是()14A .“夫盈宇宙者,无非物 B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D “天,有形之大者也”21 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 261)、李克让(卷 270)、陈从信(卷 277)、赵安仁(卷 287)、钱端礼(卷 385)、张忠恕(卷 409)A .佛学 B .礼学 C .心学 D .理学22 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下列史实与此相关的是1形成“理学” “心学”等新的学派2朱熹注释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3把天理与人性统一起来成为新理学4理学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A . B . C . D .

28、23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倡导“经世致用”学说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 B . C . D .24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鞠躬尽痒.死而后巳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 . B . C . D .25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岀()A 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 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C 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 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29、26.黄宗羲和顾炎武政治思想的共同点是都()A 反对重农抑商B 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D 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27 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制天命而用之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8 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色,其“萌新主要体现在()A .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B .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15C小说的蓬勃兴起D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29 “国学研究正在成为当代显学,其中一个最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官方哲学则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实, 民间文化才是民族文化的本体,影响民族文化

30、传统主流的,还有信众庞大的民间哲学。(刘宗迪中国文化的主流)依 据你所了解的史实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官方哲学和民间哲学分别应是( )A 儒学和道学B儒学和佛学C.道学和佛学D理学和儒学30 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从“战国错金云纹编钟”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1战国时期的音乐发展水平2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水平3战国时期的冶铸技术4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A. B .C. D

31、.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岀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 不误农时,因地种植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 勤劳致富3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 年开始西传,1276 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 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 根本原因是:()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B 道路阻隔,交通不便C.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D 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下列中国古代发明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 B 造

32、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 罗盘针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岀现 主要得益于:()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岀现6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最能说明:()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B 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C.北宋时就发明了指南针D 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7古代有位科学家,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重视调查,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这位16科学家是:()A.贾思勰 B .李时珍 C .

33、宋应星 D .徐光启8 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A 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B 侧重于理论探索179下表是 16-17 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姓名生卒年代著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A. B . C . D .10.据载,清

34、朝初年尝用西方历法, 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员)的激烈反对,康熙便让杨光先与南怀仁 (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 象,结果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误差不断,杨随后被革职。下列对这一记载认识正确的是:()A 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落后于世界B 康熙帝显然不信任朝廷中的汉族官员C 康熙帝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D 杨光先是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11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唐代“相”于明朝退出历史舞台“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4“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三国史A. B. C. D. 12 我们可以依据多种史料研究中国古代

35、历史。要研究商周历史,最有说服力的史料应该是:()A.甲骨文 B.传说 C.史记D.资治通鉴13 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岀现的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隶书便于书写 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A. B. C. D. 14 有人看过颜真卿右面这幅字后说了四句话,你同意哪一句?()A .盛唐社会走向正轨,所以书法也讲究规范B .此时书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C 此书法笔势飞动,意绪狂放D 体现了初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15.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

36、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B 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C 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D.提倡实验科学18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 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16下图是唐代名画送子天王图,有关该作品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作品的作者为吴道子 B 体现岀盛唐时期雍容华贵的画风C.主题是描绘市井生活D 作者是善画宗教人物17 清明上河图在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了时代的光泽。这里“时代的光泽”是指:()商业兴盛国家统一城市发展文化繁荣A.B. C. D. 18 下列

37、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中国的国画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诗经和楚辞分别属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明清小说反映了社会上层阶级的文化心理要求A、B、 C、 D、19.繁荣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能够反映这一特点的诗句是()A.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B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C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D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20.下列著作在 1986 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三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诗歌剧本 散文 B 彼特拉克曹雪芹 达尔文C .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 D

38、 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21 .直接反映了市井街民的正常生活,商人、工匠、游民和普通百姓也成为作品的主人公。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那个时期:()A.小说通俗易懂 B 工商业经济发展 C.印刷技术提高 D 社会的弊端严重22.关于明清时期的小说,表述正确的有()明清小说有重大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明朝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明清小说的成就仅局限于长篇小说明清小说有西游记水浒传柳毅传等名作A. B. C. D.1923 .明清时期,“士工商贾虽然同,各务营生不辞倦”,社会经济和人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反映在小说中,“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成为被歌颂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A.君主专制达到顶

39、峰 B.商品经济发展 C. 八股取士 D.理学的兴起与发展24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唐代是20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 B. C. D. 25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岀,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各 领风骚的文学形式有:()A.楚辞、元曲、明清小说B 南戏、元杂剧、京剧C.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D .宋词、明清小说、京剧26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

40、“制度经济学”的要籍,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A .李白 B .杜甫 C .李清照D .屈原27 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无论作为文学形式,还是作为戏曲艺术,在元朝都是一座里程碑,元曲能取得如此成就,根本上得益于:()A.商品经济繁荣 B.社会危机严重 C.儒士地位低下 D.传统科技发达28.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29.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的舞台上,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从一部戏曲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和捕捉到:社会经济、阶级结构、文化特征、统治政策、社会心理。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

41、曲可以发现传统社 会发展的轨迹。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成熟的是元杂剧,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A. B.C.D .30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 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B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D 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A.小说的岀现和繁荣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D.黄宗羲

42、等人提岀“工商皆民生之本”2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C .题目中描述的现象是皇权至上的其中一个表现。2.B.3.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行政区划为籍贯与郡县指有关,“齐人”等与分封制有关。4.A.5.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嫡长子是指正妻所生的大儿子。6.B.7. C.8.A.首先排除 B,名号的确立是在嬴政称霸之后。C D 是改名号的表面原因, A 是主要原 因, 最贴合题意。9.A.实行政治制度需要与国情结合,郡县制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稳定, 符合中国国情。10. B.本题考查学生对推恩令的理解能力。见“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解析】 “中央集

43、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条11. D.宋朝宰相权被一分为三,宰相仅保留行政权,财权归三司掌管。12.B.见“考点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解析】“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条。13.B见“考点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的【考点解析】“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条。14. D.15. D.16. 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阁设立的背景的理解。朱元璋废丞相后设置大学士帮助处理朝政。17. C.朝贡天子是分封诸侯的义务之一。18. A.内阁与军机处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措施,一脉相承,根本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219. C.20. A.21. D.本题考查学生使用史料研究历史的能力。这几种资料中,最不可靠的就

44、是故事片,历 史文献属于二手资料,唐招提寺是实物,专家学者著作比较严谨。22. B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从图中看出“郡”和“国”并行 B 不符合史实。23. A.注意区别专制皇权强化的措施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4. D.题干体现了 C 项的意思,但“一统江山” “四方平定”“六合一统”表达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这些并非 C 项的内容。只能选择比较之下最没有疑问的D 项25. B.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军机处简化了处理 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26. A.27. 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宋朝,在明朝,在清朝,在隋唐。28. A.票号是商品经济发展

45、的结果,不是专制制度的产物。长城、运河、十三行是专制制度 的产物,其中十三行是清朝设立的管理外贸的机构。29. B.见“考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的【考点解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条。30. A.神机营属于中央军事机构,所以可以用于研究清代中央政治制度。第二单元测试答案一.选择题(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 C 从制耒耜,教民农作”可以看出是制造生产工具,进行种植,排除 A、B 两项。同时 由于耒耜是春秋战国之前的生产工具,水平较低,不具备产生小农经济的条件,排除 D 项。2. D 此题由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古诗切入,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掌握程度。 由语文知识可

46、知该诗是唐朝诗人李绅作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 期,故本题答案为 Do233.B 题中的项符合十二生肖的内容。项错在 公历”,应该是 农历”,项被排除。4. C 题中的项说明了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 项是错误的,因为自耕农出现在春秋 时期。5. D 非时不斧,非时不网,说明商时人们懂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开采6. A 刀耕火种”是中国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而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以后的耕作方式,因 此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的进步。7.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题目中的诗句体现的是从公田到私田的转变,B 项中的井田制是西周

47、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故选B。8.A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公田 转化为私田是由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的表现, 所以, 这一变化是与 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其他三项都不能直接体现这一趋势。9.C 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现了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 方式,从而瓦解了周王室的奴隶制统治,而不是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10. C 题干中的两句话是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的遭破坏,反映的本质就是奴隶制的瓦解。11. D 本题属于理论与概念选择题。 相地而衰征”和 初税亩”都实行按田亩纳税,目的是改 变贵族精心经营私田

48、,而荒废公田(井田)的状况。但这实际上是承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占 有的合法性,从而促使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土地是最主要的资料,而生产资 料所有制的形式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所以说,这两种赋税制度的调整,实质上是在调整 生产关系。12. A 题中的项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井田制的瓦解。13. A 分析公仓的丰实是靠剥削百姓而获得的,所以当时百姓仍受相当重的剥削,不可能 公私仓禀 俱”丰实,明显有溢美之辞。14.C 本题属于理论与概念选择题。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包 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产品分配形式两个方面,所以,看生产关系是否变化要从24这两方面 入手。赋税制度改

49、革是对社会产品分配的调整,所以,任何赋税制度的变化都是调整生产关 系。15. B 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和概念选择题。明确战国时期这一时间概念对解题很重要,材 料的意思是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早出晚归,是由于他们的劳动与他们的生存状况有着直接 关系。再联想到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便可断定应选 B 项。2516. A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选择题。 三项在教材中有明确的表述,关键是第四项是否 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按照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的原理,应该是正确的。可联想到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的内容,予以确认。17. D 本题的关键词为 封建社会”井田制是商周的土地制度,

50、不符合要求,均田制是封建 社会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形式,其他几种都属于圭寸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形态。18. D 题干表述的是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的现象,而土地兼并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 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19. B 井田制废除于战国商鞅变法。故可以排除 A、C 两项,而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只是使受 田者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实际仍是国有。20. B 题干中的项符合题意,项与租佃农民无关,而是自耕农的经济特点。21. C 通过明朝南北方人口内阁大学士数量的对比情况看,南方远远超过了北方,由此判 断文化重心在南方。22.昔圣王”是指先前的西周时代。材料强调的是在西周时期,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 各有居处,不

51、相往来。 处工,就官府”是指工商食官,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23. A 由材料中的 采桑”蚕”黄丝”可知描写的是丝织业。24. B 东汉晚期,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时烧制出白瓷;元代烧成了著名的青花;明代创 造了斗彩;清代创造了珐琅彩。25.A 材料的意思是长安和洛阳两京诸市署,各置主管官员令”一人,品级为六品上,副职 二人,品级为正八品上。他们的职责是管理商品交易,负责度量器物,分辨商品的真伪和轻重。由此可知 A 符合题意。26.D 材料的意思是 现在的法律贬低商人,但是,商人却非常富贵;现在的法律抬高农民, 但是农民却极其正确;长期26贫困”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

52、的社会地位非常低 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不可避免地致富了,这是历史的必然,以来,中国社会依附于土地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地主是靠剥削农民而生存的,名义上农民的政治地位被抬高”事实上却处于社会的底层,极其贫困,正确。27. AC C 反映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说明了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这是促进从公田到私田、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的决定性因素。A 是从政治角度说明奴隶社会的分封制的瓦解。B、D 主要指的原始农业阶段。28.BC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情况下,人多力量大,人口增多是征服瘠卤沙冈” 陡绝 之地”重要条件;另外明清时期,我国从美洲引进甘薯、玉米

53、等高产作物,这些作物对耕地的 条件要求差,在很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29.AC 注意材料的出处, 是描述唐朝商业的情况,日中而市, 日落而息”对商业从时间 和地点上严格限制,而 BD 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出来。30. CD 租佃制属于农业的封建剥削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私营手工业生产中以盈利为 目的、存在雇佣关系的商品生产,故 AB 错误。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B关键词是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统治者重视的原因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统治,故选Bo A 是阶级社会前的社会状况;C 是孟子的主张;D 是董仲舒的思想。2.D.排除中国缺乏能够广泛传播的宗教思想。中国古代社会佛教、道教都曾

54、广泛传播,至今仍是影响甚广的宗教思想。273.B.排除、,分别是孔子的天道观和教育观。4.排除,是一种学习的态度。5.C. A 是“仁”的含义 B 是一种民本思想, 非目的, D 也是对“仁”的解释, “仁政”的实施者 是君主,故选 CO6.C. A 是“仁”的含义 B 是一种民本思想,非目的,D 也是对“仁”的解释,“仁政”的实施者 是君主,故选 C。7.B.A C容易排除。D 中荀子虽然提出人性本恶,但他认为施行仁政就可改变。 B 中墨子 的“兼爱”思想是一种无差别无等级的爱,而儒家的“仁”是有阶级差别的爱,故批判的是墨子思 想。8.D. A 是荀子思想,指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B 是法家思

55、想,强调要重视法律,政府官吏承 担教育职责,学习的内容是朝廷的法令; C 是兵家思想,强调战争的重要性。D 容易排除。D 是老子的观点,认为战争应尽量避免。故选 Do9.D.见第 8 小题解析。10.A.读懂材料即可。这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观点,认为同样“行仁义 ”,但不同时期的 结果完全不同,所以要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变革。11. B仍然要读懂材料,这仍是韩非的观点,认为实行严刑峻法就能做到“国安而暴乱不起” 。 原话后还有“吾是以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12. A.注意圣人“无为。13.C韩非认为“言仁义”“政不免予乱”,批判儒家思想。14 . A.15. C“子学时代”指

56、百家争鸣时期;“经学时代”指儒家独尊后,官方推崇儒家思想。16. A.汉初行黄老之学,本质是道家思想。17.C.董仲舒时代佛教尚未28传入中国(公认的看法是东汉明帝时,约公元67 年传入中国,)。儒家思想也没有发展为宗教,故排除。18.D.霸道指法家思想,王道指儒家思想。19. Bo19. B.20. C。理学的核心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或天理)21. D.从理学所倡导的思想、积极意义入手思考。22. C.考查基本史实。“朱熹注释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在元朝;理 学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在明朝, 这些基本的史实应当掌握。中,南宋陆九渊开创“心学” 故正确。23.A.宋明理学的一大缺陷就是空谈理气、性命等,故而顾炎武等倡导 “经世致用”学说, 以“实学”取代宋明的“虚学”。故排除;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人性,完 全不具备人文主义精神。从理学的局限性入手思考。24. C.排除,因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提倡的是个人修养,题目要求的是“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5. B.注意要求“根本上”26. C.注意“政治思想的共同点”27. D.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于容易题。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