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试地的题目集锦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试地的题目集锦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试地的题目集锦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试地的题目集锦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试地的题目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试题集锦(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理解背诵】1、观沧海中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对景物作总写,渲染大海苍茫动荡气势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用欣欣向荣的景象点染大海的勃勃生机的句子是:秋 风萧瑟,洪波涌起。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5、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有句:

2、“萧瑟秋风今又是。”观沧海中与之意 思相近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6、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的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7、观沧海中,诗人创造出宏伟的意境,借以表达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 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8、观沧海中,诗人描绘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的诗句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9、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10、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诗中最能反 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至出其里。【诗歌赏析】1、这首诗以“旦”字总领,

3、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或“博大胸怀”。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 画面描述出来。答:秋风飒飒sa吹来,林木簌簌s近作响,巨大的波涛汹涌而起。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观沧海。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答: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答:苍凉慷慨,悲壮激昂。5、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写的 是动景;“山岛竦峙”

4、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答: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及 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7、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答: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8、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答: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9、简要赏析画线句。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具里”四句,立文见义,是诗人以丰 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

5、表 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10.(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现”。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 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抒发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表现出博大 的胸怀和豪迈气概。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想象夸张。1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虚实结合:写 景为实,想象为虚。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 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

6、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12、(1).诗作者是曹操,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 诗人宽广的胸襟。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 ji &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

7、,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被贬龙标,跋涉五溪。我把我忧愁 的心思寄托给明月,一同伴随您奔赴夜郎之西。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过五溪。(2)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 且,随君直到夜郎西。(3)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 喷,闻道龙标过五溪。(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托付思念的句子是:我寄愁 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诗歌赏析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首句中写出了杨花,子规等意象。(2)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

8、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 者悲苦哀怨的心情。(3)这首诗中“壬规:一词,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世一词表达了作者真切的关怀。2.诗人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第一句选取了 “杨花” 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答:点明了暮春时令,点明主旨,营造悲凉、伤感的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表达了作者对故友贬谪 zhe遭遇的悲痛之情。3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答: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离别气氛。4 .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春末夏初季节的一种寂寞萧条气氛。

9、体会 到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关心、同情、思念,以及无奈、惆怅之情。5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关心、同情、思念,以及无奈、惆怅之情。6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答:修辞及表达情感角度: 拟人。将月亮人格化,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带到夜郎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想象角度: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

10、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 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 心与牵挂。情景交融角度: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 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7 .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 来入诗呢?答: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 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8 .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答:暮春。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9 .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11、答:杨花、子规、明月、风。10 .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因为月照中天,普天同照、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同时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11 .选择题。(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 首诗。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 铺垫。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乎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 同情。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B)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一、作者:王湾:唐代诗人二、主题: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旅途所见到的山川壮丽的早春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又将人生感悟寄托在景物描写中,给人以乐观向上的 力量。也抒写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无数

13、游子的殷殷情思。三、赏析理解: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想像诗句所展现的情景: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从炼字的角度探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写景的妙处。这两句是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 “正” “悬”四字用得极妙。“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齐平。船上的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而“悬”又是“风正”的结果。 “悬”是端端 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 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 而“正”字

14、兼有“顺”与“和”的内容,可见诗人炼字的精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意思: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描写内容: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生”和“入”运用了比拟手法,蕴含了一种自 然的理趣:新事物诞生于旧事物,又将彻底取代旧事物。四、律诗的四联分别是: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 为尾联。五、理解背诵1、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讲演时,引用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周山下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中国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2、次北周山下中通过对偶的修辞来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

15、宽阔的诗句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次北周山下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表现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和豪迈气概 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次北周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05、次北周山下中既写江景,又寓情于景,衬托出诗人畅快心情的诗句是:潮 _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6、次北周山下一诗中,大小景相结合,为后人所称道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 风正帆悬。一7、次北周山下一诗中,表明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旧事 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8、次北周山下描写时序更替中的景物,蕴含生活哲理(揭示生活中新旧交替, 新

16、生事物不可阻挡)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9、次北周山下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借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0、次北周山下中既有实景之美,又有虚景之壮阔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_ 春入旧年。11、次北周山下中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12、次北周山下中直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六、诗歌赏析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 “次北周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

17、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 情况。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 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 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

18、江南景色,都 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答:思念故乡。4、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乡愁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5、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6、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

19、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7、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句子(或蕴含新 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8、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 眼山川的宽阔胸襟。颔联完全是写景。其中“正”“悬”点示出的情景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 析。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出积极、乐 观、向上

20、的情感。把“日” “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 调。“生” “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10、首联中的在说 行山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第三 联中生和入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1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或波平浪静的大景的神韵、 为后人称道。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膝、者拉、HHj 与 “夕阳”相呼应的是:“正鹭,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旅人(游子) 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全文主

21、旨的“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 不协调的用意吗?答: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4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 悲凉的感觉。C.“小桥” 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 “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22、5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 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答: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 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7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8 .这首曲中的“枯藤”、“老树”

23、、“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孤独、凄凉、冷清的深秋晚景。9 .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直抒胸臆,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漂泊他乡,浪迹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10 .对天净沙秋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枯藤老树昏鸦” 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 “老” “昏”营造出暗淡凄 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B. “小桥流水人家” 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 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C. “西风瘦马” 一句,“西风”即秋风,“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 活的艰辛。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

24、抒情, 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11 .对本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此曲语言明白而内涵丰富,景物的描写凝练,但情感尽在景中。B、曲子用多种意象连缀,在萧瑟凄清的秋景中蕴含着绵绵乡愁。G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D本曲描绘了天涯游子秋日黄昏行旅图,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12 .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 乡,越发感到孤独。G “古道西风瘦马” 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

25、 “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D “断肠人在天涯” 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 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13 .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A、“小桥流水人家” 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恬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 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 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G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感人。D这首小令仅28个字,生动地表下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14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C )A.这首元曲虽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

26、夕照图,并 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8. “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写出作者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烘托了作者凄苦悲 凉的心境。C.此曲作者是马致远,字东篱,元代杂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并称“元曲四大家”。【不是"元代杂剧家”,而是“元代戏曲作家"。】D.此曲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15 .下列错误的一项是(C )A.全曲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 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喻为“秋思之祖”。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游子眼中所见,“古道西风瘦马”则是游子自身写照。C.此曲运用了寓景于

27、情的手法,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感受以及天涯游子的愁楚悲凉。D. “夕阳西下” 一句动静结合,互相映衬,同时也点明了时间。16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B )A、此曲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副深秋的景色图B、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C、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指极远的地方D最后两句由景及人,道出天涯游子的心情,断肠是全文主旨17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B. “古道西风瘦马”的“瘦”表现了旅人的辛劳。C.前三句勾勒出“秋”色,末二句点出了 “旅”思。D.这首散曲主要表现秋天的悲凉景象。18 .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28、C )A.本文前四句写景,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B.本文使用众多意象来表达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C.本文采用悲春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D.本文只用二十八个字,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旅人凄 苦的心境。19 .选出正确的一项 (B )A.本文以景托情,寓景于情,刻画出游子凄苦、悲凉的心境。B.末句“断肠人在天涯”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成为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 的触发物。C.本文运用极其华丽、复杂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D.全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使作品更加动人。20 .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 情。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