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下期唐市中学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出卷人:任牡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30分。)1、请选择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 分歧(qí) 一霎时(shà) 瘫痪(huàn) 憔悴(suì)B、央求(yng) 诀别(jué) 脸颊(xiá) 寒战(zhàn)C、树杈(chà) 姊妹(z) 徘徊(huái) 狡猾(huá)D、时辰(chén) 感慨(gài) 争执(zhí) 尴尬(gn)2、下列词

2、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冷漠 辉煌 停滞 威摄B、聪慧 须臾 屏息 绰号C、喉咙 离普 澄清 贮蓄D、慈善 梦寐 孤形 蹦跳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时我认真地学习,所以在这次考试中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好成绩。B、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C、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D、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B让孩子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C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

3、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它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B树林子像一个面团了。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A B C D二、语文综合运用。(5分)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

4、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1、请举出两个我国的传统节日,并说说它的主要活动。(2分)2、你都知道哪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请写一句。(1分)3、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日,你更喜欢我国传统节日还是外国的节日呢,为什么?(2分) 三、古诗词默写。(10分)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 2、 ,不亦君子乎?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5、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6、 ,吹面不寒杨

5、柳风。7、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 ; , 。8、 ,谁家新燕啄新泥。9、 ,风正一帆悬。10、夕阳西下, 。四、阅读。(45分)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过中不至( ) (2)去

6、后乃至( )(3)门外戏( )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4分)(1)待君久不至,已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从文中看,为什么说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2分)4、古代像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2分) 春节选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

7、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B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C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

8、,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D )着。 1、第二自然段中漏掉了一句,这句话是 (2分) 。2、请将选段中括号内ABCD四处省去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列横线上:A B C D (2分)3、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四幅动人画面,它们依次是 、 、 、 。(2分)4、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1分) A 树上结满了桃儿、杏儿、梨儿,果实累累,令人陶醉。 B 闭眼想像往年的丰收景象,累累的果实怎么不叫人陶醉? C 陶醉于眼前的繁花春景,心驰神往,坚信未来一定果实累累。5、以上语段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

9、你任意选出一句写在下面,然后说说所写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6、写出含有“雨”字的一句完整的诗句(1分) 别让委屈再版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都有作文果,国文教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当堂点名发还。如名次排在后面,就会显得非常难堪,于是大家对作文都很努力。我本来就喜欢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发还时,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一次作文,题目是“北风”还是“春风”我已记不清了,写完后自己很得意。当时觉得下星期发还时,我一定是在前几名中,没有想到,不仅前几名没有我,甚至中间也没有,而是排在最年后一个。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下了课,去问国文

10、教师。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的。”我惊讶得不得了。我说:“确实是我作的。”老师说:“你不可能作这么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说你不是抄的,拿出证据来!”我反抗也无从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场。小时候的多少事情,现在几乎都忘了,唯独这次所受的委屈,总是记得清清楚楚。事情竟然无独有偶,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又出现了一次类似的事。那是考交流电路的课,有一道最低还是最高功率的问题,教授所讲过的是用微积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试时,嫌那个方法麻烦,竟异想天开,用几何作图,利用切线的关系,找出答案来,那一次考试,我又是很得意,却没有想到这一题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说我不会微积分;而这个几何

11、方法呢,一定是从别处抄来的。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时光流水似地逝去,我在美国当了教授,又遇到一次类似的事,不过我扮演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的角色。有一个美国学生提交了一篇学期论文,当作期末考试。我翻来覆去地看他这篇论文,发现不仅风格清新,而且创新满纸,简直令人不能相信是一个大学生所作。我很自然地怀疑他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问题就这么极端:如果是抄来的,只有给不及格;如果不是抄来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图书馆查了两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无类似的东西,却不得要领。于是请教一位同事,问他该怎么办。我这位同事对我提出的问题,倒显得有些惊异。他说:“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学生是抄来的,你就不能说他是抄来

12、的。你的学生并没有义务去证明他不是抄来的,这是罗马法的精神。文明与野蛮的差别,就在这么细微的差别上。我觉得这是常识,你却觉得这是个问题,好奇怪!”听了这一翻教训后,我倒没什么惭愧的感觉,而是想起中国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须有与想当然的故事。 注释: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原意是也许有吧,后用来表示凭空捏造。1、本文写了三件事。请分别概括其内容。(3分) 2、本文围绕中心选取了三个类似的事作为材料,三个材料的类似点是: 。(2分)3、第二件事中,“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这里“再版”一词的意思是: 。(2分)4、第三件事中,当了教授的我对学生作业(论文)的处理是很慎重的,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3、来?(2分) 5、在如何看待学生作业的问题上,国外那位同事的认识是很高的。他是从什么高度来谈论的?(3分) 6、你想对文中的小学老师说什么?(3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

14、来的粮仓。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

15、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

16、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1、第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2、第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  、_  、_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17、60;                                                       。(4分)3、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