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观舞记》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观舞记》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观舞记》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观舞记》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观舞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观舞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观舞记教案 教学目标: 1、重复诵读,激发想象,使学生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艺术享受。 2、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 自学内容: 1、了解关于印度舞蹈的资料。 2、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描写舞蹈特点的语句。 教学设计: 一、印度舞蹈,交流感受。 播放34分钟的印度舞蹈片段,调动学生情绪,交流感受,并在学生的观感畅谈中引入课文。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试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确定:如:“深深地低头合掌”“长眉舞蹈出诗句的离合悲欢”“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2、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等。 2、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确定:身体、服饰、神态、心灵等方面。 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确定:卡拉玛的舞蹈特别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三、精读品析,艺术熏陶。 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找出你认为写

3、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 四、合作探究,比读鉴赏。 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可作一些比较研究。 例: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阳刚之美,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 其他可比较两篇文章在比喻、排比运用方面的异同,等等。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

4、”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2、课外延伸: 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请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 备课资料: 印度舞蹈历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欢跳舞。在哈帕和莫亨殊达罗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铜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这些都是当时流行舞蹈的 佐证。 到了吠陀时代,印度舞蹈有明显的发展,并且有了文字记载。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记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着闪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样”,“男子戴金首饰,通过舞蹈表演有关战争的场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专门以跳舞、唱歌谋生的种姓”。可见当

5、时舞蹈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但是,有关舞蹈艺术的专著应该以婆罗多的舞论为代表,它是印度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一般认为它是公元2世纪的产物,但其内容应更早于成书年代,可能在公元以前。舞论是一部诗体著作,它全面论述了戏剧工作的各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无不具备,而主要是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起一个戏剧工作手册的作用。 到了迦梨陀娑时期(公元5世纪),印度舞蹈又得到重大发展。迦梨陀娑的著作很多, 他的剧作使古代印度戏剧创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他不仅以诗驰名于世,并且也是一位有名的剧作家,他流传至今的剧本沙恭达罗摩罗毗迦与火友王等,都是很著名的。剧词中散文与诗歌并茂,穿插自如,并且剧中有舞蹈,也有歌

6、曲。他的摩罗毗迦与火友王的第一、二幕中对音乐和表演的理论还进行了充分研究。迦梨陀娑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同音乐一样,舞蹈艺术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印度自古以来时兴舞女在寺庙跳舞,迦梨陀娑曾经描写到当时一些寺庙中的舞女情况。在拜纳的戒日王本行中提到了戒日王给儿子过生日跳舞的舞伎们。但是据史料记载,当时舞伎演员的社会地位不高。甚至在婆罗多时候,音乐舞蹈方面的专业艺人已受到社会歧视,当时婆罗多仙人曾写了一长篇故事,描述演员所受到的屈辱,表明了演员在社会上卑贱的地位。不过音乐和舞蹈艺术本身是很受重视的,各阶级的男子和妇女都学习这两种艺术。 教学反省: 本课关于描写舞蹈的语句优美、华丽,运用了不少

7、比喻、排比,所以我把课堂重点定位在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手法,进而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请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做到学以致用,尽管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是很优美,但是可以运用到文章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进步。 观舞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不同国家和地域

8、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 二、初读,整体感知: 在第一遍阅读时,一般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全文,语速稍慢)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如果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

9、姐妹美妙的舞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再次阅读文章。在这次阅读时,我们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 1、先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22小节) 2、这篇文章的文字特别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三、研读课文: 1、正音正字。 2、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 第26小节 第1318小节。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四、阅读探析: (找出精彩语句或语段,认真思考) 1、思考题一: 请

10、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 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2、思考题二: 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 印度舞蹈主要表现神和人的故事,模拟自然界生物的姿态。(在第17、18节) 3、在自读过程中,有没有感到的不理解的语句? 问题一: 为什么第17小节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

11、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特别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是不够的,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问题二: 第19小节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你感到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朗读第19小节) 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

12、。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4、用多媒体介绍印度宗教及文化概况。 虽然现在印度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但宗教势力极大,所以也有人说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内容也都受此影响,多以表现宗教为主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也同样如此,例如第18小节中提到的莲花、鹿、孔雀、蛇等动物在印度的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义。所以 五、练习: 延伸思考一: 引用原文说说,为什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能那么样地打动人心? 第19、20小节原文:“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还会不断地给她

13、们以滋润培养的。” 延伸思考二: 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能否结合自己的感受或学习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冰心奶奶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 我个人认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从小就对文学怀有极大的兴趣,观察或写作时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学以及其他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养料。 三是由于她的勤奋。从她十几岁开始发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近八十年。这些都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比较阅读: 下面,让我们来阅读当代诗人艾青先生的诗歌给乌兰诺娃,这也是作者在欣赏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后的所思所感。 再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段,看看他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