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练习(共7页)_第1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练习(共7页)_第2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练习(共7页)_第3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练习(共7页)_第4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练习(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题三 记叙文阅读 专心-专注-专业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 、线索: (1) 以人物为线 (2) 以时间为线 ( 3 )以人物为线 (4) 以事件为线 (5) 以情感为线( 6 )以某物为线 ( 7 )以题目为线 ( 8 )明暗两线 2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 、答题套路: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 1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 ( 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

2、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 ( 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 (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 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 1 、表达方式及作用 ( 1 )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 、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 1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 ( 1 )肖像描写 ( 2 )外貌描写 ( 3 )神态描写 ( 4

3、 )动作描写 ( 5 )语言(对话)描写 ( 6 )心理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 2 )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4、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 4 )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 5 )记叙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1 、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

5、句。 2 、作用: A 、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B 、 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 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 画龙点睛 ) 等作用。 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出独到的见解;)、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6、;( 4 )、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5) 、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 (6) 、对文中美点进行赏析。 答题套路: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六、语言上 1 、题型: ( 1 )词语选用: 方法: A 、从程度、范围、感情色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 B 、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7、 ( 2 )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方法: A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B 、一般是往前找; C 、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 3 )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 “ X X ”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 4 )运用有修辞赏析语言: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 XX 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 XX ”的修辞手法,使 ( 能 ) “”(套修辞作用)( 5 )对文章语言的赏析: 七、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 1 、手法:(

8、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2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 XX ”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3 、手法的作用: (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

9、章的主题。 (6) 衬托 ( 侧面烘托 ) 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 ( 首尾呼应 )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八、给文段拟标题: ()、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字左右。 九、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仔细

10、研读具体语境。十、记叙文的人称: ( 1 )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 2 )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 3 )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十一、概括层意、段意、层意、中心。 方法:抓文段的中心句、首段或尾段句、议论抒情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

11、括。 用概括法,概括出各层的意思。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 总结中心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附 1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 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 2 )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 3 )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 4 )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

12、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 5 )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 6 )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 7 )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 8 )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 9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 )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阅读训练】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 杨汉光 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

13、斤大米。 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午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 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母亲说:“我知道种田堆。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种出的大米。”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进好米来。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

14、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种越难种了。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张六叔真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大吝啬了。”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谁知,老六叔还不知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你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田了。”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撩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天下哪有倒贴钱粗田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15、。” 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田。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了洋楼。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 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可我们还没讲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却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一块就是我的田。”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 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

16、租田的事。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田生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公粮、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我站在田边问:“妈,你干什么?”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比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 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虽然田里的收获远不够我支付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

17、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 1、这篇小说围绕一亩三分责任田展开故事情节。请简述情节结构。 答: 2、母亲对土地的一片深情是在怎样的矛盾冲突中层现的? 答: 3、张六叔“心眼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 4、母亲进了城,还想方设法去耕种乡下的责任田;刘二叔住在乡下,居然让自己的责任田长满高高的野草”,你认为刘二叔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答: 5、母亲既随儿子进了城,对一亩三分责任田还念念不忘,真是为了“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吗? 答: 6、我”倒贴钱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责任田,真的“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吗? 答: 7、结合你的生活感受,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的看法。

18、答: 十二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件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5分) (朱自清春) 8选段从 、 、 、 等感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2分) 9画线的语句采用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 的特点。我们所学过的古诗(词、曲)中有许多扣住季节特点写风的佳句,请默写一句并指明季节。 诗句: 季节: (3分) 沛公至咸阳 沛公至咸阳,诸

19、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注释 :具:通“俱”,全,都。户口:人口。者也:裹判断。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2以何为丞相( )( )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

20、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 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 :淳于髡(k 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

21、费一点力气。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天下之疾犬也()2.各死其处()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4.谢将休士也()()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二、翻译: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参考答案】1、母亲租田给张六叔 刘二叔拒绝租种 母亲自己下乡去收拾荒田 “我”倒贴钱请人耕种。 评分说明:意对即可。此题3分。2 张六叔得寸进尺,要求减租 母亲一再退让,求他租种。 评分说明:答出冲突事件,冲突比方给

22、3分。此题3分。 3、开始按租约送来上好的大米;种田困难后,买糙米送来,母亲不满意,拖回糙米;换送好米;种田越来越困难,仍按要求送点好米来;实在种不下去了,实话实说,不种了 评分说朋:举出张六叔种田困难下守约送米的具体表现即可。此题3分。 4答案略。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此题3分。 5、吃口自己田里的米只是表象,表达的是母亲对土地的热爱和深情,不愿失落自己的根。 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此题3分。 6、尊重母亲对土地的深情,成全母亲的心愿。 评分说明:大意正确即可。此题3分。 7、答案略。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此题3分。 8触觉、嗅觉、视觉、听觉(2分。每空05分) 9第一空:温暖、柔情(或:暖和温柔、温柔)(1分) 第二空写诗句(1分) 第三空指明季节(1分)(3分。写诗句具有开放性,课内课外均可,但所写诗句一定要用风的本义扣季节特点,否则不记分。最佳答案及允许的答案举例: 写春: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风又绿江南岸 夜来风雨声 春风吹又生 随风潜入夜 风正一帆悬(春、夏均可) 写夏:清风半夜鸣蝉 夜宋南风起 风吹草低见件羊(夏、秋均可) 写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金风荡,飘动桂花香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古道西风瘦马 八月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