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4_第1页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4_第2页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4_第3页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4_第4页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4【篇一: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新)1】 教 学 进 度 20 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年级: 七年级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郭新清要求:音、体、美、微机、综合、校本、地方、技术按16周做计划。教 学 工 作 计 划 20 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郭新清 单元归属 一、单元形式 编排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家庭亲情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学习体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

2、然之二理想信念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科学世界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假设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

3、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

4、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 教材表达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

5、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6、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四、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

7、,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穿,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

8、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第一单元 单元计划 【单元分析】 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第一单元以家庭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教学重点】 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辬准,争取开个好头

9、。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辬,防止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成效。【篇二:七年级语文上册14春教案(新版)苏教版(新)】 春 第一课时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趣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到了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濛濛的小雨

10、、假设隐假设现、似有似无的早春草色让诗人赞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春,一起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春天。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描绘了几幅关于“春”的画面。 2、学习通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活动过程: 1、活动一:变课文 课文3-7段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画面,你能给这些画面加上一个小标题,使课文的结构更加清晰、内容更加明确吗?建议:抓住景物主要特征,以形容词+名词的形式概括 自主思考小小组讨论,确定展讲同学全班展讲 1自然段,盼春; 27自然段,绘春; 810自然段,赞春 第一部分:人盼春,大自然报春。第二部分:人赏春,大自然绘春。第三部分:

11、天人合一赞美春。作者在赞美春的时候,始终把春天比作什么?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显得多么亲密和谐! 2、活动二:读课文 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画面进行朗读展示,读出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气息。建议:通过对关键词的朗读处理,读出景物的特点 小组讨论,明确展示语段,统一朗读处理,确定展示形式小组试读全班展示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例如:我喜欢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

12、,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春草图: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叠词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第二句由近而远,描写春草无边无际,口语满是的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再侧面描写,第三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第四句写出喜爱之情。 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地上;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

13、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 春雨图: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春雨的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衬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准确运用“斜织”、“笼”等词语。将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迎春图:“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活动三:说课文 以上列出

14、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扣住景物特点,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建议:可以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描写角度、准确生动的词语等角度入手进行赏析。 自主思考小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确定展讲形式全班展示 例如:我喜欢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三、课堂小结,学生自我完善。 1、学生自我总结,老师补充。通过本节

15、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作者的思路,感受到作者语言的美。 2、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的方法。 让我们与春天一同上路,比梦想走得更远!把握人生的春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春教师稿 第二课时 一、教师导入: 1、 请学生朗读课文 2、 请学生个性背诵部分语段,检查上节课的背诵任务。 3、 请学生展示“课前自学”的内容 提示:前面我们已经理清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接下来咱们就要重点品味课文的语言了。本文的语言非常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下面老师就引导同学们来抓住几个精彩的地方感受本文语言的特色。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可不可以删去一个“

16、盼望着”?两个“了”字表达作者的什么心情? 不能删,两个“盼望着”运用反复手法,表现期待春天来临的殷切心情;连用两个“了”字,表达了作者盼望终于实现的喜悦心情。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中的“偷偷”和“钻”写得很精彩,你能说一说它们各自写得好在哪里吗? “偷偷”地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一份惊喜;“钻”则写出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中的一个“闹”字可以不可以换成“叫”为什么? 不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觉;“闹”字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呈现出蜜蜂辛勤采蜜的繁忙景象。 4“吹

17、面不含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的特点。 5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自己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一句中的“卖弄”一词本是贬义,用在这里恰当吗?写出了小鸟的什么情态? 这是反话正说,写出了鸟儿在春风的沐浴中的欣喜欢快之情。 6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中能否把“逼”换成“晃”?为什么? 不能。“逼”字运用拟人手法非常强烈地突出春雨滋润后的小草的新鲜青翠的特点,如果用“晃”则不足以突出。 7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

18、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是结尾的三个比喻,请说出这三个比喻各自写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这三个比喻句能否掉换位置?以及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受? 这三个比喻分别写出春天的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春天是健壮有力的。这三个比喻句不能换位置,因为它是按照春天的生长顺序而写的。这三个比喻句集中表现了作家对春天不可遏制的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活动二:写春天的景色,容易流于一种形式,即往往习惯于描写春天到来的一种共性,如春花开、春风吹、春雨柔等,但却忽略了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本地

19、春天独有的特点。朱自清写的是江南水乡独特的春天,你能写一段话描写你所在地的春景吗?结合当地景物,突出特点 三、当堂总结 1、主题思想: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颂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发奋努力,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 2、写作方法:如何描绘美丽的大自然 、学习细心观察、多角度描绘事物的方法 、学习融情于景的写作特色 、学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刻画景物特征。 1内容方面: 文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请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作用是

20、衬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2结构方面: 文章是怎样扣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景的? 分层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如:春风图中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3主题方面: 课文以三个比喻句结尾,请默写出这三个比喻句,说说他们赞美了春的什么,并说说这样的排列顺序与文中的春景描写有什么内在联系?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赞美了春的新、美、充满活力。三个比喻句的排列顺序与课文所写春景的时令顺序相一致,即从早春到仲春到暮春。【

21、篇三: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美猴王教学案 语文版】 14.美猴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识记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能有层次的复述课文,做到连贯流利清楚 3、掌握文章塑造美猴王艺术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文学艺术 【教学重难点】 1、分析美猴王的形象 2、如何欣赏小说文学艺术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欣赏敢问路在何方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一番番春秋 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二、走进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江苏淮安人,中国

22、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 三、预习检测: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自己享受其中的乐趣。 2内心十分不安。 3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4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复述课文。 要求: 讲述故事时不能看书; 要用口语; 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 做到有表情,适当配以动作 2

23、、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情节开端: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2、3)情节发展:石猴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 第三部分(4)高潮与结局: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 五、合作探究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 “美”在哪里? 2、他有哪些性格特点?注:小组讨论完后,以“我认为美猴王美在他的 ,你看 ”的句式说话。 (一)身世美 仙石-仙胎-石卵-石猴 身世美 思考:说说这样起笔,有何好处? -这样起笔,让石猴出一世就显出神异出众,也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阔,除妖降魔埋下伏笔。 (二)行为美 “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

24、宿石崖,朝游峰洞”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而后又写石猴领群猴进洞及最后被拥为王,这些行为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石猴的哪些特点? 聪明 灵巧-行为美 (三)言语美 (跳出、高叫)“我进去!我进去!”这话表现了石猴什么特点? -胆大超群 “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话十分鲜明的表现了石猴怎样的个性? -热爱自由 “何不拜我为王” -深孚众望 六、拓展延伸 体验感悟 1、我们看了西游记后,都会对神通广阔的孙悟空赞叹不已,也常常会发出做孙悟空的奇想。假设你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你将如何?请你以“假设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充分发挥想象,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发言。 “假设我得了孙

25、悟空的神通,我会让沙漠以最快的速度变为绿洲,让当地群众免受黄沙之害。” “假设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会建造许许多多的希望小学,让那些经济困难的儿童能快快乐乐地去上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假设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会拔下一根毫毛一吹,在大陆和台湾之间架起一座金桥,让两岸人民自由往来,到时,我会邀请台湾小朋友们到我们实验中学参观。” “假设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要让老师越来越年青。” 知识抢答 一展身手: 1、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吴承恩 明朝 ? 2、西游记与另外哪三部书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跟孙悟空有关的三个故事 -如“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巧借芭蕉扇”等 4、美猴王“美”在哪里?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身世美 行为美 语言美 聪明灵巧 胆大超群 热爱自由等 5、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取经归来后分别被封为什么? -斗战胜佛 净坛使者 金身罗汉 板书设计: 胆大超群 身世美 出生神异 美猴王行为美 聪明灵巧 深孚众望 语言美 热爱自由 教学反思本文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塑造一个集“猴”“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学生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神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 反馈检测: 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答案:d 2.词语书写有误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