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名称咬文嚼字科目语文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提供者陈诚授课课时一课时所属学校甘谷四中一、教材内容分析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艺评论和随笔2、学习

2、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体 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学习本单元,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体裁特征。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在文章结构上

3、是相同的,在写法上是相似的,都 是先提出一个论点后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只不过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的角度 是文学作品、文化现象、文学流派等而已。理解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就要把握文章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证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论据就是论证文章 观点的实例、事理等,而论证指文章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 2、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 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 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由浅及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

4、,把要表达得分思想内容组织成 一个严密的整体 。3、归纳概括中心。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归纳内容要点考察的是在阅读理解 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分析、整理能力。4、分析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 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 ,含蓄委婉地抒发感 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5、评判材料观点。对课文所使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 发、辨析和质疑。因为作者

5、的文章表达的个人的理解,即便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观点 也可以说自己的理解。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课文朗诵音频、录音放音机、不求甚解全文 六、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二、感悟:何为“动情点”、1、播放视频,触动心弦2、组织讨论,噪音的世界这篇文章,作者的动情点在哪里?动的是什么情?你从哪些字句中感受到动情点?3、问:何为“动情点”?(“动情点”:情感的触发点。)例:噪音的世界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是:明确:在于外界环境对心情所产生的影响,即由工地的闹而引发一系列的感受和感想。具体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中充斥着钢筋水泥的纷乱嘈杂感到烦躁,转而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清

6、凉。4、“5·12”地震图集,强化“学生对动情点”。的直观感知。说明:或触动你的心灵,或牵动你的情思,或引发你的思考,或启迪你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它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一句话语;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座高山,一条小河,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极微不足道的细节古人见柳思离别、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遇水生愁绪,在那一刻,柳、月、秋、水就是诗人的“动情点”。总之,它能触动你的心灵,牵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启迪你的(写作)智慧,使你久久不能忘怀,甚至成为你刻骨铭心的记忆。&#

7、160;【活动二】 1、观看视频,叙说内心的感动 2、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动情点”? 作者的动情点在哪里?动的是什么情?你从哪些字句中感受到动情点? 3、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资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它挖掘出来。1从学生最柔软的内心出发获得“动情点”的直观感知。2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动情点”的理性认识。3思考“动情点”的特点:1。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读者的共鸣点 2。内心刹那间的震动,稍纵即逝三、探究:如何抓住“动情点”  1、导:化用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动情点”,而是缺

8、少发现“动情点”的眼睛。初中时我们学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都会被感动,尤其是看到身材臃肿、动作蹒跚的父亲翻过铁道去买橘子的片段,眼眶都会觉得湿润了。为什么呢?作者抓住了“动情点”。到底如何抓住“动情点”,下面,我们再以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散文冬天为例,体会作者的技巧。 以朱自清散文冬天为例,探究、提出问题:概括作者选取的三个冬天的生活场景。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三个片段的共同点。 2、讲解:横断面、纵断面 P43知识导引:第六段 3、文章总结:人的一生都是先和大家庭生活在一起,然后拥有宝贵的友情,然后寻找到真挚的爱情,然后也体会到当年父母之于自己的那分爱,

9、因为自己也为人父母了。生活就是这样,有爱就有温暖,藏在温暖背后的爱就是作者的动情之本。作者正是善于感受生活,调动记忆,选取了生活中的片段,即“横断面”,巧妙安排素材,按照人生的逻辑顺序,巧用“纵断面”。这样,作者完美地抓住并演绎了“动情点”温暖。  4、方法点拨:让自己的心灵敏感起来,让自己的人生丰富起来(前提) 挖掘生活的点滴,截取生活“横断面”,思考人生的真谛(方法) 巧妙安排素材,按照人生逻辑顺序,巧用“纵断面”。 (方法) 【活动三】 1、学生阅读冬天。   思考:1)、请概括作者选取的三个冬天的生活场景。 

10、;  2)、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三个片段的共同点。明确:一个是小时侯和爸爸、兄弟们在一起吃煮豆腐的情景;      一个是和朋友在冬日西湖划船聊天的情景;      一个是妻子、孩子在台州生活的情景。共同点:  “温暖”,所有这些温暖的感受就是他的动情点。 2、探讨如何“抓住”“动情点”的方法。 3、理解、把握“横断面”“纵断面”两个文学概念的内涵。         

11、;探讨并了解,抓住“动情点”的方法 增强学生品谈文本的能力,提高分析作品并得出方法的能力。四、深入探究:如何再现“动情点”分组讨论,再次回到冬天文本,思考如何再现“动情点”的方法教师归纳再现“动情点”的方法:精彩细致的描写打开词语,细化描写多一些精确的描绘词,少一些抽象的概括词。多一些个性化的修辞,少一些大众化的叙述。多一些合理的想象,少一些古板的记事。分组讨论,分组派代表汇总并将结论进行展示 理性地参与,探讨过后,在讨论中为自主再现“动情点”做好方法上的准备。五、讨论“动情点” 与文章结构有什么关系?1、“动情点” 与文章结构有什么关系?2、如果只有一个集中的动情点,应放

12、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动情点是乐曲的最强音,最强音形成高潮,高潮要在全曲尾部出现才能余音缭绕,例如冬天。3、教师归纳: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凸显“动情点”,增强文章的力度。 1)。精心剪裁,巧设高潮,凸显“动情点”。“动情点”决定着全文的高潮,牵动着全文的结构,所以在写作运思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来使情感厚重感人;也可以通过调动各种不同的叙述顺序,加强细节描写等方式来“浓缩”文章的结构,使情感更加集中、动人。2)。集中渲染,画龙点睛,凸显“动情点”。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

13、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力量。 3)。细化情景,虚实相生,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只是一个触发点,要想让读者从心底里涌动起喜怒哀乐,产生情感的共鸣,还需要注意生活情景的真实情感。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学生阅读:P45回家找出文章的三个“动情点”1)期盼与失落2)照片的前后变化对比3)

14、为妈妈做饭 使学生明了“动情点”决定全文的高潮,也牵动全文的结构。发现“动情点”,捕捉“动情点”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使写作时情感的流淌更加真实自然,从而更好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六、写作实践 1指导学生完成“写作实践” 第三题 这篇文章作者的“动情点”是爸爸妈妈在缝窗帘时凝固成的一幅画面。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老师不宜强调哪些启发才是对的,而尽量做到让学生说出多样化的感受来,甚至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里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一幕。这个环节是要达到一个互相启发、互相交流的作用。 2指导学生完成“

15、写作实践” 第一题 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思考是训练学生打开思路的很好的办法。同题作文就是这样一种训练途径。同题作文在选题的时候,可以选择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都能够见到的场景或物品。比如:校园四季、校门前面的一条马路、从教室窗户可以看到的一脉远山等等,甚至可以是即兴的:正在下的一场雨或雪、正在流行的一种风尚(音乐、语言等等)。 要有意识地统计一下学生的思路有多少种,并进行归类整理,做到老师心中有数。在讲评作文的时候也要把所有的思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想法之外还有很多种很精彩的想法,一方面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能够面对题目产生若干种想法,并从中选取自己最有

16、感受的最拿手的一个思路去创作,有选择才有鉴别。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例文展示,用实例说话,告诉学生怎样写是好的,怎样写不够完美,应该如何去完善。把理论糅在实例中,理论也就活了起来。  1学生学习捕捉动情点,以小见大抒写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启发举例:1)幸福就藏在平平常常的小事中。2)父母对于孩子的体贴关爱无处不在。3)有时候不说反而比说的教育效果更好。4)认真对待生活中的小事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5)失败不应该是泄气药,而应该是励志剂。6)用美的心灵看世界,世界会更美。  2学生完成“写作实践” 第一题    

17、   1第三题,用意在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小事不可小视的思维方式。2第一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动情点”,体会“动情点”因人而异的特点。学生读开始教学流程图课前导入 展示课题、播放图片课件1出示句子,练习说话课件67导入新课复习生字词学生回答复习词语细读课文课件2课件8出示课文四、五节开火车形式朗读自由想象创编儿歌学生朗读课件9出示课文第六节复习生字课件34欣赏儿歌小组回答学生朗读课件10出示儿歌出示课文二、三节课件5 结束学生的活 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媒体的应 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七、教学评价设计形成性检测知识点学习目标检测题 的内 容1、感知彩虹

18、的美丽。参与把自己找到的有关彩虹的图片等在小组里交流,并愿意和小伙伴一起感受彩虹的美丽。2、复习课文生字词。应用能够用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彩虹的美丽。3、课文生字应用你能够把今天看到的彩虹的美景连起来说一说吗?4、小诗的内容技能能够抓住彩虹的特点有条理写几句彩虹美景的句子。5、文中的相关句式。表达、分享会倾听小伙伴的发言,会评价小伙伴的作品。评价量表班别_          姓名:_          

19、60; 得分:_评价项目评  价  标  准等级(权重)分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20181510   能够抓住彩虹的特点有条理说几句彩虹美的句子。30282515   操作技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10853   情感态度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积极动手、动脑,发言次数多10853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会倾听其他成员的发言,会欣赏他们的作品。10853   对本内容兴趣浓厚,提出了有深度的问题。10853   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10853   我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