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A. B. C. D.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
2、者是(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
3、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
4、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CCDDA ABCBB BABCC二、 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
5、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均衡性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
6、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A.教
7、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ABCD ABC ABCD BCD ABCD AC ABC ABCD BCD ABCD ABD BCD BCD BCD BCD 三、 判断(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
8、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四、简答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
9、些方面?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五、论述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参考答案: 二、判断 1 .(×)2.()3 (×)4()5(×) 6.(×)7. ()8()9.(×)10()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P8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
10、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5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P3435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P43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
11、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6 开展综合实
12、践活动课程的意义。P9495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25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1 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
13、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0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
14、0 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 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P26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
15、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2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P50答案要点: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
16、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
17、的“走教案”、“演教案剧”。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 (举例略)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P6774) 答案要点:(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
18、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P180 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
19、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七)关注发
20、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新课程改革试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
21、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方式:是指学生
22、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1) 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2) 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3) 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职责:1、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2、 帮助学
23、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学习方式的几种特点:1、 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变量。2、 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3、 学习方式反映了学习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新课改的几个转变:1、 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2、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3、 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4、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5、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6、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7、 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
24、转变。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1 改变课程过于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
25、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把原大纲中的七个部分缩成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并分学段进行说明;删去了原大纲中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取而代之的是课程实施建议,这一部分内容包括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三部分,并分学段加以阐述。风格上的差异。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
26、了明确的规定,而且用大量的篇幅具体规定了在日常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还规定了具体的教学顺序及各部分内容所占的课时数;教师在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加或减少了哪些内容?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是多少?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改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学科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从程
27、观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位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点不同,主以下几个方面: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案例中赵老师对学生关注不当,他仅仅关注考试学科的成绩,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对考试学科以外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也应给予关注,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案例中的赵老师仅仅关注学生“考试关”的通过,对学生近期发展不能全面关注,对学生的中远期发展就更难以顾及。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28、。刘勇期中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允许,也应当得到满足。而在教师不当的关注中,合理的应当的学习需求不被认可,不被接受。这样不但使学生的成长受到挫伤,也使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功能大大降低。4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在教师不当的关注中,学习被看作是统一的共性的活动。对学习的指导,也采取一种灌输的方式。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5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学生的人格应当受到尊重。在教师不当的关注中,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
29、,任教师灌输。学生的尊严,是在受尊重的人际环境中形成的,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要让学生永远带着希望和信心。教师关注不同,所引发的后继活动和教育后果也不同。它的影响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关注不同对学生的观察点不同 对学生的评价项目和结论不同 学生发展目标的期望不同 对学生的认可和态度不同表达和处理方式不同 对学生激发的方向动力不同 学生在成长中的反应和表现不同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效果不同。事实说明,许多教育效果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性行为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可以看到每个教师的心灵世界。请
30、举例说明你所教学课的课程标准:例如,对科学探究的目标规定,第一个目标是知道科学探究实际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目标是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可见这些规定,都是以学生为第一人称,讲述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达到的程度。对过程,则以建议的方式既给教师如何实现目标提供启示或范例,又允许并鼓励教师开发与创造更有效的实施方法与途径,给他们实施标准以较大的灵活性。(2部分)1、新课改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需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
31、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其一、观念滞后,目标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其二、思品教育实效性、针对性不强;其三、课程结构单一,封闭;其四、课程内容陈旧;其五、课程实施仍为三个中心(教师,书本,课堂);其六、课程评价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其七,课程管理过于集中。3、先进国家课改的启
32、示:1)课改是教育改革的核心2)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也重视价值观教育和精神、道德的发展。3)在课程内容及实施上,关注学生经验。4)采用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4、针对课改弊端提出六项具体目标:一、改变课改过程过于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
33、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快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5、谈谈你对“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理解: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的部分
34、的分量保持相对平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指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包括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提出的。社会需求应当是课程设计的根本依据,而社会需求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可能有很大的差异。6、新课程如何克服过去教学内容上的“难、繁、偏、旧”的弊端:第一,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第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二,新课改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1)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2)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交流合作的能力7、教师的关注:1)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2)
35、关注学生长期发展;3)关注学生不同的需求,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4)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的学习;5)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8、教师关注的升华:1)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3)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4)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9、教师的关注不同对学生的观察点不同对学生的评价项目和态度不同学生发展目标的期望不同对学生的认可和态度不同表达和处理方式不同对学生激发的方向动力不同学生在成长中的反映和表现不同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效果不同。10、新课改与传统课程环境有什么不同?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以教师为中心变学生为中心;变单方向发展为多方面发展;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
36、被动反映为有计划的行动;变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为具有选择性的内容变孤立的人工背景为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变单一媒体为多媒体;变单向传播为多向传播。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需要教师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11、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那些变化?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
37、转变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成为研究者12、什么是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1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体验性4)独特性5)问题性14、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从现状看,我国目前教与学的方式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从理论上看,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必须转变学习方式。15、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合作学习: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成而言的。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你信不?性格可决定运气
- 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推动全闪存数据中心建设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吉首大学《国际商务谈判》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字体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文化政策法规》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乐理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供应商付款优惠协议书模板
- 小型汽车租用协议书范文范本
- 吉林师范大学《音频处理与视频剪辑》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道洗砂承包协议书范文模板
- 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报告
- 西门子RWD68说明书
-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分析
- 多品种共线生产质量风险评价
- 【MBA教学案例】从“虾国”到“国虾”:国联水产的战略转型
- Unit-1--College-Life
- 医院车辆加油卡管理制度
- 平面四杆机构急回特性说课课件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 岗位价值评估表(共4页)
- 娃哈哈晶钻水营销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