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目录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2- 15)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6- 37)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38- 58)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 9- 95)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96-114)第六单元统计(115 123)综合应用打电话(124 129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30 136 )第八单元总复习(137 149 )1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第一单元教学概要说明主备人教 材 简 析本单兀教学内容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设计镶嵌 图案”。内容安排是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 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
2、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 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 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教材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还设计了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 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学 情 分 析(1)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2) 图形的变换现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的变换现象,学生在平时都有感性认识。(3) 学生的思维水平具备了
3、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可以通过这些思维活动探究新的知识。目 标 导 向知识与技能(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探索图形或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 90度。(3) 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增强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活动中,经历图形变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感知图形变换的现象,体 验观察、想象、推理和分析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
4、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并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祖国的灿烂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 法 与 学 法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认识和探究出新的知识。 在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动手操作、体验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活动中来,使学生的 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空间观念得到发展。课 时 安 排本单元建议用四课时安排教学。5课题主备人主轴对称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看看、 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2、学会回出一 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过程与方法经历轴对称图形 和推理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在学习活动
5、中放 化,激发学习的兴趣 美、创造美。重 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难 点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教 法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质疑引导。教 具 准 备实物、课件设计 理念本设计旨在体现引导学生运用观察4 本课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工 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进一3板书设计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吊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苜 画法:先找对称点,再把:讲人授课日期缺课学生、2、18无、数一数,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和 征和性质;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能够在方格纸上画 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 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赏图形的对称美,感受祖国灿烂的历史文,体
6、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励学生认识突破 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究发现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突破 办法通过在方格纸上动手回一回 并在小组中交流,掌握轴对称图 形的画法。学法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合作探究。课时一课时个析,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见象及简单轴对称图形人手,使学生在观察、3认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室后,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 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对称点连接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际生成一、创设情境(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 教材第2页图片,组织学生 观察。教师:同学们,在我们 伟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历史中,人们创造了许多灿 烂的文化,它们就像一颗颗 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人类
7、历 史星空。看到这些美丽的图 案,你有什么感想呢?(2)教师用课件出示 教材第3页例1上的图案,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 见过那些轴对称图形?(3)教师:在二年级 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轴 对称图形,今天我们继续来 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 性质。(板书课题:轴对称)二、探究新知(1)教学轴对称图形 的特征和性质。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 第3页例1的方格图,引导 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自己的感 想。学生会惊叹这些图案 的美丽。学生观察图案,并在小组内 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些 是轴对称图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 经验,举例说一说,在班上 交流。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
8、数 学知识的美感,激发学习数 学的兴趣,在观察交流中复习学习 过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 下基础,教师:你怎样判断方格中的 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2)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画 法。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 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那么怎样画出轴对称图形 呢? a教师用课件出示教 材第4页例2.学生观察,把看到的内容在 小组中交流。学生可能会 说:a方格中的图形是一棵 树,还有小草;b方格中的 图案可能是轴对称图形c方格中的虚线是对称轴。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 后汇报。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画, 并 在小组中交流。提出数学问题后,让学 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思考 交流,经历知识的认知过 程,培养学生的合作
9、学习意 识。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7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际生成组织学生自己独立画一画, 画 完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 交流。b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用课件演小画轴对称图 形的过程,再板书轴对称图形 的画法。三、拓展应用(1)判断卜面 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 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教师课件出示题1。(2)动手试一试,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教师强调剪一剪时要注意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 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具体说出画的过程。学生可能会说出先找对 称点,再把对称点连接起来。学生观察、思考并在小组中交 流。然后积极回答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学生交流总结,踊跃汇报自己 的学
10、习所得。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学习的成功,促进相 互学习与进步。教学反思整堂课教师将学生的观察思考操作过程与多媒体的演示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着轴对称图形的美,享受着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备注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课题主备人主讲人授课日期缺课学生旋转、2、20无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奂和旋转变教知识与技能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学目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标过程与方法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情感态度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价值观识的美感
11、,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重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突破通过观察和思考交流理点质。方法解旋转现象。难掌握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突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旋点时针旋转90度的方法。办法转的画法。教 法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质疑引导。学法观察思考,/、卜组交流。教具 准课件,视频展课时一课时备本设计旨在体现让学生经历旋转现象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变换的数学思设计 理念想,培养观察思考、操作实践的学习方法。旋转板顺时针书旋转相对应的点到。点的距离都相等。设逆日卅计9学生活动实际生成(1)学生观察课件演 示,初步感知旋转现象。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 旋转现象,激发学习的兴 趣。通过观察思考
12、、讨论交 流,发现并总结出旋转现象 的含义,并通过举例进一步 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提出数学问题,组织学 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培养 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获取成 功的体验。教师引导一、情境导入(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各种在旋转的物体:摩天 轮、钟表、车轮、风车、 旋 转木马等。a教师:观察课件,你看到 的是一一种什么现象?b教师:课件演示的物体是 怎样旋转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概 括出什么是旋转现象,并揭 示课题(板书课题:旋转)(2)教师:你见过那些旋转 现象?二、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钟面和教材第5页例3.教师: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 旋转的呢?旋转的度数是 多少?教
13、师:在钟面上拨动指针, 使之旋转,然后让学生说一 说指针是怎样旋转的。(2)教师出示风车,并使 风车绕逆时针方向转的。 教师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 形有什么变化?教师:你能用三角形上的一 个点或者边来说明它们的 变化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a学生可能回答:旋转现 象。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 流,然后指名汇报。可能会 说出这些物体都是绕着一 个点或一个轴顺时针或逆 时针转动。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汇 报。(1)学生观察,钟面上指 针的旋转。根据例题中的问题,在小组 中合作交流学习。然后分小 组进行汇报,在全班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指针从“1 ”绕点O顺时针 旋转60度到“ 3” ;指针从“3
14、”绕点O顺时针 旋转90度到“ 6” ;指针从“6”绕点O顺时针 旋转180度到“ 12” ;学生观察指针的旋转, 分别说出指针的旋转现象。(2)学生观察风车的旋转 现象。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分别说一说风车的旋转现 象。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汇 报。汇报时可能说出:a风车上的每一个三角形17都绕。点逆时针旋转了度;b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 大90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际生成顶点、边都旋转90度,相对 的点到。点的距离都相等。(3)学习画出旋转后图形的 画法。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 5页例4.教师:想一想,应该怎样 画?教师:你是怎样画的呢?三、拓展延伸(1)教材第6页“做一做” 第1题。(2)教材第6
15、页“做一做” 第2题。a让学生独立在方格中国一画。b教师你是怎样画的呢?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呢?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 变了。学生上台演示并汇报,可能会 说出:三角形上的每个顶点、 每条边都是绕O点逆时针旋 转了 90度,并且相对的点到 。点的距离都相等。(3)组织学生根据刚才发现 的旋转的性质,讨论交流旋转 后图形的画法,并动手画一 画。学生可能会说出:a先回出点A,OA垂直与OA,点A与点。的距离是6格; b再用同样的方法回出点B;c然后把。A、B连接起 来。(1)组织学生观察这些 图案,在小组中说一说分别是 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2)a学生独立练习。
16、b交流汇报画法。学生总结,积极举手汇报自己 的学习所得。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加深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促进 知识内化。教 学 反 思本节课就旋转概念的表述来说,学生对旋转角度的表述不够准确,画旋转后的图 形也找不准方向,以后还需加强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备注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课题主备人主欣赏设计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2)学会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图案的欣赏 作实践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 密切联系,激发学习重 点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 设“美丽图案难 点感受图案的美感,培养审美情 趣。教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教 具 准 备CAI课件,方格纸,视
17、频展示台设计 理念本设计旨在体现经历图案的欣赏与务 实践的学习方法。进一步体现人人学启 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向的发展的理念。板书设计设计 (1)在小组中讨论交1的 (2)说一说应该步 (3)把想好的设计在, 骤:讲人授课日期缺课学生、2、24无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设计图案。:与设计过程,体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操感受图形变换创造的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 的兴趣,培养爰国主义情感。突破 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 体验设计的过程。突破 办法通过欣赏交流,发现美,感又天。学法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课时一课时殳计过程,体验变换的数学思想, 培养操作价值的数学,人人
18、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欠赏设计流,确定要设计的内容是什么。(运用哪一种变换的方法。方格纸上回出来。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乐生成一、欣赏图案,感受美1、教师用课件逐一出示教 材第2页的美丽的图案,组 织学生观察。教师:同学们,在我国的历 史上,勤劳智慧的人们利用 图形的变换设计出了许多 美丽的图案,在我们的生活 周围到处可以看到许许多 多漂亮的图案。再次看到这 些美丽的图家,你后什么感 想呢?组织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 图案,交流看完后的感想。 教师:同学们真后志气!相 信你们一定会比我们的祖 先更加聪明。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 美丽的图案。(板书:欣赏 设计)2、我们冉来看看这些美丽 的
19、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1)教师将隼-幅图案放 大后,让学生逐一进行观 察。(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 论交流:这些图案是通过怎 样的变换设计出来的?(3)然后逐一交流让学生 发表见解。(4)拓展小练习:教材第8 页练习一第3题。教师: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 个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得 到的?二、设计图案,创造美1、教师:欣赏完这些美丽 的图案,同学们已经按捺不 住自己的心情,一定要动手 设计出自己的一副美丽的学生观察后交流自己的感 想。可能会说出:我国的人民非常伟大, 能够创造出这么多美好的 东四,我为我名中国人 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 利用了我们学习的对称、平 移、旋转的变换设计出来
20、的,我们也能够设计出更加 美丽的图案来。学生兴趣盎然进入课堂。学生观察图案,并在小组内 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认真观察讨论后在班上交 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 后汇报。汇报时学生到视频展示台 上进行说明介绍。(1)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确定要设计的内容是什么。课前教师以轻松的谈话, 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 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 用数学眼光来发现数学问 题,解决数学问题。图案吧!教师:要想设计出,副美丽 的图案,我们应该按照怎样 的步骤来做呢?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乐生成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出设计的 步骤:板书(2)说一说应该运用哪一种 变换的方
21、法。(3)把想好的设计在方格纸 上画出来。教师:参与期中的 一个小组的活动并巡视指导。 3、组织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个小组的 作品进行逐一评价,要给予肯 定和赞赏。4、组织学生在班上进行“小 小设计师”评选活动,进一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学到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感 想?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 汇报。2、学生分小组合作设计图案。学生汇报展示时,要求说出(1)、设计的内容是什么?(2)、基本图形是什(3)、运用了什么变换方法?学生畅谈学习所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反思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学生已有的知
22、识基础 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对称图案的美,并体验到复杂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 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教师真正地做到了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备注第二单元教学概要说明主备人教 材 简 析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因数和倍数;二、2、5、3的倍数特征;三、质数和合数。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教材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在 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利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适
23、当 减低了学习难度。教学本单元内容,要注意加强对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的相互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同时要培养学生的 抽象思维能力。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对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以及小数分数等知识的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兀的知识。问时,情本单兀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并且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分概念的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析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课堂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4、目 标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3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导向教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由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教学的内容,精心组织学法生根据问题情境,通过“观察一一猜想一一推翻猜想一一再观察一一再猜想一一与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法因数和倍数:2课时课 时 安2、5、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质数和合数: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排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19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课题主备人主讲人授课日期缺课学生因数和倍数、2、28无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
25、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过程与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 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 方法。突破 方法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 和倍数。难 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 倍数。突破 办法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教 法展示引导法学法交流探究法教 具 准 备教材主题图(课件)课时2课时设计 理念“因数与倍数”这节内容,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安排的,在除法和整除的基础上,由整除直接演绎推理出来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的、冰冷的。而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 借助表象进行操作和想像活动,自
26、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 进而生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8=1X 1818 + 1=1818=2X 918 +2=918=3X 618 +3=6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乐生成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 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 (妈妈)的关系是?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师:对,我是你们的老 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 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 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 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 起探讨两数之
27、间的因数与 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 数与倍数)二、认识因数与倍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 数?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 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国庆阅兵时空军 飞行梯队飞过天安门上空 的情节图:12架飞机排成2 排,每排6架。问:像这样的情形用数学式 子怎样表示?(写出乘、除 算式)。出示另一幅图回:12架飞 机排成3排,每排4架。这 种情景又可以怎样表示? 师:上面的几组乘、除法式 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 还种说法,你们想知道 吗?请看课本P12。师:非常正确:那么,大家 能找出12的其它因数吗? 师:说得真好,从上面 3 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 2, 3, 4, 6, 12都是1
28、2的因 数。根据上面的分析,引导 学生总结因数和倍数的概O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 关系。生:师生关系。生:自然数,小数,分数。学生根据情况写出:2X6=1212+2=63X4=1212+3=4生读: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学生动手算一算,找出 12的因 数和倍数:因为1X 12=12,所以1和 12是12的因数,12是1和12 的倍数。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 描述观察到的内容,培养数 学意识。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迁 移知识的能力。21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际生成过渡:非常正确,这就是这节
29、课我们学习的因数和倍数。师:你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 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吗?师出示:11 + 2=51。 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 么?师出示:0X 3 0X 10 0 + 3 0+10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 什么发现?三.师生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 识?还用什么不明白的地 方?四、课堂练习。1、卜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 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16和 2472 和 82、卜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 由。(1) 48是6的倍数。(2)在 13+ 4=31 中,13 是4的倍数。(3)因为3X6=18,所以18 是倍数,3和6是因数。在说 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 谁是谁的倍数(或因
30、数)。不 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 独存在。生总结。生举例。生:我认为不是,因为 11除 以2有余数。生: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相 除都等于0。生:我补充,0不能作为除数。生:我有一个疑问,在 2X 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 中它的名称,而 2是12的因 数指白是2和12的关系,这 两种说法一样吗?生:我认为不一样,在 2X 9=18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 中它的名称,而 2是18的因 数指白是2和18的关系。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方法入手思考 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 略意识。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教 学 反 思这节课的练习设计紧紧把握概念的内
31、涵与外延,设计有效练习,拓展知识空间,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备 注23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25课题主备人主因数和倍数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掌握找一2、学生能了解一过程与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重 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 方法。难 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 倍数。教 法展示引导法教 具 准 备教材主题图(课件)设计 理念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表象进爷 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进而生成因数 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板书设计因彳方法 1: 18=1X18方法 2: 18+ 1 = 183=618的因数有:1,2 X 1=22 X 2=4
32、5=101讲人授课日期缺课学生、3、3无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数的因数和倍数;1能力。突破 方法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 和倍数。突破 办法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法交流探究法课时2课时亍操作和想像活动,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1极思考的结果。数和倍数18=2X918=3X618 +2=918 +2, 3, 6, 9, 18。2 X 3=62 X 4=82 X2的倍数有2、4、6、8、10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乐生成29引导学生从方法入手思 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策略意
33、识。一、复习提问:同学们,上 节课在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中,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新授:(一)找因数:1、出示例1 : 18的因 数有哪几个?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8=1 X 1818 +1=1818=2X918 +2=918=3X618 +3=6师:18的因数中,最 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师强调:我们在写的时 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 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 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 些?举错例(1, 2, 3, 4, 6, 6, 9, 12, 18, 3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 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 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 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 6) 仔细看看,3
34、6的因数中, 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 最小的一一定是 1而最大的 一定是它本身。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 数?(18、5、42)请 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 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 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 合表不。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 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 易漏掉?1、学生积极汇报: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 概念和特征。2、信心百倍地进入课 堂。学生尝试完成,汇报。(18的因数有:1 , 2, 3, 6, 9, 18)(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 18 + 2=9, 18+3=6, 18+4=;用乘 法一对一对找,如 1X 18=18
35、, 2X9=18) 生:最小是1,最大是18 生:汇报36的因数有:1 , 2, 3, 4, 6, 9, 12, 18, 36生回答。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 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 一 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 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 小到大写。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乐生成1、我们一起找到了 18 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 来吗?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 找到这些倍数的?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 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 1、2 小题:找3和5的倍数。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 应该怎么改呢?你是怎么找 的?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 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 外,还可以用集合
36、来表示。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 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 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 呢?三、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 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 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14题汇才艮:2、4、6、8、10、16、(生:只要用2去乘1、乘2、 乘3、乘4、)生:最小是2,没有最大 汇报: 3的倍数有:3, 6, 9, 12改写成:3的倍数有:3, 6,9, 12,(用3分别乘以1,2,3, 倍)5的倍数有:5, 10, 15, 20,(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 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学生谈收获让学生在练习中去发现知 识,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37、和创新意识。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 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这堂课虽有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我的教学理念很清楚,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只 是合作者。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由自主的说得过多,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带有随意性的语言,这会对学生的学习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要克服这一缺点。问时还要多学多问,把握好各种学习机会,通过各种渠道不断 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多反思认真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反思提 高自己业务水平。备注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课题主备人主讲人授课日期缺课学生2、5的倍数的特征、3、5无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的
38、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个合作探究,探究 2、5的倍数的特征。情感态度 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 思维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 点2、5倍数的特征。突破 方法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交流 讨论,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难 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 括能力。突破 办法经历知识的梳理过程,系统 地归纳知识。教 法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 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快乐学 习法。教 具 准 备百数表、计数器、彩色笔、 电脑课件。课时1课时设计 理念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后进行的,通过学习掌握2、5的倍数
39、的特征,为后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我着重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过程教学,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乐生成一、谈话导入。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因数、倍数 的意义,大家能否很快说出一个数的因 数和倍数呢?师出示:1、在 2、3
40、、5、8、10、12、 25、40这几个数中,40的因数有几? 5 的倍数有几?2、在 6、10、12、15、18、20 这几个 数中,哪个数是 2的倍数?哪个数是 5 的倍数?师:对于较小的数我们能很快判断它是 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现在老师给几 个多位数大家来判下。(师板书):3245296380377231 )师:大家通过计算判断出了结果。老师 不用计算就能判断出一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不信,你们随意报一个 数来考考老师。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老师的判断正 确吗?老师判断得又对又快,这其中有 什么奥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来 探索的新知识。(板书:2和5的倍数 的特征。)二、教学
41、实施。1、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1)师:学校要组织大家去博物馆参观, 拿到票后,拿双号的从双号门进,拿单 号的从单号门进,请拿到票后决定走双 号入口的同学起立,报出你们的座位号。 师:这些数是双数,还可以怎么说?(也 可以说是2的倍数)这些2的倍数看上 去排列很乱,但它们却有一个规律。请 你们小组生答。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讨 论、交流笄计算。生报数师回答并请两名 学生计算。提出数学问题,组 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 习中去发现总结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锻炼他们探究问题的 策略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乐生成合作,先按一定的顺序给它 们排排队,在发现其中的规 律。师根据生的汇报概括并板 书:个位上
42、是 0、2、4、6、 8的数都是2的倍数。(2)举例验证。师: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 是普遍规律吗?我们现在 举些较大的数来验证一下 吧。师:由于2的倍数的个 数是无限的,无法一一验 证,我们通过验证有限个 数,结果是符合上面的结 论。所以今后我们在判* 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 看射个数的个位上是不是 0、2、4、6、8,符合这个 特征,这个数就是 2的倍 数。2、学习奇数、偶数的概念。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 么?师:如果把自然数作升-个 整体,从自然数是不是 2 的倍数这个角度分类,可以 怎样分?师板书:奇数偶数师:刚才拿到票决定去双号 入口的同学,你们的号码就 是偶数,其他同学的就是奇
43、 数。3、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1)、分组探索。师:请 你们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然后大家交流,师:同学们 想出/、同的方法对 5的倍 数的特征进行了探索,你们 有没有发现普遍规律呢? 师根据汇报板书:个位上是生报号,师板书。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生集体汇报。生举例验证并交流。学生自学教材第17页的奇 数、偶数的含义。生汇报交流。学生分别举几个奇数、偶数 的例子。汇报交流。举例验证。对得到的结论进行验 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 习态度,加深对特征的认 识。加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 总结,提高学习的能力。31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际生成4、探索同时是2、5倍数的 特征。师出示数字卡片8、5、0,请
44、同桌按要求排列。摆出是2的倍数的数:摆出是5的倍数的数:摆出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 老师把学生摆出的数依次填 在圈里,板书。三、巩固练习。四、小结、作业1、小结:同学们说说这 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又 是怎样学习的?生举例验证580850508 850580850805生观察,并填好集合圈,说说 自己的发现。学生练习,汇报答案,重点强 调判断的依据。1、判断。(1)自然数中不是 奇数就是偶数()(2)最小 的两位偶数是12。()(3)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的个 位上一定是0。()2、卜面的数在()里填几有 因数2?填几有因数5?35 ( )4()03、用2、4、0组成符合下 列要求的二位数。
45、(1 )是2的倍数。(2 )是5的倍数。(3 )同时是2、5的倍数。4、猜数。(1) 一个三位数, 最大的2的倍数是几? (2) 一个三位数,它同时是2和5 的倍数,它可能是几?(请写 出3个)2、作业:用选取数据一一寻 找规律一一验证一一得出结 论的方法研究3的倍数的特 征。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这节课中我想掌握 2、5的倍数的特征不是本节课的唯一目标,所以在制定目教学反思标的时候,应从数学研究方法着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 的数学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猜想一一验证一一结论”三个流程进行研究, 最后得到正确的数学结论,并进行应用。第三小学校本教研
46、集体备课教案集35课题主备人主3的倍数的特征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在100以过程与方法在活动的基础上 总结特征。情感态度 价值观在探索活动中, 的价值。重 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难 点能正确判睨-个数是否 3的倍 数。教 法引导学习法教 具 准 备教材主题图课件设计 理念先复习2、5的倍数特征,把多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名 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并让他在 行新的活动,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嚼 确结论。板书设计3的,3的倍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个 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26的倍数特征是:这个数既是9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上1讲人授课日期缺课学生、3、7无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
47、的倍数的活动二感悟 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n突破 方法观察一一猜想一一推翻猜想 再观察一一再猜想一一验证 结论。突破 办法自主操作、积极思考。学法自主学习法课时1课时采究知识迁移到 3的倍数特征上来,巧妙设疑,9学习新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接着,1验证自己猜想的正误。然后,引领学生进千证、归纳等活动,得出3的倍数特征的正倍数的特征一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 3的倍数,数。否则,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 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字之和是 9的倍数。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乐生成一、复习引新1、用5,6,7三个数字组成
48、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 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 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 说 说怎样摆? 什么样的数是 5的倍数?2、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看 一个数是不是 2或5的倍 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 , 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3的倍数的 特征.(揭示课题:3的倍数 的特征)二、探索猜想,初步感知 师提出问题。1、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教帅可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适当的引导。2、可能出现的问题。(1)猜测个位上是3、6、 9的数是3的倍数。(2)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 数且被3整除。4、探索 猜想。3、验证猜想。(1)让学生举例子对猜想 的结论进行验证。(3)猜想的
49、结论不成立。(4)让学生对猜想结论不 成立的这个问题提出自己 的看法。师:对一个结论是否成 立,只举一个正例是不够 的,如举一个反例就可以推 翻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就不 能成立。请同学们在今后的 学习中要注意。生:576、756个位上是 0、2、4、6、 8能,765、675个位上是0、52、学生进行猜想。(1)个位上是3、6、9 的数是3的倍数。(2)个位上是3、6、9 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如 23、26、29都不是3的倍 数。(1)学生用3、4、5三个 数字组成是3的倍数的3 位数。(2)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后可能也会发现以下 情况:45是3的倍数,但是,个位上的数字是 5,不是3、 6、9 等。26个位上的数是6, 但它/、是3的倍数。通过复习,引出要探索 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 习欲望。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 考,使他们的认知与经验发 生冲突,产生新的认识需 要,37三、自主探索,总结3倍数 的特征第三小学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实乐生成391、在质疑中引导学生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2、引导观察。(1)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 格,你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 特征?把你的发现在小组 里说一说。(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巡视,认真倾听学生有什 么发现,有什么不懂的地 方。 3、教师引领。(1)斜着观察你发现了什 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宠物租房合同范例
- 包装物购销合同范例
- 中介合同范本样本
- 农副产品马蹄收购合同范本
- 别墅土建付款合同范本
- 凉山校园保洁合同范本
- 人资服务合同范本
- 全款车抵押合同范本
- 公里桩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未签合同范例
- 2025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武汉2025年湖北武汉市教育系统专项招聘教师67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中主题班会 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课件-高一下学期开学第一课班会
- 2024年12月2025浙江湖州市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开招聘辅助执法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潍坊2025年山东潍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非综合简要介绍》课件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 百分数(二)综合与实践 生活与百分数说课稿 新人教版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援助派驻服务协议4篇
- 2024年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