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docx_第1页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docx_第2页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docx_第3页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docx_第4页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1. 认识“彭、拟”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字,会写“拟定、参谋” 等词语。2. 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3. 能找出课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能结合资料,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教学难点1. 能找出课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结合资料,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 播放中国人

2、民志愿军战歌,请同学们欣赏。(出示课件1)2. 谈话交流:歌中为什么说“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的资料和图片与抗 美援朝有关乡”?(出示课件2)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中国和朝鲜的位置关 系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形象。3.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板书:青山处处埋 忠骨)(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前了解到的相关资料,谈 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4. 毛主席简介。(出示课件3)课件3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3、、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主要著作 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和毛泽东文集(8卷)。5. 毛岸英的照片及其相关介绍。(出示课件4)6. 过渡:本文讲的是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对如何安置毛岸英的遗体作出了艰 难的抉择。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体会吧。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 学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生词,可以先在文中画出来,再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生 词。3. 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识记生字。 对比识记:鼓一彭似一拟赶一赴暗一黯 组词识记:踌躇锻炼特殊指导书写。“彭”:

4、右半部分是三撇儿。“尊”:上半部分的“酋”不要漏写短横。“革”: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横、竖、 竖、横。“眷”“签”: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赴”:捺要稍长些,托住上面的“卜”。三、细读课文,概括内容1. 学生声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课文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第一部分写彭司令从朝鲜发来的有关 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主席看到电报后的悲痛心情;第二部分写当彭司令请 示是否将毛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时,朝鲜方面却要求把毛岸英葬在朝鲜,面对这 两难的抉择,毛主席的矛盾心理和毛主席最后作出了将爱子

5、葬于朝鲜这样艰难的 决定。板书:(一)毛岸英牺牲,毛主席悲痛万分(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4.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5)课件5课文由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所描述的事件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的。第一部分 写毛主席看到有关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第二部分写毛主 席在面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 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找到梳理文章结构的方法,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 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四、课堂总结,深入了解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阅读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解了课文 两部分的内容2.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

6、和阅读相关资料,对毛主席及其亲人有更多了解。教学时,教师努力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尽力让学生去感悟,如在课前播放中国 人民志愿2战歌,把学生带人抗美援朝时期;课堂上展示毛岸英的照片,让学生真 实感受这样一个年轻牺牲了多么可惜,体会毛主席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 指名让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设计意图:检查朗读,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 感知课文内容,为具体学习课文、体会情感做好准备。2.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 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

7、将通过文中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毛主席的 内心世界,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的常人情感和作为领袖的伟人胸怀。二、再读课文,深入探充(一)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人物内心。1. 阅读电报内容。电报是谁发来的?是从哪儿发来的?内容是什么?毛主席看到这封电报后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对毛主席的 动作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 神态的语句,反复朗读,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3. 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体会教师相机引导,并让学生结合具体语 句深入思考,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1)学习句子。(出示课件

8、6)课件6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那一次 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这几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毛主席回忆毛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原 因)你从中了解到毛岸英的什么?(成R经历)感受到什么?(每想到这聚少离多的日 子,作为父亲的毛主席总有些心酸,但欣慰的是毛岸英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而 是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前三次分离都平平安安回到了父亲身边) 请你补充“这次怎么会”省略的内容。(这次怎么会牺牲了呢?“这次 怎么会回不来了呢?这次怎么会不能回来了呢?) 从“这次怎么会”一句的省略号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毛主席感到震惊, 简直不敢也不愿

9、相信儿子已经回不来了的现实,我从中感受到毛主席无比悲痛的 心情) 指导朗读:读出毛主席的震惊与悲痛。(2)学习句子。(出示课件7)课件7“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从对毛主席得知需耗后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中,特别是从皱眉这一细 微的表情中,我们体会到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悲痛的心情。 谈话过渡:“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 内”,这是对烈士毛岸英的尊重,对领袖毛主席的爱戴和体贴朝鲜方面“说岸英 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 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

10、 呢?(学生自由交流)(二)学习第二部分,感受伟人胸怀。1. 学生结合具体语,思考并交流(1)学习句子。(出示课件8)课件8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 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 想。 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一位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感情。毛主 席想到儿子奔赴朝鲜战场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相送,作为父亲,怎能不想 和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这是一位父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个要求作为主席是 能做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至此,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板书:普 通父亲) 这几句话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毛主席的心

11、情?(动作、神态、心理)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学生齐读。(2)学习句子。(出示课件9)课件9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 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 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中的“这种念头”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想 要把毛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再见一见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很快打消了?(毛主席虽 然很想再见一见儿子,但他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想到了自己作为领袖 不能搞特殊,想到了毛岸英的牺牲是为朝鲜人民作贡献,毛岸英也是朝

12、鲜人民的 儿子,就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在这一刻,毛主席想到的不仅是自己和儿子,还 有国家和人民) 最终毛主席作出了什么决定?(毛主席作出了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把毛岸 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这样一个艰难、痛楚的决定) 从毛主席的决定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毛主席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 私情的伟人胸怀)(板书:伟人胸怀)(3)学习句子。(出示课件10)课件10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叫不来了?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这一自然段中的“踌躇”是对毛主席的什么描写?(心理描写)你从中感受到 什么?(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由毛主席签

13、字时,他又迟疑了,从中我感受到毛主席 此刻内心的痛苦和抉择的艰难) 毛主席在“踌躇”什么?(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从毛主席“黯然的目光”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毛主席正经历着巨大的 悲痛) 从毛主席“转向窗外” “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感受 到什么?(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是表现毛主席此时仍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 二是一旦签字,就意味着毛主席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了,毛岸英将永远被留 在异国他乡。这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啊!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主席 是伟人,也是凡人)(4)学习句子。(出示课件11)课件1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

14、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 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通过“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 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夜深 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爱的 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 学生结合资料,谈谈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学 生结合了解的英雄人物故事与课文内容自由发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 那么死后尸身是否要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课文

15、为什么以这句话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牺牲后长眠 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深化了 主旨) 教师小结: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能想象到那天晚上,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 袖在作抉择时矛盾、复杂的心理。2.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 伟人的胸怀。那么,课文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1)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毛主席的性格特点。三、朗读指导,感受情感1 .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自由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2.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朗读时的语气,将自己品读到的感受带入文中,读出毛 主席的悲痛之情。3. 学生展示朗读,教师指导评价。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两者 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 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得 知航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骨是否归葬作出艰难抉择的过程。作者通过 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理描写 来突出毛主席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明确中心,深化感情。2. 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运用本课学习的描写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