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1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2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3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诗歌欣赏,回答问题。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注释)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知州的第三年。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2. 古诗阅读。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_。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1补全古诗。2根据自己的积累和理解,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_(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3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生

2、命短暂的古诗,诗中劝诫人们要及早努力奋斗,莫要到年老时再后悔的诗句是_4回忆你读过的诗歌,与本诗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哪些?请写出一例。_3. 古诗阅读。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的画“”。(1)从“客愁新”和“月近人”可以感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_)(2)“建德江”位于浙江省。(_)(3)诗中“烟渚”、“野旷”、“江清”让人感到温暖。(_)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物抒情3“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

3、疾_,_。_,_。_,_。_,_。注:题目居中写,上下阕之间空两格。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养成自我检视习惯。1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西江月”是词牌,“_”是词题。从“_”等词句,可以知道,写的是乡村夏夜美景。3词中,“路转溪桥忽见”的“见”同_,读音是_。4如果宿建德江所表达的情感用一个“_”字来表示,那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就可以概括为一个“_”字。5. 诗词阅读。西江月夜行( xng hng)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社林边,路转( zhunzhun)溪桥忽见。1这是_代诗人辛弃疾写的词,词牌名是_2给文中加点的字

4、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下面描写雨的诗句表现了雨的哪些特点?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A.温柔润泽B.欢乐活泼 C.绵密繁多D.零落稀疏例:“两三点雨山前”,勾勒了雨的_D_“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雨的_“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绘了雨的_.6. 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浪淘沙(唐)_,_。_,_。1默写浪淘沙。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3“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和_。4判断对错。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7.

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其二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注释: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水枕:躺在船中。 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解:懂得。1古诗一: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_、_、_、_。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_。2古诗二:这首诗歌描写了西湖的_景,抒发了作者_情感。3两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请你从每首古诗中各选择一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古诗一:诗句_画面_古诗二:诗句_画面_4

6、说说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共同点?(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赏析)_5这两首古诗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巧妙?请写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词语:_感受:_8. 诗词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_9.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

7、桑阴学种瓜。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_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_手法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的景象。2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往往比较压抑。但范成大、翁卷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作赏析。_10. 阅读与理解。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朗读下列诗句,选择正确读音。白头搔(so sho)更短,浑(hn hn)欲不胜簪。2(1)诗中表现作者触景生情、对国家无限忧虑的句子是:_。(2)诗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怀

8、念的句子是:_。3诗中“国破”与哪一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用原诗句回答)_4填一填,记一记。“诗仙”是指朝诗人,写过;“诗圣”是指朝诗人,他写过;“诗鬼”是指朝诗人,他写过。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_6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_11.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房兵曹胡马(唐)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1解释词语:锋棱:_堪:_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后四句写马的_。A精神 B形态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和_。其中

9、“_”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_是静态描写,_是动态描写。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A.比喻的手法B.托物言志C.以景写情12. 阅读古诗采薇(节选),并完成练习。昔我往矣,_。今我来思,_。_,载渴载饥。我心伤悲,_!1将诗句补充完整。本诗选自。“薇”指_。2采薇(节选)诗的前四句情景交融,在“_”与“_”、“_”与“_”、“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的对比中,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_”表现出战士出征时对故乡、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之情。“_”使我们联想到战士返乡时的哀伤、悲愤。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_4采薇(节选)没有表达了诗人( )A.对从军路上又渴又饥的厌烦。B.对征战兵卒的同情。C.对战争的厌恶 D.对和平的渴望13. 填空并答题。独在异乡为异客,_。_,遍插茱萸少一人。1把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带点的词语。独_异乡_3写出诗的前两句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