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2.了解课文的内容。3.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掌握好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介绍祖国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如一只雄鸡挺立着。他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发展迅猛。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写下了无数赞美他的诗篇。他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二、解题,介绍这首诗的体裁。这首诗是一首新体诗,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旧体诗主要指我们以前学过的古
2、诗。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2.指导学生朗读全诗,把诗句读准、读通,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4.小结:这首诗一共八节,首尾两节大体相同,中间部分整理尽情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再读诗句,质疑解疑1.朗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共同解决。2.学生质疑。(字词)3.根据大的提问,运用查字典、了解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4.学生汇报交流。浩瀚无涯、温馨、巍巍耸立、姹紫嫣红、绚丽、博大、永不疲倦五、自由朗读,体会情感扫除了词语障碍后,更好地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理解内容第1节、第8节:直接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3、第2节,把祖国比作“大海”和“高山”,把“我”比作“鱼儿”和“小鸟”第3节,把祖国比作“花园”和“天空”,把“我”比作“蜜蜂”和“彩云”第4节,写“我”看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迅猛的发展第5节,写“我”和祖国心心相通,息息相连第6节,把“祖国”比作“大树”和“长河”,把“我”比作“绿叶”和“浪花”第7节,把“我”比作“春雨”和“火苗”三、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2.引导学生思考、交流(1)你从课文的语句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哪些特点呢?(2)文中有哪些比喻句?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学生朗读,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感悟这样表达的妙处。四、感情朗读,深化感情1.配乐范读。 2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3.练习背诵。五、课堂小结。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板书设计1.祖国啊,我属于你“我” 赞美、热爱 祖国鱼儿、小鸟 大海、高山蜜蜂、彩云 花园、天空绿叶、浪花 大树、长河春雨、火苗2、江山如此多娇教学目标:1、认识十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上下文理解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解题引导l 、出示课,读题。2、 理解题意。江山:指祖国的景色;如此:这样;娇:美丽。3 、根据课题提出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出自
5、我国哪两位画家之手吗?是谁在这幅巨画上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书呢?4、 启发谈话:江山如此多娇这篇文章并投有具体描绘祖国的美景,不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是一篇叙事的文章。那么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呢?二、自主预习,理解词语l 、自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连贯通顺。2 、自学生字新词。(I)请同学们自学生字,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彤。(2)出示生字、生词和幻灯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同桌互读、指名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投影出示)(3)认读“峻工、估算、包括、豁然开朗、凝聚、审视、画稿、郭沫若”等词语,结合上下文重点理解“乍暖还寒、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欲出、传世之作”等
6、词语。3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的词语。(1)幻灯出示要理解的词语“乍暖还寒”。(2)指导学生了解上下文理解词语。(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被出、传世之作)(3)出示其他要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l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设计: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课文的记叙重点?同桌之间进行交流。)2 本文记叙了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是分三部分写的。第一部分讲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了创作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桥的任务;第二部分具体记叙了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第三部分介绍丁这幅国画的价值。四、指导朗读1 、学生练习朗读。(自读、互读、分
7、角色读)2 、指名读。3 、师生评议,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理解词语方面去谈。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听写本课生字字2 、请学生了解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豁然开朗、忐忑不安,呼之欲出、和盘托出二、抓住重点,以点带面l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为什么说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是一幅珍贵的传世之作?2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心血”,你能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巨画凝聚了哪些人的心血吗?(再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2)同桌交流。(3)全
8、班汇报。(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陈毅、郭沫若,周总理、毛主席等)3、 他们各为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18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位画家:构思草图执笔描绘;陈毅、郭沫若:启发构思,出谋划策;周总理:反复审视,提出建议;毛主席:亲笔题字。4、研读课文,体会情感(再设计:学生自己提问,教师在根据学生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1)两位画家创作巨型国画时,态度怎样?(严肃认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的?(2)周总理是怎样审视这幅巨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你从画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精益求精的审视态度中体会到了什么?从画家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的审视态度中可
9、以体会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三、欣赏图画,体会情感1、 课件出示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图片。2、 引导学生欣赏图画。3 、交流自己从图画中看到的景物,体会祖国江山的壮美。4 、启发学生从“多”、“娇”两方面交流欣赏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受。四、总结全文,领会中心1 、教师总结全文。本文记叙了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本文记叙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表达丁整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五、提升情感,拓展延伸你心中的“江山如此多娇”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先画一画,再写一写。六、课堂小结学习了江山如此多娇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
10、交流吧板书设计:接受任务:异常兴奋、忐忑不安构思草图,一筹莫展创作国画:出谋划策,豁然开朗反复审视,精益求精圆满完成:凝聚心血、传世之作3*、中华巨龙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的原因。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预习课文。收集介绍长城的图片、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课件展示长城的有关图片,教师介绍有关长城的知识。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横跨
11、北京、辽宁、天津、河北、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市。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经过历代的增补修筑,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代所建。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现存的长城为明朝所修筑由渤海之山海关伸展到甘肃省之嘉峪关,长城平均高度为7.8米,平均底部阔6.5米,而顶部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设一座长方形石台作为了望之用。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
12、录。2、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合唱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好吗?歌声是多么雄壮呀!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三课,题目是中华巨龙。很显然,这“中华巨龙”指的就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长城。(边说边板书:中华巨龙)二、检查预习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2、理解本课词语。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盘旋、绵延、屏障、咽喉要地、甘苦同尝、荣辱与共、英爽、斗志昂扬、矗立、艰难险阻3、检查朗读情况。(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来读,从而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1、(再设计:出示自学要求。)(1)课文介绍了长城哪能
13、些方面的内容?(2)为什么说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3)课文哪部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3、同桌讨论。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二、全班交流1、课文介绍了长城哪能些方面的内容?课文介绍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长城的发展历史、长城的巨大作用、人们由长城产生的联想等方面的内容。2、为什么说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因为长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历史悠久、作用巨大。千百年来,这条巨龙与中华民族甘苦同尝、荣辱与共。它集民族之精华,凝九州之一国魂;挟昆仑之神威,扬黄河之浩气。它虽历尽坎坷,饱受风霜,但雄姿英爽,斗志昂扬,是中华民族的
14、骄傲。3、学生交流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教师也可积极参与,交流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部分,并说明原因,再引导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如:课文第1自然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自然段展现了长城的雄姿。整理把“长城”比做“巨龙”,把“城垛”比做“巨龙身上的背鳍”,把“城砖”比做“巨龙的鳞片”,把“烽火台”比做“巨龙的利爪”。比喻生动贴切,突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特点,表达了作都对长城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介绍了长城雄伟壮观的特点、悠久的历史、巨大的作用以及人们由长城产生的联想等方面的内容,是为了表达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长城的喜爱
15、、赞美之情以及整理的民族自豪感。四、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交流课前收集的介绍长城的图片、资料板书设计:3*中华巨龙外观特点“发展历史”巨大作用伟大民族的象征(赞叹、自豪)4*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从具体的事件中体会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文章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具准备:收集表现爱国主题的文章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昨天我们学习了中华巨龙这篇课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再设计:表达了整理什么样的
16、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短文,看一看选择和对话这两篇短文表达了整理什么样的爱国主义情感。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检查、交流预习成果。1、认读课后6个生字。2、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成的词语。3、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读短文选择,想一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短文选择讲述了被评为“总统学者奖”候选人的中国留学生王渊主动放弃申领奖学金的事。四、深入课文,明确中心。1、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3、全班讨论: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哪
17、些句子?(再设计:交流后读有关句子。)4、课件出示王渊的话语:“爸爸,我知道,中国是有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的人,但是,我王渊只有一个中国啊!”(1)、(再设计: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这个句子。)(2)、指名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再设计:这句话表达了王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五、感情朗读。表达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2、同桌互读,关键要读好父亲和王渊的对话。3、各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4、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六、升华情感,拓展延伸。1、总结:说说短文选择表达了整理什么样的情感。2、延伸:课外读一读其他表现爱国情怀的文章。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18、、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二、自读课文,初步释疑。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4、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同学提出的什么问题。(初步解决质疑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三、理解课文,交流看法。1、启发学生思考:在对话这篇短文中,法国教授向整理“请教”了哪两个问题?2、“我”是怎样回答教授提出的问题的,(再设计:你对我的这一回答有何感受?)3、“我”认为法国教授问的问题属于对中国留学生的“刁难”,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大胆交流自己的看法。四、研讨语句,体会内心。1、(再设计:品读句子:“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19、”)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学生齐读句子。指名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五、朗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2、表演朗读。3、各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六、课堂小结。1、总结:学完了课文后,你对“一个中国”是否有了新的认识?2、延伸:办一个“热爱祖国”的小报,其中一个版块就介绍台湾的发展历史和人情风俗吧。3、学完了课文,谈谈你的收获。板书设计4* 短文两篇选择对话 选择:放弃申领教授:点名提问、大声宣布、脱帽致敬 态度:果断坚决刁难“我”:慢慢、默契、感慨万千、一字一句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哪些中国人了不起,他们什么地方了不起,以及交流什么样的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2、培养学生收
20、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讨论交流什么样的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交流时做内容充实、表达顺利。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一、谈话导入1、这段时间,大家在课外阅读了不少爱国故事,了解了许多爱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你们一定认为这些爱国人物了不起吧?2、那么,你能举例说一说哪些中国人了不起,他们什么地方了不起吗?3、同桌交流。4、全班汇报。二、分组交流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并不只是金戈铁马的沙场宿将才是了不起的中国人。现在请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2、学生分组讨论。三、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
21、示课件。1、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再设计:注意语言准确,表达清楚,有说服力。)2、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抓住要点,有不清楚的地方可直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或谈自己的感想。3、全班参与,评出最佳发言人。四、拓展交流。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2、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了不起的人。3、你能说说你身边了不起的人和事吗?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交际,你有哪些收获呢?作 文教学目标:一、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拓宽写作思路,写出这次习作的初稿。二、继续完成初稿,赏评佳作,修改誊正。三、习作讲评教学重点难点:一、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拓宽写作思路,写出这次习作的初稿
22、。二、继续完成初稿,赏评佳作,修改誊正。教具准备:优秀习作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一、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本次作文要求从自己家的故事中选出感受最深的材料进行习作,表达出对家的眷恋与期待。题目自拟。二、自主选材,小组合作1、自主选材。要从自己家的故事中选择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去写。2、小组合作。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的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造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三、全班交流,打开思路1、代表交流。小组代表交流,要求尽量把内容说具体。2、师生评议:(1)所选材料是否为有关家的故事;(2)是否表达出对家的眷恋与期待; (3)是否有
23、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四、明确要求,自主习作学生再次阅读习作要求,然后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朗读佳作,共同赏评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学生,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向学生推荐范文。总评习作选择了感人至深的材料,生动具体地描写了爸爸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展现了一位深爱子女的慈父形象。“我”的心理活动描写真切、细致,反映了“我”内心的变化。本文语言生动,极好地表达了整理的真情实感。因此,它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二、眷写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眷写在作业本上。第三课时习作讲
24、评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2、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讲评的重点是:(1)选材是否恰当;(2)内容是否具体;(3)是否表达了你对家的眷恋与期待。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1、欣赏佳作片段,共同评议。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抓住上面三点评议。三、小组交流,互评互议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错别字等也要修改;更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四、展示习作,激发兴趣将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这次习作的收获。板书设计:习作一一、以家庭为中心二、选材尽
25、量真实三、表达你对家的眷恋与期待语文活动一教学目标:1、收集、交流描绘祖国的妙词佳句。2、朗读理解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朗读背诵周恩来、陈毅的诗作。4、开展活动,了解台湾的风土认清,以及书信的方式向台湾小朋友倾诉衷肠。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积累诗作。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一、学习“我会写”1、读文中描绘祖国的词语。2、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描绘祖国的词语。3、全班交流。二、学习“我会读”1、自由读诗。2、简单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蹂躏,中国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担忧祖国的
26、命运,心中充满了对日本侵略着的仇恨。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4、采取多种方式朗读诗歌。5、引导学生解决诗后习题。6、朗读比赛。三、学习“百宝箱”1、自由读诗。2、简单介绍诗作背景。3、熟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了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4、教师点评释疑。5、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背得快。6、交流:你还知道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的哪些诗词?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朗读诗歌方面去谈。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滔滔海水隔不断我们的血肉亲情,挡不住我们彼此的思念,大陆和台湾水相连,情相依!2、课件出示七子之歌,教师充满激情诵读
27、,学生齐读。二、小组交流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图片,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三、全班交流召开“信息发布会”在全班交流。四、指导写作。1、指导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向台湾的小朋友倾诉衷肠。(1)书信的格式。(2)书信的内容。(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全班交流。五、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5.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重点难点: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28、。培养学生的想象古诗内容的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这样学习开始有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利用音乐创设情景,从而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
29、读诗)2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3汇报交流: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4指导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
30、中教师适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1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五、适当拓展,引申探究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活。其实,有许多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课外,你收集到了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呢?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交流自学
31、成果。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读诗谈体会、合作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不同的形式汇报。5小结:读了这么多首边塞诗歌,大家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选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来谈谈呢?六、教学小结,结束授课第二课时一、音画导入。1教师播放两段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古诗。2学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诗句。3揭示新课,板书课题,读题,解题。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二、初读感知。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2、。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2学生按要求学习。3汇报。(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质疑。三、品读悟诗情。1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2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3配乐赛读、齐读。4背诵。四、拓展延伸。1学生交流背诵其它的边塞诗。(略)2教师推介。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桤。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李益从军苦乐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把你
33、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用毛笔写一写。3积累其它的边塞诗。板书设计:出塞王昌龄(唐代)人未还表达了对将士们的同情飞将在和强烈爱国精神凉州词王之涣孤城:这里指玉门关。何须:何必要。怨:吹奏哀怨的乐曲。杨柳:折杨柳古代一种歌曲名称。度:越过。6孔明借箭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整理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3、引导学生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
34、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2、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关资料。3、船模型及相关的演示材料。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2、学习生字新词。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4、介绍文章的背景、人物。教学过程:、揭题激趣。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35、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孔明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课文通过孔明借箭一事,
36、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二、自读课文。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请教老师和同学,读通课文。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了解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要( )三天赶造( )。( )向( )借船,然后用草船向( )借到了箭。三、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擂”读作léi,不读成lèi;“丞”读作chéng,不读成cén。比较下面各组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雷擂 内呐 属嘱 日曰愉瑜 昨诈 吾语 勿匆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读)四、初
37、读课文,理清脉络1回答问题。(理清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2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借箭的过程:准备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3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9自然段)、三(10自然段)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五、自己练习读课文。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2、进一步感知整理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3、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
38、们继续学习第28课孔明借箭。(出示课件题目)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深入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三段 1、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板书:神机妙算)2、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读句,“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3、“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4、针对“神机妙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或你想知道些什么?)(预测:为什么要用“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哪里?怎样神?教师择要板书问题。)(二)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诸葛亮“神机妙算”到底“神在
39、哪里、妙在何处?了解全文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一边默读,一边勾划,一边批注。)生默读课文,思考。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会不
40、会是凑巧赶上大雾满天呢?了解上文说说。“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议论。)小结:“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2、“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
41、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3、“孔明叫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军事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4、“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小组讨论后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交流提示: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
42、了。“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不把这些话写出来呢?”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为什么?因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样写,不仅使课文含蓄,而且给读者以思考回味的余地。5、诸葛亮算得准不准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操传令曰:重雾迷江,敌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奴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6、“孔明叫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为什么
43、?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妙不妙?(生齐答:妙。)7、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出示:“待至日高雾散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三)学生理解以上内容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借箭起因”(12节)。学习方法: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做人物心理分析。周瑜:表面客气设下圈套步步相逼话里藏刀置人死地而后快。诸葛亮:表面糊涂早已察觉立下军令状胸有成竹置于死地而后生。(四)
44、、学生齐读课文。第三课时一、出示讨论: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提示后讨论交流)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教师提示:根本区别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的是什么,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觉得两个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二、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满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
45、出兵,只得放箭。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2、请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练习复述课文。3、题目“孔明借箭”,箭是借来的吗?题目说“孔明借箭”合适吗?为什么?4、出示后人借这件事赞美诸葛亮的一首小诗: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这首诗是后人用来赞扬诸葛亮的智慧的。引导学生齐读、背诵;同时指出:这首小诗精炼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经过,其中的“骤雨飞蝗”用来比喻曹军射来那么多的箭。要求学生课后把这首诗抄下来,背熟。三、课外延伸。1、你还知道三国演义的那些历史故事?选择周瑜、鲁肃、曹操三个人物中的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2、有兴趣的
46、同学可以去看看三国演义。四、布置作业:1、继续分角色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2、继续阅读课外读物。7 *放风筝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手形象。 3、品味本文稿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课文语言。2、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体会。3、学习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具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红楼梦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一、导入激趣1、简介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及整理曹雪芹。2、课作出示放风筝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
47、具书读准字音。注意读准以下字的读音。恰似(sì) 窗屉(tì) 兴头(xìng) 晦气(huì)忌讳(huì) 打发(f) 宝钗(chi) 螃蟹(png)三、出示阅读要求,深入探究课文内容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新闻记者提示中的问题。(1)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得中心人物是谁?(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3)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2、小组合作研讨。3、班内汇报交流对第(1)个问题,要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课文中的出现的人物,然后仔细默读课文,看看整理对哪个人物描写出最多。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人物间的关
48、系确定中心人物。对(2)个问题,要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概括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的主旨。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贾等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对第(3)个问题,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众多人物中挑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可引导学生针对文中的中心人物贾宝玉,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理由。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贾宝玉顽皮、欢乐,一点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公子哥的架子。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自己却从未放一遭儿也不气恼;看见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便急得头上出汗。众人大笑,他恨得把风筝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顿脚跺个稀烂。”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完全没有公子哥儿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4、教师小结。四、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二、教学过程:(一)抓住重点语段,欣赏品味。(1)出示句子。“于是丫头们拿过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摇摇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细胞应激反应的
- 基于差动变压器原理的多臂井径仪探头技术研究
- 2014-2020年精密空调行业咨询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无烟全自动化燃煤气化燃烧锅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岸边固定回转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双端面机械密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加强型输送网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CL双直线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饲料塔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船舶通讯导航专用电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晋升英语学科全英讲课答辩真题
- 古诗词《秋词》课件
- (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含答案)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
- 江苏省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除盐水站纯水设备调试实施方案
- XX二中校园LED显示屏应急预案
- 第一单元我的视频类故事第一节认识数字故事课件
- 2022宪法及民法典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小学综合实践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主题活动一:发现影子》教案
- 象棋社团活动教案小学象棋社团活动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