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1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2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3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4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案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案纸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填写在答案纸上。2.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案纸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提出的著名思想主张,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占

2、有一定地位。虽然这一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辩证分析,其合理内涵在当今时代也有积极意义。“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张载在西铭中写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同伴,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这就叫做“民胞物与”。“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影响甚大。例如,清代名臣曾国藩就将其视为“完人”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一,他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

3、,这个思想其实是一种阶级调和论,因为它并不要求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并不主张阶级平等,而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关系的基础上,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从上而下的怜悯而已。虽如此,对这个思想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辩证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有助于我们今天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之一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人怎样才能和谐相处呢?我们可以从“民胞物与”的思想中获得启示:把别人当同胞兄弟,爱人如爱己。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容易出现不和谐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尊高年”、“慈孤弱”,倡导和践

4、行换位思维,帮人之需,济人之危,扶人之困。只要我们以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与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少一些矛盾和摩擦,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和谐,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在这方面,“民胞物与”思想中的“物与”即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的观点具有积极意义。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现这些突出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人一味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不尊重自然、不注意环境保护。其实,自然是具有独立性的。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的:“作为社会劳动的相关者,客体化的

5、自然界保留着两种特征,即面对支配它的主体,它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必须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而应把自然当同伴、当作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与天地为友、与万物相随,顺应自然规律,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不过度垦荒、不乱砍滥伐,注意资源节约、保持生态平衡。只有认真践行和始终坚守这种理念,才能保持天蓝、地绿、水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1日07版,李林宝)1下列对“民胞物与”思想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家张载提出的思想主张,它在

6、我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B在曾国藩的思想中,“有民胞物与之量”是成为“天地之完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它并不是主张阶级平等。C思想频繁的交融交锋必然导致社会不和谐,只要把别人当同胞,爱人如爱己,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矛盾摩擦。D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短缺等问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段首先明确“民胞物与”思想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其作了总体评价。B段阐述了“民胞物与”的内涵;段紧承段,举例论述了“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C段由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谈起

7、,分析了产生不和谐因素的原因,阐述了“民胞”对当今社会的启示。D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手,指出“物与”这一观点的积极作用,对比剖析了我国与德国的现状。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张载在西铭中提到,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君子立志时,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B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所以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倡导践行换位思维。C我国目前出现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根本原因是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意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D哈贝马斯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具有客体化特性,是社会劳动的相关者;这

8、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繻。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

9、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

10、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选自汉书终军传)注:繻:用作通行的帛 传:凭证 制:帝王的命令 横草:使草倒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关吏予繻 予:动词,给 B今天下为一 一:数词,一个C当发使匈奴 发:动词,派出(人) D干名采誉 干:动词,求取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终军报国心愿的一组是( )(2分)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驽下不习金革之事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终军

11、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B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但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D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译文:_ (2 )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

12、“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译文: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_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2)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斜

13、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6)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马裤先生 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

14、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

15、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没回头,一直地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 “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欧?!”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

16、。“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站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

17、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稍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马裤先生醒了,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的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

18、擦手提箱上的土。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

19、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B. 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C.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D. 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E.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2)小说开今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

20、简要分析。(6分)_(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_(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刘重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吨位为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 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

21、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 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并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 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合并和收买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

22、,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当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 1938 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积压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完成。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 “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 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 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

23、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是一个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难得的平台,他与民国时期各地乡村建设实验不同,明确提出其乡村建设的目的是“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 “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鼻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性产发展、丈教事业发达、环沈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

24、孚也与姜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有删改)相关链接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会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

25、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C. 外国轮船分司垄断长江航运,外

26、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D. 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力行,全力趋赴。E.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_(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_(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结合情节和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_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员们高质量的演唱水平、导师专业指导的同时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使得中国好声音刚刚播出就广受好评,观众纷纷拍手称快。B在滕王阁盛会上,王勃一挥而就,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C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D申花队主教练墨里西被摄像机和话筒包围了,他振振有词:“这是场很难打的比赛,我们拼到了最后。”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 为避免再出现大量旅客滞留火车站的局面,广州市春运办公室通过增加车票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