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根据课内积累填空。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里所写的那样: (_),(_)。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那声音如同(_),好像(_)。3“博学之,(_),慎思之(_) , 笃行之。”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要广泛学习,深入追问,谨慎思考,明晰分辨。 4到了农历八月份,大雁开始向南飞了,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让我想起了一句谚语(_)。 5精卫填海故事的主人公是(_)。精卫填海的原因是(_),精卫填海的过程是(_)。(引用原文的话回答)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日长篱落无人过,_。2_,老

2、来方知读书迟3相看两不厌,_。4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想象,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英国华兹化斯也曾说过_。5清风明月本无价,_。6_,为谁辛苦为谁甜?7学习不怕根底浅,_。三、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夏日绝句是_代女词人_创作的,诗中鲜明地提出了词人的人生价值取向的诗句是:_,_。2朋友转学,担心新学校没有认识的人,我们可以用高适的诗句“_,_”来劝慰他。3战争虽苦,但是将士们却慷慨激昂,“_,_”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英雄形象。4那一颗颗滚烫的爱国之心,表现在周总理从小立下的“_”的远大志向中,表现在梅兰芳用_的方法表示对_的抗议上。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1.填写正确的关联词语,然后再写一句话

3、。_是倦了,_驮着斜阳回去。_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运用的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再写一句拟人句:_五、 日积月累。(1)读书要有恒心,正如古人所说:一日读书一日功,_。(2)孟子曾说,人要有忧患意识,要牢记“_。”(3)唐朝的卢纶的诗句“欲将轻骑逐,_”,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4)“采得百花成蜜后,_”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_。(5)胤恭勤不倦,_。家贫_,夏月_以照书,以夜继日焉。(6)诗是人类_,诗给人类以_。六、 日积月累。(1)今天和妈妈来到黄果树景区,和一场秋雨不期而遇,冷风冷雨中,妈妈感慨说:“_,十场秋雨要穿棉。”(2)中国古诗词有的意境悠远,

4、有的耐人寻味,有的富含哲理,如:和朋友告别的时候,我们可以说:“_,天下谁人不识君?”借用梅花和雪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时,卢钱这样说:“_,雪却输梅一段香。”(3)韩愈曾说:“_,孰能无惑?”就是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质疑,勤于思考。(4)贞丰双乳峰被称为“天下奇观”,从不同角度来看形态各异,令人不由得想起了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远近高低各不同”。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0世纪,人类靠_呼风唤雨。(2)我们所学的课文中蟋蟀的住宅选自_,读来饶有趣味。(3)暮江吟一诗中,“_,_”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日落前的景色。(4)鹿柴一诗中,用斜辉返照来表现山的寂静清幽的诗句是_,_。(5)盘古完成

5、_的伟大业绩,并用_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6)我们每个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正所谓:“_,_?”八、 按原文填空(1)_,头高数丈触山回。(2)_,复照青苔上。(3)可怜九月初三夜,_。(4)_,雪却输梅一段香。(5)_,远近高低各不同。(6)为学患无疑,_。宋陆九湘(7)博学之,_,慎思之,_,笃行之。礼记(8)智能之士,_,_。汉王充(9)人非生而知之者,_?唐韩愈九、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儿童急走追黄蝶,_。2_,惟有蜻蜓蛱蝶飞。3大儿_,中儿_。最喜_,溪头_。4天边的_,向晚的_,头上飞过的_,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_一起,绘成了一幅_、_的田园风景画。5三月的桃花水,

6、是春天的_,是春天的_。6转述要弄清_,不要遗漏_,还要注意_。十、 日积月累。1我们有时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_,_”就说明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2雪梅这首诗中,“_,_”这两句诗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非常相似。3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4蟋蟀的住宅是_国著名的昆虫学家_写的一篇观察日记。文中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分别介绍了_和蟋蟀怎样建造住宅。5请积累两句与秋季的天气相关的谚语。(1)_(2)_十一、 按课文内容填空。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_。诗句的意思是_。2“乡下人家,不论什么

7、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之情。3三月桃花水把桃分别花水比作春天的_、_。十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人有疑惑很正常,就像韩愈所说:“_,_?”2“_,_”出自尚书,意思是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而自认什么都懂,学识就会浅薄。3有才知的人必须勤学好问,正如王充所说:“_,_,_。”4礼记中的治学名句是:_,_,_,_,_。5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_,_,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十三、 我会根据积累填空。1小王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总是不敢请教他人,我们可以用韩愈的名言“_,_?”来劝他。2这里的山从不同的位置观看形态迥异,真可谓“_,_”。(请

8、填写诗句)3秋雨绵绵,气温骤降,但是小明不爱穿秋裤,你能用天气谚语劝劝小明吗?小明,“_,_”,赶紧穿上秋裤,别着凉了。4“人生自古悲别离”,但高适笔下的诗句“_,_?”却豁达乐观,让人对前途充满希望。十四、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篱落疏疏一径深,_。2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荞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的田园美景。3天上的风雨来了,_;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_。4_,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5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老舍为我们刻画了性格的_猫和_的母鸡;在丰子恺笔下,我们看到了一只_的白鹅。十五、 课文回顾。1海上日出的作者是_,这

9、篇课文是按照_的顺序来写的。2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作者_的先后顺序;一条是暗线,即作者多次写到水,以_为线索。3海上日出描绘了_和_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文中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_之情。4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_(外洞内洞孔隙)的景色。十六、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回顾麻雀一文的内容,回答问题。(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A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B英国作家屠格涅夫(2)课文讲述了_故事。整个故事情节惊险紧张,故事的起因是_;经过是_;结果是_。(3)麻雀一文中,在描写老麻雀拯救幼儿的经过时,作者没有通过对老麻雀的(_)描写来展现老麻雀的奋不顾身。A声音 B外貌 C动作

10、2爬天都峰一文按照_的顺序,记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上遇见一位老爷爷,“我们”_,克服_的困难,最终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十七、 按课本内容填空。1白桦是一首现代诗,通过描写雪中白桦的_,表达了作者对_之情。2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_的感受,蕴含着_的想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_ 、_等许多中国伟大的现代诗人。我还知道一些外国伟大的诗人,如_、_等。3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_,_,_。4突然一阵风,好像_,所有的绿就整齐地_5_的枝头,_潇洒,串串_,_如画。6诗是_,它源于_的情感。华兹华斯7诗是人类_,诗给人类_。艾青答案1、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千万匹白色战

11、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审问之 明辨之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2、惟有蜻蜓蛱蝶飞 少年不知勤学苦 只有敬亭山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远山近水皆有情 采得百花成蜜后 只要迈步总不迟3、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蓄须 日本侵略者4、1.尽管 还 尽管今天下着大雨,同学们还是坚持着上学。 2.拟人 给全诗增添了情趣和生气 烛光欢快地舞蹈着。5、一日不读十日空 生于忧患

12、,死于安乐 大雪满弓刀 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 博学多通 不常得油 则练囊盛数十萤火 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朝向理想的勇气6、一场秋雨一场寒 莫愁前路无知己 梅须逊雪三分白 人非生而知之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7、现代科学技术 昆虫记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开天辟地 自己的身体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8、八月涛声吼地来 返景入深林 露似真珠月似弓 梅须逊雪三分白 横看成岭侧成峰 疑则有进 审问之 明辨之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孰能无惑9、飞入菜花无处寻 日长篱落无人过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小儿亡赖 卧剥莲蓬 红霞 微风 归巢的鸟儿 乡下人家 自然 和谐 竖琴 明镜 要点

13、主要信息 人称的转换10、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法 法布尔 拟人 蟋蟀住宅的特点 立了秋,把扇丢。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1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对乡下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竖琴 明镜12、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13、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14、枝头新绿未成阴 麦花雪白菜花稀 鸟儿躲不到它的巢里 只躲到你的怀里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古怪 慈爱、勇敢 高傲15、巴金 早晨太阳变化 游览 溪流 晴朗的天气 有云的天气 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和赞叹 内洞16、A 老麻雀在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