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解读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曾四次连任,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他生于纽约,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然而疾病非但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他曾多次表示:“经历过两年卧床不起的痛苦,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显得那么容易。”他于19281933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11月当选美国总统。1933年入主白宫后,推行新政,对缓解美国30年代经济大危机、促进经济复兴起了积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与签署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罗斯福?他的哪些意志品质对我们最有启发?学习“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把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以及各国摆脱危机采取的办法及带来的影响。把握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原因、内容、实质及影响。把握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占据主导地位及衰落的原因;凯恩斯主义及影响、被取代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了解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运用生产力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培养运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凯恩斯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指导作用,培养透过事物的现象分析
3、问题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认识到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起的重要调节作用,对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启示。通过学习凯恩斯主义,理解重要的经济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精要一、经济大危机: 1、背景: (1)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尤为突出。但是繁荣的背后,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的手里,股票投机过度。 (2)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但作为消费主力军的普通大众消费能力严重
4、不足。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2、概况:(1)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2)特点:这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直至持续到1933年;破坏性强,使资本主义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大幅度下滑,世界贸易缩减了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危害大,这次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组织外国商品进入本
5、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这些都加深了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3、影响:(1)这次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2)面对危机,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深了日益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3)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怀疑,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思维激活说一说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如何爆发的?有何特点?影响如何?做一做 直接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
6、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D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答案:D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他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2、主要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2)调整工业生产。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复兴工业。法案中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内容包括限制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承认劳动者有
7、同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以实现“工业和平”,消除生产过剩,也规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 (3)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用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3、意义:(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中下层民众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
8、,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思维激活说一说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特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做一做 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答案:D三、凯恩斯主义:1、提出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经济思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制
9、度,自身可以进行调节,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2)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在此背景之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2、主要内容: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他承认资本主义存在着消费不足等弊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感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这一理论的提出也被称为“凯恩斯革命”。3、评价:(1)积极
10、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局限性:但是这一经济理论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思维激活说一说 凯恩斯主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做一做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答案:B核心问题突破1、考点一: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学法指要:首先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既要注意相关哲学原理的运用,又要注意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思维开放线 第一,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扩大。第二,资本家盲目生产,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
12、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这三个因素,层层递进,紧密相连。上面三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外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各国的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导火线是美国纽约股价的暴跌。案例拓展园: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股票投机过度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购买力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这是根本原因,而A、B、C三项是具体原因。 2、考点二:罗
13、斯福新政的实质与影响学法指要:理解其实质要注意从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基本矛盾造成,是资本主义本身不能克服的现象,但是因为它暂时的调整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因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思维开放线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其次,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
14、国家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第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案例拓展园: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探索一条宏观调控经济的道路B主要解决的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C以国有化为主要手段D它使美国找到了一条既缓解危机又能保住资本主义制度的方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史实的再现能力。A项阐述实质,B项是其直接原因,D项开辟了一条新道路;C项与事实不符,国有化这种办法主要在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使用。3、考点三
15、:凯恩斯主义学法指要:首先要注意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的演变。同时要认识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是针对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而提出的,其核心主张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思维开放线 凯恩斯主义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资产阶级庸俗的经济学说的发展,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凯恩斯的反危机理论是针对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出的,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大危机期间,凯恩斯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特别是其中的反危机理论,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
16、二战结束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凯恩斯主义,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大大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凯恩斯的反危机理论并没有找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找到一个消除危机的有效方法。案例拓展园: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主要采用的经济理论是 A凯恩斯主义B自由主义C重商主义D“人民资本主义”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正符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 高考经典感悟例1、(2003年广东)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
17、容是通过国家干预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B使美元升值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 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理解。只要熟悉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就可以知道B、C、D三项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相反,和罗斯福新政内容相符合的是“扩大消费,带动生产”。例2 (2002年上海)19331936年期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蓝鹰标记的目的是为了 A调整农业
18、0; B整顿银行金融 C复兴工业 D社会保障救济答案: C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确哪些企业具有悬挂蓝鹰标记的资格。只有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才能在产品上标有一个蓝鹰标记,以表示该企业守法和致力于复兴。同步优化训练一、选择题1929年10月24 B,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请回答14题。1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
19、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2阅读19291933年美、法、德、英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统计表,表格说明的问题是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48.2 40.6 28.4 16.5 8.4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各国对经
20、济的干预不断减弱 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美国和德国遭受的破坏程度最大A B C D3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特别大的打击,具体表现在 A工业生产下降l3以上,失业人数达1 700万 B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失业人数达3 000万 C工业生产下降23,失业人数达2 500万 D工业生产下降12以上,失业人数达1 500万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资
21、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是 A减少产品,刺激消费 B维持利润,稳定商品价格 C为了扩大再生产 D销毁过期商品,减少库存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由此开辟了资本主义的新的发展道路。请回答58题。5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 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
22、; B C D6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影响是 A建立一系列福利保障制度B遏制生产过剩的势头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扩大出口贸易7罗斯福新政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这充分说明 新政之前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占主导地位 新政之后凯恩斯主义开始取代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这一变化不符合广大私营企业老板的利益 这一变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A B
23、160; C D81931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二、非选择题9、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
24、衰竭而死亡。该事引起了全美国的高度重视。1963年上任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建立“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伟大社会”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约翰逊执政期间,国会通过的立法中就有三个控制水质和空气污染的立法。“伟大社会”也被称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 请回答: (1)罗斯福总统采用什么方法推行“新政”?约翰逊政府为治理环境污染采取的措施与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方法有何共同之处? (2)从上述美国政府的政策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启示?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教材68页: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图
25、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存在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当时面临的状况。(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阅读思考视窗 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总统想竞选连任,结果发现不论走到哪里,他的名字都是失败的代名词.人们
26、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叫“胡佛屋”,由众多“胡佛屋”组成的临时棚户区被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手里提着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乡下贫民把破汽车的前半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着取暖叫做“胡佛毯子”,还有的人把衣袋翻过来,一分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农民捉住兔子吃了,叫做“胡佛猪”,胡佛总统本人被称为“饥饿总统”。 请思考:出现这些幽默词语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性,大前提是正确的。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小前提也成立。但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上消除资
27、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所以结论是错误的。2D 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从材料本身看不出来。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3B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据教材知识不难回答。4B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阶级分析法,注意理解资本家的本质目的是为了维持利润。 5A 本题属于比较是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苏联新经济政策核心内容是农业政策,罗斯福新政调整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弱电施工方案
- t梁湿接缝施工方案
- 健康信息学中的大数据分析-深度研究
- 农业文化在农业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深度研究
- 地区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匹配-深度研究
- 基于人工智能的地质预报模型-深度研究
- 智能调度与控制平台-深度研究
- VOCs源头控制策略-深度研究
-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深度研究
- 2025年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管理制度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1000道
- 纳布啡在产科及分娩镇痛的应用
- DZ/T 0462.4-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4部分:铜等12种有色金属矿产(正式版)
- 化学-福建省龙岩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题和答案
- 凸优化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中的应用
- 家谱、宗谱颁谱庆典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