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资料在杜229块43―55井区构造落实中的应用_第1页
VSP资料在杜229块43―55井区构造落实中的应用_第2页
VSP资料在杜229块43―55井区构造落实中的应用_第3页
VSP资料在杜229块43―55井区构造落实中的应用_第4页
VSP资料在杜229块43―55井区构造落实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SP资料在杜229块4355井区构造落实中的应用【摘要】杜229块内断裂系统复杂,断距小,并且随着油藏注蒸汽开发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地层中蒸汽的存留,导致常规地震反射波相受到较大影响,在常规地震资料中,无法进行更细致划分。通过对比新井VSP资料与人工合成记录资料,利用构造成因力学机制与钻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相结合,可以对油藏构造进行再落实,勾划出断距小于15米的小断层。目前辽河油田杜229块43-55井区(蒸汽驱开采)利用VSP资料12,seisware软件,进行构造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杜229块VSP蒸汽驱井网调整超稠油1 油藏概况1.1 构造位置杜229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

2、斜坡中段曙光油田一区,是一个周边被断层所限的地质单元(图1)。总体上表现为一轴向近东西,向东倾没的断鼻构造,周围有欢喜岭油田、锦州油田、兴隆台油田、冷家油田以及高升油田等。1.2 地层层序根据古生物化石组合、测井等资料及区域地层统层结果分析,曙一区地层5自下而上为:中上元古界(Pt)、中生界(Mz)和新生界(Es)。其中,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S3上)、沙一、二段(S1+2),以及新近系馆陶组(Ng)为曙一区超稠油含油层段,其中沙三上(S3上)与沙一、二段(S1+2)为本研究区的含油目的层段。1.3 油藏特征及储层性质杜229块含油面积2.0km2,地质储量2452.12X104t,储层

3、平均孔隙度31.5%,平均渗透率1248.6X10-3以m2,为高孔、高渗稠油油藏;油藏类型为底水油藏;油层中间较厚,两翼薄。该区主力油层-兴隆台油层原油在地层温度(48.2)下,原油粘度为54770mPa?s,属超稠油;地层水性属为NaHCO3型,总矿化度平均为2142.5mg/L,总硬度49.5mg/L,CL-含量为177.3mg/L,Na+K+含量为587.6mg/L。2 区块现状及技术思路杜229块区域断裂系统复杂,断距小,在常规地震资料中,无法细致划分多级断层,且区块在投产开发时,由于原油粘度高,采用的是蒸汽吞吐开采方式,地下流体的变化,对地震相的波阻抗(p丫)值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更

4、进一步加大了划分难度。因此转变思路利用新井VSP资料,原始地层岩心,钻井测井资料,开展三维可视化手段,结合生产动态落实该区域断裂系统,对地震资料难以识别的多级断层进行勾划。3 VSP资料在杜229块构造落实中的应用3.1 VSP资料在蒸汽吞吐油藏适用性研究通过VSP资料与人工合成记录对比(图1)可知,尽管本区进行注蒸汽开采破坏了声波传播介质的性质(主要是Pv),但VSP资料分辫率仍要高于常规的人工合成记录,因此VSP资料仍适用于处于蒸汽吞吐中的油藏。3.2 VSP3资料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3.2.1 确立各层特征声波利用43-55的vsp资料,对油井的时深进行转换,结合该井的地质分层,确立出各层

5、的特征声波。从两条地震剖面(图2)的联井地震资料结合地质分层可知,本区n组、w组、v组顶、vi组顶反射明显,为可识别层。3.2.2 地震资料约束下的地层对比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在平面上分辨率高的特点,利用地震资料中分识别层(标志层)为约束,对各井地质细分层进行约束,能够有效的防止穿层现象(图3)。3.3 三维可视化4下断点组合利用seisware软件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图4),观察同一断层,在不同井上解释的断点是否在同一断面上,从而确定该井断点的合理性。3.4 利用钻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断层的验证对于断距过小,在地震资料上显示不明显的断层,主要通过钻井资料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对疑似断层进行验证,通过同层之

6、间不同生产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断小断层的走向以及断距。为了落实S7-004断层,在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4口生产井的生产层位、生产动态进行分析(表1),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断层以北杜32-49-59井的生产特征与断层以南3口井有明显差异,从而最终确定了S7-004断层的走向以及断距等参数,重新勾划S7-004断层,合理的解释了该区各井生产动态,同时为该区的井网调整指明了方向(图5)。3.5 构造落实结果及应用根据上述方法,利用VSP资料重点对杜229块43-55井区域构造进行了重新落实,对断层走向、位置以及断距等参数进行更正的共4条,根据落实后的构造,在该区域部署了5口加密调整井,并全部通过

7、上级部门的批准,2014年进入实施(图6)。4结语( 1) 利用vsp资料,可以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和可信度。( 2)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地质分层,可以有效的防止穿层现象。( 3)三维化可视技术,可以更加直观的对断点进行分析和组合。4)对于小断距断层的组合,在井筒资料的基础上,给合生产动态资料,可信度更高。参考文献:1 王健.VSP测井技术在锦州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工程,2010,24(2):47-48.2 张振国,等.非零偏VSP技术在油田复杂断块开发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1):42-47.3 陈沅忠,李彦鹏,金其虎,等.Walkaway-VsP技术及其实际应用J.中外能源,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