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doc_第1页
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doc_第2页
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_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对于高一语文的学习要怎么做练习呢?别走开,接下来,WTT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试题,有帮助!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一样的一组是()A.露风/公开露面裨将/大有裨益要塞/ 敷衍塞责B.落枕/落落大方巷道/街头巷尾数落/数典忘祖C.提挈/锲而不舍佚名/卷帙浩繁信笺/明修栈道D.绮丽/倚马可待惊讶/叱咤风云泥淖/风姿绰约解析:选D 。A项分别读lòu,pí/b&igrave

2、;,sài/sèB项分别读lào/luò,hàn/_iàn,sh;C项分别读qiè,yì/zhì,jin/zhàn; D项分别读q/y,chà/zhà,nào/chuò。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我脑袋里保存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一望无际的池塘,总觉得好似缺

3、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多如牛毛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妇孺皆知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A.一望无际B.多如牛毛C.绝无仅有 D.妇孺皆知解析:选C。A项原为“空荡荡”,讲荷塘的空。B项原为“太多太多”,更符合感情色彩。D项原为“脍炙人口”,上文讲知道,这里讲喜欢。注意语义、语境和感情色彩。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中国申报

4、了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福建宁德地质公园均得到认可,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至此,中国已有24处地质公园进入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B.最近5年来,随着市民收入增加,银行开通的理财渠道也多起来,除了传统的投资方式外,股票、基金以及各种形式的理财方式越来越吸引市民。C.这几年,中国高铁快速开展,新建高铁陆续投入运营,新装备、新设备上得很多,对确保运输平安提出了很多新课题。D.雕塑时空跨越勾勒出战国时期古中山国人与现代人手拉手,踏着皎洁的月光,遨游太空,表达出石家庄人承载历史、放眼将来的精神。解析:选C。A项句式杂糅,把“了”改为“的”。B项不合逻辑,分类不当。“股票、基金”和“各

5、种形式的理财方式”之间不是并列关系。D项成份残缺,“勾勒”缺少宾语。4.(2022年高考浙江卷)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余光中在承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假如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假如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 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A.文以为常,白以应

6、变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解析:选C。此题只要抓住一个“平面”,在紧要关头,文白相济这些词语就能准确做出答案。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 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 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那么吾 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 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

7、可那么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孔子遂行。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五年后)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假设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那么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

8、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选自孔子世家,有删节)【注】贾:同“价”,价格。冉求:与后面的子赣同为孔子的学生。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摄:代理B.粥羔豚者弗饰贾 粥:通“鬻”,卖C.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 周:环绕D.送冉求,因诫曰 诫:勉励解析:选D。D项的“诫”是“叮嘱”的意思,“勉励”与“以孔子为招”意思不符。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一样的一组是(3分)()A.我之为先并矣终为诸侯笑B.乐其以贵下人 以群婢故也夫C.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 以吾获罪于孔子D.昔吾先君用

9、之不终 吾党之小子狂简解析:选A。A项的两个“为”字都表示被动关系。B项的两个“以”字,前者是介词,凭借;后者是连词,因为。C项的两个“于”字都是介词,前者相当于“在”,后者无实义。D项的两个“之”字,前者为代词,相当于“他”,代孔子;后者为助词,相当于“的”。7.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达孔子坚持儒家治世思想的一组是(3分)()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齐人闻而惧。孔子遂行。相鲁,必召仲尼。归乎!归乎!即用,以孔子为招。A. B.C. D.解析:选B。孔子政绩的威力,季桓子临死前的叮嘱,子赣对孔子的理解。排除这三项即可。8.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p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孔子为

10、政有方,使鲁国上下知礼守序,齐人闻风恐惧。B.齐人献女乐文马迷惑鲁国君臣,终致孔子分开鲁国。C.桓子在病重将死时成认当初没有重用孔子是个错误。D.康子不尊“必召仲尼”的遗训,舍孔子而改召冉求。解析:选C。C项错误,不是“没有重用”,而是“用之不终”。9.断句与翻译。(10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后 数 日 桓 子 卒 康 子 代 立 已 葬 欲 召 仲 尼 公 之 鱼 曰 昔 吾 先 君 用 之 不 终 终 为 诸 侯 笑 今 又 用 之 不 能 终 是 再 为 诸 侯 笑(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3分)译文:_沮之

11、而不可那么致地,庸迟乎?(3分)译文:_答案:(1)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2)在路上出行的男女,各走一边;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请先试着阻止它强大,假如阻止不成,再送给它土地,难道算迟吗?参考译文: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来到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人生的)乐趣在于能凭借显贵的地位仍谦虚地对待别人吗?”于是就把扰乱政治的鲁国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

12、,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在路上出行的男女,各走一边;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都邑,不必向管事的官吏求情送礼,就能给予他们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齐国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有人说:“孔子主持政治,鲁国一定会称霸,一旦称霸,我国离它最近,我们会先被吞并。何不先送给它一些土地呢?”黎 说:“请先试着阻止它强大,假如阻止不成,再送给它土地,难道算迟吗?”于是从齐国挑选了八十名漂亮的少女,又挑选一百二十匹毛色光鲜的马,一并送给鲁君,这些美女、好马陈列在鲁国都城南面高门这个地方。季桓子建议鲁君假装外出环游,暗中去看美女、好马,鲁国君臣整日前去观看,对国事就懈怠了。孔子于

13、是分开鲁国。季桓子叹息道:“先生是因为承受齐国的美女、好马的缘故怪罪我啊!”五年后(前491年),季桓子病重,乘辇车望见鲁城,长叹一声说:“过去这个国家差一点儿兴盛起来,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有兴盛。”回头对他的继承人季康子说:“我要是死了,你必然会当鲁国的相国;当了相国后,一定要召回孔子。”几天后,季桓子去世,季康子继承了他的职位。办完丧事,季康子想召孔子回来。公之鱼说:“从前我们先君任用他没有善始善终,最后招致诸侯耻笑,如今又任用他,假如仍然半途而废,这样会再次被诸侯耻笑的。”康子说:“那么召谁适宜呢?”公之鱼说:“一定召冉求。”于是派人去召冉求。冉求准备前往,孔子说:“鲁国派人召回冉求

14、,不是一般的使用他,将会重用他。”就在这一天,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家乡的弟子志向高远而行事疏于谋略,他们富于文采,我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教育他们。”子赣知道孔子想回鲁国,送冉求时,叮嘱他说过“你假如被重用了,设法把孔子招回去”的话。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答复以下问题。(7分)牧牛图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注】这是一首题画诗。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p 。(4分)答:_(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3分)答:_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

15、沉重负担,表达了对现实战乱的厌恶之情。(2)描绘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与“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比照,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参考译文:中原大地到处都是不停的战争,宋俊良的牛车来来往往就像是永不停歇的流水。什么时候才能像华桑所画,到处一片安宁和平的景象,身披短蓑轻吹长笛静看这满山遍野的秋色呢?11.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任选3题,6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诸葛亮出师表)(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_,_?上下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白居易琵琶行)(4)春花秋月何时了

16、?往事知多少。_,_。(李煜虞美人)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熟悉于朦胧 烟火中的阿房宫,深谙于诗赋中的阿房宫,已成为20_0多年来国人对于美妙事物的人文宣泄。但20_年至20_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却让世人体会到了阿房宫的真实生存状态:纸张、遗存、甚至想像式的,皆是过去时的存在。阿房宫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_年).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历史学家班固也留有关于阿房宫的墨宝。而最为后世崇拜

17、的是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像。阿房宫因此在过去时中存在了20_0多年,直到20_年10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筹建并成立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开场了翻开阿房宫过去时生存状态的一页。秦阿房宫遗址为秦都咸阳的上林苑遗址故地。为确定“阿城”就是如今的前殿遗址,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对古文献进展了一番“知识考古”:水经注•河水载“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李毓芳认为,这里的“池水”指西周已有的“彪池”。彪池位于如今的沣镐村西,在王寺村西南约二里有余。虽已历经沧桑,但是彪池低洼的地势如今仍能看清;彪池水向北流,恰恰经过一东西

18、向规模宏大的夯土台基的西面,而该处夯土台基就是现认阿房宫前殿遗址。据当地群众反映在1949年以后还看到过前殿遗址夯土台基西部有一道南北向土墚,高约1米,且土墚东西两侧有碎瓦片,后被村庄覆盖。同样,在台基东部亦存在上述遗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著名秦汉都城考古学家李毓芳分析p 断定,群众反映 的遗迹现象应为“阿城”的西墙和东墙。因如今的前殿夯土台基南部勘探和开掘中未发现南墙遗迹,这样一来,正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开掘之中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就是记载中的“阿城”。阿房宫考古队从20_年10月至20_年12月在前殿遗址已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试掘和开掘面积3000平方米,根本搞清了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及

19、其所属遗迹的分布,有无宫殿建筑成为关键。根据勘探和试掘的资料,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左右。遗址东部长400米、宽426米和西部长70米、宽426米的遗址面被现代村庄所覆盖。为了理解台基底部构造,考古队还对台基夯土进展了穿透性的钻探,发现夯土台基底部根本为平面,只是夯土台基西南部和台基东边缘原来地势稍高一些。其土层堆积一般是耕土层、扰土层,然后是夯土台基夯土,或汉代、或汉代至宋代的堆积。阿房宫前殿的轮廓非常重要,但人们更关心其顶部的遗存堆积中是否有秦代宫殿的信息,这对寻找阿房宫-世人心目中的恢弘建筑组群,具有成败攸关的信心指示。但是在排除法下,

20、考古学家们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地绝望,他们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有专家对文献中阿房宫的建筑时间进展了一番计算,发现阿房宫的修建时间前后最多为4年。这从当时的消费、运输工具和规划设计的工作量来看,4年里能把阿房宫前殿的宏大夯土台基建成就已实属不易。如今能说阿房宫不存在吗?对于记者的提问,李毓芳认为下结论尚早,“要搞清阿房宫的范围到底有多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科学结论要建立在全部事实之上”。(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12.从原文看,以下对“阿房宫”相关内容的说明

21、,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阿房宫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在汉书中也留有关于阿房宫的墨宝,而最为后世崇拜的是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像。B.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左右。现代村庄已经覆盖了遗址东部长400米、宽426米和西部长70米、宽426米的遗址面。C.有专家对文献中阿房宫的建筑时间进展了一番计算,发现从当时的消费、运输工具和规划设计的工作量来看,4年里能把阿房宫前殿的宏大夯土台基建成已实属不易。D.熟悉于朦胧烟火中的阿房宫,深谙于诗赋中的阿房宫,在过去时中存在了20_0多年的阿房宫,已成为20_0多年来国人对于美妙事物的人文宣泄。E.考古队还对台基夯土进展了穿透性的钻探,发现夯土台基底部根本为平面,只是夯土台基西南部和台基东边缘原来地势稍高一些,从而证明了阿房宫的存在。解析:选CE。C项发现的是“阿房宫的修建时间前后最多为4年”。E项“从而证明了阿房宫的存在”错。13.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水经注•河水中的“池水”,也就是西周已有的“彪池”。而位于沣镐村西的彪池虽已历经沧桑如今仍能看清低洼的地势,水向北流恰恰经过一东西向规模宏大的现被认为是阿房宫前殿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