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新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新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的1 1积累语言,了解战国策,背诵课文。2 2赏析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3 3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难点1 1积累语言,了解战国策,背诵课文。2 2赏析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教学时间 :2 2 课时第 1 1 课时教学目的1 1了解战国策,积累语言。2 2梳通文意。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 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 3333 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 言论和行动。战国策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

2、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 尔虞我诈的 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其中也保存了一大批寓言,如狐假虎威画蛇添 足鹬蚌相争等。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 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 “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 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 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 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 并且

3、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 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 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今天我们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会对邹忌与齐威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更直观的了解。请同学思考一下,标 题中的“讽谏”是什么意思?明确: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要理解邹忌是如何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对国君进行委婉地规劝的。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文意。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 文相关位置处。用(一、二、三)标出意义

4、段,用(1 1, 2 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阅读感受,标明不懂之处。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昳丽(y y I)朝服(zhzh e e)衣冠(gugu m)窥镜(kuku i)期年(j j i)朝于齐(chch coco)间进(jiji cncn)2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比徐公美 )。 (把握宾语前置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4王之蔽甚矣。译文: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 !总结固趣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

5、的 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 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思考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纳谏除弊在今天有何意义。第 2 2 课时 教学目的1 1背诵课文。2 2赏析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3 3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朝服衣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闻寡人之耳者 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能谤讥于市朝二、整体感知 1 1邹忌解蔽(感悟)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面:当面,名词作状语。闻:使.闻。地方

6、:土地方圆。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谤讥:公开指责。2 2邹忌讽谏(讽谏)之内3 3齐王纳谏(纳谏)4 4纳谏效果(效果)三、梳理文意 抽同学翻译课文,师生点评 重点强化翻译下列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 译文: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2忌不自信。问答问答妻妾比美解蔽家事类比国事私畏行(上、中、下) 赏“三变”四国朝齐? ?(把握“孰与”的句式客熟视私畏求自思(我)(王)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3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 邹忌,齐国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 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

7、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 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 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 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 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 诸侯并侵, 国且危亡, 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 三年不飞不鸣, 王知此鸟何也 ? ?”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 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从历

8、史上邹忌与齐威王看,一个善于讽谏,一个善于纳谏,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今天我 们继续学习课文,要通过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赏析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还要认识除蔽 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探究生趣第二步,背诵课文,深入理解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思考 1 1文章的开头是怎样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的? 明确: 外貌(略)行动:朝服衣冠 窥镜 与妻、妾、客三问三答 2 2妻、妾、客的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明确: 妻子的语气十分肯定: “妻美甚”,表现了妻对他的由衷的喜爱;妾的语气比较勉强,只是跟着妻的 口气重复了一下:“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封建社会里

9、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惧心理。客人: “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语气更轻,表现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3 3邹忌与徐公比美结果怎样?由此可以看出邹忌是怎样的人?明确: 当徐公来时, 邹忌先熟视徐公, 再窥镜自视, 终于得出弗如远甚的结论。 邹忌从自我欣赏到 “不自信” 再到照着镜子与徐公比较,从这里可以看出邹忌重视调查研究。“视”,说明他能尊重客观事实,有自知之明。4 4邹忌“暮寝而思之”的结果是什么?明确: 妻私、妾畏、客有求。二、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思考 邹忌是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 明确:(略)三、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思考 1 1文章是怎样写齐王纳谏除蔽的决心之大的? 明确: 行(上、中

10、、下)赏,广泛征求谏言。2 2文章是怎样写齐王纳谏的成效的?明确: 正面写“三变”: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四、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思考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目的是什么?明确: 写四国朝齐,反衬齐王的纳谏之成效。五、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思考 1 1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 一个人在受蔽的情况下, 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作为领导, 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 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2 2本文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精明地运用了三叠法”。 三问

11、,三答 (与徐公比美) ;三比(由已推王) ;三赏(齐王纳涑 );三变(结果)。 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 姓,又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 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三层: “熟视之, 自以为不如”是第一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是第二层, 然后到“暮寝4而思之”是第三层,找出了矛盾的焦点。全部事态的发展也是三层: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是第一层;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是第二层,最后 使邻近的诸侯国都

12、来入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第三步,背诵课文,现代审视1 1课文讲述的纳谏除弊的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2 2你对课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学了本课后你有怎样的收获?总结固趣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 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布置作业预习愚公移山,要求基本理解课文,列出不懂之处,上网搜集有关资料。 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刘向简介刘向(约公元前 7777公元前 6 6),汉朝宗室,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 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为西汉

13、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 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 易是其主要特色。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 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榖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 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 辑本,山海经系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5刘向提倡诸子学说。 刘向、

14、刘歆父子是在儒学作为经学而一统天下之后, 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 与学说并强调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改善儒学的重要人物。在对管子、晏子、韩非子、列子、邓析、关尹子、子华子以及战国策等 著作进行了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皆有符合儒家经义的地方。例如,刘向说: 管子书,务富国安民, 道约言要,可以晓合经义。 荀卿之书,其陈王道甚易行,其书比于传记,可以为法。至于道家,刘向则认为 (道家)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兢,合于六经。除此之外,还在说苑、新序中直接采用并假借诸子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见解,实际上这也是对诸子学的一种肯定。刘向、刘歆父子在当时经学独尊的情况下,大力倡导

15、研究诸子之学,对削弱官方学术思想的统治、解放思想 是有积极意义的。齐威王与邹忌故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也有关于齐威王、邹忌的记载,可帮助我们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 “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 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 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予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烹之,遂起兵 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

16、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 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邹忌子以鼓琴见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邹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 ! ”王勃然不说,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 ?”邹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沮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酵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因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 曰:“善语音。”邹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为乎丝桐之间? ?”邹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沮着,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 者,四时也。大复而不乱

17、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邹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见之曰:“善说哉 ! ! 髡有愚志,愿陈诸前。”邹忌子曰:“谨受教。淳于髡曰:“相全全昌,失全全亡。”邹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毋离前。”淳于髡曰:“猾膏棘轴,所以为 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 ”邹忌子曰:“谨受令,请谨事左右。”淳于髡曰:“弓胶昔干,所以为合也,然而 不能傅合疏罅。”邹忌子曰:“谨受令,请谨自附于万民。”淳于髡曰:“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 邹忌子曰:“谨受令,请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淳于髡曰:“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任;琴瑟不较,不能 成其五音。”邹忌子曰:“谨受令,请谨

18、修法律而督奸吏。”淳于髡说毕,趋出,至门,而面其仆曰:“是人者,吾语之微言五,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是人必封不久矣。”居期年,封以下邳,号曰成侯。 参考译文:威王就位以后,不治理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几年之间,诸侯们一并来侵伐,民不聊生,于是 威王召见即墨城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居官,贬毁你的话每天都传到我这里,但是我派人到即墨观察, 田野开辟广阔,人民供给充足,官吏不延误公事,东方因而安宁。这是因为您不侍奉我的左右近臣来求得美誉 吧? ?”封给他食邑一万家。又召见阿城大夫说:“自从你镇守阿城,赞誉你的话每天都能听到。但是派使者到阿 城视事,田野没有开垦,人民生活贫苦。从前赵国进攻甄城,你

19、不能解救;卫国攻取薛陵,你也不知道。这是 你用财物厚赠我的左右近臣来求得美誉吧? ?”当天就施烹刑处罚阿城大夫,连曾经赞誉过他的左右近臣也都一并施以烹刑。于是起兵向西攻打赵国、卫国,在浊泽打败魏国,并把魏惠王围困起来。魏惠王请求呈献观城来和 解,赵人见状也归还长城给齐国。于是齐国大臣震惊恐惧,人人不敢再文过饰非,都竭尽他们的挚诚,齐国社 会大大地安定,诸侯听说了这些,二十余年不敢对齐国用兵。邹忌先生凭着弹琴的技巧谒见了威王,威王很高兴而让他住在上舍。一会儿,威王弹琴,邹忌推门而 人,说道:“琴弹得者,无若乎五音者。”王曰:6真好啊 ! ! ”王勃然不悦,放下琴,手扶着剑说:“先生连我弹琴的样子

20、都没看见,凭什么知 道我弹得好呢 ? ?”邹忌说:“大弦急弹时如春风般温和,是象征国君;小弦声音明辨而清晰,是象征相;手紧紧 地抓住了弦,而又舒展地放开,是象征政令;乐调和谐地鸣奏,大弦小弦相辅相成,曲折而不互相干扰,是象 征四季。我因此知道您弹得好。”威王说:“你很擅长谈音乐啊。”邹忌说:“何止是谈音乐啊,治理国家安 抚人民的道理都在其中啊。”威王又勃然不悦,说道:“如果谈论五音的道理,确实没有人能赶得上您。但是 像那治理国家安抚人民的道理,又怎么会存在于琴弦琴座之间呢。”邹忌说:“大弦急弹时如春风般温和,是 象征国君;小弦声音明辨而清晰,是象征相;手紧紧地抓住了弦,而又舒展地放开,是象征政

21、令;乐调和谐地 鸣奏,大弦小弦相辅相成,曲折而不互相干扰,是象征四季,声音反复而不乱,是社会安定昌明的象征;声音 连续而径行,是国家生存的象征。所以说能将琴音调理好,天下就会安定。治理国家安抚人民的道理,不是和 五音的道理很相像吗 ! ! ”威王说:“好啊 ! ! ” 邹忌被齐王召见后三个月而接受了齐国的相印,淳于髡去拜见他说:“您真善于讲话啊! ! 我有个愚昧的想法,希望在您的面前陈说它。”邹忌说:“恭谨地接受您的教诲。”淳于髡说:“人臣侍奉国君,能够周到完全就会 昌盛,不周到完全就会败亡。”邹忌说:“恭谨地接受您的教导,请允许我恭谨地不离开您的跟前。”淳于髡 说:“用猪油抹在棘木的车轴上,

22、是使它运转灵活的办法,但是车轴不能在方形的穿孔上运转。”邹忌说: “恭谨地接受您的教导,请允许我恭谨地侍奉在您的左右。”淳于髡说:“用胶来把弓干粘牢,是它能成为一 个整体的原因,但是胶不能使大的罅缝完全弥合。”邹忌说:“恭谨地接受您的教导,请允许我恭谨地把自己 依附于万民。”淳于髡说:“狐皮的皮衣虽然破了,却不能用黄狗的皮来补。”邹忌说:“恭谨地接受您的教 导,请让我谨慎地选择君子相处,而不要夹杂小人其间。”淳于髡说:“大车不调整,就不能运载那重负;琴 瑟不调整,就不能弹奏出那五音, ”邹忌说:“恭谨地接受您的教导,请让我谨慎地修治法律而督正好吏。” 淳于髡说完话,急行而出,至门口,面对着他的

23、仆人说:“这个人,我告诉了他五句精微的言辞,他回答我就 像回声呼应一样,这个人不久一定会受到封赏的。”过了几年,齐威王把下邳封给了邹忌,号称成侯。读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吴小如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也很别致:从头到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 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又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 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是也,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也 是三层: “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

24、而思之”。全部事态的发展也是三层: 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四国来朝。文章的结构层次很重要,没有层次不行,层次太多也不行。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日:“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 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辨;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 山川

25、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 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子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的百姓纷纷指责他。召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已忍受不了你的政令了 ! ! ”厉王 恼羞成怒,找到一名卫国巫师,命他去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只要卫巫一报告,厉王就把告发对象处死。百姓不 敢再说话,在路上相遇时只能互递眼色。7厉王大喜,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不满言论了,臣民已不再敢多 嘴。”召公说:“这是封堵了他们的嘴巴 ! ! 封塞民口,比堵截江

26、河还要危险。江河堵塞,就会一溃千里;伤害 人必然多多;封塞民口也是如此。所以治理河道的人,要疏浚壅塞使水流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开导百姓使 他畅所欲官。因而天子处理政务,让公、卿、大夫直到士人献诗,主乐大师献乐章,记事史官献古代文献,乐 官少师进规箴,瞍吟咏,矇讽诵,百工谏诤,平民辗转上官,近侍尽心规劝,宗室姻亲察补纠偏,乐官、史官 提供教诲,元老重臣进一步加以修饰,然后天子斟酌裁决。因此政事顺行,不违背情理。百姓有口,就像大地 上有山有河,财富器用在其间出产;又如有平原、洼地、高低良田,衣食来源于此。百姓用嘴巴发表意见,国 家政务的正确或失误可从中得到反映;推行正确的政令,防范失误的部分,这

27、是增加财物、器用、衣食的治国 方法。百姓心有所想,用口说出,只要形成想法就会脱口表达,怎么可以堵塞呢? ?假如封堵上他们的嘴,又能够维持多久呢 ? ?”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中百姓不敢讲话。过了三年,便把厉王驱逐到彘地去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谏臣忠谏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臣子以忠君、爱国为出发点, 向君王直言时弊、指陈君过, 以此匡正帝王谬误,使帝王遵行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忠谏在帝王家天下的社会里,君权至高无上的情况下,客 观上起到过稳定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大作用。虽然部分臣子因为以国家利益为重, 直谏行为会受到某些帝王的尊重,但是更多的臣子因为“批龙鳞”、“逆圣听”,会遭遇斥责

28、、贬职、刑法乃至丧命的处罚,可以说忠 谏文化是我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我国阶级社会延续数千年的重要保障。 一部中华民族的政治史,同时也是历朝谏臣们的抗争史、奋斗史、血泪史。正是他们,用自身的悲壮捍卫了多数人的利益,促使政 治走向了开明,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的奋进之歌。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谏臣有:一、忠谏文化始祖比干比干, 殷朝沫邑 (今河南省淇县) 人,以王子身份位列朝班, 是我国历史上以死谏君之忠臣典范 , ,孔子称 “殷 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而比干为“三仁之首”,有“天下第一仁”之誉。比干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第一位忠谏之士,但是比干作为人们眼中的圣人,他的事迹对

29、后世影响深远,以致于人们一提到大忠大义之臣, 立刻将之与比干联系在一起,就连对比干剖心挖腹的纣王,也成为无道昏君的典型,臭名卓著,为历代君王所警 戒,生怕步其后尘,遗臭万年。比干生活于即将倾危的殷朝末期,其君纣王帝辛宠幸妲己,奢靡荒淫,暴虐无道,比干身为国之重臣,朝之 砥柱,以天下为己任,忧心如焚,夜不能寐。他屡次规劝纣王勤政恤民,励精图治,但是纣王均充耳不闻,反而 变本加利,造鹿台,建宫苑,植肉林,辟酒池,朝朝笙歌,夜夜宴饮;制炮烙,设虿盆,残害忠良,毒痡四海。 面对国家之生灵涂炭,人民之怨声载道,比干虽然无力回天,但是依旧以力挽狂澜之志,不避汤火之诛,至纣王 享乐之所摘星台泣血陈词,犯颜强

30、谏,接连三日不去。纣王质问其何以胆敢如此,比干答: “恃善行仁义,所以 自恃”。纣王勃然大怒,下令军士“剖腹挖心以视”,用残忍手段将其迫害致死。比干之悲壮,惊天地,泣鬼神, 传说比干死后,骤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很快掩埋了比干的尸体,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天葬墓”。二、千古谏臣关龙逄 关龙逄,夏朝大臣,古陕州人,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一位彪炳史册的诤臣,被后人誉为“天 下第一谏臣”。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帝王,即位初期,他酬躇满志,励精图治,命人用黄色丝帛画出历代圣明君主 以自勉,人称“黄图”。但是后来长期国泰民安,政权稳固,桀的警醒之心麻痹懈怠。他不理朝事,沉迷淫乐, 看到这种变化

31、,关龙逄痛心疾首,他向桀呈上“黄图”,声泪俱下,苦苦劝说。桀不仅没有幡然悔悟,反而恼羞 成怒,斥责他一派胡言,并下令烧毁“黄图”。桀发明了一种酷刑“炮烙之刑”,即铜柱涂油,下置炭火烧 烫,令犯人行其上,犯人失足,辄坠炭热灼而死。对此,关龙逄进谏说:“人君谦恭敬信,节用爱人,固天下安 而社稷宗庙固。今王侈靡嗜杀, 民唯恐君之后亡矣。 ”面对苦口良药,逆耳忠言,桀闭目塞听,拂袖而去。一日, 夏桀邀关龙逄一起观看“炮烙之刑”,桀问:“观看这种刑罚快乐吗?”龙逄答:“快乐!”桀问:“观看酷刑 为何不悲伤?” 龙逄答: “天下人认为最苦的恰恰是君认为最乐的, 我是君的臣,为何不高兴呢 ? ?”桀诘问:

32、“现 在你有言要谏吗?我听你说,说得对,我就改正,说得不对,我就对你施加酷刑。”关龙逄慷慨陈词道:“我看 君头上悬着危石, 脚下踏着春冰, 头顶危石无不被石覆压, 脚踏春冰无不下陷。 ”桀冷笑道: “你是说国家灭亡, 我要同国家一起覆灭。可惜你只知我亡,却不知你现在已经危在旦夕了吗?”关龙逄劝君不醒,义愤填膺,最终 赴火而死,后埋葬在今灵宝市8孟村村西。关龙逄为民请命,犯上死谏的精神,千百年来为民众传扬。唐时人们感念其忠义,特在其墓地立“夏直谏臣 关公之墓” 碑。清代诗人许鹏扶至其墓凭吊并写诗赞颂: “肝胆空披死谏君, 黄河曲里有孤坟。 未绵夏祚终余恨, 但殒微躯岂足云。吊古三杯田横酒,诔芳一

33、部屈原文。慎无说坏天王圣,知是忠魂不忍闻。”民国诗人初元方亦 写下关龙逄墓缅怀:“死谏开先第一人,千秋从此解批鳞。空言盛世能旌善,坯土何曾表直臣。”三、殷商贤大夫彭咸 彭咸,也称巫咸,殷商大夫,辅佐商王大戊,整饬政事,治国有绩,使商朝一度中兴,但是后来因为屡谏君 王无效,带着遗憾投水而死。后世许多文人骚客将其作为崇拜的对象予以颂扬,其中就有屈原,屈原以彭咸为榜 样,在离骚、抽思、思美人、悲回风中不止一次提到对于彭咸的追慕,还发出了“楚国没有明 君,绝少贤人,谁也不理解我,走遍天涯海角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我又何必要苦苦地怀念故都,怀念宫廷, 怀念君王?我报国无门,去国不忍,只有以身殉国,追随彭

34、咸而了此一生”的感慨。四、史鱼禀直“尸谏”史鱼,名 ? ?,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以耿直敢言、公正无私著称于世。据韩诗外传载,卫灵公内惧夫人南子, 外宠奸臣弥子瑕。 史鱼多次向灵公建议重用贤能之士蘧伯玉,黜免品行不端的弥子瑕, 均未能被灵公采纳。史鱼垂死之际,仍以国事为念,他嘱咐儿子不要在正堂为自己办理丧事,以此劝谏灵公,所以,史鱼又有“生以 身谏,死以尸谏”之誉,是禀直不屈的典型。与史鱼同时期的孔子赞其:“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 如矢。”就是说,好一个刚直的史鱼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你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时你还是像箭一样直。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战国时齐人,以鼓琴游说齐威王,威王拜

35、忌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邹忌以敢 于进谏和善辩著称,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典故就记述了他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用群策群力,使齐 国力强盛。 其梗概如下: 邹忌身材修长, 形貌昳丽,是个标准的美男子。一天,他穿好朝服,照着镜子,问妻子: “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最帅 ? ?”妻子勿庸置疑的说: “当然是您,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著 名的美男子。邹忌问妾,妾的回答同妻子一样。第二天,有客来访,闲聊时邹忌又问客人,客人也给了同妻子、妾一样的回答。第三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帅;再照镜子看看,觉得自己确实比徐 公差远了。晚上躺着回味这

36、件事,终于悟出:妻子之言帅,是出于偏爱;妾之言帅,是出于畏惧;客人之言帅, 是有求于我啊! 于是早朝时见到威王, 就将此事叙述了一遍, 随之顺水推舟的劝谏说: “如今齐国疆域方圆千里, 城池一百二十座,宫中的嫔妃、近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 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 ”齐威王深以为然,当即下令:“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书面劝谏我的, 可得中等奖赏; 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 可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骆绎不绝;几个月以后,还零星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门可罗雀了,人们

37、 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 就战胜了别国。六、触龙巧谏赵太后触龙,战国时代赵国人, 深入人心的历史故事 “触龙巧谏赵太后” 就源于他。 公元前 267267 年,秦国攻打赵国, 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虽然答应救援,但是要求赵国长安君入齐为人质。长安君是太后幼子,太后不肯。大臣极 力劝谏以至太后盛怒。此时左师触龙求见太后。他见到太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道歉: “老臣患脚病,步行艰难,好 久不来拜见太后了,请太后原谅。今恐太后玉体欠安,所以特来探望。”太后说:“我也是步行艰难啊,出入还 要乘车子。”触龙问太后的饮食,太后答: “食粥。

38、”触龙深有同感的说:“老臣原也厌食,便每日散步三四里, 食量稍为增加,身体也好些了。”太后说:“老妇不行。”太后怒容稍退。触龙接下来说,“老臣最小的儿子舒 祺,不成器,但是我年纪大了还是最怜惜他,现冒昧请求太后让他当一名宫廷卫士。”太后说:“可以啊!”然 后主9动问: “孩子多大了?” 触龙答:“十五了。 想趁老臣未死前将他拜托。 ”太后又问: “男人也爱小儿子吗?” 触龙答道:“比妇人还甚!”太后笑道:“妇人爱更甚!”触龙说:“太后爱儿子燕后(太后女儿,嫁给燕国国 君)胜过长安君啊。”太后说:“您错了,远远不如爱长安君。”触龙乘机说:“父母爱子,一定要为他们长远 打算。太后送燕后走时,恋恋难

39、舍而痛哭失声。女儿嫁后,太后拜神时必为她祈祷说: 一定不要使她回来。 这难道不是为燕后的长久打算, 希望她的子孙相继为燕王吗?”太后答道: “是啊。 ”触龙说:“今从三代以前 算起,再上推到赵氏建国时, 那时国君的后代还有人继位为侯的吗?” 太后答道: “没有听说过。 ”触龙说: “这是因他们当中早遭祸的祸及已身,晚遭祸的祸及子孙,并非国君的子孙不好,而是由于位尊无功,禄厚无劳,不 能掌握国家的权力。现在太后给长安君封高官肥土,却不使他为国立功。太后百岁后,长安君能保其位吗?老臣 认为太后没有替长安君作长远打算,所以说太后对他的爱不如对燕后。”太后心悦诚服的说: “您说得对啊!任 凭您派他到哪

40、里去!”于是触龙立刻为长安君整理车马,送他入齐做人质了。触龙的劝谏讲究艺术,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喻情于理,通过旁敲侧引,层层深入,逐步合二为一,即从对立到统一,使彼此不同的意见顺理成章 地取得了一致,该典故不愧为一则成功的劝谏范例。七、陈元达锁腰谏主陈元达,本姓高,因占卜者言元达生辰八字妨忌其父,遂改姓陈。晋代匈奴后部人,出身贫困,少有志操, 历任匈奴汉国黄门郎、廷尉、左司隶校尉、御史大夫、仪同三司等重要职务,为官清正廉明,禀直敢谏,是历代 言官的楷模。东晋初年, 汉主刘聪打算为皇后修建宫室, 陈元达闻之, 立即到刘聪所在的宫廷后花园恳切诤谏, 他说:“先 帝刘渊以朴素爱民起家,而陛下自从即

41、位以来,却大兴土木,已经建造了四十多座宫殿楼阁,人民又遭受各种灾 难,怨声载道。更何况关中和江南还是晋朝的土地;李雄据守巴蜀;晋将王浚和刘琨还守在幽州、并州等地;石 勒等人更是心怀异志。汉国真正所拥有的实力也并不强,所有之地,不过二郡,如今岂可再在后宫问题上如此奢 侈呢?”由于言辞激烈,刘聪大怒,下令要将元达全家斩首示众。陈元达高叫道:“我所说的,乃是为国家,而 陛下杀我。 若死者有知, 我要上诉陛下到天庭,下诉陛下到先帝面前。 臣得与龙逢、 比干同游于地下,足矣! 只是还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样的帝王啊!”兵士奉命来拉陈元达,可是他早有准备,事先已经用锁链锁住腰身,入 园后将自己锁在堂下的树上了,

42、这样军士怎么费力拖拽,都徒劳无功。此时其他臣子们都来为他求情,通情达理 的皇后也来劝说,这才保住了陈元达的性命,这就是“陈元达锁腰谏刘聪”的故事。但是“佼佼者易折”,不久 贤明的皇后病死,刘聪更加宠幸奸佞,胡作非为,太宰刘易也因劝谏无效,忧愤而死,陈元达失去内援,深感: “贤人已死,国家将危,我既然不能再进言,何必再苟且偷生呢?”万般无奈之下,自杀身亡。八、肱骨良臣魏玄成魏徵(580580643643),字玄成,谥文贞,馆陶(今属河北)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今属河南内黄)。太宗时 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谏臣,在位期间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 则暗”、“居安思

43、危,戒奢以俭”等主张,向太宗陈谏二百余事,多为太宗采纳。太祖李渊在位时,魏征曾辅佐太子李建成,几次劝谏太子除掉其弟,即后来的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事变后, 太子被杀,太宗派人质问魏征为何挑拨离间,魏征神情自若的说: “可惜先太子没有听我的话,否则他不会落得 今天这样的结果。”李世民转怒为喜,更加器重魏征的正直,并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一次,太宗派人征兵,规 定年纪不满 1818 岁的男子,只要个头大,也可以应征。但魏征扣住诏书不发,太宗雷霆大怒,问其为何胆敢抗命, 魏征说:“我听说,将湖水抽干捉鱼,虽能捉到,但到明年就无鱼可捉了;将树林烧光捕兽,虽也会捕到兽,但 到明年就无兽可捕了。现在陛下将那些身

44、体强壮,但不满1818 岁的男子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承担呢?”太宗觉得魏征所说有理,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并提升魏征做了太子太师。贞观中期 以后,文武百官都尽力歌颂盛世太平,魏征却给太宗上了一道奏章,指出太宗十个方面的缺点,太宗将之写在屏 风上,早晚阅读,引为戒鉴。由于魏征处处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对皇帝的批评也毫不留情,太宗对他既敬且怕。 一天,唐太宗正在逗弄一只小鹞子,看见魏征走来,怕其责怪,急忙将鹞藏在怀中。魏征装作没看见,向唐太宗 奏事,故意拖延时间,等他离开时鹞已死在太宗怀中了。魏征死后,高祖感慨的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 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

45、得失。征役,朕亡一鉴矣!”,这是历代君主对谏臣最高的评价。10九、骨鲠谏臣陈公辅陈公辅( 1076-11411076-1141 ),字国佐,号定庵居士,台州临海人。北宋政和三年(11131113)参加上舍考试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宋朝一度采用“三舍”考试法,“上舍”为最高档次考试,第一名相当于进士试的状元),被授予 平江府教授,后来历任应天府少尹、秘书郎、右司谏、南剑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礼部侍郎、处州知州、徽阁待 制等职。陈公辅崇尚气节,为人耿直,史书载其:“襟怀坦夷,无城府,待人以诚,训家以俭,不问产业”,但“论 事剀切,疾恶如仇”。在任平江府教授时,有贼臣朱某身受皇帝宠幸,气焰嚣天,许多官员屈服于其门下,但公 辅“绝不与交”,朱某的哥哥办丧事,公辅不但自己不去吊唁,还严禁其弟子学生前往。投降派人物李邦彦被罢 官,但没过几天又被授为太宰,一时“人情震骇”,朝中官员大都怒而不敢言,陈公辅连夜写奏章弹劾,列举了 李邦彦卖国投敌的种种劣迹,终于使其及党羽又被罢职。公辅晚居田里,著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