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有效备课_第1页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有效备课_第2页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有效备课_第3页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有效备课_第4页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有效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有效备课篇一: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只有课前进行 “有效备课”,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点滴看法: 一、联系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方向。教学目标是备课首要明确的问题,毕竟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形式,起着导向作用。 1、认真钻研教材,是教学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以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明确所教的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结合

2、教学实际,认真钻研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准确理解教材,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如我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好教学设计。因为这课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接触,本节课就应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制定好三维教学目标。 2、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学目标确定的必要依据。 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必须的条件,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去教?哪些地方可以作为学生的亮点出现?只有对学生有了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要

3、认真撰写教学设计,提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应建立在圆柱的侧面积计算的基础上。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应该让他们先学好侧面积计算,再学新知。 当然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遵循几点原则:全面性、具体性、准确性、灵活性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以目标为主线,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达成目标。 二、精心设计“新课引入” 一节好的新课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精心设计,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或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下愉快地学习。 导入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引入,有利于学生进入角色,进入学习的空间。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以有限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又要保证学生能获得新知,发展思维能力。学生不仅要学会,又要使学生会学、愿意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组织好教学。 1、以旧引新法 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些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内容,宜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让学生借助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掌握,以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谈话教学法 师生谈话教学,有利于教学开展

5、。比如一些与生活联系近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采用谈话教学法,让学生在交流谈话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3、启发式分析法 像一些内容复杂,与原有知识联系又少的内容,像“年、月、日”、“时、分、秒”,宜采用启发式分析法。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获得新知,愉快学习。 4、思维激活法 有些重要的概念、法则如能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的要尽量采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有限的知识水平内学习知识。 5、师生合作法 这种方法可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适时合理安排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老师参与其中,真正做到“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合理的教学方法,比如演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6、练习教学法等等,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探究,不断摸索,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为教学服务。 四、以学生为本,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课堂练习,是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如果能以学生的知识自主构建的过程为出发点,根据知识的纵、横联系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能展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能让知识的教学过程成为学习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处理、最终内化成知识的过程;实践与创新的过程。 一个好的准备练习,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的线索,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个好的尝试练习,能引导

7、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索新知。而教师要设置思维障碍,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并在知识的关键处、思路的阻塞处或学生的疑惑处加以引导、疏通、启发。 一个好的巩固练习,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能力的提高,纠正对新知识理解上的错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 总之,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中,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多一些时效性,进行有效备课,使我们真正做到有效教学。篇二: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备课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备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理念转变了,学习内容、形式

8、也更加丰富了。可是,我们似乎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市教研室每学期举行的学科质量监测,总不能尽如人意。总结反思,时间、态度我们不缺,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就是我们 40 分钟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要想教学质量高,就得提高我们的备课质量。细细想想我们的备课似乎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备课不是为上课服务,而是应付检查。 曾有专家对“科学规范地写教案对教学是否帮助很大”做出调查,一半以上的老师认为详细规范的写教案对于教学意义不大,一般交上去的教案都是一周以前写好了。虽然做到了先周备课,但都是一个粗略的设计,等到上课的时候情况早就变了。而老师们习惯了在教材或教学用书上做记录,或者做一些教学卡片,不喜欢写备课笔

9、记,备课笔记是抄给领导看的,完全是体力活,浪费了好多时间。很多老师坦然,只有在讲公开课的时候才会真正用心进行教学设计,其他时候大多是应付检查,这样的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什么借鉴价值。我们也发现对于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千篇一律,教师备课简单化、形式化的问题严重。备课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误区二:教师“学生主体”意识淡薄。 我们教师自认为对“学生太熟悉了”,但缺少学习者的分析。我们发现,有的老师把备课笔记写成了课堂实录,尤其在新教师中普遍存在,备课笔记写得十分“详细”,而前期分析却很简单,教学过程几乎都是采用“师说生说”的方式,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详细写下来。把备课

10、笔记写成剧本,缺少灵活性,课堂学习很容易就成为教师控制下的表演。原因在于,我们教师更多地考虑自己如何教,对学生如何学、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相关学习策略指导的设计、学生学习动机和情感的激发等深层次问题关注很少,对这些方面的学生情况预设很少,学生的回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整个教学设计只见教师的轨迹,不见学生的个性与变化,这就说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们老师的意识里还很淡薄。而学习者分析应该是教师备课环节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实质表明,几乎所有的老师在备课中都没有“学习者分析”这个环节,偶尔在教学内容分析或者设计意图处提到“学生已经对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也自认为对学生都“太熟悉了”,但进一步追问学生都了

11、解哪些知识时,学生就说不清楚了,往往只能提到一些很一般性的、表面的了解。比如“谁很调皮“谁数学成绩比较差”等,对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方面学生的差异性和学习起点就了解很少,或者说基本没有意识到。由于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分析,导致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并且直接影响教学策略的选择,往往使教学设计产生很大的偏 差。 误区三:课后很少对备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年复一年“重头再来”。 由于日常备课笔记缺乏精心设计和教学反思,只是应付学校领导、上级领导的检查,全凭抄袭。备课笔记中虽有反思,但也限于“教材分析清楚,把握学生不是很准确”等这样的套话,备课笔记中没有任何修改的痕迹。很少

12、有教师去翻阅以前的备课笔记,写备课笔记成了教师们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就更谈不上对备课笔记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备课笔记重复利用率很低。 没有反思与评价,就没有积累。因此,我们的备课能力就一直停留在低层次停滞不前。让我们一起听听我们自己的大实话吧。 问:教学后,你会进行反思吗? 答:肯定会,上完课后总会想想教学得失。但是不太喜欢写什么教学反思之类的东西。一开始觉得很新鲜,写多了,大同小异,说一些重复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问:教学完成之后,你会花一些时间去修改和完善你的教案吗? 答:我脑子会记住一些出现的数学问题,如果上平行班的课,我会调整我的教学,但很少会去修改备课笔记,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13、。 问:如果你写下这些课堂上出现的教学问题,对你以后再教这些内容会是一个参考呀! 答:我很少去翻以前写过的备课笔记,基本上是重新再写,没有什么意义。 误区四:教师备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前后教学脱节或重复。 数学课程知识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螺旋上升的方式建构起来的,新课程标准更突出这一特点。同一领域的学习内容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同一个主题或单元学习内容的相关度很高,这就要求教师整体备课,去突破教学难点。目前,我们的现状是很多数学老师不能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不清楚数学知识体系结构,不熟悉课程内容的前后知识的关联性,目光往往聚焦在所教学期的教材和教师用书上,仅仅通过教师用书上一些教学建议来

14、设计自己的教学。各年级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出现要不早已学过,要不很多必要的知识不具备。 深入分析,存在以上误区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对于备课这个问题认识不够、掌握不足,我们的教学还处在经验总结阶段没有利用科学理论做指导。基于此,我针对以上存在的误区,查找了相关的资料,以及名师的优秀做法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与大家一起分享“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备课”,希望多多少少对我们以后的备课有一些启示。 一、正视问题、转变观念、重在落实。 从教十几年,我在备课方面也存在这样的误区:重形式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课前教案编写轻课后反思;可谓是十年备一课,一课备十年,备课多数是为了应付检查。

15、其实,这样的备课即使书写再认真、数量再充实,环节再齐全,格式再统一,也只能成为“无效备课”。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教师备课要面向课堂,解决教与学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 的预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我们先从备课中的“备”来看,它可以理解为“准备”、“预备”和“完备”。备课就可以理解成“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和“使课堂教学更完备”。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从广义上讲,备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包括课前备、课中备和课后备。备课也是无止境的过程,包括教师的生活、学习、教学等活动以及教师对自己人生的反思、生活感受和知识增长等理性

16、和非理性思考和认识过程等。我们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就是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备课理念。 首先要树立角色意识。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独裁者和传授者,而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也就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备课时教师要由“主角”退居“次主角”要着重考虑如何做一名促进者、指导者、激励者营造者、参与者。 其次,树立问题意识。新课程有效备课过程中要努力体现“三维”目标,通过文本研究发现问题,重视学生发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对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等作全面设计。 再次,要树立服务意识。教师要从心灵深处走下神圣的讲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有效措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17、。 第四,要树立对话意识。备课时教师提前与学生与文本与情境进行“无声”的对话过程。这也是一种具有十分教育意义的对话过程的设计。 最后,要树立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前并非是备课的结束和终结,仅仅是一个阶段,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备课。教学结束后还要备课,学生的问题没有解决完,课就还没有真正备完。 二、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勤于反思。 读懂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要具有拓展性,应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质疑、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

18、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一)读懂教材的重要性 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圆心。那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就是半径。无论圆有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核心元素。教师通过解读教材来理解课程标准,同时用课程标准来驾驭教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科书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因此,我们要坚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想境界。读懂教材可以说:是教师灵活运用教材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信心的需要。 (二)读懂教材的方法 1、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解读教材。 2、持课程改革的理念解读教材。 3、持质疑解惑的态度解读教材。 4、抓数学本质的问题解读教材。

19、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是具有学科见识的教师,也一定会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读懂数学的本质,清晰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抓住数学本质,实施教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创造性的,教师要养成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不断的思考。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本质的思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对促进教师教的能力、学生学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如何研读教材 1、开展“联系性”研读,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解读教材,把握知识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数学是一门系统、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很多知识呈现都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研读

20、教材时,单元整体性阅读和同一知识相关单元之间的联系性研读显得尤为重要,要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例如,除法的意义这节课,有的教师只满足于这样几点:(课件呈现)而一位成熟的数学教师的脑子里对于除法知识的储备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课件呈现) 2、开展“多角度”研读,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研读。 (1)、“从教师教”的角度研读(2)、从“学生学”的角度研读(3)、从“编者编”的角度研读(4)、从教材对比的角度研读 “从教师教”的角度研读要做到四个“结合”: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解读教材的编者意图和教学目标,领会其精髓。、结合红点

21、标示的问题和学生疑难问题的培养能力角度解读教材。、结合知识的生活化角度解读教材文本、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从认识规律角度解读教材文本。 从学生学的角度解读教材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什么?认知水平如何?提高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学生有没有与本节知识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况如何?、本节知识对学生而言学习的困难时什么?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自己阅读本节知识会产生哪些疑问?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可以由同伴讨论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甚至讲解?、学生喜欢怎样的情境?学生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 从“编者编”角度解读教材要做到: 把握全册教材

22、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到“胸有全册”; 把握教材的每个单元教材的内容、特点、训练点等,做到“胸有全组”;把握教材的每个课时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做到“胸有全篇”。 (四)怎样读懂每节课的教材 1、读懂教材情境图。 2、读懂每一道习题。 3、读懂教材呈现的方式。 如何读懂主题情境图呢? (1)、必须读懂它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是怎样反映本单元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的? (2)、要读懂主题情境图给了我们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在本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3)、要读懂问题情境中体现的知识点,要读懂问题情境的展开过程,要读懂“主题情境图”所呈现的图形、图片、场景或情境中渗透了哪些思想品德教

23、育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读懂每一道习题? 练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必要过程,适当的练习对增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华罗庚曾经说过“学数学不做题目,等于入宝山而空返。”这说明:、数学练习的过程引导学生逻辑思考的过程。、思想练习是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走进数学的过程。、数学练习中数学问题直接挑战学生的智慧。 要使练习有效,教师就要读懂习题。那么,怎样读懂教材中的习题呢?、弄清习题目的,分清练习层次。琢磨习题蕴含的解决问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考虑习题变式,拓展延伸的方向和必要性。 读懂教材呈现的方式 新教材基本上都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为基本叙述模式。从

24、教材呈现方式中可以看到哪些知识是要得出是准确概念描述。如,有些定义是很准确呈现,那么我们就要让学生掌握,有的只是让学生自己在生活实践不断地去完善知识内容。 教师读懂教材,必然要经历“愿读常读会读读懂读深读广读透”这样一个过程。 下面就以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为例,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 一、知识点 信息窗一(整理存钱罐):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简单关系。 信息窗二(购买学习用品):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二、具体内容介绍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参与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本单元设

25、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通过“数一数你存了多少钱”这个问题,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了解之间的关系,借助自主练习第1 题“认一认,填一填”,认识面值较大的人民币,会对人民币进行简单的兑换;第二个信息窗是 购买文体用品,通过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学习简单加减计算,通过自主练习提高学生用人民币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重点不在背诵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及互化方法,应通过整理存钱罐和购物活动体会人民币的功能以及使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特点,教材从素材到练习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素材呈现的是一个小学生在整理自己的存钱罐进而去购买学习用口的情境。这里是充分考虑到学

26、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说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的经验,只是没有作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我们就要充分唤起学生的经验让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信息窗一,先认识人民币元角分,再是兑换活动。这个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中进行模拟,或真实地让学生进行整理自己的钱。 练习中没有机械的训练转化和计算的题目,而是与应用结合起来。如信息窗一后的练习:第1 题,是认识人民币知识的拓展,认识大额人民币,在兑换中巩固之间的关系;第2 题,是以玩具价钱的形式来巩固人民币的认识;第3 题是实用的邮资来呈现出简单的计算,为下一个信息窗的学习作准备;第4 题是简单的购物,是学生最常见的遇到一个物品,如何

27、付钱的问题;第5 题让学生会看价钱,这里出现了小数表示的价钱,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只是让学生简单地知识是多少钱就可以了;第6 题是循环题。信息窗二后也是安排的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购物中的问题,如找钱的问题、选择商品的问题、算计钱数的问题等等。第2 题很有意义,是循环时间的知识,其素材与奥运圣火传递联系。在这些练习题的处理时,我们也需要不违背设计的意图,组织一些模拟购物等活动,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知识,体会购物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注意的是学生学习的有关计算基础可能会制约学生钱数的计算,练习时不要增加难度。 三、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讨论 1、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差距比较大。 现在小学生因家庭

28、背景等的不同,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熟悉程度也不尽相同。认识人民币存在的问题不会太明显,但购物时可能有些学生没有购物的经验,出现困难。所以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差异,组织学生的合作交流时,可以采取互帮互学的方法进行。 2、问题的解决结果不好呈现。 因为本单元的情境或练习都是一些活动,对于活动,学生在其中能学到知识,但问题却是他们知道可以买什么东西,能说上来,却不知如何落到纸上。而一旦让学生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去呈现出自己的答案。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会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学生会说但做不行,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想办法既让学生会说,还能会表示出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让学生把想买的东西圈起来

29、等等办法,不能光让他们说,要落实到纸上。 3、基础知识的落实问题。 在新教材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教师一度地认为新教材就是课堂上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彩的发言。在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之后,我们曾强调,新教材绝不是摒弃基础,它同样强调学生的学习基础要扎实。如人民币单元,我们就必须让学生会认识并能使用好人民币,会进行购物。为了巩固这些基础,我们需要不断地练习,让学生巩固下来;再如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对于口算,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会口算的程度上,还必须要熟练,要有一定的速度。要达到这些,就不仅仅是靠课堂上的讲就行的,必须对学生进行反复地训练,甚至是在一篇三: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30、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想真正的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通过备课,你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该准备的是否都准备好了,然后你才能胸有成竹的走向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备好一节课小学数学课?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1.了解本班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真正吃透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基础,全面了解

31、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会知识,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考虑如何设计练习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还要想到这节课那些同学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好在课上作重点地辅导、点拨。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好,上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

32、需要教师引导。 3、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 了解学生心理是备好课的切入口和关键。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备课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存在的偏见或误解,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 二、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这个环节上,要深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和前后的知识是如何衔接的,有几个

33、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一个知识点最关键。只有抓住这些,教师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 三、要备重难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一堂课有灵魂。 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四、要备交点 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

34、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五、要备疑点 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教师指导则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把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搞清楚。 六、备课要设计自主探索的环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为此,我们要使用好新教材,挖掘新

35、教材各种资源,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环节。备课时应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师要点拔引导,让学生去主动建构;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相帮助学习。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时,可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第一层次,认为自己能够解决,可以自己独立尝试进行化简比。第二层次,认为感到困难的,可以打开课本进行自学,教材是怎么做的?第三层次,经过自己努力后还有困难,可以请教他人,求得别人帮助。 七、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的开

36、发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本人的教学风格等特殊性实现有效的整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要,才能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将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误、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既要记学生的见解,又要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变万化法,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能为写教学论文提供题材,为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

37、之,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备好一节课,必须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合理科学的确定探究目标,灵活安排教学结构,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数学知识领域,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魅力。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努力,力争备好每一节课,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 浅谈教师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上传: yjwen 更新时间:2012-5-9 10:14:09 有效教学的理念正逐步在课堂上日益强化,教学有没有效益不再从教师一方看,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有没有真正弄懂,收益多少。传统的备课环节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目标不准

38、确、不具体,很多教师备课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为备课而备课,所以备课目标往往不合乎教学实际或者不够具体;二是目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不相适应的,也可以说是低效能的,而新课标为教师备课做了具体要求,要求教师的备课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备课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注意做适当的课前准备 有些教师上课,尤其是上优质课、示范课时不是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而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台词去演戏,将教学变成了日复一日的在原有水平上的重复,这显然与新课改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能

39、力的发展宗旨相悖。新课改提倡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备课形式。如活动类课程,应以场所、器材、学具的准备及活动的组织安排为主,自然实验课应着重做好实验的物质准备、分组安排等,而且教师不必将备课过程都写下来。有平行班级的,应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而对于教龄长、经验丰富、素质高的教师,提倡在书上点、画、批、注,让他们腾出精力和时间搞研究。 有效备课提倡教师走近学生。备课不是教师封闭式的个人行为。既然我们承认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那么他们就有权利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备课,学生也应有发言权。改变教案中生硬冰冷的一贯面孔,让学生童言稚语和真实想法融入其中,这才能增强学生的亲和力,最终被

40、学生接受和喜爱。故“有效备课”鼓励教师课前与学生多交流,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告诉学生,征求他们的看法,得到学生的支持,这样的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变“教案”为“学案”,“教少学多”,对症下药,而学生也能真正体验到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幸福感。教师也可以就某一问题和学生展开讨论,把课堂行为延伸到课前,拓展学习的时空,让学生觉得不只是在课堂上才是学习。 二、教师要改变备课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备课评价对每个教师、每门课程的备课要求几乎都是一律的。如“环节”都要有“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准备”、“导入”、“经过”、“小结”、“作业”等项,缺一项就视为不合格,这样做的弊端就在于忽视了学科特点,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